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对峙》课件4_第1页
《冷战中的对峙》课件4_第2页
《冷战中的对峙》课件4_第3页
《冷战中的对峙》课件4_第4页
《冷战中的对峙》课件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 战后世界的形势是怎样的 德 意 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垮台 英法美力量大大削弱 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增强 铁幕演说 成为即将开始的美苏冷战的信号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促使其称霸全球的野心急剧膨胀 美国的经济是世界第一 黄金储备世界第一 又是世界上唯一掌握原子弹的国家 一 冷战政策 1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原因 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军事政治 工业产量占53 4 出口贸易占32 4 黄金储备占74 5 建立 武装部队300万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 控制操纵联合国 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 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 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 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 左右 而今天 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 目前 我们 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 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资料库 布雷顿森林体系 原子弹 1 冷战 政策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活动 以 遏制 共产主义 表现 含义 原因 苏联是美国称霸全球计划的主要障碍 必须压制下去 但鉴于苏联的强大 美国不敢再燃战火 使自己再次卷入新的战争 2 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 分裂德国 扶植西德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美国全球扩张的宣言书 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 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 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 实质 实质 年 月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 的纲领和政策 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 正式破裂 标志着美苏之间 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 1947 3 遏制共产主义 干涉别国内政 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冷战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 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 并派遣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希 土参与重建 通过直接或间接侵犯而强加于各国自由人民的极权体 削弱着国际和平的基础 因而也危害美国的安 世界各国的自由人民都在期待我们的支持 以维护他们的自由 1947年4月5日杜鲁门的一次演讲 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 要我们肩负起领导的责任 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 提出 主张乘战后欧洲经济困难之机 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 这项计划称为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1947年 欧洲复兴计划 迅速恢复经济 控制西欧各国 目的是 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 防止革命爆发 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 打开西欧门户 从主要目的讲 两者没有区别 从手段讲则各具特色 杜鲁门主义是赤裸裸地表现出公开的挑战性 而马歇尔计划则采取了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脚 控制政局 从而达到把西欧各国联合起来 与之共同抗衡苏联之目的 思考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何异同 1949年 加拿大 英国 法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集会 签定了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美国 北大西洋公约 华盛顿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 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 它是遏制苏联的集团 军事政治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1955年5月 苏联等八国 在华沙缔结了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通称为 华沙条约 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它成为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抗衡的欧洲军事集团 两大军事集团图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 标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的建立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 评价美苏两极格局 1 两强相争 不得安宁 2 势均力敌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思考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2 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 热战 2 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表现 思考 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年 月 朝鲜战争爆发 年 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年7月 美国被迫在没有获胜的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朝鲜战争结束 美国侵略朝鲜 19506 195010 1953 侵朝战争失败以后 美国在 年代初 又开始了侵略越南的战争 侵越战争初期 美国在越南南方进行 即由美国出钱 出枪 出顾问 装备 训练 指挥南越军队 让越南人打越南人 企图扑灭越南人民解放南方的斗争烈火 后来 美国对越南北方进行轰炸 1965年 美国开始派遣大量军队进入南越 把战争升级为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60 特种战争 局部战争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霸权主义政策是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和现代战争的根源 3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影响 赫鲁晓夫对美国记者说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 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 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 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 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讨论平起平坐 第1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讨论 赫鲁晓夫要与美国平起平坐 凭什么 力量对比 战略核武器 常规武装力量 二 美苏争霸 束结战二 50年代后期 对峙 苏联 美国 美苏争霸格局形成的原因 斯大林时期 赫鲁晓夫时期 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 第一阶段 缓和 签定奥地利和约 苏承认联邦德国 赫鲁晓夫访美 紧张 柏林墙的修筑 古巴导弹事件 争霸的表现 战略优势在美国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战略优势在美国 1961年8月民主德国修建 柏林墙 的情形 勃兰登堡门是最著名的 经常被旅游者参观的地方 因为它是德国分裂和统一的标志 这是从西边看东柏林 1968 古巴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是 年 月由于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使美苏两国接近战争边缘的一次重大对抗 美国由于鼓励对古巴入侵遭到失败而陷入为难状态之后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 谢 赫鲁晓夫自以为美国不会阻止在古巴部署苏联的中近程和中远程弹道导弹 并允诺以苏联武器保护古巴 年 月 美国得悉苏联开始用船将导弹运往古巴 月 日 美国在古巴岛上空飞行的 型间谍飞机报告说 在古巴发现有新的军事设施和苏联技术人员 月 日又报告说 有一枚弹道导弹出现在发射场上 在考虑是立即入侵古巴还是进一步采取外交谋略之后 美国政府决定对古巴实行海军 隔离 小心翼翼地避免用 封锁 一词 月 日 美国总统约翰 肯尼迪宣布隔离 并于次日由美洲国家组织批准 肯尼迪警告说 苏联船只如果要向古巴运送 进攻性武器及有关器材 美军将予以扣押 在此期间 没有载运这类东西的苏联船只企图进入隔离区域 为此 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多次交换信件 月 日 赫鲁晓夫通知肯尼迪 构筑武器发射场 的工作将停止 已经运入古巴的导弹将运回苏联 他承认导弹是进攻性中近程和中远程地对地导弹 他同意由联合国代表前往古巴作现场观察 美国政府 月 日撤除 隔离 古巴危机结束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 优势在哪一方 反映美苏争霸的态势 优势在美方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苏联 美国 欧洲 两军对峙 第二阶段 苏攻势美守势 为了调整对外战略 尼克松在亚洲采取了两大步骤 其一是从越南撤军 其二是开始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1972年尼克松实现了亲自访华的既定目标 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 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 这是一幅被阿富汗游击战士击落的苏联直升机的残骸的历史照片 在这一阶段 苏联依仗什么敢于向美国提出进攻的挑战 重工业发展迅速 军事实力上升 80年代 美国 苏联 第三阶段 美强硬苏收缩 1987年美苏首脑在中程导弹条约签字仪式上 1989年10月 美 苏代表签署 最后一批中程导弹销毁完毕 文件 TMD TMD 竟敢把台湾也包括在内 TheatreMissileDefence 战区导弹防御 系统 国家导弹防御 系统 NationalMissileDefence 强大的苏联为什么会崩溃呢 请思考 由于与美国的全球争霸 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从70年代中期起 苏联的国民经济 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和陷于停滞 加上农 轻 重比例失调 经济困难加剧 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 苏联落后于美 日两国而位居世界第三 到80年代已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 美苏争霸的特点 互有攻守 各有得失 美苏争霸的影响 带来动荡不安和局部战争 互相牵制 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1991年 苏联解体 美苏 两极格局 随之结束 一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