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 隆昌县第二中学纪富民 一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据国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以辽宁省14个城市的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结果表表 51 23 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 18 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16 56 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 2 48 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此后不久 上海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的一次调查 也得出类似的结果 据一项调查 我国教师平均寿命59 3岁 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 男性30 50岁 女性40 60岁 是健康容易出问题时期 教务主任 不仅是教师 同时兼任繁重的行政工作 其心理健康状况更不容乐观 中国教师工作满意度总体情况图 生理疾病的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的 灰色区 理论 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1 自知自律 正确认识自己 适当约束自己2 悦己怡人 对自己接受肯定 和他人友好相处3 乐观现实 积极的人生态度 现实的入世情怀 二 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1 教师是一个助人的职业 2 教师是一个高期望职业 3 教师工作压力大 4 教师工作的挑战性强 二 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1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技能 科研能力等 2 师德要求越来越高 教育部门将为师德划红线 三 安全责任越来越重不管学生出了什么问题 家长和社会都会把矛头指向学校 指向教师 教师的责任重在无法承受的程度 职业倦怠 也叫职业枯竭 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俱疲 能量被耗尽的状态 表现为对生活或作失去目的性和应有的热情 而有一种被榨干的感觉 职业倦怠在各行各业广泛存在 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疲劳 只不过教师和医生群体尤其严重 职业倦怠的六大症状 1 生理耗竭 生理症状 2 心智枯竭 认知能力下降 3 情绪衰竭 压力大 4 价值枯竭 自我评价 5 去人性化 人际关系恶化 6 行为症状 自伤和他伤行为 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比较 中国教师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分布图 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 1 情感耗竭2 工作任务繁重3 工作 家庭平衡问题4 情绪问题 看看你是否有职业倦怠 1 你的工作效率衰退了吗 2 在工作上 你的进取心降低了吗 3 你已对工作失去兴趣了吗 4 工作压力比以前大吗 5 你感到疲惫或虚弱吗 6 你头痛吗 7 你有胃痛吗 8 你最近体重减轻了吗 9 你睡眠有问题吗 10 你会感到呼吸短促吗 11 你的心情常改变或沮丧吗 12 你很容易生气吗 13 你常有挫折感吗 14 你比以前更加疑神疑鬼吗 15 你比以前更无助吗 16 你使用太多药物来改变你的情绪吗 17 你变得越来越没有弹性吗 18 你变得更加挑剔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吗 19 你做得多 但真正完成得很少吗 20 你觉得自己的幽默感减少了吗 三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教师 1 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2 才能胜任教育工作3 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与氛围4 才能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和生活的幸福感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责难敌意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争斗虐待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伤害别人支配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依赖干涉中长大的孩子 被动和胆怯娇宠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任性否决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反社会忽视中长大的孩子 情绪孤僻专制中长大的孩子 喜欢反抗 民主中长大的孩子 领导能力强鼓励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自信公平中长大的孩子 抱有正义感宽容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耐心赞赏中长大的孩子 学会了喜欢自己爱之中长大的孩子 会爱人如己 四 与心灵共成长 基础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基 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健康幸福 才能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幸福的人生 身体的成长会逐渐停止 但心灵的成长却不会停止 一 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20世纪70年代 Raschke提出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Raschke 1977 1998年来 国内学者对社会支持的研究逐渐深入 李强 1998 认为 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 缓解紧张状态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其中社会联系指来自家庭成员 亲友 同事 团体 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的社会关系图 在这个系统中 自己是主体 其余为客体 礼记 大学 中有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 有智慧了 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 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工作处理好 孟子 离娄章句上 行有不得者 皆反求诸己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是否能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关键在于自己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尤如弹簧垫 在我们摔倒时能给予我们良好的支持 从而避免身心受损 如何对待自己 1 了解自己的需要及行为 2 给自己制订一个合理的目标 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 接受自己也有不足之处的现实 没必要事事追求完美 两个登山者的故事 3 放弃那些不合理的 绝对化的观念 增强做人处世的灵活性 上善若水 陈忠实的故事 领导不怕教师不认真 就怕教师太认真 4 悦纳自己的人才善于接纳他人 5 常想一二 6 每个人身上都有善恶两面 为什么有些人当领导单位老出事 人类行为公式 B f P E 卢因 式中 B表示行为 P表示人 E表示环境 公式表明 人类行为是人及所处环境的函数 也有人把这个公式演变成B f P V P 可能性 难度 概率 V 目标对个体的价值 要想工作 生活有热情 就要善于去发现其中的价值 如何对待爱人 1 不管是自己的父母还是孩子 都不会陪伴自己的一生 因此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爱人 2 生活是一面镜子 你对她 他 的不满 也许正折射出你的诸多问题 善待他 她 你会得到更多回报 3 良好的沟通是增进夫妻感情的有效途径 性生活和谐 家庭经济平衡 对孩子的教育一致 适度的浪漫等都有助于增进夫妻感情 4 适度的距离对彼此都好 如何对待孩子 1 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 不是我们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有遗传 环境 自身等诸多因素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精英的 2 孩子身上的问题 多数与我们做父母的有关 3 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大多存在一种焦燥的心理 热衷于早期教育 热衷于各种特长学习 热衷于各种补习 我们不想输在起点 事实却是我们常常输在了途中 静待花开4 我们对孩子智能的追求近于病态 却忘了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 忘了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孩子成了我们永远的负担 成年却没有责任感 缺乏担当 啃老等现象其实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恶果 如何对待学生 1 学生都是成长中的个体 有各种问题才是正常的 学生的问题 有家庭 学校 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许多人都不希望自己那样 包括学生本人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多从心理角度去思考 用一种科学的眼光 发展的眼光 预测的眼光去分析和处理他们的问题 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前提 3 良好的沟通是师生之间的润滑剂 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时先要弄清谁在问题区 谁不舒服谁就在问题区 谁在问题区 谁先做调整 泸州女教师打学生事件 泸州女教师打学生事件 二 合理地应对压力 我们常把负面情绪归结于我们所遇到的负面事件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1 绝对化倾向 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 对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发生的信念 常与 必须 应该 这类词起来 如我必须做好 学生应该尊重我 同事应该体谅我的工作 2 过分概括化 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如稍有失误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学生学习不努力就觉得将来一定没有出息 3 糟糕至极 认为一件自己不愿其发生的事性发生后 必定会非常可怕 非常糟糕 非常不幸 甚至是灾难性的 这件事没做好 我永远也没有机会了 公平的陷阱 三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1 活在当下 做好眼前事 关心身边人 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