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_第1页
固本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_第2页
固本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_第3页
固本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_第4页
固本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本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学号:_ 姓名: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沙堤(t) 栖息(q) 幽径(yu) 澄清(dn) B、蓑衣(su) 伦敦(dn) 卖弄(nn) 乌桕(ji)C、碣石(ji) 丁丁(dn) 抖擞(su) 济南(j)D、黄晕(yn) 贮藏(ch) 青翠(cu) 肥硕(shu)2形似字组词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拈(拈起) 惦(惦记) 眩(眩晕) 炫(炫耀)B、谄(谄媚) 陷(陷害) 蛰(惊蛰) 势(势力)C、谛(争谛) 缔(缔造) 缀(缀满) 啜(啜饮)D、梢(树梢) 稍(稍微) 蓦(蓦然) 暮(日暮)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2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B、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漫漫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C、“一年之记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D、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拟的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D )(2分)A、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D、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音。5与原文一致的项是( A )(2分)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B、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集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C、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D、绿树村边河,青山廓外斜。6诗句(作品)、作家、朝代(时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唐 B、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宋C、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宋朝 D、济南的秋天老舍现代7根据提示,默写古诗。完全对一小题得2分,共8分。(1)观沧海中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以旧生新”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3)钱塘湖春行中以写动物争春来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4)龟虽寿中能作为赠送老军人的诗句是:_,_;_,_。8秋是一年中最丰厚的季节。七(3)班准备搞一个“寻觅秋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任务(4分): 言之有理即可(1)为本次活动拟一个意味丰富的宣传标题:_(2)为本次活动设计三个主要内容:_;_;_。二、课内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段后问题。(32分)(一)春(节选)(16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9.给这两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 (3分)第一段:_ 春草图 第二段:_春花图第三段:_春风图 10.课堂讨论中,同学们都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精彩。请你尝试陈述说它精彩的理由。 (2分)答:“偷偷地”的“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态,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经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使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似乎也有了意识,有了感情和动作。11在写草的段落里,还写了人们“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答:作者写人们这一组活动,意在表现人们对春草异常喜爱,以至于要在草地上打滚,侧面烘托春草长势之旺;同时也在于表现春天到来时人和自然界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12.在第二段里,用波浪线画出运用拟人手法描写花的语句。作者把花当成什么样的人来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答:画句子(1分)作者把花写成争胜好强、热情奔放的人,为了扮靓美丽的春天而争先恐后、热烈开放,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特点(2分)。13.第二自然段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答:这句话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本来花是香的,用嗅觉才能感受到,甜味只有用味觉感受,但是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以味觉写嗅觉,突破了语言的极限,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14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2分)答:这句话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温馨、柔和的特点。15第三自然段,写了鸟儿的歌唱,牧童的短笛,这对描写“春风”有何作用?(2分)答:写鸟儿的歌唱,牧童的短笛,都是奏响春天的旋律。这是从听觉的角度对景物进行动态的描写,侧面烘托春风的温和,给人一种惬意、自在、闲适的感觉, 让人感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济南的冬天(节选)(16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6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2分)答: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17.答案:小山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色彩优美,特别秀气17本段的描写对象是_,其特征是_。(2分)18本段的描写顺序清楚,按照从_到_的顺序,依次写了_、_、_、_。(3分)高 低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19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 D )(2分)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2分)A、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B、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C、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D、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2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中的“卧”字有何作用? (2分)答:形象照应了“暖和安适地睡着”,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小雪的覆盖乃特意而为,显得别有情趣,也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 22划横线句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_,喻体是_。你能从语段中找出其它的比喻句吗?写下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三、课外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段后问题。江 南 雨作者:凤 潇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一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不计其数。那一次,我们却是被雨赶进网师园的。口里抱怨着不作美的天公,心里不免有几分扫兴湿淋淋的“闺秀”,不知还能余几分风韵?再说,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雨絮絮下个不停。在门廊里等得不耐烦,且顺着游廊走吧,到尽处再等雨停。心里盘算着,脚下便没有停。左一弯,右一转,这廊似乎没了头,高低错落,曲回通达,走一步有一步的意味。廊檐上挂着续续断断的雨,比起那晓晴丽日,竟别有韵致。方才恍悟这廊子竟是没有尽头的,当日建这回廊的用意便是为了雨天游园可免淋漓之苦,顺着它便可游遍了整个园子,不得不佩服前人之匠心。涟漪的碧水,润泽的粉荷,湿重的石苔,欲滴的翠竹却原来,这位“闺秀”竟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眼前回廊蓦转,穿过垂花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四围低低的粉墙环绕,中央一树一花皆无,却在廊下栽着好大一丛芭蕉,被雨洗得枝展叶舒,溢翠流碧,直映得那墙也绿了,廊也绿了。一时竟有些看得呆住了,忘记了举步,只远远地倚着漆彩的廊柱,怔怔的望着那芭蕉,听那雨紧一声、慢一声地打在那宽宽的、绿绿的叶上二就要离开了,心里说不清的缱绻难舍。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独自在空荡荡的小巷里徘徊,想把那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丛一丛的蒲公英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巷口慢慢飘进一朵油纸伞。近了,不是期待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一位皱缩得像枯树般的老太太。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手里挽着个小竹篮,上面覆盖着雪白的毛巾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侧过身,我让出了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的碎石小径,默默地等老人过去。她却又突然回转身:“姑娘,要买花?”方才注意到老人手中的篮里散出郁郁的香气。老人早已揭开雪白的毛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似乎连雨丝也被染透了。一枝枝含苞的白兰、茉莉、栀子,穿成各种式样,丝绒般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儿,静静地沁着幽幽的香,美得叫人舍不得碰一碰。我惊喜地张大了眼,忙不迭地说:“要,要”老人用枯瘦粗糙的手拈起一串白兰,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双手,竟能种出这样奇迹般的美!“侬是北京来的?”大概老人听出了我的口音,竟和我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妇是怎样含辛茹苦,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所有重担挑起,又是怎样用一枝枝美丽芬芳的鲜花换来儿子在北京读大学的昂贵费用分手了,老人拿起那串白兰,颤颤地别在我胸前,慈爱的眼里闪着光彩:“大学生哪!”我还来不及分辨她是在说我,还是在说她儿子,她已转过身,慢慢走向小巷深处。呆立在雨中的我,被那缕清香萦绕着,良久良久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 (文章有删节)【注】纨:指丝巾。23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2分)答:写“我”在网狮园看到的江南雨景。24在网师园,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先是怎样?再就是怎样?,接着是怎样?(3分)答:先是对下雨的抱怨,不情愿,扫兴(或被赶,抱怨),再就是佩服,“惊艳”不已,接着是看得呆了(惊奇,折服,沉醉)。25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为什么用得好。(4分)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2分)答:“浸”字用了比喻,形象而生动,使抽象的愁绪变为具体可感的物。(1分)突出了“乡愁”在作者身上的浓和满(或受乡愁的反复折磨和煎熬。或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1分)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2分)答:“牵绊”用了比拟(或拟人)的手法,把雨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1分)“牵绊”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雨对乡人是有难舍情怀的(或表达作者的眷恋和不舍,家乡的雨景迷住了我)。(1分)26文章第二部分写到的卖花老妇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答:老妇人是一个勤劳、善良、坚强、勇敢、热爱生活的老人。27第段中描写花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运用了侧面描写(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