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_第1页
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_第2页
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_第3页
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_第4页
混凝土热工计算步骤及公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季混凝土施工热工计算步骤1步骤2步骤3根据混凝土出机温度计算入模温度 t 2t1计算成型温度 t3计算当养护温度 t=0时的时间t3步骤6步骤5步骤4推算此 d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 f计算成熟度 d=( tm+15) t计算养护温度 t=0时平均温度 tm步骤7f稍大于抗冻临强度结论1f与抗冻临界强度比较出罐温度、保温材料厚度能够保证按预计时间拆除,各项参数预设合理f远大于抗冻临界强度结论2保温材料及出罐温度偏于保守,应适当调整,降低出罐温度或减少保温材料厚度f小于抗冻临界强度结论3保温材料及出罐温度不能满足预计拆除保温时间。需要提高混凝土出罐温度、增加保温层厚度。步 骤 1:出机温度t1 应由预拌混凝土公司计算并保证,现场技术组提出混凝土到现场的出罐温度要求。计算入模温度t2:(1) )现场拌制混凝土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时 t2=t 1-ty(2) )现场拌制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时:t2=t 1-tb(3) )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精品资料t2=t 1-ty -tb其中,ty、tb 分别为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运输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和采用泵管输送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可按下列公式计算:ty= (t1+0.032n )(t 1- ta)式中:t2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与输送到浇筑地点时温度()ty采用装卸式运输工具运输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tb采用泵管输送混凝土时的温度降低()t1 泵管内混凝土的温度与环境气温差(),当现场拌制混凝土 采用泵送工艺输送时:t1 = t1 - ta;当商品混凝土采用泵送工艺输送时: t1 = t 1- ty- tata室外环境气温()t1混凝土拌合物运输的时间( h) t2混凝土在泵管内输送时间( h) n混凝土拌合物运转次数cc混凝土的比热容kj/(kg k)c 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 3 )一般取值2400 b泵管外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 (mk) db泵管外保温层厚度(m)dl混凝土泵管内径(m)dw混凝土泵管外围直径(包括外围保温材料)( m) 透风系数,可按规程表a.2.2-2取值温度损失系数( h-1 );采用混凝土搅拌车时: =0.25 ;采用开敞式大型自卸汽车时: =0.20 ;采用开敞式小型自卸汽车时: =0.30 ;采用封闭式自卸汽车时: =0.1 ;采用手推车或吊斗时: =0.50步骤 2: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计算成型温度t3t3=c cmc t 2ccmccfmftfcfmfcsmsts csmscc混凝土比热容(kj/kg k) 普通混凝土取值0.96 cf模板比热容(kj/kg k) 木模 2.51 ,钢模0.48 cs钢筋比热容(kj/kg k)0.48mc每m3 混凝土重量( kg)2500mf每m3 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重量(kg) ms每m3 混凝土相接触的钢筋重量(kg)tf模板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ts钢筋的温度,未预热时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温度() 步骤 3:计算 t=0 时的 t3t4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温度()tm,a 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 的平均气温() t3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的时间(h)vce水泥水化速度系数(h-1 )综合系数kmv cec ccvcevce ccqce cmcekmt3tm,ac混凝土的质量密度(kg/m 3)一般取值2400 qce 水泥水化累积最终放热量(kj/kg ) 透风系数m结构表面系数(m-1)m=a/v= 表面积/体积k 结构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kj/m2 hk)di第i 层围护层厚度(m)i第 i 层围护层的导热系数w/ (mk)此时的已知条件:tm,a、vce、c、qce 、m、 k设 t=0 ,计算出t3步骤 4:计算出t=0 时的平均养护温度t1mvcet3vce t 3vce t3tm, a由步骤 3 中计算出的t3,带入求出tm。步骤 5:计算 t=0 时成熟度dd= ( tm+15 )tt温度为tm 的持续时间( h)步骤 6:推算混凝土强度推算混凝土强度前,项目部要要求混凝土公司提供至少两个标准养护龄期的混凝土强度。由公式中计算出的d 带入求出fbfad求出系数a,b。然后将步骤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