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真题备选 人民版必修1知识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1.(2016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解析】选D。由材料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可知,这正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年代,美苏正在进行冷战,双方冷战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争夺中间地带,控制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民族国家。材料中美国政府支持黑人演唱家赴非洲巡演实质上就是要争取非洲地区并扩大影响,从而更好地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A说法不符合题干,美国支持的是海外巡演而不是在国内巡演;B与题干无关;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故C错误。2.(2016北京高考)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联合国成立不结盟运动兴起A.B.C.D.【解析】选A。一定时期的文化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好莱坞关于苏联电影由歌颂到敌对的变化,反映了美苏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变化过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9年北约成立,美国组建以苏联为目标的军事集团,这都对好莱坞电影有直接影响。故正确;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美苏尚未开始直接对抗,不结盟运动是第三世界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发起的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国际组织,故不符合题意。3.(2016天津高考)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这样说道:“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着我们给以领导和指引。”美国实现这一意图是在()A.威尔逊时期B.罗斯福时期C.杜鲁门时期D.肯尼迪时期【解析】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相反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和关贸总协定,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和贸易中心,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并领导西方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这正是杜鲁门总统时期,故C正确。4.(2015全国II卷)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A.根本利益的趋同B.军事冲突的加剧C.国家实力的消长D.敌对意识的淡化【解析】选C。两极格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变化的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强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谋求世界霸权。而苏联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成为美国称霸道路上的唯一障碍。两极格局正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在两极对峙期间,美苏的实力消长影响到双方的战略态势。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突破经济困境。所以,影响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故C项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确立的根本原因是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的分歧,所以A项不正确。美苏两国的对抗形式是“冷战”而非军事冲突,所以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5.(2014海南高考)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解析】选D。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日美军事同盟在加强,而不是削弱,故A错误;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着这种格局,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故C错误;材料中“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以及“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美国在亚洲地区仍在维持冷战政策,故D正确。6.(2014浙江高考)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下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1946年的联合国C.1949年的北约D.1967年的欧共体【解析】选C。此题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并通过逻辑关系加以分析,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意大利是法西斯国家,不可能参加反法西斯联盟B干扰选项意大利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成员国并不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C正确选项该地图来自课文,课文中对该地图的说明为北约成员国D干扰选项英国在1973年才加入欧共体,并不是欧共体最早的成员国7.(2013江苏高考)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解析】选A。图片反映了“1945-1949年”东西德对峙局面,此时,冷战风云笼罩,造成东西方的分裂与对抗。柏林被分区占领后,没有出现局部热战,故B错误。1955年华约成立,故北约与华约对峙不符合“1945-1949年”的时间要求,错误。1990年德国统一,1951年西欧开始联合,故D不符合题意。8.(2013广东高考)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选D。由马歇尔计划可知应是与欧洲复兴有关的内容,排除A、C。欧共体成立时,马歇尔计划已经完成,所以B不对。从“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是军事性的组织,故选D。知识点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9.(2016全国I卷)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解析】选A。依据“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知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欧洲的联合,欧洲的联合开始于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加强了对西方国家的控制,故B错误;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出现对峙局面,故C错误;“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故D错误。10.(2015重庆高考)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解析】选C。解题关键信息“国家意识的觉醒”“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表明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是指亚非国家掀起的国家独立自强的民族解放运动,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结合“1960年”这一时间背景考虑,可知是推动了亚非国家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所以C是正确选项。A不是国家意识的觉醒,其发生的时间是在1942年1月,与材料内容不符。B应是在19451955年之间,与材料内容无关,与时间背景不符。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1.(2015江苏高考)“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解析】选C。材料中“新解放的国家”“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反映的是政治的变化,故A排除;冷战期间国际力量没有失衡,排除B;D“消除了”过于绝对化,排除;材料中“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表明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所以C正确。12.(2013海南高考)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解析】选A。这里的“第三世界”是1952年法国学者提出的概念,即当时世界局势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不从属于两大阵营的势力,称为“第三世界”,不是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对世界局势的划分,他的三个世界理论是指,第一世界是美国、苏联;第二世界是日本、欧洲、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第三世界是指广大亚非拉国家。答案选A。知识点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3.(2014全国卷)如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解析】选D。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主导全球,北约东扩是其重要战略。波兰于1999年加入北约。多强中的欧盟也在扩大,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图片中的十二星旗是欧盟的标志,故D正确。14.(2012江苏高考)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解析】选B。经济决定政治,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开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A、C本身表述有误,D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砖厂土方工程合同范本
- 饭店刀叉订购合同范本
- 酒水区域保护合同范本
- 运输合同价格补充协议
- 软件实施外包合同范本
- 道路材料运输合同范本
- 酒水商品购销合同范本
- 违反经济合同补偿协议
- 销售人员合同保密协议
- 购买技术定金合同范本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二)亮点解读
- 四年级《书法》教案上册
- 四高人群的膳食营养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指导意见(修订稿)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课件
- 8 《大卫科波菲尔》课件高二上学期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
- AQ6111-2023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
- 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四-国开(HB)-参考资料
- 2024年上海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当代媒介素养 课件全 高萍 第1-10讲 媒介素养范畴-媒介效果与审查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