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_经济大危机_好_第1页
第4课_经济大危机_好_第2页
第4课_经济大危机_好_第3页
第4课_经济大危机_好_第4页
第4课_经济大危机_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经济大危机 温故知新 一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 有何影响 在法国 在美国 会议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20世纪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繁荣 一时 一 1924 1929年的繁荣时期 问题一 了解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快的表现 P20页第一段小字 这种经济繁荣是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 问题二 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 盲目扩大生产 千方百计压低工人工资 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从而造成生产相对过剩 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相对过剩 1 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二 1929 1933年的经济危机 一 1924 1929年的繁荣时期 黑色星期四 晴雨表 股市是 2 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崩溃 3 主要特点 表格 经济危机的特点 破坏性大 1929 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范围广 美国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社会各行业各部门 时间长 1929 1933年 前后5年 2 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崩溃 3 主要特点 1 涉及范围特别广 2 持续时间比较长 3 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加州洛杉矶 等待工作的队伍排成长长的一列 经济 经济危机使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工人大量失业 劳动人民生活恶化 一名工人的家庭生活一角 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 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 在法国 在荷兰 在丹麦 整箱的桔子 整船的鱼 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 无数的奶牛 小羊被杀死 巴西资本家则销毁了两个多万袋咖啡 影响 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 破坏生产 为什么 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 流离失所 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 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动脑筋 A 销毁商品的原因 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 维持利润 B 暴露的本质 资本家唯利是图 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危机中汽车工人举行罢工示威 影响 政治 引起了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 政局动荡 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意大利 法西斯党德国 纳粹党日本 军部法西斯英国 雅利安人运动 法国 火十字党 美国 德国人在美协会 经济大危机1929 1933 罗斯福新政 建立法西斯专 政对外侵略扩张 寻找摆脱危机出路 各国如何摆脱危机 美国 德日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 1933 1945 他是继华盛顿 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 罗斯福 三 美国挽救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1933年3月4日 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 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他也鼓励美国人民 TheonlythingwehavetofearisfearItself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 只是恐惧本身 三 罗斯福新政 1933年 1 目的 2 中心措施 3 前提 4 特点 实质 手段 新在哪里 5 评价 6 启示 消除危机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罗斯福新政措施 1 对工业的调整 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中心措施 2 整顿银行 3 农业方面 4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恢复了银行的信用 促进了农业复苏 便利了生产和交通 吸纳了大量失业者 从而刺激了生产和消费 三 罗斯福新政 1933年 1 目的 2 中心措施 3 前提 4 特点 实质 手段 新 在哪里 5 评价 6 启示 消除危机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对工业的调整 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1938年 罗斯福新政的前提 特点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 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 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社会管理模式 人们称之为计划经济 从1928年到1932年 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 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 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 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 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 大国崛起 三 罗斯福新政 1933年 1 目的 2 中心措施 3 前提 4 特点 实质 手段 新在哪里 5 评价 6 启示 消除危机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对工业的调整 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1 积极 作用 国内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到调整 巩固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国际 地位 它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 局限 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 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三 罗斯福新政 1933年 1 目的 2 中心措施 3 前提 4 特点 实质 手段 新在哪里 5 评价 6 启示 消除危机 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对工业的调整 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积极作用 局限性 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而中国邓小平改革开放却是放松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但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 要有创新 探索精神 2 要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本国国情出发 3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启示 从1935年开始 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 1936年底 美国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 农业生产也有较大恢复 到1939年 GNP 国民生产总值 增至2049亿美元 失业人口减至800万 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局限性 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只能遏制危机 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 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比较华盛顿 林肯 罗斯福 华盛顿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独立战争 取得民族独立 林肯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维护国家统一 南北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罗斯福 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度过了危机 经济大危机 1929 1933年 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 日法西斯专政 相对稳定时期 1924 1929年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1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 维护了现有制度 促进了经济恢复 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A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C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D 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C 2 某同学对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 你认为正确的是 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 范围广 破坏性强等特点 它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 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A B C D D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1938年 美国政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 中心措施 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 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其目的是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 经济危机的直接直接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 过度信贷消费 市场供需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 1 对工业的调整 根据 国家工业复兴法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2 整顿银行 3 农业方面 4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 罗斯福新政 第四课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时间 影响 背景 目的 范围广 破坏性大 美国 起点 范围 特点 时间长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 1933年 1 2 3 成效 地位 性质 中心措施 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 直接 消除危机 根本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 罗斯福新政 在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厂 在纽约举行的国家复兴总署成立庆祝大会 纳斯达克指数攀升引起投资者欢呼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 巩固与发展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罗斯福新政成效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先例 地位 新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1 积极 作用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这次经济大危机 经济缓慢恢复 人民生活改善 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到调整 巩固和发展 地位 它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 局限 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 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第四课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时间 影响 背景 目的 范围广 破坏性大 美国 起点 范围 特点 时间长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 1933年 1 2 作用 性质 中心措施 资本主义内部的调整 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 直接 消除危机 根本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罗斯福上台 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地位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时间 影响 背景 目的 范围广 破坏性大 美国 起点 范围 特点 时间长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929 1933年 1 2 作用与地位 性质 中心措施 资本主义内部调整 国家对工业进行调整 直接 消除危机 根本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罗斯福上台 颁布 国家工业复兴法 单项选择题1 在以下年代中 哪一时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 相对稳定 时期 A 1929 1933年B 1924 1929年C 1918 1923年D 1933 1939年2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A 战后市场持续萎缩B 盲目扩大生产与销售间矛盾日益尖锐C 股票投机破坏金融秩序D 失业人数激增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3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开始的国家是 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日本4 1929 1933年经济危机的范围 A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B 美国C 所有资本主义国家D 欧洲 新政 本质 特点 5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 波及范围特别广B 持续时间特别长C 破坏性特别大D 各国法西斯上台6 罗斯福推行 新政 的根本目的是 A 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C 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D 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7 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 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B 缓和社会和阶级矛盾 实行社会福利措施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 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8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B调整农业C调整工业D兴建公共工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 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语材料三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 殖民地 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 德意志民族就是最优秀的民族 有权统治全世界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近代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材料一演说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 面对这种情况 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结果如何 3 材料二中罗斯福说 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为什么 4 德国是如何实施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这一设想的 结局如何 1 1929 1933美国经济危机的情况 2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结果使美国摆脱了危机 经济缓慢恢复 统治得到稳定 3 不能实现 因为他的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的前提下 没有触及危机产生的根源 即资本主义制度 4 建立法西斯专政 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侵占欧洲一系列国家 德国最后被打败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时期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相对稳定时期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 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我会三项技能 我会说三国语言 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 我有三个孩子 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 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问题 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 影响一 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劳动人民生活恶化 经济危机的影响 请看P20页导言框 材料 问题 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经济危机的直接影响 影响一 大量工人失业 劳动人民生活恶化 影响二 资本家销毁商品 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