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XX20XX 届毕业生届毕业生 毕毕业业设设计计说说明明书书 题题 目目 XXXXXXXX 吨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院系名称 院系名称 粮油食品学院粮油食品学院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食工食工 XXXXXX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XXXXXX 学学 号 号 XXXXX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XXXXXXXXXX 教师职称 教师职称 XXXXXXXX 20XX 年年 XXX 月月 XX 日日 毕 业 设 计 中 文 摘 要 空 1 行 摘 要 小 4 号宋体 1 5 倍行距 要求 400 字左右 空 2 行 关键词 小 4 号宋体 小 4 号黑体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II 毕 业 设 计 外 文 摘 要 Title 4 号 Times New Roman Abstract 小 4 号 Times New Roman 1 5 倍行距 第一个字应顶格 写 空 2 行 Keywords 小 4 号 Times New Roman 小 4Times New Roman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I 目 录 1 工艺设计说明书 2 1 1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 2 课题意义 3 1 3 工艺设计说明 4 2 计算设计说明书 8 2 1 物料衡算 8 2 2 热量衡算 12 2 3 一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15 2 4 二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16 2 5 精馏塔设计计算 18 2 6 一效冷凝器设计计算 29 2 7 二效冷凝器设计计算 33 2 8 真空干燥机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36 2 9 浸出器的设计计算 39 2 10 粉碎机选型 40 2 11 真空干燥机选型 41 2 12 螺旋卸料离心机的选型 41 2 13 胶体磨选型 41 2 14 螺旋输送机设计计算 42 2 15 暂存罐的设计计算 45 2 16 泵的选型 47 2 17 真空泵的设计选型 50 2 18 管道设计计算 51 2 19 设备明细表 71 致 谢 73 参考文献 74 目录自动生成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2 1 1 工艺设计说明书工艺设计说明书 1 11 1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豆蛋白加工是最近10多年来我国大豆加工利用的新方向 其加工工艺和 传统大豆加工工艺的区别在于大豆经过浸出法提取油脂后 豆粕在低温条件下 脱除溶剂 大豆蛋白质基本不变性 利用此低温脱溶豆粕 俗称白豆片 可以进 一步生产出大豆蛋白粉 大豆组织蛋白 大豆浓缩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等大豆 蛋白产品 我国现今已有30 余家生产大豆蛋白的企业 可以生产大豆组织蛋白 大豆浓缩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 由于美国是大豆的主要产地 所以其大豆加工 业也是规模最大的 根据网上数据统计 目前在美国就有381家企业涉及大豆的 加工 世界上加工大豆蛋白的一些企业如ADM DuPont Protein Technologist 即 以前的保利来蛋白公司 现被DuPont 公司收购 该公司已经在我国收购多家企 业并开始生产分离蛋白 Central Soya International ProteinCorporation 等 其大豆蛋白生产品种基本覆盖了已经成功开发的所有品种 最为重要的是有些 公司的产品已经形成序列化 专一化 有不同类型的蛋白质产品来满足不同的 食品加工需要 据不完全统计 仅ADM和DuPont公司的蛋白产品就达几十种 产 品的应用范围几乎覆盖所有的日常加工食品 同时一些产品的针对性强 有自 己的特定使用对象 而这个问题正是我国大豆蛋白加工所存在的问题 从蛋白 质产品生产厂商数目上看 大豆蛋白的生产以豆奶类 脱脂豆粉 浓缩蛋白 分离蛋白 组织化蛋白的生产较多 而对水解蛋白的生产较少 它的营养价值 与牛乳接近 并且还存在以下几个优势 无乳糖 无胆固醇 富含不饱和脂肪 酸 富含异黄酮 含纤维素 在注重健康的今天得到美国消费者逐步认可 消费 观念发生了改变所致 在对脱脂豆粉进行加工处理时 产品的风味质量得到改善 特有的豆腥味 被去 大豆中含有的所谓 胀气因子 大豆低聚糖也同时被除去 产品中 此部分内容可以用开题报告中相应 的内容 因为要查重 注意修改和 引用标注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3 蛋白质的含量与原料脱脂豆粉相比明显提高 一般不低于70 通常1吨脱脂 豆粉可以生产出368 9kg的浓缩蛋白 蛋白产品的性状与处理方法有关 脱脂豆 粉热变性后水浸提处理 产品的溶解性能低 色泽也较深 醇浸提法生产出的 产品溶解度虽然低 NSI为10 15 但可以保留大豆蛋白的一些功能性质 如粘度 乳化能力等 酸浸提法可以通过后来中和物料中的酸而提高浓缩蛋白 的溶解性能 不同方法生产出的浓缩蛋白均可以形成粉状 粒状的产品形式 均可以最终用于生产组织化大豆蛋白 用乙醇生产的大豆蛋白蛋白质含量高 色泽好 容易干燥 风味好 现在正越来越多的被生产厂家所接受 1 21 2 课题意义课题意义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国 其种植历史长达5000年 大豆经过中国传到东南亚 以后 再经过欧洲而传到美洲 目前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在2000 年 大豆产量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56 相比之下处于第二 第三位的油菜籽 棉籽的产量分别只有11 和12 我国的大豆生产总体趋势为产量有所增加 居 世界第四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它的脂肪 蛋白质和一些微量成分有 重要的利用价值 在大豆的各种化学成分加工 利用中 大豆蛋白质的加工 利用技术一直是加工业和研究者重点注意问题之一 更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低于38 它为大豆所含最主要 也是最重要的营 养成分 所以大豆蛋白质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 并且有十分廉价的植物蛋白 质资源 与其它传统动物蛋白源相比 单位重量的大豆中蛋白质含量要明显高 于动物蛋白 大豆蛋白作为大豆油脂加工业中的重要副产物 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加 工品质 同时蛋白质 异黄酮等成分对现代人类的健康也具有积极的 有益的 作用 在食品加工中大豆蛋白质的应用存在极大的潜力 与美国的大豆蛋白加 工应用情况相比 我国的大豆蛋白深加工产品的生产 应用开发仍然处于发展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4 的初期 虽然在大豆分离蛋白的生产 应用上已经形成相应的规模 但是对于 大豆浓缩蛋白 组织化蛋白 脱脂豆粉 豆乳等产品 它们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更容易形成大规模的生产与应用 可是这些产品的开发 生产却处于萌芽期 急需在未来进行规模性的开发 生产以及应用 1 31 3 工艺设计说明工艺设计说明 1 3 1 设计原则 尽可能采纳当今国内成熟的基本流程和部分规范 国内外先进工艺的应用须通过必需的实验后才能推广 工艺过程连续化属基本要求 同时进可能应用成熟可靠的自动控制仪表 但 也不排出必要的简易可行的半连续或间歇式设备的利用 先进性和实用性结合 1 3 2 工艺设计原理 大豆浓缩蛋白是从脱脂豆粉中除去低分子可溶性非蛋白成分 主要可溶性糖 灰分和各种气味成分等 制得的大豆蛋白制品 目前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工艺一 般有三种 即湿热浸提法 稀酸浸提法和含水乙醇浸提法 此外开始探求用超滤 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 湿热浸提法目前已基本被淘汰 原因是产品风味 色泽和 功能性质都极差 稀酸浸提法制得的大豆浓缩蛋白虽然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 但 蛋白质的得率较低 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综合效益差 超滤法制 备的产品功能特性好 蛋白质得率较高 不足之处在于产品无法干燥处理 醇法 大豆浓缩蛋白的特点在于 产品的风味 色泽好 蛋白质得率高 生产过程中无 污水排放 避免了环境污染 且更有利于对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但醇法大豆浓缩 蛋白由于使用了60 左右的乙醇溶液 蛋白质变性较为剧烈 功能性较差 且目前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酒精消耗高达200 kg t 300 kg t浓缩蛋白 国际上一般 为40 kg t浓缩蛋白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5 以低变性脱脂大豆粕为原料 国内生产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的工厂常采用间歇 式浸出 不仅生产量低 而且原料和乙醇水溶液比之大 每吨醇法大豆浓缩蛋白 的乙醇消耗量高达300 kg 且需蒸馏回收的乙醇量也很大 能耗高 因此 生产 成本高 效益差 若采用连续式工艺则可以大幅度降低乙醇消耗量 改善大豆浓 缩蛋白的功能性质 降低生产成本 在浸提工序中 影响蛋白质溶出率和蛋白质 分散指数的因素 除了乙醇浓度和浸提温度外 还有原料的粒度 固液比 浸提 时间 pH值以及搅拌强度等 浸提时间主要影响蛋白质的溶出率 但在两个指标中均处最后一位 在一定 条件下 浸提时间越长 蛋白溶出率越高 蛋白质分散指数也有增加的趋势 但两 个指标增加的幅度均很小 较长的浸提时间 在较高的乙醇浓度下 会导致蛋白 质的变性程度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直接影响到大豆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分散指 数 且当达到一定时间后 蛋白质的溶出率也趋于恒定 因此 综合两项指标 浸 提时间以30 min为宜 固液比在两个指标中均处于第三位 低浓度溶剂浸出时 1 7 的固液比有利于大豆浓缩蛋白PDI 的提高 高浓度乙醇溶液浸出时1 4的 固液比既可以浸出除去豆粕中与蛋白质结合的脂类物质 风味前体及色素类 又 经济适用 浸提温度提高 有利于蛋白质溶出率的增加 但当温度提高时 在较高的乙醇 浓度下 蛋白质的变性程度增加 从而使大豆浓缩蛋白的PDI 降低 影响产品的工 艺性能 另外高温浸提耗能较多 因而浸提温度建议采用30 乙醇浓度在四个因素中处于首位 属主要因素 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 提 高乙醇浓度不利于豆粕中小分子有机物如低聚糖 皂甙等的浸出 从而使大豆浓 缩蛋白中的蛋白含量降低 如使用95 的乙醇时 蒸馏回收酒精几乎不产生泡沫 说 明皂甙基本上没有被浸出 仍留在大豆浓缩蛋白中 但乙醇浓度的提高 可除去 豆粕中与蛋白质结合的脂类物质 风味前体及色素类 使其在醇法大豆浓缩蛋白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6 中的含量明显降低 因为此类物质可溶于乙醇 因而醇洗豆粕可去除异味及其 色泽变浅 却是很明显的 另外研究发现 乙醇使蛋白质变性的机理不同于热变 性 热变性使蛋白质松散 无序 而醇变性则使蛋白质分子重新构造 形成了比天 然大豆蛋白更加有序的结构 在熵变驱动下伴随自聚集循环形成了蛋白聚集微粒 蛋 白聚集微粒的刚性较大 构象力大 构象更紧密 维持这种紧密构象的作用力是 键能较低的次级键 综合实践和理论分析 我们提出稀浓乙醇两次浸出方案 首 先用60 的乙醇溶液浸提 然后用90 的乙醇溶液二次浸提 工作时间30 min 温度50 固液比分别为1 7 1 4 从而得到具有较好的气味 色泽 蛋白 质分散指数和蛋白含量的大豆浓缩蛋白 1 3 3 工艺流程图 两次乙醇制取浓缩蛋白工艺流程图 60 乙醇溶液 90 乙醇溶液 豆粕 存料斗 环形浸出器上半段 沥干 环形浸出器下半段 胶体磨 暂存 罐 离心分离机 双螺杆高湿挤压机 真空干燥机 粉碎机 集料器 包装机 1 3 4 操作说明 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是从脱溶豆粕开始的 首先把豆粕用刮板输送机送到 暂存箱里 箱体的大小应该合理 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料是通过绞龙送入 浸出器 由于溶剂的易挥发性 绞龙要严格封闭 料有绞龙送入以后 环形浸 出器内开始浸出 浸出时料是静止的 溶剂通过循环泵来连续浸出 浸出器上 半段用 60 的乙醇溶液浸出 固液比为 1 7 豆粕大部分中小分子有机物如低 聚糖 皂甙等被浸出 为了保证两次进出的浓度梯度 必须在上半段进行沥干 沥干液打入暂存罐 然后由暂存罐打入一效蒸发器 上半段沥干以后进入下半 段用 90 的乙醇溶液提取 固液比为 1 4 提取以后用高压泵将混合物料打入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7 胶体磨 胶体磨打磨以后由于其的大的冲力需设一个暂存罐缓冲 然后进入离 心分离机分离 分离以后的溶液打入暂存罐 暂存罐里进行调配 调配成 60 的乙醇溶液再循环利用 分离以后的物料通过输送机进入真空干燥机干燥 干 燥以后的物料进入粉碎机粉碎 最后集料包装 环形浸出器上半段的沥出溶剂 从暂存罐打入一效蒸发器 通过一效加热分离 二效加热分离 进入冷凝器中 冷凝 冷凝以后进入稀乙醇罐 用泵再打入精馏塔 精馏冷却以后打入浓乙醇 暂存罐 1 3 5 平面布置说明 厂房使用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总共两层 其中一 二楼长度为 30m 楼 宽度为 18 米 根据工艺流程设计的所确定的全部设备 按着工艺生产的要求合理的进行 平面布置 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冷凝罐所接管路较复杂且所接管路相同 所以集中摆放 楼 分离机放在 二楼 冷凝器大部分放在二楼 精馏塔冷凝器放在二楼 胶体磨放在一楼 真 空干燥机集中摆放 都放在一楼 蒸汽分配器摆放在二楼 1 3 6 设备选型说明 1 浸出器的选择 目前大豆浓缩蛋白的生产工艺一般有三种 即湿热浸提法 稀酸浸提法和含 水乙醇浸提法 乙醇浸提是制备的大豆浓缩蛋白是一种高蛋白的大豆制品 其氨基酸组成 合理 产品的风味清淡 色泽较浅 蛋白损失较小 乙醇浸提工艺不断发展 现在用两次乙醇溶剂的浸提 通过浓度梯度既解决了高浓度浸提豆粕时中小分 子有机物如低聚糖 皂甙难提出的问题 又解决了低浓度浸提豆粕中与蛋白质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8 结合的脂类物质 风味前体及色素类难提出的问题 特别是用环形浸出器的浓 度阶梯连续浸提 既可以解决平转浸出器的渗透问题 又可以降低设备的空间 布置 便于维修 通过在上浸提段设沥干段来实现两次浓度梯度 上半段的沥干液用泵打出 下半段在打入新的高浓度溶剂 高浓度的溶剂浸提以后不再打出 而是和物料 一起打入胶体磨 设备采用自动保压 自动拉板 程控等功能 操作简单 安全 省力 通 过操作控制板上的按钮即可实现浸出器的连续动作 其中配有多种安全装置 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浸出器的正常运行 旁边设平台便于操作人员的观察 2 胶体磨的选择 JM 系列胶体磨由 85 型不锈钢 半不锈钢和 130 型胶体磨组成 该系列胶 体磨是对流体 半流体物料进行精细化研磨处理的设备 3 水喷射泵的选择 蒸汽喷射泵是一种具有抽真空 冷凝 排水等三种有效能的机械装置 它 是利用一定压力的水流通过对称均布成一定倾斜度的喷咀喷出 聚合在一个焦 点上 由于喷射水流速度很高 于是周围形成负压使器室内产生真空 另外由 于二次蒸汽与喷射水流直接接触 进行热交换 绝大部分的蒸汽冷凝成水 小量 未被凝的蒸汽与不疑结的气体亦由于与高速喷射的水流互相摩擦 混合与挤压 通过扩压管使器室内形成更高的真空 2 2 计算设计说明书计算设计说明书 2 12 1 物料衡算物料衡算 2 1 1 主体物料衡算 1 原料组成 一些原料的设计数据不得与前 人的数据一样 防止重复 原 料数据要有来源 不要不切合 实际的瞎编 比如参考发表的 文章 教材或者实验室结果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9 原料的氮溶指数 NSI 70 2 原料数量 本工艺设计课题为 8000T D 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产率按 65 个 一年按 300 个工作日 则原料 A 8000T Y 65 12307 7T Y 41T D 1708 3kg h 原料中各组分的含量 单位 kg h 3 用 60 酒精浸出洗涤时 60 浸出洗涤时有 95 蛋白 10 脂肪 90 粗纤维 10 灰分 90 寡聚糖 10 低聚糖转移到蛋白液中 则蛋白液干物质量 B1 95 956 6 10 17 1 85 4 90 102 5 10 205 90 205 10 908 77 1 71 76 86 10 25 184 5 20 5 1202 6 kg h 用 60 酒精水溶液浸泡后沥干 蛋白含溶 70 且 60 酒精水溶液按 1 7 加入 设 x 为浸泡后沥干的湿粕中酒精水溶液的量 则 x 2806 1kg h 70 100 6 1202 x x 湿粕总重 x 1202 6 4008 7kg h 进入一效蒸发器的液体 C 7 1708 3 1708 3 4008 7 9657 7kg h 与物料中的水混合后酒精浓度 3 59 7 136 3 17087 60 3 17087 蛋白质脂肪水分粗纤维灰分寡聚糖 低聚糖 56 1 8 5 6 12 12 蛋白质脂肪水分粗纤维灰分寡聚糖低聚糖 956 617 1136 785 4102 5205 0205 0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10 进入蒸发器的液体浓度 2 56 100 7 9657 3 59 1 2806 3 17087 4 90 酒精水溶液浸出洗涤时 90 酒精水溶液 1 4 加入浸出洗涤时 有 99 蛋白 90 的脂肪 90 的粗纤 维 90 灰分 90 的寡聚糖 90 低聚糖转移到蛋白液中 则蛋白液干物质量 B2 99 908 77 90 1 71 90 76 86 90 10 25 90 184 5 90 20 5 1164 1 kg h 5 进入胶体磨的量 D 1164 1 1708 3 4 2806 1 10803 4 kg h 6 酒精水溶液量 E 4 1708 3 2806 1 1202 6 1164 1 9677 8 kg h 7 离心分离后含湿量 70 F 2716 2kg h 70 100 1 1164 F F 8 从离心机分离出的酒精水溶液 H 10803 4 3880 3 7023 1 kg h 9 进入挤压机的量为 G 2716 2 1164 1 3880 3kg h 10 挤压后含溶 45 L 952 4 kg h 45 100 1 1164 L L 进入真空干燥机的量 G L 1164 1 2116 5 kg h 10 从真空干燥机出来成品含水量 6 7 I 83 6 kg h 7 6 1 1164 I I I 1164 1 1247 7 kg h 成品含酒精量 500ppm J 0 62 kg h 1000000 500 7 1247 J J 成品量 1247 7 0 62 1248 32kg h 蛋白得率 100 3 1768 成品量 1 73 100 3 1708 32 1248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11 进入真空干燥机冷凝器的酒精量 K 2116 5 1248 32 868 18kg h 进入稀乙醇周转罐的量 L 7023 1 K 7023 1 868 18 7891 28kg h 2 1 2 蒸发器物料衡算 1 一效蒸发 查许开天编 酒精蒸馏技术 由表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 设定 一效蒸发器的绝压为 80 0kpa 时在温度 80 条件下蒸发 查表 水 酒精的气相和液相物理参数 得 蒸汽的酒精浓度为 78 5 进一效蒸发器的糖的浓度 82 3 100 7 9657 6 1202 7 136 3 1708 出一效蒸发器的糖的浓度 6 则 9657 7 3 82 M 6 M 6148 7kg h 一效蒸发器蒸发的酒精水溶液的量 9657 7 6148 7 3509 0 kg h 出一效蒸发器的酒精水溶液的浓度 9657 7 56 2 3509 0 78 5 6148 7 P 得 P 43 5 2 二效蒸发 出二效蒸发器的糖的浓度为 14 9657 7 3 82 Q 14 Q 2635 2kg h 二效蒸发器蒸发的酒精水溶液的量 6148 7 2635 2 3513 5 kg h 由表 水 酒精的气相和液相物理参数 得出二效蒸发器酒精蒸汽的酒精浓度为 75 5 糖浆中酒精浓度 77 0 100 2 2635 5 75 5 3513 5 783509 2 56 7 9657 查许开天编 酒精蒸馏技术 由表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 设定二效蒸发器的工作压力 30kpa 真空度 温度 60 2 1 3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进精馏塔的酒精水溶液浓度为 Xf 77 5 35133509 5 75 5 3513 5 783509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12 Xd 90 设定 Xw 1 原料液流量 F 3509 0 3513 5 7022 5 kg h 总物料衡算 F D W 则 D W 7022 5 易挥发组分的物料衡算公式 F Xf D Xd W Xw 则 7022 5 77 D 90 W 1 F 原料液流量 Xf 原料液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 D 馏出液流量 Xd 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 W 釜残液流量 Xw 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 方程 和 联立可解得 D 5881 3kg h W 1141 2kg h 2 2热量衡算热量衡算 2 2 1 一效蒸发器热量衡算 1 主要参数 糖的比热容参考 化工原理 附录十四常用固体材料的密度和比热容得 C糖 糖 0 9630 KJ Kg 乙醇的比热容参考 日用化工理化数据手册 表 17 12 乙醇液体的热容得 50 时 C乙醇 乙醇 0 669 卡 克 2 801 KJ Kg 80 时 C乙醇 乙醇 0 769 卡 克 60 C乙醇 乙醇 0 702 卡 克 水比热容参考 化工原理 附录水的重要物理性质 50 时 C水 4 174kJ kg 80 时 C水 4 195 kJ kg 50 时的汽化热为 2368 1 kJ kg 60 时的 汽化热为 2355 1 kJ kg 80 时的汽化热为 2307 8 kJ kg 一效绝压为 450kpa 时 蒸汽温度为 147 7 此时蒸汽潜热 r 2125 4 kJ kg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13 查扈文胜编 常用食品数据手册 由表 各种浓度酒精的沸点和汽化热得 乙醇 在 50 时的汽化热为 211 6kcal kg 60 时的汽化热为 212 3 kcal kg 80 时的汽化热为 213 4 kcal kg 2 进入一蒸的物料量 糖 9657 7 3 82 368 9 kg h 酒精 9657 7 56 2 5427 7 kg h 水 9657 7 368 9 5427 7 kg h 3 物料带入的总热量 Q进 Q糖 Q乙醇 Q水 Q蒸汽 糖带入的热量 Q糖 m c t 368 9 0 9630 50 17762 5 kJ h 乙醇带入的热量 Q乙醇 m c t 5427 7 2 801 50 760149 385 kJ h 水带入的热量 Q水 m c t 3861 1 4 174 50 805811 57 kJ h 蒸汽带入的热量 Q蒸汽 D 2125 4 kJ h 4 物料带出的总热量 Q出 Q1糖 Q1乙醇 Q1水 糖带出的热量 Q1糖 368 9 0 9630 80 28420 1 kJ h 乙醇带出的热量 Q11 乙醇 5427 7 3509 0 78 5 0 769 4 1868 80 688524 6 kJ h Q12 乙醇 3509 0 78 5 0 769 4 1868 80 3509 0 78 5 213 4 4 1868 1073598 03 4999480 98 3170600 9 kJ h Q1乙醇 Q11 乙醇 Q12 乙醇 3859125 5 51 kJ h 水带出的热量 Q11 水 3861 1 3509 0 1 78 5 4 195 80 1042596 8 kJ h Q12 水 3509 0 21 5 2307 8 3509 0 21 5 4 195 80 1994273 5 kJ h Q1水 Q11 水 Q12 水 3036870 3 kJ h 5 用总热量衡算得到直接蒸汽耗量 物料带入的总热量 Q进 物料带出的总热量 Q出 则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14 Q进 17762 5 760149 385 805811 57 D 2125 4 15837273 5 D 2125 4 Q出 28420 1 3859125 5 51 3036870 3 6924415 9 kg h 加热蒸汽耗量 D 6924415 9 15837273 5 2125 4 2512 8 kg h 设加热蒸汽的热损失为 2 则 D1 D 1 2 2563 0 kg h 2 2 2 二效蒸发器热量衡算 1 进入二蒸的物料量 糖 9657 7 3 82 368 9kg h 酒精 6148 7 43 5 2674 7 kg h 水 6148 7 368 9 2674 7 3105 1 kg h 2 物料带入的总热量 Q进 Q2糖 Q2乙醇 Q2水 Q2蒸汽 糖带入的热量 Q2糖 Q1糖 368 9 0 9630 80 28420 1 kJ h 乙醇带入的热量 Q2乙醇 Q11 乙醇 688524 6kJ h 水带入的热量 Q2水 Q11 水 1042596 8 kJ h 二次蒸汽带入的热量 Q2蒸汽 3 物料带出的总热量 Q出 Q3糖 Q3乙醇 Q3水 糖带出的热量 Q3糖 368 9 0 9630 60 21315 0 kJ h 乙醇带出的热量 Q31 乙醇 2635 2 0 77 0 702 4 1868 60 3578 3 kJ h Q32 乙醇 3513 5 75 5 0 702 4 1868 60 3513 5 75 5 212 3 4 1868 2825663 1 kJ h Q3乙醇 Q31 乙醇 Q32 乙醇 2829241 4 kJ h 水带出的热量 Q31 水 3105 1 3513 5 1 75 5 4 178 60 562599 2 kJ h Q32 水 3513 5 24 5 2355 1 3513 5 24 5 4 178 60 2243075 0 kJ h Q3水 Q31 水 Q32 水 2805674 2 kJ h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15 5 用总热量衡算得到直接蒸汽耗量 物料带入的总热量 Q进 物料带出的总热量 Q出 则 Q进 28420 1 688524 6 1042596 8 Q2蒸汽 1759541 5 Q2蒸汽 蒸汽 Q出 21315 2829241 4 2805674 2 5656230 6 kJ h 得到 二效蒸发消耗的能量 Q2蒸汽 5656230 6 1759541 5 3896689 1 kJ h 设热量损失为 5 则修正后 Q2蒸汽 3896689 1 1 5 4091523 6 kJ h 查许开天编 酒精蒸馏技术 由表 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汽化热 得 一蒸二次蒸汽的潜热为 292 46 kcal kg 一效蒸发二次蒸汽所能提供的潜热 3509 0 292 46 4 1868 4296670 6 kJ h 二次蒸汽利用率 2 95 100 4296670 6 4091523 6 2 32 3 一效蒸发器设计计算一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1 一效传热面积计算 压强为 450kpa 时饱和蒸汽的温度 T 为 147 7 查许开天编 酒精蒸馏技术 80kpa 时 56 2 酒精溶液沸点为 74 7 参考 化工原理 表 6 2 各种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外热式蒸发器取 K1 1200W m2 K t1 147 7 74 7 73 0 Q1 D r 2563 2125 4 5447400 2kJ h 1513166 7 W S1 Q1 K1 t1 1513166 7 1200 73 17 27 为安全计 S 17 27 1 2 20 7 2 加热室 选用直径为 38 3mm 长为 l 3m 的无缝钢管作为加热管 则管数为 n S do l 20 7 0 038 3 58 加热管按正三角形排列 则管束中心线上的管数约为 nc 1 1 1 1 8 3 取为 9n58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16 取管心距 t 为 70mm 则管束中心线上最外层管的中心至壳体内壁的距离 b 为 1 5do 则加热室的内径为 Di t nc 1 2b 70 9 1 2 1 5 38 560 114 674mm 取 Di 700mm 2 循环室 由于 D d d 为加热管内径 D 217 9mm 取为 220mmn 1 4 0 3 分离室 取分离室的高度为 H 1 5m 查扈文胜编 常用食品数据手册 绝对大气压下 蒸汽中酒精浓度 78 5 时 蒸汽密度近似为 1 200 kg m3 所以压强为 80kpa 时二次蒸汽的密度为 1 104kg m3 则二次蒸汽的体积流量为 Vs m3 s883 0 104 1 3600 3509 3600 W 允许蒸发体积强度 Vsy 为 1 1 1 5 m3 m2 s 取 Vsy 1 1 m3 m2 s 则 V m3 V D2 H 而 1 2 取 H 1 8 则803 0 1 1 883 0 4 Vsy Vs 4 D H D 753mm 取为 900mm 外热式自然循环管蒸发器的主要数据 表 1 一效蒸发器的主要数据 加热管加热室分离室循环管 规格 mm长度 m根数直径 mm长度 m直径 m高度 m直径 mm 38 335870039001 8220 2 42 4 二效蒸发器设计计算二效蒸发器设计计算 1 二效传热面积计算 压强为 80kpa 时饱和蒸汽压的温度 T 74 7 二效蒸发器在绝压为 30kpa 时溶液沸点为 52 7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17 Q2 3877852 1kJ h 1077181 1 w t 73 8 52 7 22 故传热面积 S tK Q 参考卷 6 2 各种蒸发器的传热系数 化工原理 取 K 1200 w m2 k S 1077181 1 1200 22 40 8 m2 为安全计 取 S 40 8 1 2 48 96 m2 2 加热室 选用直径 38 3mm 长为 3m 的无缝钢管作为加热室 则管数为 n S do l 48 96 0 038 3 136 8 取为 137 加热管按正三角形排列 则管束中心线上的管数约为 nc 1 1 1 1 13n137 取管心距 t 为 70mm 则管束中心线上最外层管的中心至壳体内壁的距离 b 为 1 5do 则加热室的内径为 Di t nc 1 2b 70 13 1 2 1 5 38 700 114 954mm 取 Di 960mm 2 循环室 根据经验循环室的截面积取 80 的加热管总截面积 则循环管总截面积为 f 0 8 n di2 4 0 8 3 14 137 0 038 2 0 003 2 4 0 0879 所以 循环管直径为 d 取为 350 mmmm 6 334 12 0 44 f 3 分离室 取分离室的高度为 H 1 8m 高度与直径之比为 1 到 2 查扈文胜编 常用食品数据手册 绝对大气压下 蒸汽中酒精浓度 75 5 时 蒸汽密度近似为 1 1617 kg m3 所以压强为 30kpa 时二次蒸汽的密度为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18 1 1269kg m3 压强为 30kpa 时二次蒸汽的密度为 0 30799kg m3 所以二次蒸 汽的体积流量为 Vs m3 s 0 787 m3866 0 1269 1 3600 5 3513 3600 W 1 1 S V V 1 1 866 0 V D2 H 而 1 2 取 H 1 8 则 D 746 取为 900mm 4 D H 外热式自然循环蒸发器的主要数据 表 2 二效蒸发器的主要数据 加热管加热室分离室循环管 规格 mm长度 m根数长度 m直径 mm直径 mm高度 m直径 mm 38 339239609001 8350 2 52 5 精馏塔设计计算精馏塔设计计算 2 5 1 最小回流比 Rmin 的确定 计算公式 Rmin XD Yq Yq Xq 馏出液质量浓度 XD 90 原料液质量浓度 XF 77 塔釜液质量浓度 Xw 1 馏出液摩尔浓度 779 0 18 1007 46 90 07 46 90 原料液摩尔浓度 567 0 18 2307 46 77 07 46 77 塔釜液摩尔浓度 004 0 18 9907 46 1 07 46 1 原料液汽化热 I 0 567 213 2 4 1868 46 07 0 433 550 8 4 1868 18 41290 kJ 有天津大学 化工原理 下册图 1 3 XF 0 567 时 溶液泡点约为 78 平均 温度 由附录查得 49 下 乙醇溶液的比热容为 0 645 卡 克 49 2 2078 故原料液的平均比热容为 CP 0 645 4 1868 46 07 0 567 0 645 4 1868 18 0 433 91 6 KJ kmol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19 q 则129 1 6 41290 6 41290 2078 6 91 m mp r rtC 75 8 1 q q 由天津大学 化工原理 下册图 1 4 作图 在 x 0 567 处作 y 方向直线交 y x 于点 e 过点 e 作斜率为 8 75 的直线 交平衡线于一点 则 xq 0 61 Yq 0 69 Rmin 1 11 qq qD xy yx 61 0 69 0 69 0 779 0 实际回流比为 R 1 5 Rmin 1 5 1 11 1 67 2 5 2 蒸汽流量与进入塔板的液体的计算 由 常用食品数据手册 中国食品出版社 中卷 4 1 18 酒精蒸汽的重度和比 容 绝对大气压 查得 rv 1 396kg m3 又 D 5881 3 W 1141 2 蒸汽流量 Vs D R 1 rv 可得 Vs 5881 3 1 67 1 1 396 11248 6 m3 h 3 125 m3 s 进入塔板的液体 密度 829kg m3 质量流量 Ws 5881 3 1 67 9821 8kg h 则体 积流量 Ls 9821 8 829 3600 0 0033 m3 s 2 5 3 浮阀精馏塔设计 参考刘道德编 化工设备的选择与工艺设计 采用 F1 型浮阀 重阀 蒸汽流量 Vs 3 125m3 s 蒸汽密度 V 1 396kg m3 查 常用食品数据手册 液体流量 Ls 0 0033m3 s 液体密度 L 829kg m3 平均操作压强 P 1 013 105Pa 酒精表面张力 22 27 10 5N cm 1 塔径计算 取塔板间距 Ht 450mm 0 45m 塔板上液层深度 hL 常压操作 0 05 0 07m 取 hL 0 07m 故分离空间为 Ht hL 0 45 0 06 0 39m 动能参数为 026 0 396 1 829 125 3 0033 0 v l Vs Ls 查天津大学出版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图 4 5Smith 关联图 得负荷系数 c20 0 084 此图是按液体表面张力 20Mn m 的物系给出的 而对物系表面张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20 力为其它值时 须按下式校正 C C20 0 2 0 084 0 2 0 0858 20 20 27 22 最大允许空塔速度为 Umax C 2 09 m s 396 1 396 1 829 0858 0 v vl 适宜空塔速度 U 一般为最大允许气速的 0 60 0 80 倍 取 U 0 70Umax 0 70 2 09 1 46m s 则塔径 D 取 D 2 2mm U Vs 65 1 46 1 785 0 125 3 785 0 2 塔板层数 查 化工原理 例 1 10 附表 当 xD 0 779 时 yD 0 8 约 xF 0 567 yF 0 682 xw 0 004 yw 0 044 代入汽液平衡方程 y 可得 D 1 13 F 1 64 W 11 4 x x 1 1 全塔平均挥发度 m 59 3 4 1113 1 D W 精馏段平均挥发度 m 1 36 F D 64 1 13 1 求全塔理论板层数 由芬斯科方程式知 Nmin37 5 1 59 3 004 0 004 0 1 779 0 1 779 0 1 1 1 Lg Lg Lg X X X X Lg m F F D D 且 R Rmin R 1 1 67 1 11 1 67 1 0 21 用 化工原理 式 1 49 计算 N Nmin N 2 0 545827 0 591422 0 0 21 0 0027431 0 21 0 435 解得 N 12 不包括再沸器 求精馏段理论板层数 由芬斯科方程式知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21 Nmin29 2 1 36 1 567 0 567 0 1 779 0 1 779 0 1 1 1 Lg Lg Lg X X X X Lg m F F D D 且前已算出 R Rmin R 1 0 21 N Nmin N 2 0 435 解得 N 5 9 故加料板的位置为 从塔顶往下的第 6 层理论板 3 标准塔盘选择 阀孔动能因数 F0 9 11 取 F0 11 则 U0 sm F v 31 9 1815 1 11 396 1 11 0 浮阀孔径取标准 d 39mm 0 039m 故浮阀数为 N 1 281 31 9 039 0 039 0 14 3 125 3 44 0 Udd Vs 按 N 655 1 查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第三版下选取塔盘的主要参数列于下表 选取的塔盘的工艺参数 项目塔径 Dtmm 塔板间 距 Htmm 弓形降 液板 mm 浮阀数 N 个 浮阀排 列方式 阀孔中心 距 t mm 行间距 h mm 参数 2000450 L 1456 H 314296 等腰三 角形 7580 按所选浮阀个数 校核功能因素 F0 即 U0 84 8 296039 0 039 0 14 3 125 3 44 Ndd Vs F0 U0 8 84 10 4 v 396 1 4 塔截面积与溢流装置 塔截面积 At m214 3 4 22 4 TT DD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22 溢流管截面积 Af及溢流管宽度 Wd 由塔盘工艺参数得 Lw 1 456m Dt 2 2m Lw Dt 1 456 2000 0 728 由此值查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第二版上册表 10 33 弓形宽度与面积可得 Af At 0 095Wd DT 0 152 Af 0 095At 0 2983m2 Wd 0 1546DT 0 30 4m 溢流堰高度 hw 因为是一般物系 故取液流收缩系数 E 近似等于 1 则堰上液层高度 How 2 84 1000 E 3600Ls Lw 2 3 0 0115m hw h How 0 06 0 0115 0 0485m 溢流管底与塔盘间距离 h0 取液封高度 hw ho为 12mm ho hw 12 0 0356m 校核降液出口速度 UD Ls Lw Ho 0 0033 1 4568 0 0365 0 062m s UD之值低于 0 07m s 故认为合适 验算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 要求大于 5 秒 Af Ht Ls 0 2983 0 45 0 0033 40 7s 由以上计算认为溢流管尺寸合适流体力学验算 5 流体力学计算 单板流体阻力 hp 干板压降 hc Uo 9 31m s g 9 81m s2 V 1 396kg m3 L 840 61kg m3 浮阀由部分全开转变为全部全开时的临界速度 Uoc Uoc m v 7 8 5 10 825 1 1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23 此时 hc 5 34 液柱m g UU L vococ 035 0 2 气体通过板上清液层的压强降 hi hi hL 对于乙醇和水的物系 则 取为 0 5 hi 0 5 0 06 0 03m 液柱 由表面张力引起的压强降 h 值较小 一般略去不计 所以 hp hc hi h 0 035 0 03 0 065m 液柱 0 065 829 9 81 528 6Pa 每块 板 6 池漏验算 取阀孔动能因数的下限值 F0 5 算出相应的气相最小负荷 Vs min Uo min m s232 4 396 1 5 v o F Vs min m3 s 3 125 496 1 4 4 2322960 0390 039 4 UNdd min o m3 s 所以不会泄漏 7 液泛的验算 为避免液泛 溢流管内清液层高度应小于 ht hw 对一般液体取泡沫层相对 清液层的密度为 0 5 故 ht hw 0 5 0 45 0 按下式计算 hd 0 153 Ls Lw H0 2 0 153 0 0033 1 456 0 0365 2 0 00059m 液柱 故得 Hd 0 065 0 00059 0 06 0 126m 0 249m 因此不会液泛 8 雾沫夹带的验算 对于直径大于 900mm 的塔 泛点 80 时 雾沫夹带才能维持在允许范围内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24 泛点 100 36 1 1 AFA vL v CA ZLsVs 式 Z1 DT 2Wd 2 2 0 304 1 392m AA AT Af 3 14 2 0 2983 2 5434m2 CAF AFO C 其中 为系统因素 参考 化工设备的选择与工艺设计 取 1 为泛点气相负荷系数 由 1 396 kg m3和 HT 0 45m 查得 0 111 故 AFO C v AFO C 1 0 111 0 111 所以 AF C 泛点 47 7 100 111 0 5434 2 0033 0 392 1 36 1 396 1 829 396 1 125 3 小于 80 雾沫夹带在允许范围 9 操作弹性 从雾沫夹带现象考虑气相负荷上限 Vs max 并取泛点 80 即 80 100 36 1 1max Fb vL v s CA ZLsV 80 100 111 0 543 2 392 1 0033 0 36 1 396 1 829 396 1 max s V 解得 Vs max 5 346m3 s a 从液泛角度考虑负荷上限 Vs max 即 Hd max 4 HT HW 0 5 0 45 0 0485 0 249 又因 Hd max hp max hd hL 所以 hp max 0 249 0 00059 0 06 0 188m 而 hp max hc max hi ho hc max hL 0 188m hc max 0 188 0 03 0 158m 根据 hc max 5 34 0 158 解得 18 57 m s L voo g UU 2 max max max o U 河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 25 故得 Vs max m3 s b 56 6 4 29657 18039 0 039 0 比较 a b 式得值 从安全角度考虑 取 Vs max 6 56 m3 s 因此 其弹性为 39 4 496 1 6 56 V V min s max s 10 计算结果 浮阀塔设计计算结果 项目数值 塔径 DT m 板间距 HT m 溢流形式 溢流堰长度 lw m 溢流堰高度 hw m 板上清液层高度 hL m 降液管底与塔盘间距离 hO m 浮阀数 N 个 阀孔速度 Uo m s 阀孔动能因素 F0 阀孔中心距 行间距 t mm 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 s 2 0 0 45 弓形单溢流 1 456 0 314 0 06 0 0365 296 8 84 10 4 75 80 40 7 XXX 吨 年大豆浓缩蛋白工艺设计 26 降液管中当量清液层高度 Hd m 泛点 操作弹性 0 126 47 7 4 39 2 5 4 热量衡算 确定塔釜液加热蒸汽消耗量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级营销员考试试题库与答案
- 社会医学试题(附答案)
- 吴忠市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电路板清洗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助你轻松备考
- 上海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瑞丰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阅读材料 流媒体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20七年级下册-浙教版2020
- 服饰简笔画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服饰彩妆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055.重症超声在重症相关操作中应用专家共识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件)
-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