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1页
历史选修1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2页
历史选修1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3页
历史选修1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4页
历史选修1试题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习质量检测山东郭继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要想担任一定的官职、并拥有一部分耕地和奴隶,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 A世袭 B. 多生产粮食布帛 C. 经营工商 D取得军功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清查户口和国家赋税的征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和促进了民族融合的一项措施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三长制 C移风易俗 D实行均田制3观察下图,你认为这对这两次改革列评述正确的有 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 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都遭到强烈旧贵族的反对A B C D 4王安石诗曰:“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王安石和商鞅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二者的相同点有A二者命运相似,结局悲惨而后世传诵 B都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C都移风易俗 D推行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5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改革”时制作了下表,观察下表,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名称身份结果备注商鞅变法左庶长成功遭车裂孝文帝改革皇帝成功王安石变法参知政事失败遭罢官A商鞅和孝文帝结局不同,孝文帝流芳百世;商鞅遗臭万年B商鞅遭车裂说明改革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C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王安石官职太小,不足以左右局面D商鞅遭车裂、王安石遭罢官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6有人说“阿里是埃及的秦始皇”。其主要依据是有 实现了国家统一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统治残暴 遏制外来侵略A B C D 7观察以下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表,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 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C俄国克里木战争惨败导致的 D俄国受到英法的侵略8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历山大二世为维护统治被迫进行改革 改革前夕,农奴的反抗斗争不断,阶级矛盾激化 历山大二世要彻底解放农民,走资本主义道路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A. B C D 9如右图所示,1868年“日本大政奉还”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日本历史上所产生的最主要成果是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B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C维护了国家的独立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10“(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日本积极主动学习西方B日本学习西方领域广C选择西方各国最先进的领域学习 ,学习外来文明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D过多学习外国,使日本失去自己的特色11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件是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 D当权者腐朽与无能12下列表格中代号顺序与相关内容对应错误的一组是改革人物改革任务历史地位证据理由亚历山大二世俄国历史的转折点明治天皇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光绪皇帝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开宗明义第一章A废除农奴制,改变落后现状。B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推进民族近代化。C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3观察下图,表述正确的是1853年“黑船事件”:佩里舰队叩关19世纪俄英钢铁产量比重比较图俄日改革的共同背景是迫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压力 日本改革是因为西方国家侵略民族危机加重 俄国改革则是因为对外战争激化阶级矛盾A. B C D 14明治维新采取的“废藩置县”措施,和中国古代哪些改革采取的措施类似A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B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C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 D魏文侯改革 孝文帝改革15下列对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表述错误的是A脱离群众:缺乏群众基础;B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C手段单一: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D幻想依赖:对慈禧太后抱有幻想;依赖的光绪皇帝迫于慈禧压力放弃改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5分,第18题25分,共70分)16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一: 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图一:铁制农具图二:奖励耕织图三:商鞅铜方升(1)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2分)(2)你从图二、图三中可以获得商鞅变法的什么信息?(3分)(3)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1分)为什么?(4分)材料二: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4)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商鞅变法评价的标准各是什么?(4分)(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理的评价。(6分)1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改姓一览表鲜卑姓拓跋独孤步六孤丘穆陵贺赖贺楼汉姓元刘陆穆贺楼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三:孝文帝宣布凡属鲜卑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3分)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孝文帝“一律改行汉制”这一做法?(4分)材料四: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客:“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 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四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一内容?(2分)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6分)材料五:明治政府一提出“文明开化”的口号,学习西方顿时形成一个高潮。(木户孝允)要求警惕这种追求时髦的倾向,他反对“装饰门面的开化”,认为日本学习西方不能脱离日本的国情。(3)根据材料三、五指出两次改革在学习先进文化方面在态度上有何不同?(4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点。(6分)1819世纪中期的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1年2月19日在许多历史著作中,(将)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即有时不严格地称之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许多同时代的人,普遍坚持认为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1)这一天俄国发生了什么事?(2分)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俄国经济史上的两个时期的分界线”?(4分)(2)你是否赞同“解放农奴是迟早的事,是一定要发生的”这一观点?(2分)并简述理由。(4分)材料二: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发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日本维新政体书材料三: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的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及就其他公务。日本帝国宪法(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日本政体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据材料指出其具体表现。(3分)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任用官员的原则上有何不同?(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 参考答案1D2B3D4A5D6C7A8D9B10D 11.C12D13C14C15D16(1)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分)(2)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进行经济改革。(3分)(3)正确。(1分)因为当时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4分)(4)材料二:历史(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材料三:把人的品行和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4分)(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顺应时代潮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富强,有利于国家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历史局限性。(6分)17措施:改汉姓;着汉服;说汉话。(3分)观点一:肯定。一个民族必须善于学习先进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观念,大胆移风易俗,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使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观点二:否定。风俗习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应当保留自己有特色的部分。(4分)(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文明开化。(2分)原因:有利于打破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减少改革阻力,促进改革进展;促进近代化。(6分)(3)孝文帝改革全面学习先进文化;明治维新主张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的学习西方先进文化。(4分)(4)共同之处:移风易俗;主动学习先进文化;杰出人物推动。(6分)18(1)俄国农奴制改革。(2分)改革废除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2分);提供自由劳动力,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积累资本,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2分)。(2)赞同(2分)。理由: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