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doc_第1页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doc_第2页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doc_第3页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1不亦乎 这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反问的惯用句型,它是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可译为“不是吗”或“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天下已经安定,竟然策划叛逆。被夷灭宗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2何以为(恶用为、奚以为) “何”是疑问代词,“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2)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王刘邦也醒悟了,于是又骂道:“大丈夫安定诸侯,就是真王了,要假王做什么?” 3何为 “何”是疑问代词,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可译作“为什么”或“怎么”;“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放在句尾,可译作“呢”。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这种情势)怎么能告辞呢? (2)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马中锡中山狼传) 这牛不过是禽兽而已,又为什么问(它)呢?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记) 上天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江呢? 4何之有 这是表反问的惯用型,其中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的”或“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中心的定语。如: (1)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好比把肉投给饿虎,有什么功效呢? 5何之 在古汉语中,这是一种常见的惯用型,用来表示反问,这里的疑问代词“何”放在句子的开头,作全句的谓语,为了强调反问的内容而把它提到了主语之前。作主语的“之”不是单词,而是词组,其中的“之”是词组中的一个助词。如: (1)何得车之多?(庄子?列御寇) 得到的车(这么)多是为什么? (2)何许子之不惮烦?(孟子?腾文公上)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