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马兰庄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doc_第1页
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马兰庄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doc_第2页
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马兰庄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doc_第3页
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马兰庄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doc_第4页
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马兰庄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马兰庄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2010.1中国环评吧网环评报告下载/down/ 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是首钢总公司和唐山市人民政府联营创建的国有股份制企业,为首钢矿业公司重要的矿产品原料供应基地之一。矿石保有资源储量1.50633亿t,矿石SFe平均品位27.69。现露天采矿规模达为300万t/a,选矿规模达250万t/a,精矿产量为80万t/a。按照唐山市矿产资源规划和首钢矿业公司“十一五”规划,结合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自身制定的增产扩容的发展目标,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拟进行改扩建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对白马山采区实施地下开采,对沙河山采区进行露采境界优化并在后期与白马山采区共同实施地下开采。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将加快国有矿山建设(含改扩建)步伐,为首钢矿业公司大量的铁矿石原料,缓解首钢集团铁矿石供应紧张状况,有力地促进迁安市乃至唐山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2产业政策、规划的符合性改扩建工程符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相关要求,符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的相关要求。改扩建工程符合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北省矿产资源规划、唐山市矿产资源规划、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要求。1.3工程概况1.3.1现有工程概况马兰庄铁矿属铁矿采选联合企业,现有职工约1400人。包含两个采场(沙河山和白马山),两座选厂(大选厂、柳选厂),露天开采规模为300万t/a,白马山露天采场开采到-20m水平,已于 2008 年二季度末闭坑;沙河山露天采场开采到-80m水平,今后露天还将继续开采至-248m水平,预计开采11年。马兰庄铁矿现有两座选厂大选厂、柳选厂,选矿总规模为250万t/a,其中,大选厂选矿规模为150万t/a,柳选厂选矿规模均为100万t/a,铁精粉总产量为85万t/a。1.3.2改扩建工程概况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马兰庄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工程矿山总规模为400万t/a,总服务年限为 30 年。前期(前9年,含建设期3年)白马山采场为地下开采,规模为100万t/a,沙河山采场为露天开采,规模为200万t/a;后期全部为地下开采,沙河山、白马山采场采矿总规模可达400万t/a。项目总投资为83439万元,环境保护投资2422.7万元,占工程费用的5.5。地下开采的首采地段在白马山矿区,采矿方法为分段空场法和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主要井筒型式:主立井+副立井+主进风立井+回风立井+斜坡道。中段划分:-200m标高以上中段高度为60m;-218m标高以下中段高度为180m,每个中段间设一个生产副中段。改扩建工程新建采矿工业场地,其余均依托原有场地及设施。采矿工业场地占地范围属大选厂用地,面积为3.895hm2,本次改扩建不新增征地。采矿工业场地包括主井井塔,副井井塔,矿石干选设施,副井送风加热机房,副井井口运输设备和材料的窄轨铁路,材料堆场,35kV总降压变电所,坑口服务楼等。1.3.3改扩建工程污染源分析改扩建工程运营期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粉尘和锅炉烟气;污水来源主要为矿井地下涌水、生活污水、机修废水等;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固体废物主要有废石、生活垃圾、锅炉灰渣、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1、废气改扩建工程运营期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粉尘和锅炉烟气。(1)粉尘1)井下废气井下生产废气包括井下凿岩、爆破、铲装、破碎等产生的粉尘;爆破产生的炮烟等。l 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用湿式作业及爆堆、巷道洒水抑尘;l 矿石破碎在井下坑内破碎站,采用1套湿式除尘设备,处理风量20000m3/h,除尘效率达95%,除尘后废气由回风系统排出地表。l 柴油铲运车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少量CO和NOx;l 爆破使用铵油炸药及2#岩石炸药,炮烟中含有CO和NOx。通过湿式作业、洒水抑尘减少粉尘产生量,井下粉尘、炮烟等废气通过局部通风,由风井排至地表。2)转载、卸矿及干选粉尘主井地表矿石仓给带式输送机受料点及尾轮通风收尘,总收尘风量22000m3/h,采用1套湿式除尘设备,除尘效率达95%,经15m高排气筒外排。干选系统转运站滚筒头部及2条输送机受料处通风收尘,总收尘风量30800m3/h,采用1套湿式除尘设备,除尘效率达95%,经15m高排气筒外排。3)废石场和运输扬尘废石场的排弃面积和排弃高度逐渐增大,由于没有遮蔽,废石场极易受风蚀,废石场表面未稳定和恢复植被以前,在大风天气,裸露表面起尘量较大,影响作业环境和下风向环境。为了控制废石场和运输扬尘,对于道路,应采取路面硬化、定期洒水降尘、加强绿化措施;对废石场,应在废石排放过程中定期进行洒水,对于堆放稳定的平盘和边坡要适时覆土碾压,并种植适宜的灌木、草类,减少起尘。(2)锅炉烟气改扩建工程选矿工业场地设一座锅炉房,内设4台DZL6-1.25-A蒸汽锅炉(3用1备),锅炉烟气净化采用高效湿式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5,脱硫效率为50。锅炉房设1座45m高烟囱,上口直径1.0m,锅炉烟气净化后经烟囱外排。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时段的标准。锅炉烟气排放量为8538万m3/a。2、废水改扩建工程污水来源主要为矿井地下涌水、生活污水、机修废水等。(1)矿井地下涌水矿井地下涌水量为5280m3/d,排入沉淀蓄水池沉淀后,回用于洒水、降尘及选矿生产,多余部分供河北迁安化肥有限公司作为生产用水水源,不外排。(2)生活污水生活粪便污水先经化粪池预处理,食堂排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汇合,经一元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生活污水一元化污水处理装置选用1套SEJ-10型污水处理设备(含提升泵、风机、消毒装置等),处理能力10m3/h,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标准,入生产给水系统,回用于生产系统,不外排。(3)机修废水机修车间冲洗地面和车辆产生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和悬浮物,在机修区建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14m3/h,采用物理处理法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3、噪声改扩建工程沙河山露采爆破噪声、振动为瞬时噪声源,采矿设备位于露天采场底部,;地采凿岩、爆破、破碎等设备均在地下,对外环境也基本没有影响。4、固体废物改扩建工程排弃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石、生活垃圾、锅炉灰渣、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妥善处置后对环境影响小。5、生态环境(1)土地的占用和功能的变化本工程为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后主要为地下开采,开采范围在现有露天采矿范围内,不新增占地,矿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为工矿用地。地下开采不同于露天开采大面积的地表剥离,且采矿范围内无村庄、耕地等敏感目标,改扩建工程对土地利用功能、地表扰动、破坏小。(2)水土流失变化项目达产期形成年开采400万t矿石的规模,每年约有15万t(后期为60万t)的废石排至废石场,堆置的固体废物堆置量逐渐增大,在未稳定前和恢复植被之前,较易形成水土流失,较项目实施前水土流失量有所增加。(3)生态环境影响地下开采会导致地表陷落,本工程地采范围与与现有露采范围基本一致,露采坑作为地采废石堆存场,地表陷落对露采坑外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小。井下涌水疏干会形成一定范围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对地下水漏斗范围内的植被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植被面积的减少和覆盖率下降将使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使生态系统各级结构相应发生改变。矿山达到服务年限因资源枯竭而闭坑后,矿区景观格局基本与运营期后期是一致的,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加了原山地景观基质的异质性,导致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增加,对生态过程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尤其在矿区这种小尺度范围情况下,所出现的废石场、尾矿库,都会引起该区新的生态影响,同时,地面设施占用土地的影响依然存在。改扩建前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见下表。表 改扩建前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表项目污染物名称改扩建前排放量(t/a)改扩建后排放量(t/a)变化量(t/a)大气污染物粉尘8.2929.38+21.09烟尘0.569.62+9.06二氧化硫0.8218.42+17.6水污染物COD2.70-2.7BOD50.80-0.8固体废弃物废石22701141/60*-1129/-2210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05+5锅炉灰渣*163519+356脱硫石膏*5.533+27.5注*A/B:A为改扩建后前期废石产生量,B为改扩建后后期废石产生量;*锅炉灰渣、脱硫石膏量为产生量,综合利用后无排弃量。1.4环境质量现状1.4.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1、生态现状调查区内共有林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人工建筑生态系统和采矿迹地生态系统等6种生态系统类型。现状调查区内采矿迹地生态系统面积占26.8%;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占24.1%;林地、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占31.4%;人工建筑生态系统面积占11.7%,水域生态系统面积占6.0%。评价区内的植物种类较少,经现场调查矿区内没有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种类。2、评价区内由于采矿活动频繁、人为干扰严重,没有野生兽类出现,鸟类仅发现有乌鸦、麻雀等广布种鸟类、滦河中鱼类较少,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及省级保护动物。3、评价区内有褐土和风沙土两个土类,其中褐土包含褐土性土、淋溶褐土和草甸褐土三个亚类,风沙土包含一个亚类。现状监测结果显示新尾矿库处土壤中的铜和镍有超标现象,其余监测项目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4、评价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为:工矿用地面积最大,占26.8%,其次为农田(24.1%)、林地(19.1%)和草地(12.3%)。5、调查区内土壤侵蚀以轻度侵蚀为主,占总面积的39.1%,其次为强度侵蚀(22.0%)和微度侵蚀(13.3%)。1.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的二级标准。本次评价在刘官营村(1#)、采场工业场地(2#)和宫店子村(3#)各布设一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各监测点TSP、PM10日均浓度超标原因是项目周边铁矿露天开采情况较多,地表裸露面较多,导致粉尘无组织排放量较大。SO2、NO2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1.4.3水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在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体小沙河和滦河共布设4个监测断面。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小沙河水质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超标因子有COD、BOD5、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等,超标倍数在0.050.624之间,超标主要原因是沿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所致。滦河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水质标准。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在项目所在区域设置地下水井监测点5个,分别为马兰庄村、柳河峪村、宫店子村、后裴庄村水井及选矿厂生活用水取水井。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的要求,水质较好。1.4.4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在项目所在区域马兰庄村、柳河峪村和宫店子村各布1个环境噪声监测点,现状监测结果表明:马兰庄村昼间和夜间噪声均有超标现象,柳河峪村昼间噪声有超标现象,夜间噪声达标,宫店子村昼间和夜间监测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相应标准要求。本次环境现状监测对现有四个厂界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各厂界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1.4.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对改扩建工程采矿工业场地(1#)、采场(2#)和新尾矿库(3#)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3#点土壤中的铜和镍有超标现象(铜超标5.2%,镍超标74.5%),其余监测项目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1.5环境影响预测1.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改扩建工程有组织污染源主要有各车间排尘点和锅炉房,预测因子为TSP和SO2。改扩建项目烟尘最大落地浓度为0.01598mg/m3,占标率为1.78%,SO2的最大落地浓度为0.02997mg/m3,占标率为5.99%,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均位于距离排气筒下风向414m处。因此,各有组织污染源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周边区域的环境空气影响较小。1.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改扩建工程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地面生产、绿化、洒水等环节,不外排。矿坑涌水除回用于选矿工艺外,剩余的水量前期约2023m3/d,后期约1846m3/d,全部用于河北迁安化肥有限公司生产,建设单位已与河北迁安化肥有限公司签订供水协议,确保矿坑涌水回用,不外排,因此,项目产生的废污水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1.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矿山疏干排水影响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采场矿坑地下水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增加、开采断面加大,涌水量有所增大,地下水径流方向由于受采矿生产规模、采矿工序等影响有所改变,早期地质勘查报告马兰庄铁矿床地下水径流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近期观测两采坑地下水径流方向为偏西南东北向,与勘探期所述有所变化,后期随着开采巷道的形成,基岩裂隙地下水将向巷道方向径流。2、矿山排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矿井年涌水量为161.6万m3(5280m3/d),企业自身前期自用99.7万m3/a,后期自用105.1万m3/a,剩余水量供河北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生产用水。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区域水资源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3、矿山排水对周边用水户的影响矿山周边的地下水井主要为工农业用水取水井及村民生活用水取水井。工农业生产用水井多为浅水井,井深小于50m,取用的地下水为滦河河滩及、级阶地的第四系孔隙地下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滦河地表水;生活用水取水井多为深水井,井深一般达100150m,其补给来源即有第四系孔隙地下水,也有基岩裂隙水。根据疏干影响半径预测,地下开采至-380m时,影响半径为1624m,在此范围内的地下水取水井有农业灌溉取水井约30口,工业用水取水井3口,农村饮水取水井4口,取用地下水总量约为300万m3/a。工业用水取水井为马兰庄铁矿有限公司和河北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的取水井,农村饮水取水井有马兰庄镇、宫店子、后裴庄的生活用水取水井,生活用水取水量约为20万m3/a。在白马山及沙河山矿段露天开采期间,白马山矿段最低开采标高-20m,目前已闭坑,沙河山矿段目前已开采至-80m,周边地下水井的水位埋深715m,地下水位标高9095m,较现状采坑坑底排水水位高出约170m。通过对前期白马山矿段及目前沙河山矿段露天开采后矿坑排水影响现状的走访调查,结果表明,长期负开采未对周边地下水取水井造成影响。露天转地下开采后,开采过程中将继续疏干矿区基岩裂隙水。根据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编制的“河北省迁安市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马兰庄铁矿水资源论证报告”,基岩为古老变质岩系,岩石致密,透水性很弱,基岩裂隙水与上覆第四系孔隙潜水不存在水力联系(2005年施工的0线ZK501号钻孔长期观测结果表明:马兰庄铁矿床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位变化不明显),所以,疏干矿区基岩裂隙水不会对浅层第四系地下水产生影响,即不会影响村镇的工农业用水取水。目前村民饮用水井较深,部分已取水至基岩裂隙水,因此,随着地下开采中段的不断加深,工程的地下水疏干可能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半径为1624m,影响对象为马兰庄镇、宫店子、后裴庄的4口生活用水取水井,建设单位承诺:在本次改扩建工程运营过程中会定期监测周边地下水的水位、水量等,监测频率为一季度1次,如发现因本项目导致周边居民用水受到影响,建设单位将利用村镇现有供水设施,将矿坑水处理后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提供村民饮用,保障村民用水安全。4、矿山疏干排水对地表水体的影响根据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编制的“马兰庄铁矿水资源论证报告”,由于矿区距滦河较远(900m),与其不存在直接的水力联系,加之矿区岩石为古老变质岩系,岩石致密,透水性很弱,而且,区域内无贯通滦河和矿区的不利断裂构造存在,因此马兰庄铁矿地下开采工程疏干基岩裂隙水对滦河无影响。在矿区北部有一季节性河流小沙河,距沙河山采坑北边界50m,在沙河山矿段开采时,为防止地表水渗入矿坑,2001年8月,建设单位在小沙河和采坑之间采用帷幕灌浆工程措施,对第四系边坡砂卵砾石层进行胶结,边坡表面进行喷锚加固,工程措施实施后铁矿的开采对小沙河未产生明显不利影响。1.5.4噪声影响预测改扩建项目投产后,各厂界噪声贡献值叠加噪声现状监测值后,均符合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厂界外200m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为宫店子村(200m)和柳河峪村(170m),噪声经衰减后,对环境敏感点不会产生影响。1.5.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废石、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对本项目废石和尾矿分别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试验表明,尾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各指标不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标准,也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限值要求,因此,尾矿、废石属于第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废石处置及环境影响分析改扩建工程前期废石产生量为1141万t/a(422.6万m3/a),后期废石产生量为60万t/a(22.2万m3/a),改扩建工程废石排放量总共为14909.7万t(5522.1万m3,堆积体积为6902.6万m3)。改扩建工程依托现有的两座废石场:白马山废石场和柳河峪废石场,并遵循“优先内排”的原则,利用废石充填露天采坑。白马山废石场和柳河峪废石场外排场计划2010年6月封场,之后,改扩建工程所有废石均采用内排方式排入白马山露天采坑。白马山废石场和柳河峪废石场总库容合计14960万m3,其中,已排废石量7960万m3,剩余库容7000万m3,可满足改扩建工程产生的废石的排弃。近年来,在河北省科技厅、唐山市科技局和迁安市科技局的要求和领导下,唐山首钢马兰庄铁矿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大量的采矿迹地绿色产业生态重建工作,对废石场稳定的平台和边坡进行生态恢复,废石场坡面覆黄土26万m3,种植沙棘、油松、火炬、刺槐共180万余株;废石场平台客土土壤重构、穴状整地、种植乔灌木,共种植火炬、油松6万余株,成为生态重建示范基地。评价要求,对排弃废石的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对稳定后的边坡和台段及时进行绿化覆土,减少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在2010年6月,废石场外排场封场,废石全部转为白马山露天采坑内排,对外环境影响较小。3、锅炉灰渣改扩建工程产生锅炉灰渣全部外销做建筑材料。灰渣要设置专门的贮存区,贮存区地面进行水泥硬化防渗处理,并采取遮雨措施,防止雨水淋溶对地下水的影响。4、生活垃圾改扩建工程产生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在办公、生活及宿舍等地设垃圾筒,收集后委托迁安市环卫部门统一处置。5、污泥改扩建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主要含有大量水份以及其他微生物及其残渣,污泥由迁安市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改扩建工程的固体废物均采取了合理的处置措施,对环境影响较小。1.5.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生态影响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为新建工业场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加剧施工区的水土流失。改扩建工程施工期破坏地表植被1ha,生物损失量为50t。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165.85t/a,施工期结束后工业场地进行整体绿化,水土流失量降为1.16 t/a。2、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土地利用和耕地影响分析:改扩建工程运营期不新占土地和耕地。植被影响分析:矿区无组织排放的粉尘经采取植物防护措施和矿区洒水降尘后,对矿区周边的植被生长影响较小;改扩建工程对地下水的疏干,对评价区内植被的生长产生影响较小,随着矿区生态复垦工作的进行,矿区植被覆盖面积将逐渐增加。水土流失分析:改扩建工程运营期随着废石场的复垦,生态影响评价区内土壤侵蚀逐步好转,水土流失量由运营期前的588378t/a降低为运营期后期的513631t/a,减少了12.7%(74747t/a),随着矿区道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水土流失量会进一步减少。地表沉陷影响分析:废石回填采坑后的垂直方向最大地表下沉量为194.5mm。地表沉陷范围内没有村庄、公路、农田等环境敏感目标,地表均为高山或亚高山的灌丛草甸,因此,地表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很小。3、采终期生态环境影响矿区生态复垦工作完成后,改扩建工程总体土地复垦率为100%,植被恢复系数为84%。随着复垦植被的生长,矿区生态环境将逐步改善,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1.6 主要污染防治对策1.6.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1、粉尘有组织排放采矿工业场地主井矿石仓、废石仓、干选系统转运站矿石和废石转载、干选过程中产生粉尘,需要安装除尘装置,以减少粉尘排放对环境的影响。(1)主井地表矿石仓给带式输送机受料点及尾轮通风收尘,采用1套湿式除尘设备,除尘效率达95%,粉尘排放浓度50mg/m3,排放速率为1.1kg/h,经15m高排气筒外排。(2)干选系统转运站滚筒头部及2条输送机受料处通风收尘,采用1套湿式除尘设备,除尘效率达95%,粉尘排放浓度50mg/m3,排放速率为1.54kg/h,经15m高排气筒外排。2、粉尘无组织排放粉尘无组织排放主要在井下废气、废石场和道路运输。(1)井下废气井下生产废气包括井下凿岩、爆破、铲装、破碎等产生的粉尘;爆破产生的炮烟等。主要采取如下除尘措施:a.井下凿岩采用湿式凿岩作业,凿岩机、钻机配备洒水除尘装置;b.爆破前后及装矿前对爆堆进行喷雾和洒水;在溜井口、放矿口安装喷雾器,矿岩铲运、装卸、运输等产尘点进行喷雾洒水,抑制粉尘。c.爆破使用铵油炸药及2#岩石炸药,炮烟中含有CO和NOx,局部通风,采用大量风稀释;d.井下坑内破碎站,为消除颚式破碎机在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在破碎机进出口处设抽尘点,封闭尘源并进行抽风,配1套CJ2316型湿式除尘设备,除尘效率达95%,净化后废气由回风系统排出地表,出口浓度满足排放标准要求。e.各产尘点、进风井巷和回风井巷进行粉尘浓度监控测定。(2)废石场改扩建项目废石场的排弃面积和排弃高度会逐渐增大,在未形成稳定的边坡和台段前,废石裸露面会产生扬尘,在大风天气,裸面起尘量较大,会影响周边环境。为了减少废石场表面起尘,对于排运废石的道路,采取定期洒水降尘措施;在废石排弃过程中需采取洒水、碾压措施;对于堆放稳定的平盘和边坡可选择适宜的灌木、草类,及时进行生态恢复。(3)运输道路改扩建工程运输量较大,由运输引发的粉尘无组织排放量较大,评价建议运输道路硬化,配备洒水车对路面进行洒水降尘,并在道路两旁种植灌木、乔木进行绿化。3、锅炉烟气采矿工业场地设一座锅炉房,锅炉房内设4台DZL6-1.25-A蒸汽锅炉(3用1备),每台锅炉安装高效湿式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5,脱硫效率为50。锅炉房设1座45m高烟囱,上口直径1.0m,锅炉烟气净化后经烟囱外排。1.6.2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1、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选用1套SEJ-10型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能力10m3/h,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标准,排入沉淀蓄水池沉淀后回用于场地道路洒水、绿化及选厂生产,不外排。矿井地下涌水量为5280m3/d,通过井下排水系统抽至地表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绿化、降尘及生产,多余部分供河北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用,不外排。拟在机修区建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14m3/h,采用物理处理法处理,处理后废水全部回用于地面冲洗,不外排。2、地下水保护措施改扩建工程地下水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周边民用水井及地表水体滦河和小沙河。(1)矿井年涌水量为161.6万m3(5280m3/d),企业除企业自用外,剩余水量供河北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生产用水,目前,企业已与河北迁安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过了供水协议。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区域水资源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2)在本次改扩建工程运营过程中会定期监测周边地下水的水位、水量等,监测频率为一季度1次,如发现因本项目导致周边居民用水受到影响,建设单位将利用村镇现有供水设施,将矿坑水处理后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提供村民饮用,保障村民用水安全。1.6.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对所有设备均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提高检修安装精度,将矿石、废石装卸布置在卸矿仓内,提升机、风机及各种选矿设备均置于车间内,锅炉风机、除尘风机、通风机除置于机房内,在排气管道安装消声器。在生产管理区道路两侧及矿区空地植树造林,形成一定宽度的绿化带,既可降低噪声,阻留扬尘,又可绿化美化环境。1.6.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废石和尾矿分别建废石场和尾矿库堆存,并采取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可达到合理的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小,在办公、生活及宿舍等地设垃圾筒,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选矿废水处理站污泥排入尾矿库,处置合理。1.6.5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实施生态建设规划,对目前矿区外围现有的生态林地、草地防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有效的生态防护体系;(2)按照水保方案实施水土保持措施,重点对矿区内的道路、废石场、采区等设置水保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3)及时对柳河峪废石场、白马山废石场到位平台和边坡进行生态复垦;白马山内排废石场启用后,产生的废石全部内排至白马山采空区,关闭柳河峪废石场和白马山废石场,并进行全面复垦;(4)新尾矿库永久性边坡平台及时覆土绿化。2、生态恢复方案根据改扩建工程内容及总平面布置,将矿区生态复垦分为沙河山和白马山采区、白马山废石场和柳河峪废石场、老尾矿库、新尾矿库、工业场地及选厂、炸药库及车队、管线道路等8个分区。新尾矿库区复垦方案:参照老尾矿库的生态复垦方案,对新尾矿库顶部平台覆土0.5m,种植沙棘,复垦为灌木林地;周边平台和边坡覆土0.5m,种植火炬树、柳树、桧柏、香花槐等树种,并在林下撒播草籽,复垦为林地。沙河山采区复垦方案:沙河山采区由于采坑较深(-248m),不具备全面复垦的条件,可用作区域采矿企业的废石场。沙河山采区外围种植防护林带,树种可选择柳树、杨树、刺槐等落叶乔木树种与油松、侧柏、桧柏等常绿树种混栽;同时在四周有条件的台段和边坡覆土,种植沙棘、爬山虎、并撒播草籽。其他各分区复垦方案:最终形成的平台:覆土0.5m,种植火炬树、柳树、桧柏、香花槐等树种,并在林间撒播草籽或固氮类植物,如苜蓿,有条件时,可及时复垦为农用地。最终形成的边坡:覆土0.5m厚,种植火炬树、刺槐、沙棘等植物,并撒播草籽,复垦为灌草地或林地。生态复垦工作完成后,矿区土地复垦总面积为362.37hm2,(现有复垦面积67.36hm2,新增面积295.01hm2),改扩建工程总体土地复垦率为100%,植被恢复系数为84%,满足改扩建工程总体土地复垦率80%、植被恢复系数70%的生态恢复目标。改扩建工程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