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设计与制作.doc_第1页
电路设计与制作.doc_第2页
电路设计与制作.doc_第3页
电路设计与制作.doc_第4页
电路设计与制作.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路设计与制作实习报告时光匆匆,转眼一周过去了,回顾这一周,虽然有点遗憾,但更多的却是收获。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之前学的不牢固的地方,经过询问老师,查找资料,最终克服了困难,顺利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我觉得实习是一项很好的项目,它能够把让我门把自己所学的用到实践上去,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调动我们的积极性,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劳动成果。在实习期间,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讲解也非常详细,大大的减小了我们犯错误的机率。巩固了我们的模电知识,学会了对元器件的测量,熟练了万用表的使用,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实习目的使我们对电气元件及电工技术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同时,通过实习获得实际生产知识和安装技能;继电器控制线路及其元件的工作原理等电工技术知识;熟悉电路的组装、焊接、调试;熟悉用Altium画原理图进行封装并生成PCB图;熟悉电路板制作的步骤;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二、时间安排实习时间:2012.5.205.25周一:全天练习组装、焊接、调试TD-128型亚超声遥控开关周二:全天组装、焊接、调试TD-218型声光控节能开关周三:全天练习用Altium画遥控电路sch原理图,进行封装并生成PCB图周四:把周三设计出来的PCB制成电路板,并打眼、组装、焊接、调试电路周五:把周一、周二、周四的成品上交检验,并整理打扫实习工厂。三、实习内容1.TD-128型亚超声遥控开关(1)目的要求a.练习手工焊接技术b.锻炼动手能力c.学会调试电路(2)电路图工作原理分析 本课程设计遥控开关分为遥控发射头和接收电路两部分组成。其中遥控头为一开有小孔的球形橡胶气囊,挤压气囊可以发出频率为1620kHz的亚超声波作为控制源,为接收电路提供发生频率。本设计以常见的交流电源作为输入电源,220V的交流电压经过电容C8降低电压后,C8作为电源变压器,稳压二极管D4、D5、D6、D7组成桥式整流电路,电容C7组成滤波电路,得到大约12V直流电压,为整个遥控接收电路提供电源。C8并联的R12为C8的放电电阻。(作为电路稳定,在电源波动时,电容器C8会随着电源充放电.如果不并联放电电阻,充放电电流从电容器一端出发经工作回路回到电容器的另一端,严重干扰电路稳定工作.,并联放电电阻,使充放电电流从电阻流过)压电陶瓷片YD,利用压电效应,将接收到的亚超声振动能转化为对应频率的电能。经过以Q1为核心的固定偏置共射极放大电路放大,并经并联谐振回路电感L1、电容C1进行选频,以排除其它声音频率的干扰,防止干扰动作。按图示参数,选频频率约为20kHz。该脉冲经电容C2耦合,由共射极放大电路Q2放大。电容D1是为防止Q2发射结反向击穿而设的保护二极管。三极管Q2放大输出的信号,经电阻R3、电容C3积分电路延时后,作为控制计数器翻转的脉冲。以三极管Q3、Q4为核心,加上电阻R4、R6、R7、R5、R9、R10、电容C5、C6、稳压二极管D2、D3组成双稳态计数器,每经R3过来一个脉冲,计数器翻转一次,使三极管Q4的集电极输出轮流为高低电平状态。当三极管Q4集电极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5饱和导通,继电器J通过发光管LED接通。LED点亮,J常开触点J1吸合,输出端通电,用电器可工作。当再次按动遥控头后,三极管Q3、Q4组成的双稳态电路翻转,三极管Q4集电极电位变低,三极管Q5截止,LED熄灭,继电器J工作线圈失去电流,触点J1释放,开关输出端断电。(3)步骤a.按照电路图排好器件b.先安装电阻二极管,再安装电容三极管,最后安其他器件,不能虚焊、短路以防触电c.调试电路,如有错误并维修调试注意事项:在通电测试前,首先按照电路原理图认真核对,看是否有漏焊、虚焊、错接、短路的地方,尤其是三极管发射极、基极、射极的极性和发光二极管LED的极性。由于此设计的控制电源经电容降压取自220V的交流电压,而设计却没有严格意义的电隔离,所以此电路的各个部分都具有危险性。为了安全起见,先在电容C7两端接入12V的直流电源进行调试,检测用气囊能否使继电器J动作,如能正常开与关,便可进行交流调试,将插座插入220V的交流电源上,把需要遥控的负载电器插到遥控开关的插头中,使用气囊进行控制。2.TD-218型声光控节能开关(1)目的要求a.练习手工焊接技术b.锻炼动手能力c.学会调试电路(2)电路图工作原理分析首先交流电220V通过灯泡后进入二极管整流变为直流电压,电路是以四只普通三极管来搭配开关作用的,三极管分别由基极,集电极,发射极三个电极,在基极电压达到0.6V三极管就导通工作,把发射极,集电极两个极打开链接对地,电路的三极管是开的,把电阻供来的电源对地放掉,使可控硅没有触发不能导通,第一只管子Q1由麦克风控制的,麦克风接到声音能发出频率使基极0.6V负载下降,管子便停止工作把电源信号送往第二只管子,第二只管子Q2为光控,光敏二级管接到光线把电源送入基极使其工作,在黑夜中停止供电,是使管子停止工作,失去对地放电作用,第三只管子Q3起开关作用,由R5电阻供电来到信号进入三极管基极使其对地放电,把电容22uF,16V的存点放去,第四只管子Q4基极电压由22uF提供使管子工作。在有信号来时把22uF电源对地放去时使管子基极低于0.6V的时候停止工作,使触发电源回位上升触发可控硅导通负载工作,定时原理由22uF充放电来控制时间长短(3)步骤a.按照电路图排好器件b.先安装电阻二极管,再安装电容三极管,最后安其他器件,不能虚焊、短路以防触电c.调试电路,如有错误并维修调试注意事项:在通电测试前,首先按照电路原理图认真核对,看是否有漏焊、虚焊、错接、短路的地方;LAMP为40W以下灯泡负载;尤其是三极管发射极、基极、射极的极性和光敏二极管的极性。3.画遥控电路(1)目的要求 a熟悉Altium的工作环境,了解怎样用Altium制电路图; b练习把电路图生成PCB图,并排版,连线。 (2)电路图: (3)步骤: a在电脑上按照老师给的电路图用Altium画出sch原理图,并选好封装; b保存电路图,并生成工程文件和文档; c把电路图更新到文档中去; d对文档排版,使它在尽可能小的区域内。e. 调整好后,自动布线,然后进行调整。4.制电路板,并完成电路1、打印电路板。将绘制好的电路板用转印纸打印出来,注意滑的一面面向自己,一般打印两张电路板,即一张纸上打印两张电路板。在其中选择打印效果最好的制作线路板。2、预处理覆铜板。用细砂纸把覆铜板表面的氧化层打磨掉,以保证在转印电路板时,热转印纸上的碳粉能牢固的印在覆铜板上,打磨好的标准是板面光亮,没有明显污渍。3、转印电路板。将打印好的电路板裁剪成合适大小,把印有电路板的一面贴在覆铜板上,对齐好后把覆铜板放入热转印机,放入时一定要保证转印纸没有错位。一般来说经过2-3次转印,电路板就能很牢固的转印在覆铜板上。热转印机事先就已经预热,温度设定在160-200摄氏度,由于温度很高,操作时注意安全!4、腐蚀线路板,回流焊机。先检查一下电路板是否转印完整,若有少数没有转印好的地方可以用黑色油性笔修补。然后就可以腐蚀了,等线路板上暴露的铜膜完全被腐蚀掉时,将线路板从腐蚀液中取出清洗干净,这样一块线路板就腐蚀好了。腐蚀液的成分为浓盐酸、浓双氧水、水,比例为1:2:3,在配制腐蚀液时,先放水,再加浓盐酸、浓双氧水,若操作时浓盐酸、浓双氧水或腐蚀液不小心溅到皮肤或衣物上要及时用清水清洗,由于要使用强腐蚀性溶液,操作时一定注意安全!5、线路板钻孔。线路板上是要插入电子元件的,所以就要对线路板钻孔了。依据电子元件管脚的粗细选择不同的钻针,在使用钻机钻孔时,线路板一定要按稳,钻机速度不能开的过慢,请仔细看操作人员操作。6、线路板预处理。钻孔完后,用细砂纸把覆在线路板上的墨粉打磨掉,用清水把线路板清洗干净。水干后,用松香水涂在有线路的一面,为加快松香凝固,我们用热风机加热线路板,只需2-3分钟松香就能凝固。7、焊接电子元件。焊接完板上的电子元件,通电。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电工技术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亲自动手的机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很多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加深了对电路的分析能力;掌握了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征;学会电子电路的焊接、安装和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