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孔子拜师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重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知识链接: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课外)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3、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1、交流学习本课生字的识字法,小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2、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3、孔子向谁拜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标出文中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住上自己的读书感受。4、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动笔记下来。5、读读画画给自己启发最深的语句,把感受说给同学听听。三、达标检测 1、形近字组词仆( ) 止( ) 境( ) 丘( ) 品( )扑( ) 正( ) 镜( ) 兵( ) 晶( )2、多音字组词仆 闷3、我知道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 )4、抄写词语,积累词语。远近闻名 日夜兼程 毫无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大有长进 纳闷 佩服 渊博 请教 相距 等候5、“学习是无止境的。”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1、背诵课后所给出的四句孔子名言。2、课后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课 题 17、孔子拜师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思路(纠错栏)学习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知识链接:孔子的名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课外)1、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画出来。2、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如:“远近闻名、渊博、拜访、敬重”等词语。3、勾画孔子不顾艰辛去拜师的词句。4、反复朗读孔子、老子的对话。二、自主、合作、探究:(课内)1、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在句旁写自己的感受。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并把自己的感受读给小组同学听。3、你认为孔子的学识渊博吗?为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拜师呢?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意思。5、面对本课中的孔子、老子,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三、达标检测1、理解下列词语意思或者用它说一句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2、在具体语境中领会意思相近的词语。(1)A、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B、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理解:拜访: 拜见:(2)A、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B、多谢老师等候。理解:迎候: 等候:3、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请你写出孔子的四句关于学习的名言 四、学习收获 五、知识延伸1、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2、办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报。3、做一做“孔子书签”。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孙中山破陋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和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3、通过本文的阅读,知道缠足这一封建陋习曾对中国妇女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第二至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学习默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4课的生字词,并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老师要检查大家对生字词的掌握。课件出示词语世界,小组开火车读。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让学生齐读课题2遍,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课题中的“破”、“陋习”。二、精读感悟过渡:课文从哪些自然段写了缠足这种陋习?(一)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1、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哪些是孙中山看到的情形?请用“”画出来;哪些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请用“”画出;妈妈为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请用“”画出。2、交流:(1)谁来说说孙中山看到的情形?(第二自然段)齐读。思考:这段中哪句话最伤孙中山的心?(“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齐读。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怎么会这么痛苦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关资料理解,加深感受。也可以用手代脚尝试。(2)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孙中山生气和心疼的是什么?能把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吗?(3)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又是什么?课件出示句子。通过加点的字词你们体会到了什么?3、自由读课文第七自然段,体会孙中山小时候的感受。引答:当时,不管孙中山如何想,如何反对,都无济于事。可是,姐姐被缠小脚了,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引答)再也没有听到可见,缠足陋习给姐姐带来了无法想象的痛苦。孙中山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所以课文说,这件事深深地(引答)4、辨析句子: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同学们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下面一句话使你感受到了什么?过渡:姐姐原来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呢?(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一读。引导学生通过“洗衣、烧饭、插秧、挑柴,样样活儿都干”体会姐姐的能干;通过“空闲时,姐姐就陪孙中山一起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歌给他听”等词句,体会姐姐的活泼。引导学生体会到正因为姐姐是那样的活泼能干,孙中山才“喜欢自己的姐姐”。(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自由读,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孙中山先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缠足陋习,给包括姐姐在内的千千万万中国妇女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后来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以后,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陋习。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三、拓展1、封建社会的陋习还有哪些?师展示资料。2、现代生活中的陋习以及同学们的陋习有哪些?四、总结全文总结谈话。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孙中山先生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 24 孙中山破陋习 能干 活泼 缠足 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 痛苦 流泪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由于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根本看不到被缠足后的脚的模样,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目睹缠足给中国上千妇女带来的痛苦。教学中,我直插主题,从课题入手,“破”就是废除的意思,“陋习”就是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习俗、习惯,本文中指缠足。然后让学生找出写缠足的段落,并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孙中山看到的情形”、“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默读2-6自然段边勾画,接着在班内交流,我相机出示各段的文字,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在每段文字中的重点字词下用着重号标记。这样,学生就能深深地意识到姐姐缠足所受的摧残,也懂得了妈妈对封建陋习的盲从和无奈,体会到孙中山从小就有一种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感受姐姐缠足前后的变化,而后相机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缠足前姐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