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评估方法研究.docx_第1页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评估方法研究.docx_第2页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评估方法研究.docx_第3页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评估方法研究.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评估方法研究李兴林 ,张永恩 ,张仰平 ,郑志勇(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22)摘要 :本文对经强化试验取得的 5 组 50 套 6203 轴承的疲劳寿命数据 ,采用现行有效标准 、图估法 、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法 、最佳线性不变估计法 、最大似然估计法以及最小二乘法等 6 种方法分别进行数据处理 ,对威布尔 分布斜率 b 、特征寿命 v 和各组轴承的可靠度 Re 的估计值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并对其评估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前 5 种评估方法的结论基本一致 ,最小二乘法的偏差较大 。关键词 :寿命试验 ;完全试验 ;不完全试验 ;评估方法中图分类号 : TH133. 33 ; TG115. 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0 - 3762 (2003) 04 - 0026 - 04Study on Estimation Methods of Accelerated Rolling Fatigue Life TestL I Xing - lin , ZHANG Yong - en , ZHANG Yang - ping , ZHENG Zhi - yong( Hangzhou Bearing Test & Research Center , Hangzhou 310022 ,China)Abstract : The six estimation methods of parameters of the weibull distribution are introduced. Through processing fivegroups test data (50 sets) of accelerated bearing life test by these methods , we propose some viewpoints for reference . The results show : The conclusions processing by these methods are anastomosing , but the bias of Least - Squares Procedure is large .Key words : bearing life test ; complete test ; incomplete test ; estimation methods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是综合评定轴承质量的重要手段 。而疲劳寿命强化试验可以在不影响 轴承疲劳失效机理及寿命分布的情况下 ,尽快地 、更好地取得理想数据 ,因此近年来得以广泛使用 。( L ) = 0. 632 时对应的轴承寿命小时数 轴承出现疲劳破坏时的运转小时数L2寿命试验方案(1) 试验地点杭州 轴 承 试 验 研 究 中 心 国 家 检 测 实 验 室1寿命试验的理论依据大量的轴承试验结果证实 : 轴承的疲劳寿命( CNACL No . 0409) 寿命试验室 。(2) 样本及编号 轴承型号 :6203样品数量 :每批 10 套 ,共 50 套5 批次样本编号分别为 : Ai 、B i 、Ci 、Di 和 Ei符合二参数的威布尔分布 :bLF ( L ) = 1 - exp-(1)vF ( L )式中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轴承运转到 L 小时而破坏的概率 威布尔分布斜率 ,描述轴承寿命 的离散性和稳定性威布尔分布的特征寿命 ,即当 F( i = 1 ,2 ,10) ,全部样品成品检查均合格 。b(3) 试验方法定时截尾法 (截尾时间是 200 小时) 。(4) 试验设备ABLT - 1A 型自动控制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及 可靠性强化试验机 。(5) 试验条件v收稿日期 :2003 - 01 - 28作者简介 :李兴林 ,男 ,杭州轴承试验研究中心所长 、博士 后 、本刊编委会副主任 。李兴林等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评估方法研究27 Fr = 4. 775 kNFa = 0Cr = 9. 55 kNPC = 0. 5试验转速 : N = 5 000 rmin 润滑与冷却 :N32 油循环润滑 基本额定寿命 : L 10 = 26 . 67 h3 寿命试验数据及其处理3 . 1数据国内外五家企业的 6203 轴承寿命试验结果 ,整理后如表 1 所示 。3 . 2寿命试验数据处理本次寿命试验采用了定时截尾方法 。将各组表 1国内外五家企业的 6203 轴承寿命试验结果数据纪录(4)中的失效轴承数据作为一个样本组 ,再将各组中的全部轴承数据作为一个样本组 ,这样就形成了 完全试验和不完全试验两个样本组来进行处理分 析 。本文中 6 种寿命试验的处理方法如下 。3. 2. 1 图估法 ( PLOT)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可靠度函数表示为Y = bX - B= i 失效概率按平均值计算 : F ( L3 . 2. 2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BLUEi )。n + i设分布函数 F ( ,) ,其中 是未知参数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随机样本 X1 , X2 , Xn ,并构造来估计未知参数,若 满足 :b统计量 LR ( L ) = 1 - F ( L ) = exp-(2)v(1)是线性的 ,即 = ai Xi ,其中 ai ( i =, n) 是常数 。(2)是的无偏估计 ,即 E () = 。(3)具有最小方差 (在的所有线性无偏两边两次取自然对数 ,得1 ,2 ,1(3)lnln=blnL- bln v1 - F ( L )1令 X = lnL , Y = lnln, B = ln b ,则 (3)F ( L )估计量中方差最小) 。则称 是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 。1 -式变为A 组试验时间/ h失效零件B 组试验时间/ h失效零件139. 48内圈119 . 33内圈244. 22内圈2109 . 08外圈344. 22内圈3167 . 75内圈457. 95内圈4171 . 47内圈570. 95内圈5184 . 80内圈686. 88内圈6185 . 65内圈7102 . 13内圈7200 . 00无8142 . 00内圈8200 . 00无9145 . 50内圈9200 . 00无10200 . 00无10200 . 00无C 组试验时间/ h失效零件D 组试验时间/ h失效零件118. 17内圈19 . 72钢球223. 33内圈211 . 63内圈328. 87内圈332 . 48内圈431. 97内圈460 . 00内圈533. 07内圈574 . 60外圈682. 17内圈683 . 53内圈789. 33外圈 ,钢球7159 . 50内圈8125 . 17内圈8200 . 00无9126 . 68钢球9200 . 00无10200 . 00无10200 . 00无E 组试验时间/ h失效零件E 组试验时间/ h失效零件134. 48内圈6119 . 32钢球243. 75内圈7126 . 32内圈344. 60内圈8172 . 48内圈446. 67内圈9200 . 00无5107 . 38内圈10200 . 00无28 轴承2003. . 04设轴承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 ,抽取 n 个样本作试验 ,有 r 个轴承失效时截止 ( r n ,不完全试 验 ; r = n ,完全试验) 。失效时间为利用牛顿迭代法解之 ,迭代式为bkn Li(7)bk + 1=bkbkn L lnL - LlnLiiiiL 1 L 2 L rb 初值取图估法所得的 b 值代入 (7) 式中得k构造 和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k + 1 ,再 将bk + 1 =重 新 代 入 ( 7 ) 式 , 得 到 新 的取 足 够 小 的 数 时 , 得 ML Ebk = =D ( n , r , i) lnLC ( n , r , i) lnLb。当 b - bik + 1kk + 1的 b 值 为 bk 或 bk + 1 。本 文 取 bk - bk + 1 0 . 000 01 。ML E 也可用于截尾试验的数据处理 ,迭代式 为i在可靠性试验用表中 查 最 佳 线 性 不 变 系数 ,求得其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为b = 1 c + dl n L r 1 a+- bk r e + d v = e=bk -bk + 122 d (l n L r ) + f ( c + dl n L r ) 1-+3. 2. 3最佳线性不变估计 BL IE在许多场合 ,特别对于小子样的情况 ,无偏性 估计量 对的均方误 差 ( MS E) 不 一 定 是 最 小2b( e + d) 2(8)e +dkbbk令 a = ln L i , c = L lnL i , d = ( n - r) L r , ei的 ,为此我们利用均方误差 MS E () =2 的大小来衡量估计量的优劣 。 最佳线性不变估计 BL IE 应符合 :E (- )2= L bbi , f = L i (lnL i ) ,求出 b 后 ,由 (6) 式求出v 。3 . 2. 5最小二乘法 LSP最小二乘原理 : 各观察数据与拟合曲线的偏 差的平方和最小 。设未知函数近似线性 ,取 y ( x )= ax + b 为 拟 合 函 数 。设 n 2 组 观 察 数 据 为(1)是线性的 ,即 是子样观察值的一个线性函数 。(2) MS E () 2 与参数 和无关 ,是一常 数 。(3) MS E () 2 是小于 的任何其他的具有性质 (1) 、(2) 的估计量 。构造统计量 、的最佳线性不变估计( xi , yi ) ( i = 1 ,2 ,曲线的偏差为, n ) ,则每组观察数据与拟合y ( xi ) - yi = axi + b - yi ( i从而偏差的平方和n= 1 ,2 , n) = D ( n , r , i ) lnLIi2F ( a , b)= ax ( i)+ b - y ( i) ) = C ( n , r , i ) lnLi = 1根据最小二乘原理 ,应取 a 、b 使 F ( a , b) 有极小值 ,故 a 、b 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Ii( r = n 时为完全试验)b 和 v 的最佳线性不变估计为5 F ( a , b)n= 2 ax ( i)i = 1b - y ( i) x ( i)+= 0b = 15 a( )9v = e5 F ( a , b)n= 2 ax ( i )i = 1+b - y ( i ) = 0(10)5 b并得 :3 ,2. 4极大似然估计法 ML E容量为 n 套轴承的子样完全试验有 n 个试nn验值 L 1 , L 2 , L n ,则 b 和 v 的似然函数为 x ( i ) y ( i )i = 1 i = 1n x ( i ) y ( i )i = 1-b - 1nL iL i bnL ( L i , b , v) = exp-=banni = 1 vvv x ( i ) x ( i )i = 1 i = 1n x2 ( i)i = 1n取自然对数后 ,求偏导并令其为零 ,整理方程得-nbL i lnL innn1(5)y ( i) x ( i) x ( i) - x ( i) y ( i) x ( i)+ L -= 0 ibbLi = 1 i = 1i = 1i = 1=binn x ( i ) x ( i )i = 1 i = 11/ bn1bLn x2 ( i ) -i = 1v =(6)inn李兴林等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评估方法研究29 1 综合在表 2 中 ,按现行有效标准处理结果如下 :A : Re = 98 % , B : Re 90 % , C : Re 90 % , D :Re 94 % 。本文取 x ( i) = lnL i , y ( i) = lnln 1 -F ( L ) 。i与 (4) 式对比得 : a = bb = B = bln v将表 1 数据分别按上述五种方法计算的结果表 2 轴承寿命试验数据的处理结果( :完全试验 , :不完全试验)各种评估方法中 , 最小二乘法的偏差较大 。各种评估方法对 B 组的处理结果基本相符 ,但与 现行有效标准的处理结果明显不符 。以 90 为合格判定线 ,分别按完全试验和不完全试验处理数据结论基本一致 。两者在很大程度 上是统一的 ,这说明每组轴承都可用一个可靠度 来表征它的寿命分布 。样本处理所得离散性系数b 前 者 大 于 后 者 。但并不是说如果不完全试验样本继续试验到全部失效 ,它的可靠性就会提高 。(3) 可以发现 ,若以 90 为合格判定线且只判 定合格与否 ,按不完全试验样本和完全试验样本 所的数据进行处理后结论基本一致 。建议进行寿 命试验时使用不完全试验方法 。(4) 在完全试验和不完全试验具有统一性的 前提下 ,最小二乘法的偏差较大 。按其他各种参 数评估方法所得结果差别并不大 ,结论也相互吻 合 ,所以寿命试验的关键还是所收集数据的正确 性 。(下转第 33 页)4结束语(1) 在本次试验中 ,轴承的疲劳剥落 (或磨损)零件中内圈占多数 ,滚动体次之 ,最少的是外圈 。(2) 同批轴承按完全试验样本和不完全试验处理方法A 组B 组C 组D 组E 组PLOTb2 . 312 . 651 . 881. 372 . 501 . 842 . 002 . 121. 391 . 87v/ h90 . 00150. 0070. 0066 . 7093. 30113 . 33170. 0073. 3373 . 30120 . 00Re / %94 . 1699 . 0085. 0076 . 0095. 7093 . 2697 . 5788. 9478 . 2594. 17BLUEb2 . 112 . 331 . 471. 081 . 841 . 911 . 941 . 340. 841 . 45v/ h94 . 38154. 8470. 9470 . 45100 . 48105 . 88223. 2483. 06149. 47132 . 02Re / %93 . 2998 . 3578. 8070 . 4591. 6693 . 0998 . 3880. 4679 . 2090. 61BL IEb2 . 282 . 651 . 581. 201 . 912 . 082 . 261 . 460. 961 . 60v/ h95 . 38156. 7072. 0072 . 16102 . 22106 . 47216. 1283. 72144. 72135 . 57Re/ %94 . 6599 . 1081. 2073 . 8792. 6094 . 5399 . 1282. 5981 . 9992. 90ML Eb2 . 292 . 401 . 561. 251 . 951 . 762 . 021 . 230. 871 . 48v/ h92 . 53154. 8469. 4266 . 2798. 59103 . 33172. 8780. 5699 . 03117 . 91Re/ %94 . 3698 . 5480. 0073 . 0092. 4491 . 1997 . 7377. 3572 . 6490. 00LSPb2 . 300 . 8851. 2250 . 8791. 4491 . 682 . 021. 1280 . 8591 . 68v/ h90 . 50191. 9072. 5571 . 77103 . 00108 . 73224. 23153 . 95118 . 8121 . 22Re/ %94 . 1684 . 0074. 6065 . 7886. 9091 . 0090 . 6087. 0775 . 7992. 44杜明辉 :特轻及薄壁系列轴承套圈热处理变形分析33 表 1mm注 :表中某些数据淬火前后对照规律不强 ,是受到车加工应力分布因素影响所致 。圈淬 、回火外径 ( 小端) VDP 平均 0. 16 mm , 没有一件超标 。40 % ,可使两系列变形超差率控制在 8 %之内 ,前提是要保证车加工随圆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3应用效果将优化后的工艺 ,即选用下限的淬火温度 、奥 1 热 处 理 变 形 和 裂 纹 C . 北 京 :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1978.万长森 . 轴承热处理工艺学 M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 版社 ,1988.大连工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编写组 . 金属热处理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7.(编辑 :杜迎辉)2氏体均匀化最短的保温时间 、适宜的冷却方法和合理的装料应用于实际批量生产中 ,通过对多种 型号产品的测试 ,结果表明 :同型号的产品优化后 变形超差率可降低 50 % , VDP 数值可降低 30 %3(上接第 29 页)参考文献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野中 保 雄. 可 靠 性 数 据 的 收 集 与 分 析 方 法 M . 北 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8.何俊霞 , 沈卫华 .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方法的分析研究 J . 轴承 ,1984 (4) :44 - 54.JBT 50013 2000 ,滚动轴承 寿命及可靠性试验51 李 兴 林 , 滚 动 轴 承 疲 劳 寿 命 强 化 试 验 研 究 D .州 :浙江大学 ,1995.杭62李兴林 ,王成焘 ,张燕辽 ,阮建国 . 轿车前轮毂轴承疲劳寿命强化试验研究 J . 轴承 ,2000 , (4) :37 - 41. 李兴林 ,王成焘 ,张燕辽 ,梅 红 . 轿车后轮毂轴承疲 劳寿命强化试验研究 J . 轴承 ,1999 , ( 12) : 21 - 25 、30.刘泽九 ,贺士荃 . 滚动轴承的额定负荷与寿命 M .7规程 S.JBT50093定方法 S.381997 ,滚动轴承 寿命及可靠性试验评(编辑 :杜迎辉)4序号HM218210 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