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2.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2.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满井游记2.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二、合作探究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2 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满井醉人的春色之后似乎应该结束全文,好给人留下回味。但作者却又生发了些议论,这是否有些多此一举?为什么?并非多此一举。这正体现了作者厌恶官场生活,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之间的思想感情,也是作者作此记的缘由。点出写作背景,辅助理解:万历27年(1599),袁宏道再次作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三、精讲释疑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后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并探究全文主旨。 四、训练检测(1)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堤坝两旁栽着高高的柳树,土地肥沃湿润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就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过髻鬟一样。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亮晶晶的像镜子初打开, 冷光从匣中闪现出来一般。4、柳条将舒未舒柳条的嫩叶将要伸展, 还未伸展。(2)辨别下列“而”的用法,选出不同于其他的一句: 1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 2 、云归而岩穴暝 3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 下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句:( ) 1、 若脱笼之鹄 2、 曝沙之鸟 3、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4、呷浪之鳞五、自读总结:本文是写景小品,文中运用白描、拟人、比喻等写景方法来突出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说理深入浅出,记叙简明生动。 板书:满井游记 城中余寒-(叙事) -欲出不得(心情:无奈) -总: 全景-微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