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性经济性试验方法20110729.ppt_第1页
动力性经济性试验方法20110729.ppt_第2页
动力性经济性试验方法20110729.ppt_第3页
动力性经济性试验方法20110729.ppt_第4页
动力性经济性试验方法20110729.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车处2011年07月27日 动力性经济性试验方法 目录一 初速50km h滑行试验二 起步加速性能试验三 超越加速性能试验四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五 最高车速试验六 爬坡度试验七 等速油耗试验八 循环工况油耗试验九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十 行驶阻力试验十一 试验设备 一 初速50km h滑行试验检查性试验 GB T12536 1990汽车滑行试验方法Motorvehicles Coastdown Testmethod 1 试验条件及车辆准备 一 初速50km h滑行试验 1 气象条件试验应在大气温度为0 40 时进行 相对湿度小于95 不应有雾 雨或雹 风速不大于3m s 2 道路条件道路应是清洁 干燥 平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其纵向坡度不应大于0 1 3 磨合应对车辆进行磨合 磨合里程不应少于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3000km 轮胎保留75 的花纹 轮胎行驶里程大于100km 4 预热行驶试验前 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 车速80km h 冬天30分钟 夏天10分钟 5 试验载荷装载质量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或使试验车处于厂定最大总质量 6 轮胎气压试验过程中轮胎的冷态充气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一 初速50km h滑行试验 10 2 C晴 10 2 C晴 2 试验程序1 汽车进入滑行区段车速应稍大于50km h 2 汽车进入滑行区段前 驾驶员将变速器放入空档 松开离合器 汽车开始滑行 当车速为50km h时 用五轮仪记录 现在都用GPS 进行记录 直到汽车完全停住为止 在滑行过程中 驾驶员不得转动方向盘 3 记录滑行初速度 应为50 0 3km h 和滑行距离 4 试验至少往返各滑行一次 一 初速50km h滑行试验 上面公式为法规给出的 现在的仪器可不用此方法 现在的仪器可以设置触发初速度 一 初速50km h滑行试验 GB T12543 2009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Accelerationperformancetestmethodformotorvehicles 1 试验条件及车辆准备 二 起步加速性能试验 二 起步加速性能试验 1 气象条件试验应在大气温度为0 40 时进行 相对湿度小于95 不应有雾 雨或雹 风速不大于3m s 2 道路条件道路应是清洁 干燥 平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其纵向坡度不应大于0 1 3 磨合应对车辆进行磨合 磨合里程不应少于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3000km 轮胎保留75 的花纹 轮胎行驶里程大于100km 4 预热行驶试验前 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 车速80km h 冬天30分钟 夏天10分钟 5 试验载荷半载 满载的一半 不到180kg 按180kg加载 6 轮胎气压试验过程中轮胎的冷态充气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1 全油门起步加速性能试验车辆由静止状态全油门加速到100km h 如果最高车速的90 达不到100km h 应取最高车速的90 向下圆整到5的整数倍的车速作为试验终了车速 车辆由静止状态全油门加速通过400m的距离记录以上项目的行驶时间 手自一体变速箱分别进行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加速性能试验 04赛 即DragRacing 指0 400米直线加速赛 是一项起源于美军军营的大众化汽车运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目前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 已经成为普通车迷最容易参与 规则最为简单的汽车运动之一04赛 即DragRacing 指0 400米直线加速赛 是一项起源于美军军营的大众化汽车运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普通车迷最容易参与 规则最为简单的汽车运动之一 2 试验程序 3 附件操作 1 试验时应关闭前照灯 为满足汽车行驶安全的需要可打开车灯 并记录 2 其他电器设备应置于关的位置 3 试验过程中应关闭所有车窗 注 敞篷车法规中没有说明 一般车顶开关各做一次 二 起步加速性能试验 4 试验数据试验应往返进行 每个方向至少进行3次 如一次试验发生问题 则往返试验均应重做 5 数据计算计算所有有效试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标准偏差和变化系数 标准偏差 算术平均值 6 数据验证全油门起步加速性能试验 变化系数不应大于3 二 起步加速性能试验 GB T12543 2009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Accelerationperformancetestmethodformotorvehicles 1 试验条件及车辆准备 三 超越加速性能试验 三 超越加速性能试验 1 气象条件试验应在大气温度为0 40 时进行 相对湿度小于95 不应有雾 雨或雹 风速不大于3m s 2 道路条件道路应是清洁 干燥 平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其纵向坡度不应大于0 1 3 磨合应对车辆进行磨合 磨合里程不应少于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3000km 轮胎保留75 的花纹 轮胎行驶里程大于100km 4 预热行驶试验前 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 车速80km h 冬天30分钟 夏天10分钟 5 试验载荷半载 满载的一半 不到180kg 按180kg加载 6 轮胎气压试验过程中轮胎的冷态充气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全油门超越加速性能试验车辆由60km h全油门加速到100km h 如果最高车速的90 达不到100km h 应取最高车速的90 向下圆整到5的整数倍的车速作为试验终了车速 记录行驶时间 对于4挡或5挡的MT 档位应置于最高档和次高档 对于6挡的MT 档位应置于第4挡和第5挡 对于3挡的MT仅使用最高档自动档车用D挡 手自一体变速箱分别进行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的加速性能试验 2 试验程序 1 试验时应关闭前照灯 为满足汽车行驶安全的需要可打开车灯 并记录 2 其他电器设备应置于关的位置 3 试验过程中应关闭所有车窗 注 敞篷车法规中没有说明 一般车顶开关各做一次 3 附件操作 三 超越加速性能试验 4 试验数据试验应往返进行 每个方向至少进行3次 如一次试验发生问题 则往返试验均应重做 5 数据计算计算所有有效试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标准偏差和变化系数 标准偏差 算术平均值 6 数据验证全油门超越加速性能试验 变化系数不应大于6 三 超越加速性能试验 四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四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GB T12547 2009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Minimumstablespeedtestmethodformotorvehicles 1 试验条件及车辆准备 1 气象条件试验应在大气温度为0 40 时进行 相对湿度小于95 不应有雾 雨或雹 风速不大于3m s 2 道路条件道路应是清洁 干燥 平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其纵向坡度不应大于0 1 3 磨合应对车辆进行磨合 磨合里程不应少于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3000km 轮胎保留75 的花纹 轮胎行驶里程大于100km 4 预热行驶试验前 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 车速80km h 冬天30分钟 夏天10分钟 5 试验载荷半载 满载的一半 不到180kg 按180kg加载 6 轮胎气压试验过程中轮胎的冷态充气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四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2 试验程序 1 将试验车辆的变速器和分动器置于所要求的档位 从发动机怠速开始 使汽车保持一个比较低的能稳定行驶的车速行驶并通过试验路段 测定汽车通过100m试验路段时的平均车速 2 在汽车驶出试验路段时立即急速踏下油门踏板 发动机不应熄火 传动系不应抖动 汽车能够平稳不停顿地加速 且对应的发动机转速不得下降 3 若出现不满足2条的情况 则应适应提高1中的汽车稳定车速 重复进行 直至找到符合2的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4 试验应往 返进行 至少各1次 5 试验过程中 不允许为保持汽车稳定行驶而切断离合器或使离合器打滑 并不得换挡 现在电喷车可直接丢油门试验 五 最高车速试验 五 最高车速试验 GB T12544 90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Motorvehicles Maximumspeed Testmethod 1 试验条件及车辆准备 1 气象条件试验应在大气温度为0 40 时进行 相对湿度小于95 不应有雾 雨或雹 风速不大于3m s 2 道路条件道路应是清洁 干燥 平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其纵向坡度不应大于0 1 3 磨合应对车辆进行磨合 磨合里程不应少于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3000km 轮胎保留75 的花纹 轮胎行驶里程大于100km 4 预热行驶试验前 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 车速80km h 冬天30分钟 夏天10分钟 5 试验载荷装载质量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或使试验车处于厂定最大总质量 6 轮胎气压试验过程中轮胎的冷态充气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2 试验程序 五 最高车速试验 注 试验在高环进行 最高车速是慢慢加速到最高车速 需要很长的直道 车速越高加速度越小 所以越接近最高车速 加速越慢 在高环俩端的环路车速要降低一些 有转向阻力 现在的设备自动触发200m 在直道上试验员观测瞬时车速变化很小时 触发设备 高环是顺时针的 所以往返只能分别在两侧的直道进行 六 爬坡度试验 六 爬坡度试验 GB T12539 90汽车汽车爬坡度试验方法Motorvehicles Steephillclimbing Testmethod 1 试验条件及车辆准备 1 气象条件试验应在大气温度为0 40 时进行 相对湿度小于95 不应有雾 雨或雹 风速不大于3m s 2 道路条件道路应是清洁 干燥 平直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其纵向坡度不应大于0 1 3 磨合应对车辆进行磨合 磨合里程不应少于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3000km 轮胎保留75 的花纹 轮胎行驶里程大于100km 4 预热行驶试验前 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 车速80km h 冬天30分钟 夏天10分钟 5 试验载荷装载质量为厂定最大装载质量或使试验车处于厂定最大总质量 6 轮胎气压试验过程中轮胎的冷态充气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2 试验程序 六 爬坡度试验 六 爬坡度试验 注 试验1就是最大爬坡度试验 试验2起步爬坡度试验 最大爬坡度试验是将车停在坡前一米处 全油门起步上坡 上到坡顶算通过 襄樊试验场建有7条坡道 坡度分别为10 16 6 20 30 40 50 60 七 等速油耗试验 七 等速油耗试验 GB T12545 1 2008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第1部分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Measurementmethodsoffuelconsumptionforautomobiles Part1 Measurementmethodsoffuelconsumptionforpassengercars 1 试验条件及车辆准备 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试验既可以在测功机上进行 也可以在道路上进行 在测功机上测量接过大部分都偏小 所以一般都在道路上进行 1车辆试验质量车辆试验质量为整备质量加上180kg 当车辆的50 载质量大于180kg时 则车辆试验质量为车辆整备质量加上50 的载质量 包括测量人员和仪器的质量 2载荷分布质心位于前排R点连线的中心3变速器公告中为最高挡90km h 120km h 但内部试验做4 5 6挡10km h一个间隔 4道路条件道路应干燥 路面可有湿的痕迹 但不应有任何积水 5气象条件平均风速小于3m s 阵风不应超过5m s 环境温度在278K 5 308 35 之间 大气压力应在91kPa和104kPa之间 相对湿度应小于95 标准气压100kPa 标准温度293k 20 正 七 等速油耗试验 6 磨合应对车辆进行磨合 磨合里程不应少于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3000km 轮胎保留75 的花纹 轮胎行驶里程大于100km 7 预热行驶试验前 试验车辆必须进行预热行驶 车速90km h 5km以上 8 轮胎气压试验过程中轮胎的冷态充气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七 等速油耗试验 2 试验数据的校正燃料消耗量测定值应按标准状态进行校正1 标准状态气温 20 气压 100kPa 汽油密度 0 742g ml 柴油密度 0 830g ml 2 试验数据的校正公式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GB18352 3 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中国 阶段 Limitsandmeasurementmethodsforemissionsfromlight dutyvehicles 油耗试验分类 按阻力分 滑行法 惯量法按测量手段分 流量计 碳平衡法 试验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 1 试验条件及车辆准备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1 磨合应对车辆进行磨合 磨合里程不应少于该车技术条件的规定 3000km 轮胎保留75 的花纹 轮胎行驶里程大于100km 2 试验载荷整备质量 100kg 3 轮胎气压试验过程中轮胎的冷态充气气压应符合该车技术条件规定 误差不超过 10kPa 4 保温与冷却试验车必须放在20 30 室内保温6小时 试验时应有风机冷却试验车启动即开始试验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2 试验程序试验开始前要进行底盘测功机设置 将阻力输入计算机中 让转鼓预跑0 120km h循环由1部 市区循环 和2部 市郊循环 组成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八 循环工况转鼓油耗试验 综合油耗 市区油耗 4 052 市郊油耗 6 955 11 007 尾气分析计算 九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九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综合油耗 GB T12536 1990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