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锅炉机组燃烧调整及优化.doc_第1页
300MW锅炉机组燃烧调整及优化.doc_第2页
300MW锅炉机组燃烧调整及优化.doc_第3页
300MW锅炉机组燃烧调整及优化.doc_第4页
300MW锅炉机组燃烧调整及优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0MW锅炉机组燃烧调整及优化孙见生(国电宣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部)摘要本文叙述了国电宣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锅炉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措施,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关键词 锅炉 燃烧 优化 调整一、 概述1、 锅炉简介:武锅WGZ1025/18.24-4型锅炉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炉,设计燃烧劣质贫煤,实际运行中煤质较设计值还要差,其特点为低挥发份、低热值、高灰份。燃烧方式为水平浓淡、直流燃烧器四角布置,20只一次风喷口分五层布置,制粉系统为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配五台HP863-C型中速磨煤机和9224电子称重给煤机;油燃烧器为机械雾化,油枪出力1.6吨,12只3层布置,点火系统还配有烟台龙源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等离子点火器。2、 锅炉主要设计参数:锅炉最大蒸发量:1025t/h锅炉额定蒸发量:903t/h过热蒸汽压力:17.45Mpa过热蒸汽温度:541再热蒸汽进口压力:3.82 Mpa再热蒸汽出口压力:3.62 Mpa再热蒸汽进口温度:321.9 Mpa再热蒸汽出口温度:541给水温度:278冷风温度:23.3排烟温度:128.9炉膛容积热负荷:88kW/m3炉膛截面热负荷: 4.3MW/m2炉膛尺寸:13.76*13.3m锅炉效率:92.67%3、 锅炉煤种为宣威本地的劣质烟煤,主要特性如下表 项 目符 号单 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 1校核煤种 2全水分Mt%6.27.505.35分析基水分Mad%1.141.391.09灰分Aar%35.139.2531.5挥发分Vdaf%27.9628.8226.11高位发热量Qgr.arMJ/kg20.3117.9822.06低位发热量Qnet.arMJ/kg19.5417.5821.42碳Car%49.9144.1655.29氢Har%3.032.972.9氧Oar%4.615.053.87氮Nar%0.870.830.79全硫St.ar%0.380.310.41硫化铁硫Sp.ar%0.220.070.20硫酸盐硫Ss.ar%0.010.020.02有机硫So.ar%0.150.250.19可燃硫Sc.ar%0.280.240.30哈式可磨系数HGI869086前苏可磨指数BT1.621.621.61磨损指数AImg/kg11二氧化硅SiO2%58.9456.3651.13三氧化二铝Al2O3%22.4318.925.31三氧化二铁Fe2O3%8.9712.1611.86二氧化锰MnO2%0.060.120.09二氧化钛Tio2%1.891.811.78氧化钾K2O%0.570.530.78氧化钠Na2O%0.160.060.10氧化钙CaO%3.253.083.01氧化镁MgO%1.041.410.97三氧化硫SO3%0.751.291.564、 灰渣特性灰变形温度DT124011901250灰软化温度ST132012801380灰流动温度FT139013201410设计煤质特点为高灰分、中等发热量、中等挥发分,有轻微结焦倾向,煤灰磨损严重等。二、 锅炉机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 入炉煤与设计煤质相差太大,低位发热量一般在17Mj/kg,较低时达15Mj/kg以下,灰分较高时达50%以上,高出设计值15%以上,入炉煤煤质差,煤质变化大,锅炉燃烧的安全稳定性下降,锅炉灭火现象时有发生。2、 锅炉燃烧器区域有轻微结焦现象。3、 锅炉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大,烟气余旋明显。4、 磨煤机研磨部件、一次风管、等磨损严重。5、 屏式再热器局部有过热现象。6、 一次风机耗电率偏高,一次风管磨损严重,一次风机效率低。三、 措施及对策:1. 进行锅炉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包括冷态调整和热态调整试验。冷态调整包括一、二次风调平试验,热态优化调整在300MW、270MW、200MW、150MW负荷下进行了四个工况的调整试验,调整的内容包括炉膛/大风箱差压调整、一次风压调整、二次风量调整、配风方式调整、炉膛出口烟温偏差调整等项目。2. 冷态一二次风调平试验:锅炉机组在冷态工况下,调整配平二次风,保证燃烧器二次风喷口处各二次风速一致;调整一次风管上的双向可调缩孔,保证各台磨煤机四根一次风粉管风速一致,经反复精细调整使得A、B、C、D、E磨煤机一次风速最大相对偏差均在8%以内,基本消除一次风管的风速偏差。最后通过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验证一、二次风速的调整效果,检验炉膛内部假象燃烧切圆形成情况。3. 热态一次风调整试验:由于煤质差,发电原煤耗率升高,运行中一次风压控制值偏高,一次风速较大,且空预器出口一次风压至磨煤机入口一次风压压降为5kpa,磨煤机入口风门开度偏小,磨煤机入口风门节流损失较大。通过降低一次风母管压力,开大磨煤机入口风门开度,一次风差压降为3kpa以下,控制一次风速在设计值附近。这样保证磨煤机的通风出力和干燥出力;通过降低一次风速,优化锅炉燃烧,充分保证了锅炉燃烧的安全稳定性,又有效地减轻了一次风管的磨损,同时消除了炉膛内部在燃烧后期因一次风速偏高所产生的烟气余旋,减小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和过热、再热汽温偏差,消除局部受热面的过热现象。调整试验前后工况对照表项目试验前试验后一次风母管压力kpa129.5磨煤机入口风压kpa8.07.2磨煤机出口风压kpa1.81.8一次风速m/s3729磨煤机风门开度(%)3080磨煤机入口风门差压(kpa)52.84. 一次风温度的调整试验,通过对入炉煤质的论证: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较设计值降低34Mkj、灰份升高1015、挥发份降低10以上,论证了提高磨煤机出口控制温度的可行性,将原来磨煤机出口控制温度升高到95105,降低了一次风率,改善燃烧器出口煤粉的着火和燃烧条件,优化锅炉燃烧,提高燃烧的安全稳定性,同时降低了一次风机厂用电率。调整试验前后工况对照表项目试验前试验后空预器出口一次风温280280磨煤机入口温度190230250270磨煤机出口温度(%)758295105磨煤机冷风开度(%)4060010磨煤机热风开度(%)30407080一次风机风机厂用电率0.680.675. 由于煤质变化较大,煤中杂质多,煤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了磨煤机的研磨部件的寿命。在运行中发现磨煤机中石子煤中夹杂着细煤粉,调整中发现,磨煤机在正常出力下,当石子煤量较大时,通过加大一次风量,提高一次风速,增加磨煤机通风量石子煤排放量仍没有减少趋势,说明石子煤排放量仅与煤质、磨煤机研磨部件有关;从磨煤机的磨辊、磨碗磨损情况看,其磨损较重,磨辊和衬板使用寿命缩短,当磨辊、磨碗间隙增大,煤粉变粗,通过及时更换磨辊、更新衬板,调整合理的磨辊、磨碗间隙保证煤粉细度,提高燃烧效率,并减少石子煤中夹杂煤粉量。 6. 磨煤机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由于煤中石块、木块、铁块等杂质较多,制粉系统运行不稳定,一次风粉管泄漏频繁,给煤机运行中常出现断煤、堵煤、给煤机故障跳闸、给煤机划皮带、皮带打滑等事件经常发生,磨煤机启动、停止切换非常频繁,给锅炉燃烧稳定性增加了一些不利因素。针对以上情况,除严格控制煤质,加强燃料各环节过程管理外,还进行磨煤机检修控制,提高制粉系统可靠性,保证相邻磨煤机运行,避免隔层燃烧。7. 二次风量、炉膛差压及配风方式的调整:为保证锅炉燃烧的安全稳定性,采用了一些稳燃措施,由于灰份较高,锅炉存在结焦倾向,要减轻和消除结焦须从风量、配风方式上开辟途径,通过锅炉运行经验表明,只要控制炉膛出口两侧烟温偏差在合适的范围内,就能有效的抑制锅炉结焦,减少锅炉冷灰斗的焦、渣量;在运行下面四台磨煤机时,炉膛热负荷明显偏高,结焦倾向较明显,焦渣主要黏结在燃烧器附近的炉墙上。二次风采用“束腰型”(即中间小,两头大)的配风方式,通过调整周界风、辅助风、燃尽风和控制大风箱差压,保证炉膛温度场、速度场均匀,降低燃烧器区域的热负荷,消除燃烧后期烟气余旋,降低两侧烟温偏差,能有效的改善炉膛结焦情况。 原来的燃烧器摆角和小风门都是气动控制的,由于工作环境处于高温下,各小风门弹簧弹性系数发生变化,调节特性较差,燃烧器摆角卡涩、摆动不畅等制约了锅炉燃烧的优化调整,现燃烧器摆角改为电液执行器、小风门该为电动执行器,调节的精度及可靠性明显提高。由于燃烧器磨损较严重,燃烧器弯头、浓淡分离挡板、燃烧器喷口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燃烧器摆角也存在上下不同步现象,部分小风门卡涩、机械部分动作不灵活,给锅炉燃烧的安全稳定运行留下了较大的隐患。因此,在锅炉停运期间加强了对燃烧器的检查消缺,确实提高设备可靠性,给锅炉优化运行提供了保障,为锅炉机组的稳发多供创造的坚实的基础。燃烧器特性数据名称风比风速m/s风温风量km3/h阻力kpa一次风21.430.677336.4951110周界风15.654.1333424.7111110二次风5954.13331606.2781110漏风420合计1002367.484调整试验前后工况对照表运行#1、2、3、4磨煤机300MW工况项目试验前试验后燃烧器摆角水平位水平位AA层辅助风(%)4580AB层辅助风(%)4570BC层辅助风(%)4560CD层辅助风(%)5050DD层辅助风(%)2055DE层辅助风(%)1060EE层反切风(%)5080100EF层反切风(%)5080100A层燃料风(%)9050B层燃料风(%)9050C层燃料风(%)9050D层燃料风(%)9050炉膛/风箱差压(kpa)0.750.91炉膛出口两侧烟温()700/600621/615氧量()4.23.5锅炉机组在低负荷时二次风量充裕,锅炉氧量自动修正值明显偏高,在150MW时氧量自动设定值为6.17%,这不仅增加了引风机、送风机的厂用电率,由于煤质差、煤质变化较大,还给锅炉低负荷稳定运行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通过降低氧量定值,优化燃烧,氧量降低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