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doc_第1页
小英雄雨来.doc_第2页
小英雄雨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英雄雨来金老师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而又有效地渗透写作指导,将是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这篇课文在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是很值得学生效仿的。周立波先生曾评价说:这篇文章写得有骨头有肉,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领悟这个写作方法。在分析,理解课文的同时,这个写作特点还应重点渗透,以水到渠成的效果。夜莺的歌声以读促悟,深究感悟课一开始,我就直奔本课的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描写体现下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一条主线,抓住这些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以读促悟,重点深究你是从哪里体会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从以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深究。1、找句子,先让学生找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特别是是关于小夜莺一些言行的句子,印象深刻,学生应该能够把他找出来。教学下来,大部分同学能够找出小夜莺语言的句子,但是对于他的行动的句子相对来说要困难一点。特别是关于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学生没能把它联想到是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表现。2、说句子,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说一说,说说你从是怎样感受到他的勇敢机智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出来了,我再根据一定的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这里,我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能说到哪一个程度就到哪个程度,不要求学生更深的去理解,因为这些句子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一句的教学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教学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句话,我要让学生感悟的重点是小夜莺借野兽来骂敌人,体会他的机智,理解不慌不忙体会小夜莺的勇敢。教学下来,学生基本上都能顺利的阐述到这些点上,因此这一句教学比较顺利。而教学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句话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夜莺是以自己的天真烂漫来迷惑敌人,表现他的机智和勇敢。但是学生的体会都不够深或者说不够全面。只言片面,或者理解出现偏差,说是小夜莺已经在向游击队传递情报了。其实这里他并还没有传送情报,只是为了故意迷惑敌人,为他以后顺利学夜莺叫杜鹃叫传送情报不被敌人怀疑做好准备。这里我觉得面对学生的回答后我没有好好的去引导,而是生硬的拉到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上,因此,在教学这一句时出现了理解感受不够深刻的情况。3、读句子,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朗读是必不可少的。他可以表达学生对这些语句的感悟能力,也能促进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特别是各种形式的读,比如个别读,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每一次朗读的进度,都表示他们对小夜莺的勇敢和机智体会得更加深刻了。但是由于课文设计的内容太多,太松散,因此给朗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后面部分,读得远远不够,不透。找句子,说句子,读句子三者相辅相成,让学生进入丰富的语言世界,感受丰富的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从对话中去体会、去品味。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诵,心而维”,边朗读边揣摩,从中体会到他的机智和勇敢 猴王出世这篇课文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读起来并不容易,理解起来也比较的困难。在教学时我先以西游记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抓住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然后回到文本中,通过勾画、体会、朗读相关的语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头脑中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来进行联想,通过想象画面来感悟孙悟空的形象,说一说然后再读读,使孙悟空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立体起来。王怀伟2010-05-18 19:42:19举报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再读课文,读中感受形象。最后组织学生讲讲猴王出世的故事,并适度拓展,开展语文活动。孙悟空,学生大都比较熟悉,帮助学生感受他最初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注意结合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的孙悟空的形象,将读、想、做等有机结合,让孙悟空最初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鲜明地树立起来。并让学生想象后说一说,说后再读,这样,猴王形象就会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来。姜晖2010-05-19 22:03:57举报本课作为略读课文的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难点。教学中我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理解的词句,结合注释,略作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快速浏览课文,交流讨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再抓住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从而了解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李敏2010-05-20 21:34:27举报这篇略读课文是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的第一回。学习本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预习了课文,搜集了有关“孙悟空”的英雄故事,所以在学习本篇课文时比较简单,不过有些词语与我们现代不同,在学习这一方面时,我注重了对词语的解释,让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提示自行学习。抓住重点的语句加以体会。分组交流感受,了解了美猴王的形象。臧运秀2010-06-07 11:14:04举报根据本文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以读为主,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从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最后再读课文,从读中感受形象。武松打虎教学方法1、通读晓意这篇文章节选自水浒传原著,学生读起来会觉得有些生涩。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本。在学生能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通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一问题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进而了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一篇冗长的文章就在学生的头脑中转化成了饮酒、上冈、打虎、下冈几个主要片段。文章的内容简化了,学生理解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就降低了。2、精读体味“打虎”是这篇文章的精华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学生读文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的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抓住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的描写老虎和武松双方动作的词语进行比较分析,(突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的对策是连连躲“闪”,突出了武松智勇双全的特点。描写武松打虎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威,淋漓尽致的刻画出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然后,引导学生情景朗读打虎这一部分,在精读“打虎”这部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讨论文章的其他部分与“打虎”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此时,武松英武、豪放的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