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小组:新韵小组设计人:王玉英审核人:赵晋林逍遥游学案及自助餐一、素材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庄周二、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学习重点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课时安排 2课时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三、作者介绍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四、文体介绍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定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五、背景介绍逍遥游是庄子 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课文选的是第一部分,共三段。解题:逍遥,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预习检测1注音鲲( )抟( )坳( )蜩( )决( )起而飞、抢( )小知( )斥鴳( )数数( )然、泠( )然2通假字(1)北冥有鱼_ (2)小知不及大知_(3)此小大之辩也_ (4)而征一国者_(5)旬有五日而后反_ (6)而御六气之辩_3古今异义(1)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 今义: (2)众人匹之 古义: 今义: (3)腹犹果然 古义: 今义: (4)蟪蛄不知春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1)息(2)志(3)名(4)苍苍以游无穷也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复前行,欲穷其林 (5)置(6)穷 5词类活用而后乃今将图南 置杯焉则胶, 而征一国者 6文言句式倒装句:奚以知其然也()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彼且奚适也()之二虫又何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固定句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六、学习内容(一)整体感知1 、翻译句子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去以六月息者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如? 彼且奚适也? 2、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一段: (不自由)第二段: (亦不自由)第三段: (无己、无功 、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二)合作探究1、第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2、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 3、作者在第三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三)拓展探究1、作者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什么?这是怎样的境界?哪种人能达到此种境界? 2、艺术特点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 学习小结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七、作业熟读全文,找出文中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自助餐1:(课内基础)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北冥(mn) 鲲鹏(kn) 坳堂(o)B.夭阏(y) 斥鴳(yn) 榆枋(fn)C.大椿(chn) 舂粮(chn) 恶乎待哉(w)D.朝菌(zho) 蜩鸠(tio) 泠然(ln)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未有知其修者 修:长。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发怒。B.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负:载。C.此亦飞之至也 至:最高。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非:责难。D.辩乎荣辱之境 境:界限。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虽然,犹有未树也 D.尘埃者,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 B.此小大之辩也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旬有五月而后反6.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而后乃今将图南C.不过数仞而下 D.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 B.之二虫又何知C.以游无穷也 D.彼且奚适也8.下面的两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A.哪里用得着高飞数万里往南去呢?他在世间,未见几次回首往事的样子。B.哪里用得着高飞数万里往南去呢?他在世间,没有什么追求。C.哪能凭借着数万里在南面有所作为呢?他在世间,没什么追求。D.哪能凭借着数万里在南面有所作为呢?他在世间,未见几次回首往事的样子。翻译题:把下面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二、综合测试 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1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14.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518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此亦飞之至也。( )(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4)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5)犹有所待者也。( )(6)圣人无名。( )16.对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17.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8.作者阐明“小知”与“大知”、“小年”与“大年”的不同,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在这一段中援引“汤之问棘”一段话是否与文章第一段的内容相重复?其作用是什么?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小知”“大知”,“小年”“大年”的概念,然后再分析其具体作用。解答第二问,要从整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案:1、:、C(A.“坳”读“”;B.“阏”读“”;D.“泠”读“ln”。) 2、A(怒:奋发。)3、D(D.上句中是“超越、穿过”意;下句是“极、非常”意。A.到;B.充实;C.写,记载。)4、D(A.海运:大海翻腾动荡;B.果然:充实的样子;C.虽然:虽然如此。)5、C(A.冥溟;B.辩辨;D.有又,反返。)6、A(名词作状语,其他都是名词作动词。)7、C(以游于无穷也,省略句;其他都是宾语前置句。)8、B9.大鹏迁移到南海去的时候,翅膀在水面上拍击,激起的水浪达三千里远,然后乘着上升的巨大旋风飞上数万里的高空,要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10.天的深蓝色,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们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11、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责怪他,他并不因此而更加沮丧。12.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被授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洋洋得意,其实也像斥之类一样。13.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译为: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14.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15、解析: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可望文生义。答案:(1)比。(2)极点。(3)胜任。(4)轻快。(5)凭借。(6)立名。16、解析:到,这,凭借,相当于“而”。答案:C17、解析:结合上下文具体解释,注意句式和语句的通畅。(1)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2)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18、为了强调人们认识上的大小区别。在庄子看来,万物既有所待,又要人为地以小及大,是非常可悲的。这段文字不是第一段的重复,在内容上是对第一段的补充;从结构上,与第一段相照应,论证了“小大之辩”。自助餐2课堂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帝王的祖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小猪),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2)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也?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地,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3)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君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内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属:连缀,撰写B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 适:满足C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贷:借 D吾将曳尾于涂中 涂:道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B.C. D.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曲笔和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也不拘束,肆意汪洋,然而都是空话,没有事实。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宰相。庄周以牲牛为喻,表明了自己不愿意为官的立场。C“涸辙之鲋”比喻处于困境、亟待援助的人或物。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急的言行的不满。D在楚王派遣两位大臣想请庄周出仕时,庄周说愿意拖着尾巴生活在水里,而不愿做死去后珍藏在宗庙里以显示尊贵的神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5分)二、语言运用5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6依据下面的文字,概括“模糊性事物”的两个特点。“模糊”和“确定”相对立而存在,相补充而完善。“模糊”和“确定”都是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客观世界中有能够肯定或能够否定属于某一范畴的事物,但也无法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简单肯定或否定其是否属于某一个范畴的事物。同样的,有些事物能用具体数值给以确定的表示,如长度、时间、重量等,但也有些则不能,如高矮、美丑、智愚等。前面这一类事物能够予以确定的表示和划分,后面这类事物则不能,前者称为确定性事物,后者则称为模糊性事物。答案;1、D解析“涂”为烂泥之意。2、B解析B项“何”均为疑问代词“什么”。 3、答案A解析“空话”一词不对4、(1)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啊!(2)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还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参考译文】(1)庄子是蒙地人,叫周。他曾经担任过蒙地漆园的小吏,和梁惠王、齐宣王是同一时代的人。他学识渊博,涉猎、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他的中心思想却本源于老子的学说,他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著作,大多是托词寄意的寓言。他写的渔父盗跖胠箧是用来诋毁孔子学派的人,而表明老子的学说的。畏累虚亢桑子一类的,都空设言语,没有实事。可是庄子善于行文措辞,描摹事物的情状,用来攻击和驳斥儒家和墨家,即使是当世博学之士,也难免受到他的攻击。他的语言汪洋浩漫,纵横恣肆,以适合自己的性情,所以从王公大人起,都无法重视他。楚威王听说庄周贤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答应他让他出任宰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臣说:“千金,确是厚礼;卿相,确是尊贵的高位。您难道没见过祭祀天地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给它披上带有花纹的绸缎,把它牵进太庙去当祭品。在这个时候,它即使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猪,难道能办得到吗?您赶快离去,不要玷污了我。我宁愿在污浊的小沟渠中游玩而自寻快乐,也不愿被拥有国家的人束缚。我愿终身不做官,以便畅快我的志向啊!”(2)庄周家境贫寒,于是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行,我即将收取封邑之地的税金,打算借给你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脸色骤变忿忿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有谁在半道上呼唤我。我回头看看路上车轮辗过的小坑洼处,有条鲫鱼在那里挣扎。我问它:鲫鱼,你干什么呢?鲫鱼回答:我是东海水族中的一员。你也许能用斗升之水使我活下来吧。我对它说:行啊,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王越王,引发西江之水来迎候你,可以吗?鲫鱼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还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3)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个大夫先去传达他的旨意:“想以楚国的事劳累先生啊!”庄子拿着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洁净的丝巾把它包起来装进竹箱里,然后放在庙堂上边供奉。这个神龟,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被人们供奉呢,还是宁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它的尾巴呢?”两个大夫回答说:“它更愿意活着在烂泥里摇它的尾巴啊。”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我的尾巴啊。5、答案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6、答案没有简单肯定或否定其是否属于某一范畴的明确标准。不能用具体数值予以确定的表示和划分。自助餐3综合拓展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魏中书令翻之子也。九岁,州辟主簿。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天统中,除信州刺史,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独,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既盛暑,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疋,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私,门生藜藿,聿修独以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注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馈,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太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为信。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贵。”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卒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及在吏部,属政塞道丧,若违忤要势,即恐祸不旋踵,虽以清白自守,犹不能免请谒之累。 (节选自北齐书袁聿修列传)注:戢:收敛,收藏。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B.C. D.项均为代词,代事物;D项均为介词,用。答案:B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在官廉谨”的一组是( )性深沉有鉴识 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 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一日之赠,卒而不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聿修九岁时被州里征辟为主簿。他性格深沉而有见识,清净寡欲,与物无争,深受尚书崔休的赏识。B.袁聿修任信州刺史时,深受百姓信任。离职后,信州百姓请求为他立碑,并托人撰写碑文来记述他的功德。C.袁聿修自小平和温润,在士族高门子弟中最有规矩法度,当时名士都很赏识他,称许他的风采与见识。D.在魏、齐时代贿赂成风的环境中,袁聿修曾在尚书省十年,由于拒受贿赂,赢得了“清卿”的美誉。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盛暑,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2)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二、表达交流5.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我不是也不是而是)仿写一个句子。例句:我不是翱翔天空的雄鹰,也不是弱不禁风的羔羊,而是自由飞翔在天空中的一只小鸟。6.根据提供的语境,写出恰当的语句,使句式相应,文意连贯。 月亮落下了,你还有太阳,你是一片辽阔的天空,迟早会升起灿烂。 帆落下了,你还有桨,即使落下的是你唯一的那张帆,你也不要向风哀求。 只要你能驾驭,昨天今天落下了,你还有明天;一个个希望落下了,你还会有新的希望可以争取。1解析:B项“其”是代词,他们;“其”是副词,难道。A项均为介词,表被动;C2.解析:句很清楚地说明在官廉洁、谨慎,句是他个人言语中透露出的廉洁和谨慎。答案:D3.解析:D项在尚书省十年被誉为“清郎”。答案:D4.解析:注意“往往”“谢”“人才”“接引”等词语的解释,并注意语句的顺畅。参考答案:(1)当时正是大热天,袁聿修担心百姓们过于劳累,常常为送行的人停下马,随手喝一杯酒,表示已领受他们的好意,感激他们的情义,并让他们回家。(2)赵彦深被任用后,对袁聿修非常感激并牢记心中。(他的被任用)虽然无愧于他的才华与学识,但大概也是由袁聿修所引荐(但大概也是与袁聿修的引荐有关)。参考译文: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他是北魏中书令袁翻的儿子。九岁时,州里征召他为主簿。他性格深沉而有见识,清净寡欲,与物无争,深受尚书崔休的赏识。 天统中,出任信州刺史。他为政清静,不言而治,从长吏以下,直到鳏寡孤幼,袁聿修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后主武平中,御史都出来巡视诸州,梁、郑、兖、豫等州与信州疆域相接,在信州的周围,御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国航安全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汽车维修技术高级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外贸销售合同4篇
- 农产品电商溯源体系构建-洞察及研究
- 跨界竞争壁垒突破-洞察及研究
- 安全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 高利合同模板(3篇)
- 安徽会计基础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居间代理合同范本
- 公路建设项目终止及赔偿责任协议范本
- 黄冈市2025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一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考2025-2026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债权收购委托代理合同
- 框架合作协议书合同模板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答案)(满分必刷)
- 热处理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制鞋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标准)课时合同转让协议书
- 郑州市突发应急预案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102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