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盘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贵州省盘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贵州省盘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贵州省盘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贵州省盘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贵州省盘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I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ABCD2.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赋在武帝时代走向创作全盛时期B唐田园派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D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世情小说3.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4.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5.西汉时期,太学开设并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课程。这反映出儒学教育()A课程设置多样化B由精英化走向世俗化C向社会下层扩展D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6.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主要是( )A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B从统治者的角度去阐述封建伦理道德C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D为了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7.“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其中。”持这种观点应属于()A顽固派B洋务派C早期维新派D维新派8.史学家陈衡哲在评论欧洲某一历史运动时说道:“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这里所说的“反动”主要指的是()A否认宗教神学B追求高雅精致C享受现世人生D反对君主专制9.邓小平说:如果( )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下列哪一个时间适合填写在括号里( )A50年代以来B60年代以来C70年代以来D80年代以来10.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11.1918年11月,李大钊为宣传十月革命而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BCD12.马丁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种主张( )A否认了罗马教会存在的合法性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1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的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14.西方共和观念传人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据新青年中“共和”、“民主”两词的使用频率统计,“民主”一词的使用次数在1918年时还远远少于“共和”一词,而从1919年1月开始反超“共和”。上述变化反映()A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D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望15.“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为此,他做出的选择是()A只依靠农民阶级进行革命B发动国民革命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开展社会主义革命16.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BCD17.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18.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C批判了路德背离入文主义精神D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19.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名著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该学者评论的名著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0.“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在近代中国最早认识到这种现状的是()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D马克思主义者21.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下列两本著作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是否抵御外来侵略C是否与外国正常交往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22.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A提出“双百”方针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3.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24.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是“智慧的化身”。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世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D开始了对人本身的哲学认识25.“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这一思想主张最有可能出自先秦时的()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6.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C李贽的焚书藏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27.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舁,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28.1914年9月袁世凯举行盛大祭孔典礼。康有为同时也宣称:“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袁世凯企图通过尊孔达到顺利复辟帝制的目的B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完全一致C康有为意图借助袁世凯来宣传他的维新变法思想D袁世凯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坚决捍卫者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李鸿章晚年之著著失败,皆由于是。彼李鸿章固非能造时势者也,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义理所困,而不能自拔。李鸿章不生于欧洲而生于中国,不生于今日而生于数十年以前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而况乎其所遭遇,又并其所志而不能尽行哉?吾故曰: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梁启超李鸿章传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梁启超“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的含义。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分为中直(包括军直系统)、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8个代表团。在七大代表中,年龄最大的近70岁,最小的才20岁左右。材料二 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报告中,毛泽东说:“决议案(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此外,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过,“如果同志们要为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为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材料三 刘少奇在党的七大报告论党中指出:实践反复证明,毛泽东思想“是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当革命是在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指导之下,革命就胜利,就发展;而当革命是脱离了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的指导时,革命就失败,就后退。”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会议对树立党的理论旗帜有何贡献?(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结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书艺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材料二下面是战国时期两位思想家的言论摘录:“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材料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材料四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2)材料二中的两位思想家分别是谁?概括二人的思想主张。(3)材料三代表了哪一社会阶层的利益?(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哪些思想主张?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适应了汉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需要,故正确;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适应了儒学的发展,故正确;明清时期儒学发展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代表,大都批判儒学,没有神圣化,故错误;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适应了当代需要,这都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色,故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2.【答案】D【解析】文学体裁方面出现世俗化即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是在宋朝以后,故排除A、B。而C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是为了收复失地;D是正确的。3.【答案】D【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理学从开始就追求气节,材料仅仅是涉及借用莲来说明其气节,欣赏自然、移情易性仅仅是最表象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与存天理,灭人欲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在于突出人和自然的关系,故C项错误;理学从开始就追求自我完善和君子气节,材料是借物抒情,故D项正确。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结合“西方启蒙思想家”这一内容分析,A,B,D没有体现启蒙思想。限制权力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5.【答案】D【解析】太学设置的课程均是儒家经典,不能体现多样化,故A项错误;太学教育主要还是贵族化,没有走向世俗化,故B项错误;太学是中央教育机构,没有向社会下层扩展,故C项错误;太学设立体现了儒学教育逐步官方化和制度化,故D项正确。6.【答案】B【解析】材料中朱熹强调三纲五常,这是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B项正确。7.【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派主张学习西方的轮船、火器,但又本之中国的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反映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8.【答案】C【解析】据材料“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可判断,这应该是黑死病肆孽后的西欧,社会经济慢慢复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逐渐改变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态度,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可见该运动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批判宗教神权教会统治,没有否认宗教神学,故A项错误;据“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早期,追求的还是较本能和自然方面的需求,还没有追求高雅精致,故B项错误;题干中“反动”是文艺复兴是人民批判基督教的禁欲苦行,开始追求自己的世俗生活,故C项正确;反对君主专制是启蒙运动的主张,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中国的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增强,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排除A、C、D三项,选B。10.【答案】C【解析】甲体现了王阳明理学的注重品德,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乙体现了黄宗羲“工商皆本”和反对专制的思想;丙体现了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丁体现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11.【答案】B【解析】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并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故B项符合题意。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由材料信息可知,马丁路德认为,世俗的权力应高于教皇,这一思想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1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77年”“为国选拔人才”判断,这种“制度”应是1977年重新恢复高考制度。14.【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自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故B、C项错误;“民主”“共和”思想都属于民主启蒙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流行都反映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A项不能反映变化内容,故A项错误;“民主”超越“共和”,结合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历程,说明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望,故D项正确。15.【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没有照搬苏联革命道路的模式,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6.【答案】A【解析】分别为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说法不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还未确立。17.【答案】B【解析】对于君与民的关系,董仲舒主张“屈民而伸君”不同于原始儒学的“民贵君轻”,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故A项错误;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而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故B项正确;题干中的话题主要是关于原始儒学和董仲舒思想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并没有涉及仁爱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德治并没有摒弃,关于德治的主张题干中也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18.【答案】D【解析】路德宗教改革使西欧人从长期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但并没有否定神权统治。马克思“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也说明这点。19.【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小说和戏曲是市民阶层的要求的产物,不是统治阶级主体意识形态的反映,故C正确。20.【答案】C【解析】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众思想需要启蒙的主张,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启蒙思想,故C正确。21.【答案】B【解析】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深度和广度不同。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没有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容。22.【答案】C【解析】文革期间高等院校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邓小平复出后,果断恢复被停止的高考,故选C项。23.【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差异不会影响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只是影响启蒙和现代化的时间,故A项错误;中西方文化传统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西方启蒙和现代化是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启蒙和现代化是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打破了常规的顺序,故C项正确;中西方政治制度与本题无关,故D项错误。24.【答案】D【解析】本题结合苏格拉底的贡献进行分析。A项和苏格拉底无任何关系;B、C两项是智者学派的贡献;苏格拉底重视对人本身的研究,将对人本身的研究引入哲学领域,D项正确。25.【答案】A【解析】材料出自孟子,从材料中“仁则荣,不仁则辱”“贵德而尊士”可知为儒家思想。26.【答案】D【解析】首先搞清楚梁启超的政治主张,作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也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并且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就是说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这一点上,两人的思想产生了共鸣。27.【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故A项错误;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但并未完全取代雕版,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其法用胶泥刻字极为神速”,故C项正确;题目中只是说明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印刷效率比雕版印刷时提高了很多,并未提到对宗教的作用,故D项错误。28.【答案】A【解析】袁世凯为复辟帝制积极宣传尊孔复古,提倡儒家的伦理道德,并举行祭孔大典。29.【答案】含义:敬李之才:李鸿章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艺,推动洋务运动的开展。惜李之识:李鸿章对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