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教学案“向青春举杯” 专题沁园春长沙毛泽东一、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2.赏析诗词凝练的语言,理解诗人营造的阔大意境以及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二、预习要求1 了解下列知识(1)文体知识 词,兴起于隋唐,和乐而歌,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还有乐府之称,如东坡乐府。 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2 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橘子j 百舸g 怅寥廓chng lio ku携手xi 峥嵘zhngrng 遒qi 遏3 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2) 诗中哪些词语能够表达出诗人的这种情怀?怎样表达的?三、课堂问题探讨1.简洁地概括出这首词上下阕的内容,归纳本文主旨。参考答案: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表现了诗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2. 这首词描绘了几幅画面?请根据内容给各幅画面加上小标题。参考答案:描绘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3.选取你喜欢的一幅画面进行赏析讨论。要从景物描写的特点、角度,语言使用的特点,抒发感情的特点,修辞手法的使用等方面来进行赏析。参考答案:(1)湘江秋景图(“看”字所领的7句)写壮景,抒豪情。 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仰视:鹰击长空(动),俯瞰:鱼翔浅底(动),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善用动词,增强表现力:染用拟人写法,写出秋色之深。争活现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突现鹰的展翅奋发,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翔体现了鱼游的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竞是对前三个动词的高度概括。另外:遍写出了红之广。透写出了绿之浓。小结: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营造了气氛。用到许多对比,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2)峥嵘岁月图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候”是明比。 以对比更凸显了同学少年的慷慨豪情。(3)中流击水图 品读“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想象词人当年曾和同学旧侣,在激流中奋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的情景。 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4.词的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上阕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联成有机体的?下阕中的景与情是如何交融的?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记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 景物有山、林、江、船、鹰、鱼。这幅湘江秋景图不是诗人纵目所及,顺手涂抹,而是经过艺术概括,才把这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联成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体。 最后诗人从“万类霜天竞自由”揭示出自然界的奥秘与规律,由此发出“谁主沉浮”的哲理性诘问,也是对宇宙、社会的挑战,拓宽了诗的意境。 词的下阕虽然重在抒情,但仍然存在一个情与景的关系问题。追忆是由今游引起的,当年“携来百侣曾游”正和眼前这一特定环境吻合,自然要和往事联系在一起。其次,有了这些具体景象,再通过这些具体景象才显出当年的豪放气概和战斗精神,并从而反映了现实,评价了生活。可谓“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四、拓展训练(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第(1)题从“网”的有形和无形思考,联系诗歌的表达技巧思考作答;这“网”除了与时令有关之外,还应该含有很强的政治寓意。第(2)题把伤春(伤时)和诗人自身遭遇联系起来分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资料链接导语参考: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诗歌诗人 领袖 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战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反担保保证合同模板
- 2025版环保项目担保合作合同
- 2025年度高端住宅项目测绘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石灰产品买卖及市场分析报告合同
- 建筑工程大清包合同
- 媒体公关推广合作合同
- 媒体宣传推广合同概要说明
- 2025年湖北省荆门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题(附答案)
- 经营单车合同范本
- 按揭房子与合同范本
- 2024年度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课件
- 精度班组安全标准化汇报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法学类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
- 2024上海市奉贤区第八批储备人才及定向选调生招募91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线电缆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样本
- 湖南高职单招《综合素质测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处理课件
- 《现代涉外礼仪》课件
- 春风十里不如你:一本书读尽冯唐人生金线年轻时极尽欢喜年长
- UL塑料燃烧测试培训
- 产后骨盆修复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