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最后一课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1.最后一课体裁_,作者_,_国作家。2.本文以_为背景,以_为线索,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强烈的_精神。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挟着( )字帖( )祈祷( )捂着耳朵( )诧异( )惩罚( )钥匙( )踱来踱去( )4.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嫌钱_ 钩鱼_ 矿课_ 奥悔_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行驶缓慢,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展馆内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只见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畅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B、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并向中青年段年龄者伸出魔爪。C、从全国3824种社科类期刊中遴选出102种被确定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D、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以来,我国共发生3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有19.4万只禽发病,死亡18.6万只,扑杀2284.9万只。 课后能力提升(一) 阅读下面的文段,并按要求回答710题。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7.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然为什么“惨白起来”?_8.对“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一句你是怎样理解的?_9.语段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这些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情?_10.语段写韩麦尔先生只说了一句话,就哽住了。请发挥合理想像,将韩麦尔先生没有说出口的话补写出来。 _(二)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钟丽思 记得那是十二月,当八十年代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的时候,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进修。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 入学前,有人向我介绍该校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提问刁钻古怪,几乎让他所有的学生领教过什么叫难堪” 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堂对话课时,就被这位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我说:“概括地讲,先生,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教授弯起右手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首长是如何工作的。” 我说:“我坦诚地告诉先生,我的首长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了竖大拇指。 教授两手插入裤袋,扬起头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么?” 班上当即冷场。我看看教授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正视着那张脸,慢慢地说:“先生,我没听清楚您的问题。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教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解释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来自北京中国?”窗外,雪花默默地飞。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明白白地感受到了那种几乎凝固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都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斩钉截铁地说。马上,教授和许多同学都转过脸去看那位台湾同学。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连眼皮也不眨一下,冷冷地慢慢地说:“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教室里响起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过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么?”“除台湾省外,先生。”“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我走遍了大陆,但我无法走过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先生。不过,待到海峡上搭起桥来,台湾与大陆连成一片的时候,我会走到台湾去的,先生。”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却不笑,而是接过我的话头继续问:“您是否知道,邓小平先生打算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呢?”“邓小平先生一国两制的构想,您不会不知道吧?不过目前,我想,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台湾问题暂时还不是最重要的。”教授浓浓的眉毛似乎舒展开来:“在您看来。目前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才是他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教授挪了挪身子,坐好,依然对我穷追不舍:“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我突然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光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我挺起胸膛。一字一顿地说:“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教授倏地站起身,离开讲台向我走来。我这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放在我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问题的。”然后,他快步走上讲台,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儿走。好一会儿后,我们俩不约而同地说:“一起喝杯咖啡好么?”11.选文第自然段_ (选填:正面、侧面)描写了“上对话课的教授”。作为教授,他的特点是:_、_ (用原文回答)。12.对话时,答问要机敏,要有针对性,也要注意双方的身份。试以自然段中“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为例,说明“我”的答问好在哪里。_13.自然段中 “海峡上搭起桥来”一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_14.“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要承受的这类刁难。”对自然段中“我”的这一回答,你是怎样理解的?_15.自然段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写教授听到“我”的回答后的反应?透过这些描写,设想一下,当时教授心里在想些什么呢?_16.结尾一段耐人寻味。试从内容和表达的角度,谈谈 “味”在哪里。(鼓励多谈几点)_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答案】小说,都德,法2.【答案】普法战争,“我”的见闻和感受,爱国主义3.【答案】xi,ti,do,w,ch,chng,yo,du4.【答案】嫌应为赚,钩应为钓,矿应为旷,奥应为懊5.【答案】B【详解】“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与前面乘车相矛盾。“车水马龙”形容车马很多,来往不绝。根据句意应指人多,并非讲车马多。“蓬荜生辉”是谦词,用于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该词只能用于自己。6.【答案】D 【详解】A 句中“还只是”的主语不明确,有歧义。B句“伸出魔爪”的主语是“糖尿病患者”,主谓搭配不当 。C句主语残缺,原句改作“从全国3824种社科类期刊中遴选出的102种期刊被确定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课后能力提升(一)7.【答案】钟声、号声宣告了最后一课结束的时间已到,德语要代替法语,从此他将要同自己心爱的祖国语言告别。8.【答案】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形象高大了。9.【答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这些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痛苦、悲愤的心情。10.【答案】略。想像合理,突出其爱国精神即可。(二)11.【答案】侧面,教学严谨、提问刁钻古怪12.【答案】答问针锋相对,斩钉截铁,观点鲜明;礼貌,得体。13.【答案】海峡两岸正常交往(或,祖国统一)14.【答案】要点如:(1)这是愤激的话,意为如果中国富强了,您就不会这样刁难我了;(2)强调“标准”问题,中国人在国门外受到刁难,根本原因是中国还不富强; (3)“我”的回答巧妙回避了教授所指的“标准”,而又扣住了“富强”的实质。15.【答案】第一问: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