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9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_第1页
上海2019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_第2页
上海2019年初三一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定区(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3 题。( 12 分)陆平湖先生先为嘉定令,邑有大盗为民患,更数令不治,至是将入寇 ,捕者以闻。公戒吏民无动,令当自治。骑马直入盗中,盗见公皆愕。公谕之曰: “尔等皆良民,迫于捕逐 耳,今令来,欲与尔等共为善,能自新乎?各散还家,贳 汝罪; 否则,官军至,无遗类矣。 ”众皆流涕蒲伏 曰:“公真父母,死生唯命! ”公回县, 盗相率待罪。公曰: “业已许汝矣。 ”皆泣拜去,盗遂息。【注释】入寇:入侵,进犯(县城) 。捕逐:(由于某事而被)抓捕追逐。贳:赦免。故免。蒲伏:匍匐。11、解释文中加点词。 ( 4 分)( 1)邑有大盗为民患( ) ( 2)业已许汝矣(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今天县令来,想要劝导你们共同做好人,你们能改过自新吗? b现在县令来,想要偕同你们共同做好事,你们能改过自新吗? c今天命令你们来,要让你们一起做好人,你们能改过自新吗? d现在命令你们来,要和你们一起做好事,你们能改过自新吗?13、“众皆流涕蒲伏”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陆平湖是个、的人。(5 分)(四)课外古文11、( 1)成为 (2)答应 (各 2 分)12、 b( 3 分)13、感动于县令理解他们本是良民,被迫为盗(1 分);感激县令既往不咎,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1 分)治理有方( 2 分)高度责任感、智勇双全等言之有理(1 分)宝山区(四)阅读下文 , 完成 11-14 题( 12 分)娄师德与狄仁杰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武)则天问狄公曰: “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 ?”对曰 :“臣以文章直道进身, 非碌碌因人成事。 ”则天久之 , 曰:“朕比不知卿, 卿之遭遇 , 实师德之力。 ”因命左右取筐荚, 得十许通荐表, 以赐梁公。 梁公阅之 , 恐惧引咎 , 则天不责。出于外, 曰: “吾不意为娄公所涵, 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注释】所自 : 由于什么原因。直道 : 品行端正。 比 : 这里解释为先前。遭遇: 君臣遇合。这里指狄公受到重用。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 4 分)(1)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 相();.(2) 得十许通荐表()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我拿得出文章, 品行也端正 , 所以受到重用, 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b. 我因为文章出色且品行端正求上进而被重用, 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c. 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 (所以)受到重用, 而不是忙忙碌碌无所作为的。d. 我因为文章出色品行端正, (所以)受到重用, 而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13 、 梁 公 所 阅 的 是 “ ” , 其 后 的 反 应 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 2 分)14、狄公最后一番话, 表明了他复杂的内心。请简要分析(4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 14 题( 12 分) 11、( 4 分,每小题2 分)( 1)担任( 2)左右12、( 2 分) d13、( 2 分,每空1 分)荐表恐惧14、( 4 分)既有惭愧又有佩服(2 分)惭愧是因以己度人,错看娄师德,佩服是因娄师德心胸开阔,以德报怨(2 分)崇明区(四)阅读下文, 完成第 11-13 题( 11 分)汉高诛戮功臣, 固属残忍 , 然其所必去者 , 亦止韩、彭。至栾布, 则因其反而诛之, 卢绾、韩王信亦以谋反有端而后征讨。其余萧、绦、灌等, 方且倚为心 , 欲以托孤寄命,未尝概加猜忌也。【注释】汉高:汉高祖, 指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固属:固然是, 韩、彭:指被刘邦诛杀的韩信和彭越。后文的栾布、卢绾、韩王信及萧、绦、灌都是刘邦的功臣。心:主要的辅佐人员。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4 分)(1) 亦止韩、彭()( 2)谋反有端()1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那些必定离去的功臣b.那些应该除掉的功臣c. 他必定要除掉的功臣d.他必定要离开的功臣13、卢绾、韩王信因为“”而被征讨,作者以刘邦诛杀诸多功臣的史实所表明的意思是。( 4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13 题( 11 分) 11、( 4 分)( 1)只是(2)谋划12、( 3 分) c、13、( 4 分)谋反有端刘邦诛杀功臣是有选择的或:刘邦诛杀功臣并非都是滥杀无辜(答“刘邦是一个残忍的人”不给分。)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分)生木造屋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 : “未可也,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挠。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高阳应曰: “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干则轻, 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注释】高阳应: 宋国大夫。室家: 房屋。生 : 指新伐下的木材还未干。涂: 泥。挠 :弯曲。这里指生木被压弯。败: 毁坏。劲 : 坚固有力。11、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语“为”、“益”意思相同的是(1)(2)( 4分)(1) 高阳应将为室家a. 武陵人捕鱼为业b.终为忠臣c.为坛而盟d.中轩敞者为舱(2) 木益枯则劲a. 曾益其所不能b.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c.至于斟酌损益d.香远益清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房子的起初也是好的,以后果然毁坏了。b. 房子刚盖成的时候也是好的,它的后果是毁坏了。c. 房子刚盖成的时候也是好的,以后果然毁坏了。d. 房子的起初也是好的,它的后果是毁坏了。1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1) (2) (四)课外文言文11、( 1) c( 2) d12、c13、( 1)做事应该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2)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虹口区;。(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 题( 12 分)连处士 ,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鳏寡孤独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以学教其二子, 曰: “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远近皆赖之。注释 : 处士 : 古时候有德才而未做过官的读书人。恨: 遗憾。赒 :zh u 救济。粜 :tio,卖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1)家故多资()(2)卒不能增()12、对划线句语气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悉散以赒乡里,而以学教其二子。a. 悉散以赒 / 乡里,而以学 / 教其二子。b. 悉散 / 以赒乡里,而以学/ 教其二子。c. 悉/ 散以赒乡里,而以学教/ 其二子。d. 悉散 / 以赒乡里,而以学教/ 其二子。13、连处士的“德”在两个特殊时期分别表现为“”和“”( 4 分)14、上文写鳏寡孤独说的话,起到的作用是 。( 2 分)(四)课外古文11、( 1)原来( 2)最终( 4 分)12、 b( 2 分)13、悉散以赒乡里(2 分)出谷万斛以粜(2 分)14、侧面描写,表现连处士的仁爱之心。( 2 分)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张文定以左拾遗为江南转运使,一日家宴, 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中,文定自帘下熟视不语。后文定三为宰相,门下厮役往往皆得班行,而此奴竟不沾禄。奴乘问再拜曰:“某事相公最久,凡后于某者皆得官矣,相公独遗某,何也?”因泣下不止。文定曰:“我欲不言,尔乃怨我。尔忆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事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吾备位宰相,进退百官,志在激浊扬清,安敢以盗贼辱荐耶?念汝事我久,予汝钱三百千,汝其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吾既发汝平昔之事,汝宜有愧于吾而不可复留也。”奴震骇,泣拜而去。【注释】班行:朝官位次,这里指官位。备位:徒在其位,只是凑数,自谦。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一奴窃银器数事于怀中()( 2)相公独遗某()12、下列对划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 分)a.我本不想说,你又会恨我b.我欲望不多,你又会恨我c.我本不想说,你不会恨我d.我欲望不多,你不会恨我13、对家奴偷银器, 张文定的表现是 (用原文回答) ;张文定的用人原则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 ( 4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 11、( 4 分)( 1)偷( 2)漏掉12、a( 4 分)b( 1 分)c( 1 分)13、( 4 分)熟视无睹1 分激励贤良,斥退贪官3 分金山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李泰伯改字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 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 歌词: 指记文后的赞词。 瞿然: 惊喜的样子。 握手: 拉手,拱手。扣:同“叩”, 求教。溥( p):大。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1)自为记()( 2)必将名世()12、下列对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 我根据意思(帮你)变换一个字,使它更完美。b. 我想很容易(帮你)换一个字,这样就更完美。c. 我可以轻易地(帮你)换一字,这样就更完美。d. 我大胆地想(帮你)更换一个字,使它更完美。13、上文李泰伯改字的具体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 从范仲淹对李泰伯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的品质。(5 分)(四)课外古文11、( 1)写( 2 分)( 2)出名( 2 分)12、 d ( 3 分)13、“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2 分)谦逊大度( 3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宗道为人刚直, 疾恶少容1 ,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2 。为谕德3 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 4 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5 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6 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 ”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 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 1 少容: 不肯容忍。 2 小谨:谨小慎微。 3 谕德:教育太子的官。4 亟:紧急。 5 即:如果。6 第:只管。1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4 分)(1) 使者及门()( 2)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12.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 的一项是(3 分)a. 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用什么话来回答呢?b. 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为什么认为你是对的呢? c.如果皇上怪罪公子迟到,凭什么替你应对呢?d. 如果皇上怪罪你迟到,怎么回答才是对的呢?13. 上文记叙了鲁宗道的事,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 5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3 题( 12 分)11. ( 1)到,到达( 2)全部,详细地(4 分)12. a ( 3 分)13. 因饮酒误了皇帝召见,却能以实情相告(3 分)诚实正直(2 分)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13 题( 12 分) 岑文本,字景仁,邓州棘阳人。河间王孝恭平荆州,其下欲掠夺。文本说孝恭曰:“自隋无道,四海救死,延颈以望真主。萧氏君臣决策归命者,意欲去危就安。大王诚纵兵掠夺,恐江、岭以南,向化 心阻, 狼顾麕惊 。不如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谁非王人?”孝恭善之,遽下令止侵略 , 署文本别驾 注释:向化:归顺。狼顾麕( qi n)惊:比喻惊恐万状。别驾:官名。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 )文本说孝恭( 2)自隋无道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孝恭赞同岑文本说的话,所以下令阻止侵略。b 孝恭赞同岑文本说的话,立刻下令停止侵略。c孝恭认为岑文本很善良,立刻下令停止侵略。d孝恭认为岑文本很善良,所以下令阻止侵略。13、( 1)岑文本向孝恭提出的建议是“”。(3 分)(2) 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 题( 12 分)11. ( 1)(2 分)劝说,说服( 2)(2 分)道义,仁道12. ( 2 分) b13. ( 3 分)( 1)厚抚荆州,劝未附,陈天子厚惠(一点1 分,多抄“谁非王人”扣1 分)( 2 分)( 2)善于劝谏;为百姓着想;深谋远虑。(一点 1 分,答对任意两点给2 分)浦东新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鹘说 ( 节选 )柳宗元有鸷曰鹘者,穴于长安荐福浮图有年矣。浮图之人,室宇于其下者,伺之甚熟,为予说之曰:“冬日之夕,是鹄也,必取鸟之盈握者完而致之,以燠 其掌,左右而易之,旦则执而上浮图之跂焉。纵之,延其首以望,极其所如往,必背而去焉。苟东矣,则是日也不东逐;南北西亦然。呜呼!孰谓爪吻毛翮之物而不为仁义器耶?【注】鸷(zh ):一种凶猛的鸟,捕食小鸟、鼠类等小动物。浮图:佛塔。燠(y ):暖,热。跛(q ):本意指多出的脚趾,这里指佛塔伸出的檐角。翮(h ):鸟的翅膀。11、解释文中加点词。 ( 4 分)(1) 左右而易之 易:( 2)必背而去焉 去:12、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a 如果小鸟往东飞,那么这一天这只鹘就不会往东去追逐这只小鸟。b 小鸟苟且地往东飞去,那么这一天这只鹘就不会往东去追逐这只小鸟。c 如果小鸟往东飞,那么这一天这只鹘就不会往东去捕食。d 小鸟苟且地往东飞去,那么这一天这只鹘就不会往东去捕食。13、柳宗元称鸟也是有仁义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只鹘的仁义?(4 分)(1)(2) (2)(四)课外古文11、( 1)交换( 2 分);离开( 2 分)12、 c(4 分)a(2 分)13、( 1)捕捉到小鸟后,并不伤害这只小鸟,只是利用它来暖自己的掌(爪子);( 2 分)( 2)第二天早晨放了小鸟后,这一天不会再往小鸟飞行的方向去捕食。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廉范敌虏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 虏人 过五千,移文 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爇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注释】虏:匈奴。故事:按旧例。移文:发文书。爇ru 火:点火。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4 分)(1) 会匈奴大入塞()(2)故事虏人 过五千()12、翻译画线句。 (2 分)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13、“”一句表明廉范起初寡不敌众;最终赢得胜利主要是用了二个妙招 :;(用自己的话概括) (6 分)(四)课外文言文(12 分)11、适逢( 2 分)超过( 2 分)12、匈奴从这以后不敢再入侵云中了。(2 分)13、虏众盛而范兵不敌(2 分)用星列般的火把吓退敌人(2 分)在凌晨趁敌人不防备时突然袭击(2 分)青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 题( 12分)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 束兵刃于其角, 而灌脂束苇于尾, 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选自史记)【注】四单: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缯:古代丝织品统称。衔枚: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骑劫:战国时燕国将领。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 所触尽死伤()(2)扰乱奔走()12、下列不能体现田单参用计谋的一项是() (3 分)a. 让精心备好的火牛先行出击。b.命齐军紧随火牛阵进击燕军。c. 趁着燕军不备夜晚进行袭击。d.所经城邑背叛燕圆归顺齐国。13、田单“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这一妙计的作用是:(1) (2) ;( 5分)(四)课外古文11、 (1)全,都( 2 分)(2)跑,逃跑( 2 分)12、d ( 3 分)13、( 1)牛尾灼热,狂怒奔向燕军,使燕军伤亡惨重。(2) 明亮的火光照见牛身上的龙纹,使燕军大为害怕。(5 分)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 12 分)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君但志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余一言 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岂善学者所应有邪?”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释】还 : 同“旋”,转身。谢 : 道歉。炯戒 : 告诫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1)王生不说()( 2)王生益愠()12、结合语境,填入文中划线处给当的一项是( 3 分)a.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学而不思则罔c. 思而不学则殆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3、面对李生的两次劝导,王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起先是“”。而后是“口”(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他明白了善学之道在于 。( 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 题( 12 分)11、( 1)通“悦 高兴( 2)更加12、 b13、不应而还走觉不耻下问、择羞而从之徐汇区:(四)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第11-14 题( 12 分)孙觉(字莘老)知福州。时民有欠市易钱者,系狱甚众。适有富人出钱五百万葺佛殿, 请于莘老, 莘老徐曰:“汝辈所以施钱,何也?” 众曰:“愿得福耳。”莘老曰:“佛殿未甚坏, 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富人不得已,诺之。即日输官,囹圄 遂空。【注】市易钱:此处指与官府交易产生的钱款。偿官:偿还官府(欠款)。偿,偿还。下文“输”:交纳。囹圄:监狱。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4 分)(1) 系狱甚众()(2) 愿得福耳()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莘老慢慢地说: “你们之所以要捐钱,为的是什么呢?” b 莘老慢慢地说: “你们用这样的方式捐钱,为什么呢?” c莘老慢慢地说: “你们这样捐钱,怎么行呢?”d莘老慢慢地说: “你们捐钱的原因,是什么呢?”13、孙觉以“”为由,委婉地表明不建议修佛殿的态度。( 2 分)14、选文中孙觉的智慧体现在:引导富人捐钱,既,还填补了官府的亏空。 (4 分)(四)课外古文11、( 1)多,众多( 2 分)(2)获得,得到( 2 分)【解析】 本题考查课内150 个实词积累的情况,给出答案是也需要注意联系前后文,尤其是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并检查与上下文义的通顺。( 1)句上文“甚”为“很,十分”的意思, 由此可确定“众”为形容词,看前后搭配应为“多”。( 2)句“得”后无动词,故“得”为动词,与“福”搭配,应为“获得”。12、 d( 2 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需要注意关键词的翻译,也应联系前后文。由“所以”的翻 译“之所以的原因” ,排除 b 和 c。a 项中“为的是”在原句中无对应的字词,故排除 a 。13、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2 分)【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需要注意题干对应的主语,结合上下文可找准答题范围由题干以“孙觉” (即莘老)为主语,找到其不建议修墙的句子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其中“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为不修墙能带来的好处(作用),因而直接对应理由(借口)的答案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14、满足富人祈福的愿望解除百姓牢狱之灾。( 4 分)【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需要注意题干对应的主语,结合上下文可找准答题范围由题干以“孙觉” (即莘老)为主语,找到其不建议修墙的句子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孰若以钱为狱囚偿官。,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苦,其获福岂不多乎?”其中直接对应理由(借口)的答案为“佛殿未甚坏,又无露坐者” ,因而孙觉提出富人捐钱的目的在于“使数百人释枷锁之苫, 其获福岂不多乎?” 句, 翻译以后即为满足富人祈福的愿望和解除百姓牢狱之灾。杨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 题( 12 分)包拯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 归,杀而鬻 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 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 ,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节选自宋史包拯侍有删改)【注释】第:只管。鬻:(y )卖。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造:到,去。陈: 陈述。峭立:严厉刚直。苟合:无原则的附和。11、解释加点字(4 分)(1)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 ( 2)以遗权贵遗()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13、第段中“吏不敢欺”中的“欺”有多重含义,具体是指;。(3 分)14、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请结合选文分析原因。(写出三点叩可) ( 3 分) 如:断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