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学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学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学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滕王阁序》学案 鲁教版必修.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滕王阁序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疏通文本,积累文言重要字词,了解文言现象。2、体会文章的音韵美、语言美、情感美,增强诵读文句、理解文意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总结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2、学会赏析景物描写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王勃复杂的情感,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1、 通读全文,疏通文意。2、 赏析景物描写技巧。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学习难点1、理解文中精美的语言和大量典故。2、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学习过程【预习作业】: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翼轸 瓯越 棨戟 懿范 襜帷 潦水 骖騑 崇阿 鹤汀凫渚 绣闼 雕甍 纡 舳 遄飞 睢园 睇眄 帝阍 舛 宗悫 簪笏 叨二、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标注出文中难懂之处。第一课时一、导入:“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欧阳修新唐书王勃传)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王定保唐摭言卷五) 都督称王勃“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仅仅是因为他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滕王阁序看个究竟。二、关于作者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稷山县)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在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三、初读感知 1.听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整体感知文章的音韵节奏。2.学生模仿老师放声诵读后齐读全文,把握节奏。3.本文在诵读时的节奏上有何特点?4除了有很强的节奏感外,你在诵读时对本文还有怎样的印象? 5.骈文的一般特点。四、疏通文本字词1.在昨天的预习中,你遇到了哪些难懂的字词句?学生自由提问。2.教师鼓励学生共同探讨、互助释疑、赏析文中疑难字句。并加以点评。3.(1)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普遍,请从下列实词中选择一个归纳其意义、用法:穷、属、尽、故、雅、凌(2)分享一词多义的探究成果。4.请找出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并尝试总结出一些规律和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加以补充和指导。五、完成课后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上一课内容:二、导入本课本文记叙了滕王阁的一次规模巨大、百年难遇的一次盛宴,对此,作者用“四美具,二难并”来概括,那么,此“四美”“二难”各指什么?三、研习“二难”1、“二难”指什么?2、对应文章中哪一段的内容?(1)请一生通译第一段,其他同学加以点评。(2)教师补充强调重点词语。3.谈“贤主”,说“嘉宾”。(1)这里的“贤主”是谁?你从哪里知道?(2)这里有哪些嘉宾?(3)齐读“宾主尽东南之美王将军之武库”。四、研习“四美” 1、“四美”对应文章中哪一段的内容?(1)请一生通译第二段,其他同学加以点评。(2)教师补充强调重点词语。2、“四美“是指哪四美?3、赏析美景。(1)绘美景,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请在文中找出。(2)若将写景比为绘画,上述意象好比画作的素材。但我们知道,一幅画作光有素材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各素材特点给他们上色。那么作者用哪些词给它上色呢?作者用哪些词写出了这些意象的特点呢? 学生读第二段后圈画出表现意象特点的词,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含义,体会九月滕王阁色彩的绚烂和作者华丽风格在此的具体表现。(3)在作者的字里行间,你感受到美了吗?请就自己喜欢的句子来鉴赏,谈谈你感受到的美。(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壮丽的滕王阁秋景,想表达什么情呢?请结合具体文句说说自己的体会。(5)美读之,尽量表现作者的情感。4、“赏心”和“乐事”分别对应文章哪些语句?第三课时一、导入作者如此年轻,能够躬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备的滕王阁胜饯,他心里会怎么想呢?情感会怎么发展呢?这节课我们来研读后几段。二、整体把握1、齐读三四段。2、一生通译,其他学生点评。3、教师强调重点字词。三、探究“悲何”1.面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备的滕王阁胜饯,作者先想到了什么?2.作者为何要引用这两个典故?你是怎么理解的?3.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发展的?情感发展的触发物是什么?4.作者“悲”的真正原因除“宇宙无穷,盈虚有数”外,还有什么?5我们怎么看待作者的“悲”?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6.你读过情感线索与此类似的文章吗?四、探究“志向” 1.作者由悲叹自己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联想到了历史上哪些人?他们都有什么事迹?2.作者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3.作者在主客面前为什么要表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志向?4.齐读第三、四段。 四、欣赏诗作 1.有人说,王勃的滕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