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浅论“亲亲相隐”制度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的重构任婧* 作者简介:任婧(1988),女,河南省新乡市人,贵州大学2011级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法学。(贵州大学法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中国古代“亲亲相隐”是一种亲情伦理立法,东西方主要国家法律都确认由亲属身份而自然获得的某些例外特权, 这是一种亲属权利立法。中国刚刚通过的新刑事诉讼法又重新将“亲亲相隐”制度引入其中,从人权角度看,体现了中国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意义重大。关键词:亲亲相隐 亲属 人权2013年1月1日,新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将正式施行,其中许多修改的内容都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在新刑诉众多修改内容中,新增的第一百八十八条,亲属拒证的相关内容,与我国古代儒家“亲亲相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我国传统“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历程 “亲亲相隐”制度也叫容隐制度,主要适用于刑事犯罪领域, 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亲亲相隐”的思想最初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儒家思想认为,亲人之间应当相互隐匿, 维护传统家庭伦理秩序。1秦律中:“子告父母, 臣妾告主, 非公室告, 勿听。而行告, 告者罪。”虽然内容体现不多,却可看出我国“亲亲相隐”制度已初见端倪。西汉时汉宣帝首次正式颁布“亲亲得相首匿”之法令,开创了我国法律的“容隐”传统。2唐代,规定了“同居相为隐”的原则, 扩大了容隐的范围, 并在其内容和限制方面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基本上形成了关于“亲亲相隐”较为完备的体系系统,“亲亲相隐”制度发展到了巅峰。唐以后直至清朝容隐制度逐渐形成了空前周密的体系并努力达到维护封建国家与维护封建道德同时并举。二、“亲亲相隐”制度在国外的适用综观世界各国,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体现“亲亲相隐”的类似规定。(一)大陆法系国家: 1871年和1953年德国刑法典有关亲亲相隐的规定:“对亲属犯重罪之企图与行为虽未告发,但已为真挚努力劝止者不罚。”之后1994年10月修正公布德国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亲属的拒证权。(二)英美法系国家:英国1898年刑事证据法明确规定:在一般刑事案件中,被告的丈夫或妻子仅可以成为辩护证人,但只能根据被告方的申请,不得强迫作证,不得充当控诉方的证人。美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的丈夫或妻子不能作证,即使受审前已离婚。”3三、“亲亲相隐”制度在新刑诉中的体现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4 这款条文是刑事诉讼法新增的条文,表明我国赋予犯罪嫌疑人亲属可拒绝作证的权利,这是“亲亲相隐”在新刑诉中的体现,也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四、从人权保护角度看“亲亲相隐”在我国重新确立的意义 “亲亲相隐”制度使法律人性化, 有利于法律对人权的保障。法律作为一种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 必须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础上, 才能被人们遵守,所以必须考虑到其调整对象主体最基本的需求是亲情。“亲亲相隐”这一制度, 在某种意义上提倡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和亲情关系,是对发自人内心情感的满足。这一制度虽然在处罚犯罪上进行了一定的让步牺牲,但是减少了亲情的漠视与人性的扭曲。这一制度的设计体现了对人性亲情的维护,将亲情义务法律化, 充分协调了亲情义务与法律义务的冲突, 使法律产生了亲和力。“亲亲相隐”是法律在人情面前, 在伦理面前做出的让步与牺牲, 做到了“情”、“理”、“法”的结合, 充分体现了法律对人性的关怀。亲属之爱是人类最基本、最原始、最深厚的爱, 是其他一切爱的基础或发源地。中国儒家认为此种爱是“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 是人的本性, 是“善端”。建立亲属拒证特权制度使亲属之间基于特殊的亲情关系和身份关系而产生的相互关爱、相互保护的自然权利免受人为的侵犯, 进而体现出对人权的保障。“亲亲相隐”制度下,我国对刑事法律制度的改革,将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有限度的沉默权、证人拒绝作证权等一系列现代社会所标榜的人权引入其中, 不仅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家庭稳定和社会秩序,而且更有利于对人权的彻底保障、保护基于人之自然本性的亲情权。五、结语亲亲相隐制度体现了人性和人伦精神。传统并不意味着腐朽、保守,民族性也并不是劣根性,传统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只能更新,不能铲除。我们应当在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符合人性的、健康的法律体系,社会所需要的也是一部能够认可和包容人性的良法。参考文献:1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群众出版社 3 丁文芳,“亲亲相隐”制度及其形式立法化J,法制与社会,2008年4月。 4 2013年1月1日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电商服务站农村人才引进与培养模式报告
- 2025年海油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钢筋套丝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密度测量试题及答案
- 贵州信用社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兽医防疫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检测考试题及答案
- 农村管网改造施工方案
- 预测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字格子游戏题库及答案
- (2025秋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八年级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计划
- 二手房资金监管协议书
- 消防监控考试题初级及答案
- 2025年太阳能海水淡化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报告
- 《小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申报协议书
-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课件(精品PPT)
- 教学课件: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