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业务计算题1 乙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设立,注册资本总额为1 440 000元甲公司以一幢厂房作价投资,拥有乙公司50的股权。该厂房的账面原价为960 000元,已提折旧 240 000元(不考虑有关税金)。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甲、乙两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1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840 000元;年末,按10和5的比例分别提取了盈余公积和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480 000元,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要求: (1)制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有关会计分录,并计算该公司2001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期末数。 (2)编制乙公司接受该投资和利润分配核算的有关会计分录,并计算该公司2001年末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末数。 (“长期股权投资”和“利润分配”科目需要列出明细科目)。1(1)甲公司:2001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720000 累计折旧 240 000 贷:固定资产 960000 2001年年末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420000 贷:投资收益 420 000 借:银行存款 2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240 0002001年末,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期末数=720 000+420 000-240 000=900 000(元) (2)乙公司:2001年1月1日 借:固定资产 960 000 贷:累计折旧 240 000 实收资本 720 000 2001年末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26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84 000 公益金 42 000 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480 000 贷:应付利润 480 000 借:应付利润 480 000贷:银行存款 480 0002001年末,乙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末数=840 000-84 000-42 000-480 000=234 000(元) 2甲存货年初结存数量3000件,结存金额8 700元。本年进货情况如下: 日 期 单价(元件) 数量(件) 金额(元) 2月9 日 5.10 4 100 20 910 7月12日 5.25 6 000 31 500 8月20日 5.30 4 500 23 850 11月7日 5.45 1 800 9 810 本年销售甲存货12 000件。 要求:采用下列方法分别计算甲存货的本年销售成本、年末结存金额。 (1)加权平均法(如果计算结果有小数,请保留4位小数) (2)先进先出法 (3)后进先出法 2(1)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价=(8 700+20 910+31 500+23 850+9 810)/(3000+4100+6000+4500+1800) =4.8851(元) 本年销售成本=12 000x4.8851=58 621.20(元) 本期末存货结存金额 =(8 700+20 910+31 500+23 850+9 810)-586 21.20 =361 4880(元)本题中,根据加权平均单价先计算期末结存金额,再倒挤本期销售成本也可。即: 本期末存货结存金额 =7 400x4.8 851=361 49.74(元) 本年销售成本 =(8 700+20 910+31 500+23 850+9 810)-361 49.74 =586 20.26(元) (2)先进先出法 本年销售成本=8 700+20 910+4 900x5.25=55 335(元) 期末结存金额 =1 100x5.25+23 850+9 810=39 435(元)或 =(8 700+20 910+31 500+23 850+9 810)-55 335 =39 435(元) (3)后进先出法 本年销售成本 =9 810+23 850+5 700x5.25=63 585(元) 期末结存金额 =300x5.25+20 910+8 700=31 185(元)或 =(8 700+20 910+31 500+23 850+9 810)-63 585 =31 185(元) 3S公司坏账核算采用备抵法,并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1998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账户余额24 000元。 1999年10月将已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12 500元作为坏账处理,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20万元,坏账准备提取率为3;2000年,6月收回以前年度已作为坏账注销的应收账款3 000元,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00万元,坏账准备提取率由原来的3提高到5。 要求:分别计算1999年年末、2000年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以及应补提或冲减坏账准备的金额。31999年末应提坏账准备=120万元X3=36 000(元)补提坏账准备金额=36000(24000-12 500)=24 500(元) 2000年末 应提坏账准备;100万元X5=50000(元) 补提坏账准备金额=50 000一(36000+3000)=11000(元) , 4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甲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0元公斤,1999年4月有关甲材料的资料如下: (1)“原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20 000元,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700元, “材料采购”账户期初借方余额38 800元。 (2)4月5日,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4 040公斤如数收到并验收入库。 (3)4月20 日,从外地A公司购人甲材料8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价款85 400元,增值税额14 518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4)4月25 日,从A公司购人的甲材料到达,验收时发现短缺40公斤,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材料11 000公斤,全部用于B产品生产。 要求: (1)对上项有关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3)计算并结转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4)计算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4(1)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4月5日: 借:原材料甲 40 400 贷: 材料采购甲 38 800材料成本差异甲 16004月20日: 借:材料采购甲 85 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518 贷:银行存款 99 918 4月25日: 借: 原材料甲 79 600 材料成本差异甲 5 800 贷: 材料采购甲 85 400 4月30日: 借:生产成本一B 110000 贷: 原材料甲 110000 (2)本月甲材料成本差异率 =-700+(38800-40400)+(85400-79600)/(20000+40400+79600)X100% =2.5(超支) (3)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1l0000X25 =2 750(元) 结转该项成本差异额时: 借: 生产成本B 2 75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 2 750 (4)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 = (20000+40 400+79 600一110000) X (1+2.5)=30 750(元) 或=(20000+40 400+79 600一1l0000) + (-700-1 600+5 800-2 750)=30 750元51998年1月i H,A公司销售一批材料给B公司,含税价为105 000元。1998年7月I日,B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按合同规定偿还债务,经双方协议,A公司同意B公司用产品抵偿该应收账款。该产品市价为80 000元,增值税率为17,产品成本为70 000 元。假定A公司为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为5 000元,B公司为存货计提了5 000元跌价准备,产品已于7月i H运往A企业。 要求:(1) 债务人获得的债务重组收益(2)分别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与上述业务有关的会计分录。 5(1)债务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105000(元) 视同销售应交的增值税=80 000Xl7=13 600 (元) 债务人获得的债务重组收益=105000一70000一13 600=21 400 (元) (2)会计分录 债务人B公司: 借: 应付账款 105000 贷: 库存商品 7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 600 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 21 400 债权人A公司: 借: 物资采购 86 4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 坏账准备 5000 贷:应收账款 105 000 6B公司在1999年初以现款购入,甲公司股票9 000股作为长期投资,每股买价10元。当年甲公司的税后利润为200 000元,决定分配现金股利180 000元。 要求:对下面两种情况,采用适当方法分别作出B公司购入股票及当年末的有关会计分录。 (1)假设B公司所购股票占甲公司普通股的15。 (2)假设B公司所购股票占甲公司普通股的30。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二级、三级明细科目)6(1)采用成本法核算。购入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 90000 贷:银行存款 90000 当年末应作: 借: 应收股利甲公司 27 000 (180000Xl5) 贷: 投资收益 27000 (2)采用权益法核算:购人股票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投资成本) 90000 贷: 银行存款 90000当年末应作: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60000 (200 000X30) 贷:投资收益 60000 同时: 借:应收股利甲公司 54000 (180 030X3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 54 000 7A公司(一般纳税人)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支付买价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运输费500元;安装设备时,领用企业生产用原材料一批,账面价值1 000元,市价1200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增值税170元;支付外请安装工人工资1 500元。上述有关款项已通过银行收付。 要求: (1)计算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2)对上项固定资产,编制自购入、安装及交付使用的会计分录。7该项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10000+1 700+500+1000十170+1500=14 870(元) 购入待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 12 200 贷:银行存款 12 200 安装领用本企业生产用原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1 170 贷:原材料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 支付安装工人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14 870 贷:在建工程 14 870 8。甲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于1997年初购人一台设备并投入使用。该设备原价60 000元,预计使用期限5年。2000年7月2日因火灾使该项设备提前报废,经批准后进行清理。清理时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350元,取得残值收入700元已存人银行。设备已清理完毕。 要求: (1)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该项设备各年的折旧额(最后2年改直线法)。 (2)计算该项设备的清理净损益。 (3)编制全部清理业务的会计分录。8(1)该项设备各年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第1年折旧额=60000X25=24000元 第2年折旧额 (60000一24000) X25=14 400 (元) 第3年折旧额= (60 OOO一24 00014 400) X25=8 640 (元) 第4、 5年折旧额= (60000一24 000一14 400一8 640) 2=6 480(元) (2)该项设备报废时,最后半年的折旧额不再补提。有关清理净损益的计算如下: 清理净损失=原价60000一累计折旧56 760+清理费用500元残值收入700(元) =3 040元 (3)全部清理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240 累计折旧 56 760 贷: 固定资产 60000 第二, 借:银行存款 7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0 第三,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第四 借:营业外支出 3 0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040 9甲企业为建造办公楼发生的专门借款有:1999年12月1日,借款1 000万元, 年利率6, 期限3年: 2000年7月1日,借款1 000万元,年利率9,期限2年。该办公楼于2000年年初开始建造,当年1月1日支出800万元;7月1日支出1 000万元。 要求: (1)计算1999年12月31日的借款利息费用,说明是否应予资本化,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0年12月31日的借款利息费用,说明应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金额用万元表示) 9 (1) 1999年12月31 日: 借款利息:1 000X612=5 (万元) 借:财务费用 5 贷:长期借款 5 借款利息不能资本化。因为借款费用虽已发生,但资产支出没有发生。 (2) 2000年12月31 日: 借款利息=1000X6+10 00x92=105 (万元) 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800X360360+1 000Xl80360=1 300(万元) 资本化率=105 (1 000X360360+1000Xl80360)=7 利息资本化金额=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X资本化率1300X7=91(万元) 利息费用化金额=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总额利息资本化金额=10591=14(万元) 借:在建工程 91 财务费用 14贷:长期借款 105 10H公司为建造一项新型设备,经批准于1998年7月1日发行面值100万元、票面利率9,3年期、一次还本按年付息的债券一批,实际收款106万元。1999年底设备完工并交付使用。 要求: (1)计算半年的应付债券利息、分摊的债券溢价(采用直线法)及实际的利息费用; (2)编制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 (3)编制1998年12月31日计提债券利息和分摊债券溢价的会计分录; (4)编制到期偿付债券本息的会计分录。 (“应付债券”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10(1)半年应付利息=100万元X45=45 000(元) 半年摊销溢价=6万元6=10000元 半年实际利息费用=45 000-10 000=35 000(元) (2)发行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060 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 000 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60 000 (3)1998年12月31日: 借:在建工程 35 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10 000 贷:应付利息 45 000 (4)债券到期偿付本息时: 借:应付利息 90 000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90 000 或:借:财务费用 35 000 应付利息 45 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10 000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90000 ; 11A公司在2001年实际发放工资360000元,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 300 000元;年底收到国库券利息收入8 000元;支付罚金4 000元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额 45 ooo元,税法规定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年折旧额为57000元。A公司利润表上反映的税前会计利润 100000元,所得税率是33。假设该公司当年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按应付税款法核算A公司本年应交所得税和本期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按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核算A公司本年应交所得税和本期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3)说明上述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1(1)A公司2001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100 000+60 000-8 000+4 000-12 000=144 000(元) 应交所得税=144 00033=47 520(元) 公司计算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47 52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7 520 公司实际上交所得税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7 520 贷:银行存款 47 520 (2)本期应纳税所得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100 000+60 000-8 000+4 000-12 000=144 000(元) 应交所得税=144 000x33=47 520(元) 因纳税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为: 影响金额= (57 000-45 000) X33=12 000x33=3 960(元) 本期所得税费用=47 520+3 960=51 480(元) 借:所得税 51 48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7 520 递延税款 3 960 实际交纳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7 520 贷:银行存款 47 520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应在以后期间转回,最终,“所得税”账户与“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账户的累计发生额应当一致,且“递延税款”账户的期末余额为零。(3)递延法与应付税款法的相同之处在于,按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永久性差异,在当期确认为所得税费用或抵减应交纳的所得税,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应纳税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递延法要考虑其对所得税的影响额,而应付税款法则不确认这种影响。 12某企业的一条在用生产线,原值为3 650 000元,预计净残值为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2年,前5年一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本年初,考虑到技术进步和产品市场等因素,经过调查,决定将该生产线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9年,预计净残值不变。 要求: (1) 分析、计算因会计估计变更导致的年末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的变化。 (2)分析、计算因会计估计变更导致的本年净利润的变化。 (3)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 12(1)若本年不改变该生产线的预计使用年限,则本年末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300 000元。即:3 650 000-50 000)12=300 000(元) 由于在本年改变了对该生产线的预计使用年限,年末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为600 000元。即:(3650 000-50 000)-300 000X5(9-5)=525 000(元) 年末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525 000-300 000=225 000(元) (2)本年减少的净利润=225 000x (1-33)=150 750(元) (3)借:管理费用 225 000 贷:累计折旧 225 000 对于此项会计估计的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如下说明: 本企业的一条在用生产线,原值为3650 000元,预计净残值5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12年。前5年一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考虑到技术进步和产品市场等因素,经过调查,本企业决定对预计使用年限的估计进行更改,自本年度起,该生产线的预计使用年限改为9年。由于此项会计估计的变更,本年度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225 000元,因而相应地减少本年度净利润150 750元。 13M公司于1999年6月5日收到甲公司当日签发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用以偿还前欠货款。该票据面值100000元,期限90天,年利率6。1999年7月15日,M公司因急需资金,将该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年贴现率9,贴现款已存人银行。 要求: (1)计算M5司该项应收票据的贴现期、到期值、贴现利息和贴现净额。 (2)编制M公司收到以及贴现该项应收票据的会计分录。 (3)如果该项票据到期,甲公司并未付款。编制M公司此时的会计分录。 13(1)贴现期=90天已持有的40天=50(天) 到期值=本息和 =100 000+100 000x6360x90=101 500(元) 贴现利息=101 500x9360x50=1268.75(元) 贴现净额=101 500-1268.75=100 231.25(元) (2)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10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0 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10 0231.25 贷:应收票据 100 000 财务费用: 231.25 (3)借:应收账款 101 500 贷:银行存款 101 500 14对A公司(流通企业)6月份发生的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费用3 500元。 (2)出售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一批,收入45000元,支付有关费用200元;该批股票账面成本30 000元。 (3)将一张面值100 000元、不带息的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支付银行贴现息3 000元。 (4)从外地购进一批商品,增值税发票上列示价款10000元,增值税1 700元。双方商定货款采用商业汇票结算,企业已开出、承兑面值11 700元、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交销货方。商品未到。 (5)上项商品到达并验收入库。 (6)上月赊购商品一批,应付账款50000元。本月因在折扣期内付款而取得2%的现金折扣收入,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 (7)收入某公司支付的违约金1 500元存人银行。 (8)委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一张,金额80000元,准备用于支付购货款。 (9)销售商品一批,价款400 000元,增值税6S000元。上月已预收货款30万元,余款尚未收到。该批商品成本为25万元。 (10)一张为期4个月、面值60 000元的不带息应收票据现已到期,对方无力偿付。 (11)职工李力报销医药费450元,企业用现金支付。 (12)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收入15万元已存人银行。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8万元;营业税率5。 (13)销售商品一批,价款50 000元、增值税850元。已得知购货方资金周转发生困难,难以及时支付货款,但为了减少库存,同时,也为了维持与对方长期以来建立的商业、关系,最终将商品销售给了对方。该批商品成本 35000元。 (14)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转用发票上列示价款50 000元、增值税8 500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该批商品成本为30000元。 (15)上项销售商品货款,在折扣期第8天收到。 (16)预提短期借款利息50 000元。 (17)分配工资费用15 000元,其中销售人员工资10 000元,管理人员工资5 000元。 (18)提取坏账准备5 000元。 (19)本月应纳所得税56 000元,尚未支付。 (20)本月主营业务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4 000元。14A公司6月份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如下: (1)借:营业费用 3 500 贷:银行存款 3 500 (2)借:银行存款 44 800 贷:短期投资 30 000 投资收益 14 800 (3)借:银行存款 97 000 财务费用 3 000 贷:应收票据 100 000 (4)借:物资采购 1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应付票据 11 700 (5)借:库存商品 10 000 贷:物资采购 10 000 (6)借:应付账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49 000 财务费用 1 000 (7)借:银行存款 1 500 贷:营业外收入 1 500 (8)借:其他货币资金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9)借:预收账款 468 000 贷:主营业务收人 4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0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00 贷:库存商品 25 000 (10)借:应收账款 60 000 贷:应收票据 60 000 (11)借:应付福利费 450 贷:现金 450 (12)借:银行存款 150000 贷:无形资产 80 000 应交税金 7 500营业外收入 62 500(13)对发出商品: 借:发出商品 35 000 贷:库存商品 35 000 对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 8 500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14)借:应收账款 58 500 贷:主管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30 000 贷:库存商品 30 000 (15)借:银行存款 57 330 财务费用 1 170 贷:应收账款 58 500 (16)借:财务费用 50 000 贷:预提费用(其他应付款) 50 000 (17)借:营业费用 10000 管理费用 5 000 贷:应付工资 15 000 (18)借:管理费用 5 000 贷:坏账准备 5 000 (19)借:所得税 56 000 贷:应交税金 56 000 (20)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 000 贷:应交税 4 000 15.A企业1998年1月1日对B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系以银行存款购买取得的)的账面价值为450 000元,持有B企业的股份 75 000股,按权益法核算。同年7月5日, 由于B企业所在地区发生洪水,企业被冲毁,大部分资产已损失,并难有恢复的可能,使其股票市价下跌为每股2.50元。 要求: (1)1998年7月末,A企业是否应当反映B企业的股票市值的变化?如需反映,清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如不需反映,亦请说明理由。 (2)假如1999年3月,B企业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后股票市价回升,至每股4元。此时A企业是;否应当反映B企业的股票市值的变化?如需反映,请编制有关会计分录。如不需反映,亦请说明理由。15(1)1998年7月末,A企业应当反映B企业的股票市值的变化,即按照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该项投资提取减值准备。 可回收金额=2.50x75 000=187 500(元) 应计提减值准备=450 000-187 500=262 500(元) 借:投资收益一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62 5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B企业 262 500(1) 1999年3月末,A企业同样应当反映B企业股票市值的变化,将股票的升值金额金额冲减原计提的减值准备,但冲减的金额最最高不能超过原计提数。应冲回的减值准备=4x75 000-187 500=112 500(元)借:长期投资减值准备B企业 112 500 贷:投资收益一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112 500 16。A公司1999年12月31日有关账户的余额如下: 应收账款甲 15 000元(借) 应付账款-A 30 000元(贷)预收账款丙 20 000元(贷) 预付账款C 10 000元(借)预收账款一丁 13 000元(借) 预付账款-D 18000元(贷) 预提费用一利息40 000元(贷) 待摊费用一租金15000元(借) 预提费用一修理费20 000元(借) 长期债权投资450000元(借),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250000元。 要求:计算资产负债表上下列项目的金额(列示计算过程): (1)“应收账款”项目 (2)“应付账款”项目 (3)“预收账款”项目 (4)“预付账款”项目 (5)“待摊费用”项目 (6)“预提费用”项目 (7)“长期债权投资”项目16“应收账款”项目=15 000+13 000=28 000(元) “应付账款”项目=30 000+18 000=48 000(元) “预收账款”项目=20 000(元) “预付账款”项目=10 000(元) “待摊费用”项目=15 000+20 000=35 000(元) “预提费用”项目=40 000(元) “长期债权投资”项目=450 000-250 000=200 000(元) 17A公司2000年有关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余额为:“短期投资一股票投资”年初数66 000元,年末数0元;“应收票据” (含增值税、下同)年初数630 000元,年末数140 000元; “应收账款” (含增值税、下同)年初数2 400 000元,年末数960 000元; “存货”年初数180 000元,年末数150 000元; “短期借款”年初数O元,年末数300 000元; “应付票据” (含增值税、下同)年初数350 000元,年末数170 000元; “应付账款” (含增值税、下同)年初数240 000元,年末数290 000元; “应付利润”年初数450 000元,年末数200 000元。 (2)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有关资料如下: 本年销售收入为5 600 000元,销售成本3 000 000元; 投资收益(均为出售短期股票投资获利)9 000元; 营业外收入(均为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180 000元; 向所有者分配现金利润78万元。 (3)其他有关资料: 应收甲公司贷款40000元,增值税6800元,因甲公司破产,无法收回上述款项,本年度内确认为坏账损失; 本年出售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 200 000元,已提折旧450000元; 本年出售短期股票投资(非现金等价物)及固定资产等均已收到现金; 应收、应付款项均以现金结算; 不考虑该企业本年度发生的其他交易和事项。 要求:计算现金流量表中下列项目的金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4)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5)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到的现金净额。 (6)借款所收到的现金。17(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5 600 000+(630 000-140 000)十(2 400 000960 000-46 800)=7 483 200(元)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3 000 000+(350 000-170 000)+(240 000290 000)十(150 000-180 000)=3 100 000(元) (3)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66 000+9 000=75 000(元) (4)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780 000+450 000-200 000=1 030 000(元) (5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到的现金净额 =1 200 000-450 000+180 000=930 000(元) (6)借款所收到的现金 =300 000-0=300 000(元) 18某I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月初,“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360 000元,本月发生如下业务: (1)购入台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设备价款1 200000元,增值税额204 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 (2)购人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材料价款560 000元,增值税额为95 2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 (3) 从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材料一批,销货方开出的发票上的货款为530 000元,企业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4)出售厂房一栋,所得价款400 000元已存人银行。营业税率为5。 (5)用银行存款交纳增值税220 000元。 要求: (1)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应交的增值税。18(1)借:固定资产 1 404 000贷:银行存款 l 404 000 (2)借:原材料 560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5200贷:应付账款 655200(3)借:原材料 530000 贷:应付票据 530000(4)借:银行存款 4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0000(5)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220000 贷:银行存款 220000本月未交增值税=360000-95200-220000=44800(元)19红海公司于1997年1月1日对达成公司投资100万元,占达成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96,当时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邵阳产业基金管理办法
- 贷款重组管理办法本息
- 专项债券管理办法优点
- 试驾车钥匙管理办法
- 餐饮配送员管理办法
- 青岛流浪猫管理办法
- 规划技术评审管理办法
- 结算款支付管理办法
-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培育合作协议
- 2025年甘肃张掖肃南裕固风情走廊旅游景区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辽宁专用)解析版
- 2025年公路检测工程师《水运结构与地基》试题及答案
-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含教学计划)
- 从+“心”+出发遇见更好的自己-开学第一课暨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
- 隔爆水棚替换自动隔爆装置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 2025年苏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叙事医学培训课件
- 2022年会计师事务所预算管理制度
- 车辆使用完全手册
- 林地恢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