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诗导学案(六步教学法) 盈江县第六初级中学 杨永丽教学目标: 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2、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3、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教学重点: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教学手段和方法: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复习:学习文言文应该注意些什么?(1分钟 )第一, 学习文言文要重视诵读。第二, 要勤查工具书。 第三, 要多做练习。第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可归结为增、调、留、换四字)一、导入新课(1分钟)二、 推进新课(8分钟)1、 花木兰历史形象介绍(自主学习) 2、了解文体知识(自主学习) _ 3、学生齐读教学目标4. 整体感知课文,全班齐读5、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加粗字注意机杼( ) 可汗( ) 金柝( ) 鞍鞯( ) 戎机( ) 辔头( ) 云鬓( ) 溅溅( ) 胡骑( ) 啾啾( ) 著我旧时裳( ) 扶将( ) 6、 自读体会(3分钟)三、合作交流(15分钟)小组合作讨论(四个大组,各分为两个小组,总分为八个小组)1、小组合作,完成翻译,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本段内容,力求文字简洁、工整。(共七个自然段,分八个小组完成)(8分钟)2、 教师检查讨论结果(每个小组长上台说翻译并写出本段小标题)(5分钟)_3、 其他组员的学生补充,找一找诗中出现的各种修辞。(2分钟)4、班级评定员对各小组做评定。(1分钟)四、合作探究(小组组讨论后依次口述本组答案)(10分钟)(一)、诗中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如此安排?(难点)_(二)、花木兰形象分析(重点)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以上问题教师依次播放多媒体明确五、 梳理全文重要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型)(2分钟)1通假字帖:火:著:2、古今异义户:走:旦:爷:迷离;五、当堂训练(3分钟)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愿为市鞍马( ) 愿驰千里足( )万里赴戎机( ) 策勋十二转( )木兰不用尚书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之中有一成语: _ 解释:_3、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