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一)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一)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一)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一)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一)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王国的大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1.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一)(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离不开技术的支持B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C论证了动植物的统一性D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使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2下列表述中属于细胞学说内容的是()A细胞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单位B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细胞是由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物质组成的D所有的细胞均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几部分BA项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3关于生物科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科学是近些年才活跃起来的学科,历史短暂B生物科学从静态的、定量实验的学科向动态的、定性实验的方向发展C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遗传理论是现代生物科学的三大基石D目前,现代生态学仍属于单一性质的学科C生物科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从静态的、定性描述性的向动态的、定量实验的方向发展,现代生态学已成为多层次的综合性学科。4标志着生物科学新时代开始的是()A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B抗虫棉的诞生C重组DNA技术D用荧光标记研究人类染色体A“人类基因组计划”与“阿波罗登月计划”及“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一起被誉为20世纪科学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它对于人类基因理论的研究和各种疾病,尤其是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这一计划的实施将推动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重组DNA技术即基因工程,抗虫棉是基因工程的产物,用荧光标记研究人类染色体说明生物科学的研究已从表象深入到生命活动的本质。5以下生物科学成果不属于20世纪以后的是()A动物解剖学B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转基因技术的发展A解剖学、生理学、分类学、胚胎学等一些分支学科是在1618世纪先后建立和发展的。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最早使用细胞这一名词的是施莱登C细胞学说的创立人是施莱登和施旺D细胞学说的创立人是罗伯特胡克C罗伯特胡克第一个使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并首次使用“细胞”这个名词。施莱登和施旺先后分别提出了细胞学说,这是科学家积170余年的实验成果所获得的重大成就。7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下面关于细胞学说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使生物界的有机结构的多样性因细胞这一共同特征而统一起来B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C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一样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D为达尔文进化论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奠定了生物学基础D细胞学说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均由细胞构成这一基础之上,使人们看到了生物界的共性和统一性,也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将生命科学的研究引领到细胞水平。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820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方向不包括()A从静态到动态B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实验C宏观层面向现代生态学发展D微观层次向原子水平发展D20世纪,生物科学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静态的、定性描述性的学科向动态的、定量实验性的学科转化。同时,在生物科学的宏观层面上,现代生态学已发展成为以人类为研究主体的、多层次的学科。9打破世界上自花受粉作物育种禁区的是()A孟德尔B摩尔根C沃森和克里克 D袁隆平D袁隆平利用其助手发现的自然不育株(雄性不育)作为杂交水稻的育种材料,提出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上自花受粉作物育种的禁区。10(1)从19世纪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的创立,到20世纪_双螺旋结构的确立,多利羊的诞生,生物科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证明了_是开启生物科学王国大门的“钥匙”。(2)_的诞生为胡克等人发现细胞和施莱登、_创立细胞学说,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3)孟德尔的_、格里菲斯等人的_、赫尔希等人的_、富兰克林给出的_等,为沃森和克里克确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克隆羊“多利”是英国生物科学家们进行了_次实验的结果。(5)中国的高产杂交水稻是袁隆平院士带领实验小组,经过千辛万苦找到_株,做过无数次杂交实验的成果。答案(1)DNA分子科学实验(2)显微镜施旺(3)遗传实验肺炎球菌实验噬菌体实验DNA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图(4)277(5)自然不育能力提升练11如图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结构模型是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B该模型的构建是在富兰克林提供的DNA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图的基础上进行的CDNA分子模型的构建将生物学的研究带进了分子水平D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对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在富兰克林提供的DNA分子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想并最终搭建成功,从此将生物科学的研究带进了分子水平的领域。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外侧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12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滋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km)0.0111030(远郊农田)铬浓度(mg/kg)0.250.210.120.08螨类密度(个/m2)16 4802 2651 0471 069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C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D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D表中数据说明A、C选项说法是正确的;对土壤中螨类等小动物的调查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故B也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指某种生物个体数量的多少。故选D。1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确立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叶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具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是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叶肉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它含有四种碱基、四种核苷酸。14某同学为探究促进动植物生长的激素(植物生长素和动物生长激素)对动植物的生长是否都能产生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他的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1)探究植物生长素对动物生长的影响。选取同种、健康且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若干只,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每天注射生理盐水2 mL,作为_,乙组小鼠每天_。一段时间后,测量各组小鼠的_和_,并求平均值。(2)实验结束后,发现_,其他同学认为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生长素对动物的生长没有影响。但该同学认为可能是生长素浓度过低导致的,因此他改进了实验方案,以_来处理多个实验组,进一步完善实验。(3)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仍然与第一次一致,该同学分析原因认为是动物细胞膜上不存在_,故生长素不能促进动物生长。(4)该同学转而探究动物生长激素对植物的生长是否起作用,他将小鼠垂体研磨液和等量清水分别加入两组栽培植物的花盆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发现加入小鼠垂体提取物的一组生长较加清水的对照组明显。但是,其他同学认为可能是由于小鼠垂体研磨液中的某些成分被土壤中的_而产生了生长素类似物,从而得到这个结果。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和生长激素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以及对实验方案做出评价和修订的能力。答案(1)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长素溶液体长体重(2)两组小鼠体长及其体重平均值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素溶液(或具有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素溶液)(3)植物生长素受体蛋白(4)分解者分解(或微生物分解)15下列甲丁四幅图片都与生物科学的几次重大事件有关,请回答相关问题:(1)甲图中的两位科学家创立了_,从此生物科学的研究进入了_水平。(2)乙图中的两位年轻的科学家于1953年发表论文,公布了他们潜心构建的DNA分子结构模型。他们认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_。这一重大发现是在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例如,富兰克林就为他们提供了DNA晶体结构的_。(3)丙图中是可爱的克隆羊“多利”,它是通过将一只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一个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而成的。将卵细胞作为细胞核的受体,原因是_。(4)丁图是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他将_作为杂交水稻的育种材料,提出了水稻_的观点,打破了世界上_的禁区,实现了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梦想,为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解析(1)甲图中的两位科学家是施莱登和施旺,他们是细胞学说的创立者。细胞学说的创立,将生物科学的研究带进了细胞水平。(2)乙图是沃森和克里克,他们在其他科学家研究成果(如富兰克林的DNA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图)的基础上,构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