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_第1页
办公室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_第2页
办公室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_第3页
办公室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_第4页
办公室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勤与休假管理制度1. 目的为严肃工作纪律,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南京豪翼贸易有限公司办公室员工。3. 职责行政部:负责员工的考勤管理及统计;财务部:负责根据员工的出勤情况核发工资、奖金及相关福利; 各级管理人员:负责核签本部门下属员工的考勤休假申请。4. 内容4.1 考勤管理规定4.1.1 工作时间4.1.1.1 正常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每天上班时间:办公室人员:上午8:30-12:00,下 午 13:00-17:3024h 门店工作人员:上午7:00-15:00 ;下午 15:00-23:00 ;夜间: 23:00-7:00(收银员提前半小时到岗,进行交接班作业)4.1.1.2 如遇特殊情况,以公司的具体通知或公告为准。4.1.2 打卡规定4.1.2.1 除下列情况外,员工正常上班均需每天打卡2 次,如需加班还需加打卡2 次,作为出勤依据: 1 )经总经理批准可免予打卡者;2) )因公出差填写出差申请单,经核准者;3) )因故请假填写请假条,经核准者;4) )临时有事,事后说明事由(若是请假或出差,事后应补填请假条或出差申请单 ),经核准者。4.1.2.2 任何员工不得委托他人打卡或代人打卡, 委托他人打卡及代人打卡者,一经发现, 双方均以旷工一天论处,三次以上作辞退处理。4.1.2.3 员工上下班(含加班)忘打卡者,应填写忘打卡证明单 ,经直接主管核签后,于次日交至行政部方才有效,逾期不予受理。忘打卡申请如有不实,除当日以旷工论处外,给予当事人记过一次处分,同时给予核签人警告一次处分。4.1.2.4 员工确因疏忽而忘记打卡的,忘打卡月累计数不得超过3 次,超过 3 次的, 按迟到、早退予以处理。 (注:因考勤机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打卡的情形除外)4.1.2.5 员工上下班未打卡(或漏打卡)且无相关人员签证者,一律按旷工处理。4.1.3 迟到、早退、旷工精品资料4.1.3.1 超过上班时间30 分钟以内而未到岗者,记为迟到。迟到10 分钟内,一次5 元。迟到 20 分钟以内,一次罚款10 元;月累计迟到5 次及以上者,另给予警告一次处分。4.1.3.2 未到下班时间而提前30 分钟以内下班者,记为早退。每早退一次罚款50 元,月累计早退 3 次以上者,另给予记过一次处分。4.1.3.3 迟到、早退超过30 分钟,或未经准假而不到班者,记为旷工。旷工时间不足半天以半天计,超过半天不足1 天的以 1 天计。旷工1 天扣罚 3 天工资,月累计旷工2 天以上者,视为自动离职处理。月累计旷工2 天,或年累计旷工超过10 天者,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4.1.3.4 所有人员须先打卡报到后,方能外出办理各项业务。特殊情况须经主管领导签字批准,否则将按迟到或旷工处理。4.1.4 加班规定4.1.4.2 加班费的支付:加班费按小时加班工资计算 (延长工作日工作时间的加班加点,加班工资 =小时基础工资加班小时数 ),加班时数以经审批上交的加班申请单为准。4.1.4.3 员工当天的工作必须当天完成,因个人原因所产生的加班,不得以加班处理。确因工作量大于日定额,或因其它特殊原因须申请加班时,应填写加班申请单,由主管领导批准后安排加班, 严禁事后补单。 各主管领导应严格控制非正常及节假日加班, 否则将追究主管安排不周之责,并给予相应的处罚。4.1.4.4 加班处理1) )一般员工加班a. 员工加班后,可与加班当月的事假、病假相抵(相应的时间数);b. 若未与事、病假相抵的,则发放其加班费。2) 部门经理级以上员工加班a. 加班可与当月事、病假相抵(相应的时间数);b. 法定节日加班,发放其加班费。4.2 休假规定1)2) 公休日;3) 其他经公司决定的休假日。4.2.2 调休4.2.2.1 因工作需要,员工公休日加班的,可以申请或由公司安排在加班之日起的一个月内适当安排调休。员工调休,应填写调休单4.2.2.2调休不得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调休,并经部门负责人和管理部负责人批准。1 天需提前1 天申请,调休2 天及以上需提前 3 天申请。 +无法调休的,则由公司支付其加班工资。4.2.3 请假审批权限员工请(休)假必须服从于公司和生产的安排,并按规定逐级审批,具体审批权限见下表:4.2.1 节假日审批权限请假时长说明:行政人事部、财务部由总经理审批。4.2.4 假别种类及规定4.2.4.1 事假1) 员工因事不能到岗,须按请假审批权限提前一天请假,经同意后方可离岗。2) 事假期间不计发岗位工资。4.2.4.2 病假1) 员工因病或非因公负伤不能到岗,须按请假审批权限提前请假,经同意后方可离岗。2) 每次病假, 须提供二级以上医院或公司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病历卡、发票及病休证明)。病历证明需在回公司上班后的三天之内提交给行政人事部,否则按事假处理。员工若弄虚作假,开假病假单、假证明者,一经发现,其休假一律按旷工论处。3) 病假期间的工资发放:工龄病假期间(累计病假不超过5日)工资发放标准病假期间(累计病假超过日)工资发放标准5基本工资的60%1 年以下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0%满 1 年,不满2 年基本工资的80%满 2 年,不满4 年基本工资的90%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95%4 年及以上基本工资的100%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00%一般员工1 日以下部门经理审批行政人事部复核副总经理 /总经理/一般员工1-3 日审核复核/一般员工3 日以上审核复核审批部门经理以上员工/复核审批员工须提供二级以上医院或公司指定医院出具的证明(病历卡、 发票及病休证明) ,方予以发放病假期间工资。4.2.4.3 婚假1) 员工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含节假日 );若符合晚婚规定的(男28 周岁,女25 周岁),则可享受10 天婚假 (含节假日 )。2) 员工请婚假需提前一周申请,并向管理部提交结婚证明。3) 计时员工婚假期间发放其岗位工资。4.2.4.4 丧假1) 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公婆,岳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给丧假3 天(包括节假日),路途远的可适当给予1-3 天路途假。2) 计时员工丧假期间发放其岗位工资。4.2.4.5 产假1) 产假假期:a. 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8 天,其中产前休息15 天,产后休息83 天 ;b. 晚育者(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年满26 周岁),增加产假30 天;难产者,增加产假 15 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 天 ;c. 已婚女职工怀孕未满4 个月自然流产的,给予15 天产假; 4 个月以上自然流产的,给予 42 天产假。d. 产假期间如遇法定节假日、公休日,假期不顺延。2) 员工请产假须提前两个月提出书面申请,并向管理部提交准生证明。3) 男职工之配偶分娩,可享受1 天的陪产假(晚育为3 天)。陪产假期间计时员工发放其岗位工资 .4) 女职工若参加了生育保险,其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若没有参加生育险,则计时员工产假期间由公司发放其基本工资。4.2.4.6 工伤假1) 员工因工受伤后,经县级以上医院或公司指定医院证明不能出勤者,核给工伤假。工伤假若在三个月以内发放其基本工资,三个月以上则特案处理。2) 凡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员工,其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员工, 其医疗费用据实报销(若有第三方负责赔付的,公司不再另行给予报销)。3) 员工无论是否参加工伤保险,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均应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4.2.4.7 年休假1) 员工在本公司工作已满1 年不满 2 年的,给予5 天年休假;已满2 年不满 4 年的, 给予 10 天年休假;已满4 年以上的,给予15 天年休假。2) 年休假期间发放其岗位工资。3) 年休假不得提前或跨年度使用,也不得与其他休假同时使用。但可与事假相抵。一个财务年度结束后若没有休假,也没有事病假可抵的情况下,由公司发放年休假工资。4) 事假、病假累计超过1 个月以上的员工不享有年休假。4.2.5 员工有事请假需提前以书面形式办妥请假手续,方可离开工作岗位。对于事假、 病假、丧假,员工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提前办理请假手续的,应在1 个工作日之内由本人或委托他人以电话等形式委托主管或他人代为办理,事后1 天内补齐相关证明材料,否则以旷工论处。4.2.6 员工请假期满未续假或虽续假尚未核准而不到职者,除确因病或临时发生意外等不可抗力事情外,均以旷工论处。4.2.7 员工因缺勤而按天数扣罚工资的,其工资均为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本工资 +绩效工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