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课程期终考试卷-答案_第1页
《机械振动》课程期终考试卷-答案_第2页
《机械振动》课程期终考试卷-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机械振动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大致可分成( 线性振动 )和非线性振动; 确定性振动和 (随机振动 );( 自由振动 )和强迫振动。2、周期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简谐运动 ),它是时间的单一(正弦)或( 余弦 )函数。3、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的频率只与(质量 )和( 刚度 )有关,与系统受到的激励无关。4、简谐激励下单自由度系统的响应由(瞬态响应 )和( 稳态响应 )组成。5、工程上分析随机振动用( 数学统计 )方法, 描述随机过程的最基本的数字特征包括均值、方差、( 自相关函数 )和( 互相关函数 )。6、单位脉冲力激励下,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系统的(频响函数 )函数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对,和系统的( 传递函数 )函数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2、在离散系统中,弹性元件储存( 势能),惯性元件储存(动能),(阻尼)元件耗散能量。4、叠加原理是分析(线性)系统的基础。5、系统固有频率主要与系统的(刚度)和( 质量)有关,与系统受到的激励无关。6、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频响函数)函数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对,和(传递函数)函数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7、机械振动是指机械或结构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弹性)运动。1. 振动基本研究课题中的系统识别是指根据已知的激励和响应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质,并可得到振动系统的全部参数。 (本小题 2 分)2. 振动按激励情况可分为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两类。(本小题 2 分)。;.3. 图( a)所示 n 个弹簧串联的等效刚度k1n1;图( b)所示 n 个粘性阻尼串联的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ce1。(本小题 3 分)n1i 1 kii 1 ci(a)(b)题一3 题图4. 已知简谐振动的物体通过距离静平衡位置为x15cm 和 x210cm时的速度分别为x120 cms 和 x28 cms ,则其振动周期 t2.97s;振幅 a10.69cm。(本小题 4 分)k i25. 如图( a)所示扭转振动系统,等效为如图(b)所示以转角2 描述系统运动的单自由度系统后,则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i eq2i 1ii 2 ,等效扭转刚度kteqt1kt 2。(本小题 4 分)题一5题图解:设两个齿轮的传动比为:i12系统的动能为:et 112i 11212i 2221 i2i2i12222系统的势能为: u 112kt11212kt 22212ikt 12kt 22等效系统的动能为:et 212i eq22等效系统的势能为:u 212keq222令 et 1et 2,可得等效转动惯量为:i eqi 1ii 2令u 1u 2 ,可得等效转动惯量为:kteqt1kt 26. 已知某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微分方程为ki22xnx0x(0)x0,x(0),则其自由振动的振幅为x02x2ax00,初相角narctgx0nx0。(本小题 4 分)7. 已知库仑阻尼产生的摩擦阻力fdn ,其中: n 为接触面正压力,为摩擦系数,则其等效粘性阻尼系数 ce4n。(本小题 2 分)n a8. 积极隔振系数的物理意义为 隔振后传递到基础结构上合力的幅值与振源所产生激振力的幅值之比(力传递率);消极隔振系数的物理意义为隔振后系统上的绝对位移幅值与振源所产生的简谐振动振幅之比(绝对运动传递率) 。(本小题 4 分)9.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微分方程可能存在惯性耦合、刚度耦合和黏性耦合三种耦合情况。 (本小题 3 分)二、 简答题1、什么是机械振动?振动发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外在原因是什么?答:机械振动是指机械或结构在它的静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弹性运动。振动发生的内在原因是机械或结构具有在振动时储存动能和势能,而且释放动能和势能并能使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能力。外在原因是由于外界对系统的激励或者作用。2、从能量、运动、共振等角度简述阻尼对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的影响。答:从能量角度看,阻尼消耗系统的能力,使得单自由度系统的总机械能越来越小;从运动角度看,当阻尼比大于等于1 时,系统不会产生振动,其中阻尼比为1 的时候振幅衰减最快; 当 阻 尼 比 小 于1时 , 阻 尼 使 得 单 自 由 度 系 统 的 振 幅越 来 越 小 , 固 有 频 率 降 低 , 阻 尼 固 有频 率2dn1;共振的角度看,随着系统能力的增加、增幅和速度增加,阻尼消耗的能量也增加,当阻尼消耗能力与系统输入能量平衡时,系统的振幅不会再增加,因此在有阻尼系统的振幅并不会无限增加。3、简述无阻尼多自由度系统振型的正交性。答: 属于不同固有频率的振型彼此以系统的质量和刚度矩阵为权正交。其数学表达为: 如果当 rst us m ur 0时,rs ,则必然有 u t k u 0sr。4、用数学变换方法求解振动问题的方法包括哪几种?有什么区别? 答:有傅里叶变换方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方法两种。前者要求系统初始时刻是静止的,即初始条件为零;后者则可以计入初始条件。5、简述刚度矩阵k 中元素 kij 的意义。答:如果系统的第j 个自由度沿其坐标正方向有一个单位位移,其余各个自由度的位移保持为零,为保持系统这种变形状态需要在各个自由度施加外力,其中在第i 个自由度上施加的外力就是kij。1、 简述振动系统的实际阻尼、临界阻尼、阻尼比的联系与区别。答:实际阻尼是度量系统消耗能量的能力的物理量,阻尼系数c 是度量阻尼的量;临界阻尼是ce2mn ;阻尼比是c / ce2、 共振具体指的是振动系统在什么状态下振动?简述其能量集聚过程?答:共振是指系统的外加激励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时发生的振动;共振过程中,外加激励的能量被系统吸收,系统的振幅逐渐加大。3、 简述随机振动问题的求解方法,以及与周期振动问题求解的区别。答:随机振动的振动规律只能用概率统计方法描述,因此,只能通过统计的方法了解激励和响应统计值之间的关系。而周期振动可以通过方程的求解,由初始条件确定未来任意时刻系统的状态。三、计算题(45 分)3.1 、( 12 分)如图1 所示的扭转系统。系统由转动惯量i 、扭转刚度由k1 、k 2、k3 组成。1) 求串联刚度k1 与 k2 的总刚度( 3 分)2) 求扭转系统的总刚度(3 分)3)求扭转系统的固有频率(6 分)。1)串联刚度k 1 与 k 2 的总刚度:kk 1 k 22) 系统总刚度:k 1k 212k 1k 2kk 3k 1k 23) 系统固有频率:kk1k 23kk1k 2( 也可用能量法,求得系统运动方程,即可得其固有频率)ii3.2 、( 14 分)如图所示,轮子可绕水平轴转动,对转轴的转动惯量为i ,轮缘绕有软绳,下端挂有重量为p 的物体,绳与轮缘之间无滑动。在图示位置,由水平弹簧维持平衡。半径r 与 a 均已知。1)写出系统的动能函数和势能函数;( 5 分)2)求系统的运动方程; ( 4 分) 2)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 5 分)解:取轮的转角为坐标,顺时针为正,系统平衡时0 ,则当轮子有转角时,系统有:121 p21p22eti(r)( ir )22 g2gu1 k( 2a)2由d(etu )0 可知: (ip r2 )2gka20ip r 2即:ka2nip r2g( rad/s ),故t22ng ka2( s)3.3 、( 19 分)图 2 所示为 3 自由度无阻尼振动系统,kt1kt 2kt 3kt 4k , i1i 2 / 5i 3i 。1) 求系统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和频率方程;( 6 分)2) 求出固有频率;( 7 分)3) 求系统的振型,并做图。( 6 分)解: 1) 以静平衡位置为原点,设i1 , i 2 , i 3 的位移1,2 ,3 为广义坐标,画出i1 , i 2 , i 3 隔离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运动微分方程:i1 1kt 1 1kt 2 (12 )0i 2 2i 3 3kt 2 (kt 3 (21 )32 )kt 3 (kt 4 323 )00i100100m0i 20i040;所以:00i 3001kt 1kt 2kt 20210kkt 20kt 2kt 3kt 3kt 3kt 3kt 4k12101211m2k20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可写为:33(a)或者采用能量法: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分别为e1 i21 i21 i2t1 12 23 3222u1 k21 k()21 k()21 k2t 1 1t 212t 323t 4 322221 (kk)21 (kk)21 (kk)2kkt 1t 21t 2t 32t 3t 43t 2 1 2t 3 2 3222求偏导也可以得到m , k 。2) 设系统固有振动的解为:123u1u2cos u3,代入( a)可得:tu12( km ) u20u3(b)2k2 ik0得到频率方程:(2 )k2k042ik0k2k2 i即:(2 )(2 k2 i )(4 i 2410ki22k 2 )0解得:2( 517 ) k 和22 k4ii所以:517kk()2517k()(c)14i2m34i将( c)代入( b)可得:2k( 517 ) k ik04iu1k2k(517 ) k4iku20u4i30k2k( 517 ) k i4i2k2 k ik0iu1和kk2k24iku20i0k2ku3k2ii解得:u11 : u21 : u311:1.78:1 ;(或u: u: u1: 317:1 )112131u12 : u22 : u3241: 0 :1 ;u13 : u23 : u331:0.28:1 ;(或 oru: u: u1: 317:1 )1121314系统的三阶振型如图:r13.1 、( 14 分)如图所示中,两个摩擦轮可分别绕水平轴 o1,o2 转动,无相对滑动;摩擦轮的半径、质量、转动惯量分别为 r1、m1、i 1 和 r 2、m2、i 2。轮 2 的轮缘上连接一刚度为 k 的弹簧,轮 1 的轮缘上有软绳悬挂质量为 m 的物体,求:1) 系统微振的固有频率;( 10 分)m2) 系统微振的周期; ( 4 分)。选取广义坐标x 或;m1i 1o1图 1m2i2o2r2k确定 m 的位移与摩擦轮转角的关系,(质量 m的位移与摩擦轮转动的弧长及弹簧的变形量相等);, 写出系统得动能函数et、势能函数u;令 d(e t+u)=0 . 求出广义质量和刚度求出nkmi 1,进一步求出ti2rr22123.2 、( 16 分)如图所示扭转系统。设转动惯量i 1 i 2,扭转刚度 kr1 kr2 。1) 写出系统的动能函数和势能函数;(4 分)2) 求出系统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4 分)3) 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4 分)4) 求出系统振型矩阵,画出振型图。(4 分)i 1i 2kr1kr2令 i 1i 2i , kr1kr 2kr1) 略2) kk21 ,mi10r11013) 频率:235 kr n1235 krn 22i4) 振型矩阵:u512i1215120.618110.6183.3 、 (15 分 ) 根 据 如 图 所 示 微 振 系 统 , 1)求系统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和频率方程;( 5 分) 2)求出固有频率;( 5 分)3)求系统的振型,并做图。( 5 分)频率方程:(2 )32 m kk101222 mk1图 30103 2 m k即: (32 m) k2 ( 22 m) k2(32 m)0323k1固有频率:2(22) k2k mm2(22 ) km振型矩阵:u2111101221110.4141 100.414110.41411. 用能量法求如图所示摆作微振动的固有频率。摆锤质量为m ,各个弹簧的刚度为重不计。(本小题 10 分)题三1题图解:( 1)确定系统任一时刻势能和动能的表达式k 2 ,杆任一时刻系统的动能为:etb任一时刻系统的势能为:1 m(l)2a2bu1 k (l 2sin) 22mgla (1cos )kl 2 sin 2mg(1cos)(2) 根据能量法的原理d etubdt0 求解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和系统固有频率ad( etu )dtml 22kl 2sincosmglasin0微小振动时 :cos1 sin,且不总为零, 因此可得系统自由振动的微分方程为:ab系统固有频率为:ml 2(2 kl 2mgl a )0b2kl 2mgla2gkl 2gmglbag2kl 2b1anml 2mgl 2l awl aa2. 试证明:单自由度系统阻尼自由振动的对数衰减率可用下式表示:1 ln x 0nx n式中:x n 是经过 n 个循环后的振幅。 并计算阻尼系数0.01时,振幅减小到 50% 以下所需的循环数。解:对数衰减率为相隔两个自然周期的两个振幅之比的自然对数,所以:ln x 0xnlnx 0x1x 1x 2xn 1x nln x 0x1ln x1x 2ln x n 1nxn所以:1 ln x 0nx n单自由度系统阻尼自由振动的响应为:xxe0t sintdt=0 时刻与 ntd 时刻(即 n 个自然周期后的时刻)的两个振幅之比为:x 0x nxe0 ntxe0 sin sindntden0td222,其中: tdd010xxe0 sin2 nnt12e0ex nxex 02x n0 ntsindnt2 n12e2n12 ln 22由此计算出0.01时,振幅减小到 50%以下所需的循环数应满足:n11.03取整后得所需的循环数为12。3. 如图所示由悬架支承的车辆沿高低不平的道路行进。试求m 的振幅与水平行进速度v 的关系。(本小题 10 分)解:根据题意:不平道路的变化周期为:t2,且 vt题三3题图l ,v2l2 vl对质量元件 m 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如下振动微分方程:mxk xxx2nymxkxkyn2y costmxkxky cost2xycost 1n所以振幅与行进速度之间的关系为:xyy222kl2 y2211ny当n 时, x2 vm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