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美丽的地球》(西南师大版).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美丽的地球》(西南师大版).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美丽的地球》(西南师大版).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美丽的地球》(西南师大版).docx_第4页
【教学设计】《美丽的地球》(西南师大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的地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美丽的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说明文。本文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外表”、“年龄”、“水球”“地球引力”“地球的公转和 自转”这几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地球的美丽”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 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一边读一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结合,借助直观、形象的感知认识地球的美丽与唯一,了解地球有关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1、以读为主,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做旁批。2、图文结合,借助直观、形象的感知帮助体会地球的美以及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增强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意识。2、了解地球有关知识。【教学难点】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地球意识。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新词语。视频资料地球,我们的母亲。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说起地球,我们就会想起一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心中就会涌起无限温暖的情感。因为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地球,来对它做更深入地了解。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美丽的地球二、出示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你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1、2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三、教师对照学生学习目标,逐项检查指导。(1)老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读,强调要点。读准字音:沧(cn) 粟(s) 怦(pn)陨(yn) 纬(wi) 蚀(sh)秤(chn)轴(zhu)提示:“ 粟”字与“栗”不要弄混。“怦”字不要与“抨”混淆。“蚀”的左面是“饣”字旁,不要与“独”混淆。“秤”字注意与“秆”字区别开。理解词语:俯瞰:从高处往下看。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想不出,一点办法也没有。筹,计策。展,施展。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粟,谷子,即小米。怦然心动:心蓬蓬的跳动。指由于受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起了波动。得天独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的环境特别好。天,天然,自然。厚,优厚。(2)提问学生: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整理归纳后,小结如下:第一,地球的颜色梦幻般的蔚蓝。第二,地球的年龄46亿岁。第三,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可称之为“水球”。第四,地球有万有引力。第五,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师生交流:课文一、二自然段写了什么?最后一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反馈,评价指导:一二自然段提问我们,作为地球的儿女,生活在地球上,应该了解地球什么呢?最后一自然段写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情况,认为它是得天独厚的。我们应该为生活在地球上而感到幸运,人类应该爱护地球。一二自然段是设问置疑,最后一自然段是总结回答。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篇课文文章结构严谨,前后照应,课文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对于这颗养育我们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面对有关地球的问题,究竟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接着具体从颜色、年龄、表面有大量的水、自转和公转等方面展开了介绍;最后,得出结论:我们要认识到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球只有一个,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课堂作业新设计】1、规范书写词语。 yn zhn xi wi ln ln t tu y chu m zhn ( ) ( ) ( ) d tin d hu( )2、辨字组词怦( ) 秤( ) 晨 ( ) 损 ( ) 抨( ) 称( ) 辰 ( ) 陨 ( ) 3、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解释词语的意思。(1)沧海一( ): (2)一( )莫展: (3)( )天( )厚: 答案:1、云蒸霞蔚 玲珑剔透 一筹莫展 得天独厚2、怦然抨击 杆秤称呼 损坏陨石 早晨星辰 3、(1)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非常渺小。(2)筹 一点儿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儿办法也想不出来。 (3)得 独 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也指所处的环境特别好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授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集体读。2、教师导入: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对地球一定有了更多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走进美丽的地球。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地球的美丽和唯一,了解地球的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体会解说词的准确、严谨。三、出示自学指导1、说说课文抓住那些要点来写地球的?(边读边批注在课本的右边。)2、读课文第37自然段,根据对地球的认识,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10分钟后汇报)四、反馈自学效果,交流,了解地球。教师评价指导:1、课文是抓住那些要点来写地球的?颜色、年龄、地球表面有大量的水有万有引力、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把地球的外貌说成“母亲美丽的容颜”,把地球说成“我们人类永远的故乡”呢?地球为什么被称为“水球”?自转的速度快,为什么货物的重量就轻了呢?(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这是一篇介绍地球的说明文,作者运用不少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易懂,请举例说明。(示例:“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这个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球在宇宙中个体十分小,但作用却非常大。因为到目前为止,适合人类居住的球体只有地球。“地球70%的面积被海水覆盖,陆地面积仅占30%,上面还布满了河流与湖泊。”这个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之多。我们的地球像一只陀螺,绕着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自转的情况。)2、你们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学生交流搜集的地球的有关资料)3、师小结:地球确实得天独厚。它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的杰作,是大自然献给人类最后的礼物,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可是人类却要亲手毁掉这个家园。4、展示搜集到人类破坏地球的资料图片并播放视频资料地球,我们的母亲。六、课堂小结地球是目前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只有认识地区的唯一性,才能真正成为拥有光明和希望的物种。行动起来吧!热爱地球,保护地球。【课堂作业新设计】1、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3时56分4秒。( ) (2)这就是我们地球母亲美丽的容颜,这就是我们人类永远的故乡。( )(3)我国曾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2、在文中下列词语各有什么含义? (1)“宇宙的沧海一粟”(2)“唯一的家园”(3)“生机勃勃的行星”(4)“得天独厚的地球”3、写一份保护地球的倡议书。答案:1、(1)列数字 (2)打比方 (3)列数字 作比较2、(1)说明地球的个体较小 (2)强调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3)说明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4)说明地球上才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水、空气、矿藏等物质 3、示例:保护地球倡议书地球公民:您好!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伴随我们幸福地生活;山川河流,是地球母亲的乳汁,哺育着我们健康成长。可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街上,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的现象随处可见。有的人,把垃圾随手一扔,可是前面明明就有一个离自己只有几米远的垃圾桶!他们,也不肯往前多走一步。在回家路上,常常可以看见许多摆摊的小贩在卖烧烤等小吃。一缕缕的烟,蔓延到马路上,使得行人纷纷捂住口鼻行走。这些摊贩只顾个人利益,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污染了环境。我们的地球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因为人们不懂得珍惜她,爱护她,所以才使得我们的地球母亲失去了原先美丽,光彩的面孔了。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据统计,世界每年所散发出来的、对人类身体健康有较大威胁的物体竟高达6亿多万吨!看到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地球的公民们有何感想?为了我们的地球,我特向所有地球公民发出如下倡议:一、多植树,少伐木。树能够净化空气,吸收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多种一棵树,多一份氧气,少一份二氧化碳。二、少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等一次性物品都是用大量树木制造而成的。没有了树木,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树木都没有了,人类也会灭亡。因为降临在大树身上的事,终究也会降临在人类身上。三、珍惜水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了水,所有的生物都会死去。水,是所有生物及生命都赖以生存的东西,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然而,由于人类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