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常见问题解决方法PPT_第1页
印刷常见问题解决方法PPT_第2页
印刷常见问题解决方法PPT_第3页
印刷常见问题解决方法PPT_第4页
印刷常见问题解决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瓦楞纸箱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JSQJ 2 瓦楞纸箱常见问题的解决 一些实用的建议全部是常见的问题不用很快就下结论每次只改变1个条件当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 记得有我在帮你如果我们能帮到你 请打电话给我们祝您好运 3 因素 1 前一色墨不干或墨膜层太厚 2 第二色墨黏度不够 3 第二色干燥太快 解决1 提高水墨的干燥速度 a 减少第一色水墨的黏度b 减少第一色水墨膜层厚度c 适量加入快干剂d 降低机器速度e 降低表面张力f 提高烘干温度2 调整第二色墨粘度 使之高于第一色墨粘度3 降低干燥速度 a 加慢干溶剂b 关闭干燥器c 提高机器速度 4 因素 4 第二色墨PH值过高或过低5 表面张力过高不利于干燥6 第二色墨与第一色墨不相容 解决4 调整水墨pH值至规定值或用新鲜的水墨替换5 改变表面张力 减少水墨膜层厚度或提高干燥能力6 联系水墨供应商 听取水墨供应商建议 5 因素1 由於水墨不干或水墨膜层太厚底层水墨膜层不均匀 重影 颜色不均匀 3 过高的表面张力致水墨不易干燥 解决1 提高水墨的干燥速度 a 减少水墨粘度b 设法降低膜层厚度c 调整水墨配方使之能较快地干燥d 降低机器速度e 降低网纹辊墨量f 逐渐增加的烘干温度2 测量调整网纹辊 版和压力辊间压力 轴的平行度 检查印版水平3 更换溶剂 减少水墨膜层厚度 或增加干燥能力 6 因素4 模切 啤 或折箱部操作原因 a 啤垫用旧或磨损b 模啤压力过大c 折箱皮带磨损或松弛d 导纸轮 导杆等碰到印刷部位e 堆叠器皮带碰到印刷部位5 水墨配方不对 解决4 优化操作 更换部件 a 替换或整理啤垫b 去掉啤胶 更换啤刀 减少模啤压力 替换啤垫c 替换或调整折箱的皮带d 调整相关部位将冲击减到最少e 移动或抬高堆叠器皮带5 联系水墨供应商 7 因素1 印版压力过大2 水墨PH值太低3 网纹辊到印版压力过大4 印版水墨膜太厚5 网纹辊的线数与版的线数不配套 解决1 降低印版压力2 检查并调整水墨pH值3 调整网纹辊压力 检查印版水平4 降低水墨膜层厚度 a 降低水墨的粘度b 逐渐增加水墨刮刀利用率c 降低网纹辊墨量5 修正参数 网线数要和印版配套 8 因素6 水墨干燥太快7 纸屑集在版或水墨中8 因机器或印版不均匀导致水墨膜层不均匀 解决6 a 加慢干剂减慢干燥b 关闭热风干燥等设备c 提高机器速度7 清除纸屑 擦版 换新墨 8 调整压力辊 版和网纹辊压力 轴平行 替换印版 9 因素1 印版压力太大2 水墨pH太低3 不平整 磨损 凹陷 光滑 或印版 衬垫 配合错误4 印版和图文墨膜层太厚5 水墨膜层厚度 配方电解极性太小6 水墨干燥太快 解决1 减小印版衬垫2 检查并调整水墨pH到合适值3 调平 修补 清理或替换印版或整个衬垫4 减少水墨膜层厚度 a 降低水墨粘度b 逐渐增加水墨利用率c 降低网纹辊墨量5 调整参数 调整压力辊 版和网纹辊压力 使轴平行6 a 加慢干剂减慢干燥b 停止吹气或加热干燥c 提高机器速度 10 因素7 车间或仓库的纸屑和灰尘集在版或水墨并粘到印版上8 因机器或印版不平顺导致水墨膜层不均匀 解决7 上机前清洁纸板 机器 印版等部位8 调整压力辊 版和网纹辊压力 使轴平行 11 因素1 衬垫表面不光或厚度不平整2 印版压力不当3 衬垫表面露织纹4 水墨粘度太低5 墨加水太多使水墨失去平衡6 网纹辊脏 解决1 a 压紧衬垫与印版b 增加水墨粘度c 增加水墨膜层厚度d 使用比较软的衬垫2 调整印刷压力3 换上备用品并同供应商联系处理4 加新鲜的水墨提高水墨粘度5 加新鲜的水墨或将脱水剂加入水墨6 清洁或更换网纹辊l 12 因素7 印刷机内的水墨被污染8 水墨pH太低9 水墨配方 解决7 清洁机器 替换水墨8 检查并调整水墨pH9 联系水墨供应商 13 原因1 二辊水墨量调节不当网纹辊磨损或肮脏 网纹楞线太粗 或网目粗糙3 印版太硬4 水墨粘度太低印版太光滑水墨配方不对 解决1 减少网纹辊表面上的水墨量 a 适当增加压力b 更换刮墨刀c 变更水墨配方2 a 更换或清理网纹辊b 使用别的或比较高网目的网纹辊c 调整水墨粘度或配方3 使用较软印版4 用新鲜的水墨调高水墨粘度5 清理或替换印版6 建议请教水墨供应商 14 原因供墨系统损害或超出调整范围由此产生变化1 因辊不平行使印迹亮色变暗2 刮墨辊有凹陷使印迹产生条纹刮墨刀磨损使印迹产生条纹刮墨刀变形使印迹产生条纹5 网纹辊损坏使印迹产生条纹网纹辊肮脏使印迹产生条纹水墨流变性低使印迹产生条纹 解决1 检查并调整 必需时修理或更换压力部件方法如下 1 检查所有的间隙 网纹辊 供墨辊 刮刀 2 更换刮墨辊3 更换刮刀4 减少刮刀压力或更换刮刀更换网纹辊清洁网纹辊7 增加水墨流平性 15 原因水墨流变性低使印迹亮色变暗版或版衬松弛3 辊因齿轮或轴承弹起 解决增加水墨流平性将印版或版衬重装3 必需时检查和修理齿轮和轴承 16 原因1 印版压力太小承印材料差致水墨膜层太薄 如太粗糙 表面疏松 承印材料表面太湿或太光水墨太快地干燥5 pH值太低 解决增加压力增加水墨膜层厚度 a 提高水墨粘度b 减少网纹辊间隙c 逐渐增加网纹辊供墨量d 针对纸板调整水墨配方向水墨供应商请教产品或添加剂a 加慢干剂b 停止吹气或加热干燥c 增加机器速度5 检查并调整水墨pH到合适值 17 原因1 加消泡剂过多2 消泡剂与水墨不溶3 承印材料表面张力过大4 水墨的泡沫或微沫过多 解决更换水墨或加没有消泡剂的新鲜水墨 联系水墨供应商更换水墨或加没有消泡剂的新鲜水墨 听取水墨供应商建议3 听取水墨供应商建议或加入合适的添加剂4 除去泡沫或更换水墨 18 原因1 坑纸与面纸收缩率不一样2 不正确的印版压力3 面纸表面因水墨变湿4 水墨膜层太厚5 水墨太薄以致坑顶与坑谷膜层墨量不一致6 水墨粘度太低7 水墨配方不对 解决1 坑机生产时通过改进淀粉配方和改进生产线程序以解决洗衣板现象2 调整印版与纸板压力3 建议请教水墨产品或添加剂供应商4 减少水墨膜层厚度或使用吸收性强的纸板5 a 改良坑机生产程序b 增加水墨膜层厚度c 水墨中加入转移剂6 用新鲜的水墨提高水墨粘度7 联系水墨供应商 19 原因1 水墨粘度太高水墨着色剂含量太高度3 水墨膜层太厚印刷前水墨被污染 不干净5 水墨配方不对 解决1 降低水墨的粘度2 a 加冲淡剂b 减少水墨膜层厚度3 减少水墨膜层厚度 a 降低水墨的粘度b 增加刮刀刮墨效力c 变更水墨配方 减少转移剂 d 降低机器速度e 降低网纹辊墨量4 彻底地清洁印刷装置并且更换水墨5 联系水墨供应商 20 原因1 太多空气被溶入水墨之内2 墨泵气压过大产生气泡或溅起水墨的搅动过激溅湿和透气4 刮墨刀有空隙水墨加水太多水墨粘度太高7 水墨配方不对 解决1 检查墨泵吸入端密封垫和管道 必要时进行修理将泵压力调到最小将泵或搅拌器速度减到最小必需量 使水墨回行的线被淹没4 a 时常更换刮刀b 调整刮刀角度 密闭墨槽c 调整抽泵量维持墨槽全满5 加新鲜的水墨提高水墨粘度6 降低粘度 消除泡沫7 联系水墨供应商 21 原因1 水墨中加水太多或洗机水未排干2 网纹辊磨损的或脏污3 水墨于粘度太低4 水墨膜层厚度太薄5 不正确的印版压力6 水墨着色剂不足 解决1 a 更换水墨或加新鲜的水墨b 检查修理排水管道和擦干系统c 测量和控制水墨中水的加入量2 必要时清理或更换网纹辊3 通过加入新鲜的水墨提高水墨粘度4 增加水墨膜层厚度 a 提高水墨粘度b 减少网纹辊刮墨c 逐渐增加网纹辊供墨量d 水墨配方中加多转移剂5 调整印版与承印材料的压力6 请水墨供应商根据机器特点调整水墨配方 22 原因在印刷机生产时1 水墨粘度变化2 纸板方面的改变3 在印刷机中水墨混入了其他物质印刷机器运行情况不同1 水墨方面的改变 纸板 运行情况 印刷机结构 供应商 操作方法 机器设定和运行速度等 解决在印刷机生产时1 监视和控制pH和粘度2 控制纸板 或者调整水墨监视 测量和控制在印刷机中进入到水墨中所有的成分印刷机器运行情况不同监视 核实然后控制印刷在生产每一单时的版 人 机器 材料等的最佳结合点 23 原因印刷设备不一样1 不同的印刷机生产时的水墨膜层的厚度不一样水墨 纸板 印刷机结构方面的改变 印版 使用速度及环境 供应商 操作员习惯或机器设定的改变 解决印刷设备不一样1 调整或制定水墨以适合各种不同的印刷设备结构 如 a 网纹辊容积 网目数和形状b 供墨类型 压力等2 测量 证实并且了解这些差异以便在机器不同时选用适当的材料和程序将在印刷效果方面的影响减到最小 24 原因只是整个的图像周围有重影1 印版的压力过大2 网纹辊与印版压力过大只最前边缘 最后边缘有重影1 网纹辊印版压力过大2 印版包衬变形3 印版或版筒衬垫松弛 解决只是整个的图像周围有重影1 减小印版与纸板压力2 调整减少网纹辊压力 检查印版水平和衬垫只最前边缘 最后边缘有重影1 调整减少网纹辊压力 检查印版水平和衬垫2 使用薄的衬版材料3 重装印版使其贴紧版筒 25 原因全部有重影1 印版不平整 磨损 凹陷 太光 或安装不当水墨膜层太厚3 因机器制造或印版不平整造成水墨膜层不均匀 解决全部有重影1 拉平 垫起 清洁 更换印版或整个衬垫2 减少水墨膜层厚度 a 降低的水墨粘度b 增加刮刀刮墨效力c 降低网纹辊供墨量3 调整水墨刮刀 版和网纹辊压力 辊平行度 更换印版 26 原因1 印版压力过大2 水墨值pH太低网纹辊与印版压力过大4 印版不平整 磨损 凹陷 太光 或安装不当5 水墨膜层太厚6 水墨干燥太快 解决1 减小印版与纸板压力2 检查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