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国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借鉴.ppt_第1页
第八章-国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借鉴.ppt_第2页
第八章-国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借鉴.ppt_第3页
第八章-国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借鉴.ppt_第4页
第八章-国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借鉴.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借鉴 日本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特点 一 重视母亲对子女培养的作用二 家庭教育有效地与幼儿园教育配合三 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家庭教育四 重视对幼儿性格的培养 一 重视母亲对子女培养的作用 日本妇女在结婚前 享受着接受各种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保证了她们有较高的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她们结婚后普遍辞去公职专心料理家务和养育子女 以保证自己用科学的方法持家和教育子女 使家庭教育的质量能够普遍较高或很高 日本设立了 孕妇健康教室 每周有讲座 介绍有关知识 专门的营养师定期上门指导 政府也从制度上对家庭教育予以保障 在日本 专门实行了妇女结婚生育退职制 有力地保障了家庭教育的开展 职业女性一生孩子就得辞职 政府鼓励女性家带孩子 女性如果全职在家带孩子 政府会给予相应的补贴 并且会减免丈夫收入所得税 丈夫的公司也必须为全家购买相关的健康保险 日本家庭教育以母亲为主 母子关系十分亲密 母亲常用唱歌 做游戏 做功课 跳舞等形式培育孩子 寓教于乐 二 家庭教育有效地与幼儿园教育配合 为了鼓励妈妈在家看护孩子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日本的幼儿园非常少 收入高的家庭需要交很高的费用才能使孩子入园 同时 日本几乎没有全托幼儿园 主要是半日制幼儿园 上全日制幼儿园也要开很多证明 要求家庭 特别是母亲尽到孩子教育的责任 日本幼儿园的教育也与家庭教育配合密切 幼儿园教授的课程很多 很全 不需要再上专门艺校 父母长辈也可以参加学 如游泳馆就是家庭制 全家人一块去 幼儿园要求父母轮班负责每个父母之间的联系 在马路上指挥孩子过路口等 幼儿园还要发动孩子的父母举办活动 如运动会 收集各种旧物品在操场上出售等等 总之 在孩子年幼时 即使孩子送入了幼儿园 父母都必须承担起教育责任 花很多时间与孩子交流 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 三 全社会重视和关心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日本的家庭教育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 小家庭的增多和独生子女比例增加 影子父亲 与就业母亲增加 离婚与单亲家庭增加 过分保护教育等等 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 日本文部省将家庭教育列为社会教育的重点项目 在年度预算中设置了家庭与社区教育经费 1990年达74800万日元 1 开设家庭教育讲座 提供家长学习机会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针对社会上指责家庭教育功能下降的状况 提出 家庭必须自觉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责任 家庭 学校 地区要连携为恢复家庭教育而努力 的建议 近年来 日本的市 町 村 PTA 妇女团体等组织纷纷开设 未来父母讲座 婴幼儿学校 和家庭教育学校等 为家长们提供学习机会 据统计 l988年日本开设的各种家庭教育学校达26777个 参加学习的人数达183万人 文部省给予开办家庭教育学校的l717个市 盯 村提供了资助 在学习时间方面 1988年 未来父母讲座 平均为24 9小时 婴幼儿教育讲座 平均为27 2小时 家庭教育学校 平均为26 0时 双职工家庭教育讲座 平均为22 6小时 学习的内容主要涉及家庭环境 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的人际关系 父母的态度与作用等 儿童的身心发展 儿童的身体与精神的发展 基本生活习惯的形成等 和社会环境 与学校教育的配合 地域 大众媒介等 这些学习内容在不同的讲座中侧重点有所不向 如关于家庭环境的内容 在 未来父母讲座 中占 52 7 在 婴幼儿教育讲座 中占14 6 在 双职工家庭教育讲座 中占34 8 关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容 在 未来父母讲座 中占27 9 在 婴幼儿教育讲座 中占51 5 在 家庭教育学校 中30 6 在 双职工家庭教育讲座 中占31 9 2 提供情报 实施咨询 日本政府比较重视为家长们提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报 从1984年升始 文部省陆续组织专家编撰出版了三大册家庭教育资料 关于早期家庭教育的有两本 现代家庭教育 婴幼儿篇 1984年11月 现代家庭教育 小学低 中午级篇 1987年3月 对目前对教育子女感到苦恼与不安的家长日趋增加的情况 文部省实施了对都 道 府 县以电话咨询为主的 健康的家庭教育咨询事业 的助成活动 这项事业主要以婴幼儿的父母为对象 聘请专家通过巡回咨询 电话咨询等方式进行家庭教育咨询 同时通过电视 研讨会等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员的培养 3 加强地区间的经验交流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举行 新井台会议 的倡议 所谓 井台会议 是指过去日本的家庭妇女 大多利用在井台上打水和洗衣服等时间 一起聊天 正通信息 新井台会议 则是希望人们利用各种公共设施与媒体 交流家庭教育的情况与经验 四 重视对幼儿性格的培养 在子女教育理念上 日本父母更注重品德教育 做人教育 据日本总理府情报室于1990年6月所做的问卷调查 72 9 的人主张对幼儿期 3 6岁 的孩子 应着重培养他们 会收拾整理 爱惜钱物 仪表端正 礼貌待人 尊敬师长 等 1991年6月 日本总理办公厅曾专门进行了一次 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的民意测验调查 60 左右的父母都把思想品质教育放在很突出的位置 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又分别有所侧重 对3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 有73 的人认为应将懂礼貌 会道谢 讲节约放在教育的第一位 对7至12岁年龄段的孩子 有53 的人认为应着重教育其区分是非 遵守公共道德和遵守法规 对13至18岁正在日益成熟的初中 高中生 重点要教育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 让他们知道自己将来的一切都离不开自身的奋斗 日本的家庭教育有以下四个特色 1 重礼仪 道德教育2 重挫折教育3 重自立 自信教育4 重创新教育 第三节美国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特点 一 重视理论研究二 倡导家庭教育要尽父母合力 一 重视理论研究 人们往往把家庭教育问题简单地归纳在社会学 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之中 而现在 家庭教育己基本自成体系 一支由社会学家 教育学家 心理学家 早期教育专家 营养健康专家 教养子女专家 指导父母专家 亲子关系专家等各学科专家组成的研究队伍 正在不断加强和充实着家庭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工作 组成这支队伍的专家的数量之多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二 倡导家庭教育要尽父母合力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要比母亲少 西方国家在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 但在近20年中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影响越来越被人们看重 美国社会也非常强调父亲在教育子女中的作用 要求父亲不仅在教育子女的时间上有增加 从妻子怀孕就开始参与胎教 而且要求通过父亲参与增强教育质量 因为父亲会更多地与孩子游戏 更注重与孩子的动作交往 对孩子更有吸引力 一位临床心理学家根据其经验说到 父亲是无与伦比的 这是养儿育女过程中的特别动力 孩子们总是在心理衡量着父亲的作用 有护士观察到 有很多次当孩子们痛得不得了或临近死亡时 他们都要求见父亲 并且有一个临死的男孩明确告诉她母亲 他要见父亲 他爱母亲却需要父亲 孩 对对美国母亲的教育 教育专家总结出五大技巧 一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是耐心地解释给孩子听 三是母子间的双向流动 四是严厉制止孩子的越轨行为 五是爱的技巧 将孩子作为唯一的关爱体 斯波克育儿经 本杰明 斯波克博士 Dr BenjaminSpock 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医学家和教育家 她的 斯波克育儿经 一书在美国曾引起一场巨大而持久的轰动 并成为家喻户晓 父母必读的育儿经典 之后又向世界各国和地区流传开去 产生国际性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 案例一 岁不说话了 某宝宝 正在上幼儿园中班 他妈妈说 孩子 岁就会说话了 但到两岁时变得不爱说话了 岁以后干脆一句话都不说了 白天不是一个人乱画就是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晚上睡觉时把自己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的 不让别人动 医生诊断 孤独症 案例二 上幼儿园就头疼 某宝宝 上幼儿园 孩子的奶奶说 这孩子从小是她带的 平时就和她呆在家里 很少与小朋友们交流 今年该上幼儿园了 谁知 孩子一到幼儿园就哭个不停 有时哭着哭着就会吐起来 而且不时喊头疼 肚子疼 医生诊断 分离焦虑症 又称学校恐怖症 案例三 经常打小孩儿 某女孩 小学生 孩子妈妈说 他们夫妻二人都有着不错的工作 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 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所以她要什么就给买什么 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总是跟同桌打架 有时在回家的路上还打路过的小朋友 经常有人找到家里来 现在班里已经没人愿意和她同桌了 她爸爸经常酗酒 所以他们夫妻关系不好 经常打架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打架对她有影响 医生诊断 多动症 案例四 考倒数第一不想活 某男孩 小学生 父亲说 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学习都是班里第一 还是班长 所以教师和家长对他期望值都很高 经常督促他多努力 将来考个重点中学 然后上重点大学 谁知道 这学期他却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 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失望 所以狠狠地批评了他 让人更想不到的是 从那以后他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不想上学 自己一个人关在家里哭 不想活 医生诊断 儿童抑郁症 案例五 说谎 骗钱 某男孩 小学生 妈妈说 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向家长骗钱花 后来她和他爸爸离婚了 从此孩子就跟着她过 由于她离婚后心情 工作各方面都不好 没心思照顾孩子 所以现在孩子就经常到外面骗钱花 医生诊断 品行障碍 病因分析 不被重视好 多动 过分地爱致 焦虑 不被重视好 多动 多动症是儿童的一种常见心理病 在我国的儿童中 患此症的能占到 有些家长只重视工作 不重视孩子 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的物质需求 而不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 有些家长对待孩子态度粗暴 这些都会让孩子有不被重视或是不被正确重视的感觉 所以他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想方设法引起家长的重视 以致出现多动症 多动症有多动 注意力不集中 冲动 种形式 这 种形式有的是单一存在的 有的是综合存在的 案例三中的孩子表现出的形式就是冲动 过分地爱致 焦虑 家长爱孩子一定要把握程度 案例四中的孩子就是家长过分苛刻 使孩子的负担加重 而难以承受 最终造成了儿童抑郁症 案例二中的孩子则是家长太溺爱 对其保护太多 使其平时缺乏与人交流 接受刺激少造成的 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家人 就会失去安全感 产生心理问题 分离焦虑症就出现了 品行障碍多出现在父母离异和单亲家庭中 这种家庭中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都得不到家长的正确教养 幼儿心理咨询少 位于崇文区的北京新世界耀东诊所心理咨询中心就是一家综合性的心理咨询公司 据介绍 来这里咨询的成年人和中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