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短文两篇《谈读书》ppt课件.ppt_第1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ppt课件.ppt_第2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ppt课件.ppt_第3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ppt课件.ppt_第4页
15.短文两篇《谈读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1 谈读书 培根 2 开卷有益 宋 赵光义 腹有诗书气自华 3 言情 武侠小说和漫画不是不能看 但如果只喜欢看这类书 那品位就太低啦 有些男生沉溺于电脑书 也不好 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 名人论读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 苏轼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 如果不是书籍的话 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 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 高尔基 6 名人论读书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 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 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 越是多读书 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 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 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 歌德 7 好 h o 读书时 不好 h o 读书 好 h o 读书时 不好 h o 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名人论读书 8 培根 FrancisBacon 1561 1626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作家 著有 随笔 新工具 等 随笔 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 了解作家 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9 培根 随笔 随笔 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初版于1597年 只包含10篇极短的摘记式文章 经过两次增补扩充 才收入短文58篇 然而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却有重要地位 10 给下列生字注音 怡 情统筹 藻 饰狡黠 诘 难要诀 蒸馏 劝诫 滞 碍吹毛求疵 豁 然贯通 嚼 咀嚼 味同嚼蜡 好 好读书 读好书 y ch u z o xi ji ju li ji zh c hu ju ji o h o h o 11 怡情 文采藻饰 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滞碍 吹毛求疵 要诀 解释下列词语 使心情愉快 修饰文词 使之富有文采 诘问 为难 搜寻 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不通畅 这里指细致到烦琐 挑剔的地步 重要的诀窍 12 作者的文题为 谈读书 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呢 读书目的 读书方法 读书作用 13 读书目的 正面阐述其好处 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反面指出其偏向 费时过多 易惰藻饰过多 则矫凭条断事 学究 正反对比 14 读书方法 主张 推敲细思或浅尝或吞食或细思 比喻论证 提倡 读书 讨论 作文相结合 15 读书作用 读史 读诗 数学 科学 伦理学 逻辑修辞之学 皆成性格 各种运动各种不善及其应对 弥补缺陷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16 读书目的 正面阐述其好处 反面指出其偏向 正反对比 读书方法 主张 提倡 比喻论证 读书作用 皆成性格 弥补缺陷 比喻论证 本文的结构思路 举例论证 17 句段品味 1 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傅彩 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 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其傅彩也 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其长才也 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 然纵观统筹 全局策划 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18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 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 怡情 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 19 句段品味 2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 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而书中所示 如不以经验范之 则又大而无当 20 这几句话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 21 3 书有可浅尝者 有可吞食者 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换言之 有只须读取部分者 有只须大体涉猎者 少数则须全读 读时须全神贯注 孜孜不倦 书亦可请人代读 取其所作摘要 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 味同嚼蜡矣 22 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 或选读 或浏览 或通读 或精读 有的书可只读摘要 23 4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24 这几句话说明各种学科的书籍 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 25 其怡情也 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其傅彩也 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 其长才也 最见于处事判事之际 一个人独处幽居时 最能见出读书陶冶性情的好处 与朋友 高谈阔论时 平时的读书修养最能 给人的风度 气质 增添光彩 处理或者判断 繁难复杂 的事务时 读书可以增长才干 讨论一 26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 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一如身体百病 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人的才智如有滞碍之处 都可以借助阅读适当的书 学习适当的知识使它顺畅 这就如同身体有病 都可以借助相宜的运动消除 讨论二 27 狡黠者鄙读书 无知者羡读书 惟明智之士用读书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 用书之智不在书中 而在书外 全凭观察得之 狡猾的人看不起读书 无知的人羡慕读书 只有明察事理的人能够读书用书 然而书并不把它的用处明摆出来 用书的智慧不在书中 而在书外 这全凭平时对生活的观察才能得出来 讨论三 28 学习论证方法 体味其表达效果 揣摩文中的这几段文字 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 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 1 从 读史使人明智 到 皆成性格 2 从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 到 皆有特药可医 3 从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 到 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4 从 书亦可请人代读 到 味同嚼蜡矣 29 明确 1 观点 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 用归纳法证明观点 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 最后加以归纳 2 观点 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用比喻证明观点 作用 使人信服 3 观点 读书与经验的作用及关系 用比喻证明观点 4 用比喻的方法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 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30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 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 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积累运用 瑞士 凯勒 皮果夫 31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 读书且平平读 未晓处且放过 不必太滞 32 鲁迅的 随便翻翻 广泛的浏览式的读书方法 鲁迅说 书在手头 不管它是什么 总拿来翻一下 或看序目 或读几叶内容 不费力 不劳神 往往在看非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 拿来消遣 33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诸葛亮与徐庶 石广元 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 三人务于精熟 而亮独观其大略 34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5 不求甚解 马南邨 36 民族的号筒 邓拓 邓拓 原名邓子健 笔名马南邨 福建闽侯今福州人 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 作家 1961年 邓拓应 北京晚报 的要求 以马南邨为笔名 开设了 燕山夜话 专栏 著有 中国救荒史 燕山夜话 等 马南邨 37 大批革命的新闻工作者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晋察冀日报社的邓拓同志 就是最杰出的一个 聂荣臻 38 杂文中的熠熠明珠 燕山夜话 燕山夜话 是邓拓的著名杂文集 它敢于正视现实 大胆评论时政 道人所不敢道 言人所不敢言 融思想性 知识性 趣味性于一炉 古今中外 旁征博引 语言亲切 富有文彩 39 40 关于札记 本文选自马南邨 燕山夜话 属于札记 这类文章短小 内容集中一事一议 由于多从生活实际中的感受选定题目 所以往往切中人们的思想状况 又由于作者知识丰富 旁征博引 所以文章往往引人入胜 特别是对青少年很有教益 41 不求甚解 出处 出自陶潜 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 不求甚解 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 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 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 不求深入理解 浅尝辄止 含贬义 42 思考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 不求甚解 的两层含义 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 不求甚解 的观点进行否定 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读书要虚心 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的观点 43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第一部分 1 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 2 4 从 不求甚解 的出处入手 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指出 不求甚解 的两层含义 第三部分 5 6 提出虚心的 不求甚解 的读书态度 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四部分 7 8 全面解释 不求甚解 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 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第五部分 9 提出自己的观点 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44 找出 不求甚解 在本文中的含义 一是表示虚心 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 就承认 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 不要固执一点 咬文嚼字 而要前后贯通 了解大意 45 讨论 好读书 和 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首先 要养成 好读书 这个习惯 只有 好读书 才能谈到 求甚解 这个问题 其次 读书的要诀全在于 会意 而 会意 十分不易 所以陶渊明每有 会意 就十分高兴 因为 会意 不易 所以陶渊明只好说 不求甚解 46 讨论 肯定 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不求甚解 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 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所以 不求甚解 不是马马虎虎 很不认真 因此 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47 讨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 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 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 但是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驳论的论证方式 48 驳论与立论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 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 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