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5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试卷(最新).doc_第1页
【推荐】15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试卷(最新).doc_第2页
【推荐】15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试卷(最新).doc_第3页
【推荐】15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试卷(最新).doc_第4页
【推荐】15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试卷(最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荐最新精品文档 _ 15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意大利语的柔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这两个例子体现了( )。A.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B.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D.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的关系 满分:2分2.(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A. 心理学批评B. 语言学批评C. 文化批评D. 审美批评 满分:2分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虚静”说、“神思”说、“滋味”说、“物感”说等属于( )。A. 文学哲学B. 文学社会学C. 文学心理学D. 文学符号学 满分:2分4.( )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A. 伦理道德批评B. 社会历史批评C. 审美批评D. 心理学批评 满分:2分5.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本应是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实际上,完全的还原是不可能的,读者阅读的“第二文本”总是“第一文本”的种种异变。其中,( )是指在某一特定文本中,作家融进的情感虽是确定的,但在具有不同期待视野的读者那儿,却会唤起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质的情感体验。A. 作品形象的异变B. 情感的异变C. 思想观念的异变D. 作品情节的变异 满分:2分6.( )在叙述故事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元”功能,又有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A. 事件B. 情节C. 人物D. 场景 满分:2分7.( )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A. 心理学批评B. 语言学批评C. 文化批评D. 审美批评 满分:2分8.( )是艺术构思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意念或形象)在思考中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其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A. 想象B. 联想C. 直觉D. 灵感 满分:2分9.( )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有的倒装句是为了迁应格律,有的是为了加强某一意象,突出话语的表现力。A. 夸张B. 对比C. 倒装D. 歧义 满分:2分10.( )就是把过去的经验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或意念)在某种新刺激下唤醒,再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A. 灵感B. 直觉C. 想象D. 联想 满分:2分11.( )是借他物(喻体)来表现某物(喻本)的修辞方式。A. 比喻B. 象征C. 倒装D. 歧义 满分:2分12.( )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A. 意识B. 无意识C. 灵感D. 直觉 满分:2分13.( )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A. 伦理道德批评B. 社会历史批评C. 审美批评D. 心理学批评 满分:2分14.巴赫金称( )的作品为“复调”式小说,小说中叙述者的声音、不同人物的声音,形成“众声喧哗”的世界。A. 列夫托尔斯泰B. 陀思妥耶夫斯基C. 普希金D. 屠格涅夫 满分:2分15.( )是指文学作品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之达到净化与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A. 共鸣B. 净化C. 领悟D. 延留 满分:2分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包括( )。A. 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B. 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C.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D. 文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满分:2分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包括( )。A. 它是作家心灵的一种领悟B. 它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结合C. 它是外在机缘的某一突出介质与作家某一内心体验的契合D. 艺术发现的结果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或事件),只是把新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自己的知觉中形成一个新的创造物 满分:2分3.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B. 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C. 叙事是话语的虚构D. 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所指的对象仅存在于这个故事的叙述话语之中,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优秀的叙事文学是用话语重构世界,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等于现实本身,却可能在更本质的层次上揭示社会现实的内在意义 满分:2分4.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今天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就应该(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 以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C. 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D. 要具备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满分:2分5.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做接受心境。这些心境产生的原因有( )。A. 社会生活状况B. 个人境遇C. 读者的身体状况D. 自然环境因素 满分:2分6.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包括( )。A. 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B. 典型环境逼迫人物行动,制约人物性格发展C. 典型人物对环境的反作用D.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互相依存 满分:2分7.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因而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或品评兴趣的属性。文学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包括( ),以及宗教价值、哲学价值等方面。A. 民俗学价值B. 社会学价值C. 历史学价值D. 政治学价值 满分:2分8.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是指( )。A. 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B. 主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C. 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D. 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的选择受社会生活的情势的规定和制约 满分:2分9.直觉与灵感的区别有( )。A. 灵感不是“不要”而是“省略了”推理过程,需要更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更强的推理能力B. 灵感是艰苦思索的结果,直觉却是对事物的突兀判断C.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D.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一种推测性的洞察 满分:2分10.小说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它的基本特征有( )。A.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C.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D. 最强调韵律性 满分:2分11.移情就是把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从而体验到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以下体现移情的有( )。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色D.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满分:2分12.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包括回忆和沉思,()等内容。A. 想象与联想B. 灵感与直觉C. 理智与情感D. 意识与无意识 满分:2分13.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在反映现实和表现审美感受方面的不同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 )这几种类型。A. 现实型文学B. 理想型文学C. 象征型文学D. 想象型文学 满分:2分14.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应具有( )A. 单一性B. 主导性C. 层次性D. 多样性 满分:2分15.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 )这些要素或环节构成。A. 世界B. 作者C. 作品D. 读者 满分:2分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2.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符号,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形但还可能再发生变化的意象(或意念)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3.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既是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更是发现人民的苦难,发现人民的健康向上的艺术创造力、激发人民的新的精神需求,塑造人民的审美主体感。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4.抒情性作品是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5.文学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取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这些刺激和信息通过记忆的方式被作家储存于大脑之中,成为组建个人心理生活(或精神现象)并使之流动的最小单元。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6.风格必须落实到具体的体制、样式、类型中,只有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以恰当的文体,才能呈现出作家的创作个性和独到风格。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7.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8.中国画强调抓住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构筑视觉意象,中国抒情诗也常常借用这种方法,用简洁的画面描写来象征性地表现。但是,抒情诗的画面往往比绘画更多主观色彩,常通过一些点明情感性质的词语赋予景物主观色彩。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很好的例子。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谋学网:主要提供奥鹏作业答案,奥鹏在线作业答案,奥鹏离线作业答案以及奥鹏毕业论文,致力打造中国最专业远程教育辅导社区。9.集体性期待视野往往简略窄狭,个人性期待视野宏阔深广;集体性期待视野往往不无个人性的偏爱与兴趣,而个人性期待视野则是有着某种广泛的社会共通性。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10.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和基本原则不是分别在起作用,而综合地共同起作用的,即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11.作家、艺术家应该体验人民的生活,了解人民的愿望,认清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作用,才能更好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从事为人民服务的文学创作。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12.20世纪60年代法国出现大量关于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尝试。包括以格雷马斯为代表的神话分析、以布雷蒙德为代表的民间故事分析和巴特、托多罗夫、热奈特等人为代表的小说研究。这种新理论被称作“叙事学”。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13.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它要求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从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14.叙事的表层结构是指超出具体叙述内容的内在意义关系,即具体的叙述话语与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的深层意义关系。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15.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不断进行探索和实验的一个过程,这里,既有对资产阶级艺术的继承和“扬弃”,更有对社会主义文学独特的艺术规律的实验和探索。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16.文本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即“故事”内容本身的时间。故事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即“讲”的时间。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17.即兴和推敲是同一操作过程的两个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