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力电池组接触器粘连故障分析报告共16页精品资料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2017年6 月动力电池组接触器粘连故障分析报告编写王星20170612校对审核批准动力电池组接触器粘连分析报告一、故障现象2017 年 6 月 7 日上午,动力电池组(包括8 个电池箱、 1 个高压箱a 和 1个高压箱 b)在万山现场联调时,发现1 桥和 3 桥供电的接触器出现粘连: 现场操作过程描述如下:1、2017 年 6 月 7 日上午,整车联调时,发现1 档 2 档上电 3 档未上电情况下,负载1 桥 3 桥带高压,初步判断相关继电器粘连;2、经查数据,发现2017 年 6 月 6 日下午 14 点 57 分 52 秒(终端记录时间),负载未进行预充电,负载端电压如下图1 所示。图 1 负载端电压记录(14:51:10 至 15:00:04 )3、经操作状态检查,6 月 6 日 下 午 14 点 51 分至15 点之间的操作为:1档 2 档 3 档闭合持续一定时间后3 档 2 档断开,开始对负载刷新程序(刷新程序过程中电压数据不记录) ,随后闭合2 档 3 档后,发现负载空压机高压一直再降,随后断开3 档 。二、故障定位2.1 工作原理2.1.1 电池管理系统架构动力电池子系统的供电输出部分由 8 个电池组、 1 个高压箱 a、1 个高压箱b 组成,其核心控制部分为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 1 个主控模块、 8 个从控模块以及 3 个控制模块( a1 、a2 和 b)。其硬件架构如下图 2所示。8133 串串v3.10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a1串串串串串1串串串串串串串i/o串串串2串串串串串串串doa1 串k1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3串3#4# 串串串串串doa2 串k2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doa3 串k4 串串串3#4# 串串串串串4串5#6# 串串串串串doa4 串k5 串串串5#6# 串串串串串串doa5 串k6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doa6 串k7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doa7 串k8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a2串串串串串i/o串串串1串串串串串串doa1 串k3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2串串串串串串串串doa3 串k9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3串串串串串doa4 串k10 串串串1#2# 串串串4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b串串串串串1串1#2# 串串串串串串2串2#dcdc 串串3串串串串串串4串串串串串doa5 串k11 串串串2#dcdc 串串串串串doa6 串k12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doa7 串k13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2412 串串-824串串串串8串串串2412 串串-724串串串串8串串串2412 串串-624串串串串8串串串2412 串串-524串串串串8串串串2412 串串-424串串串串8串串串2412 串串-324串串串串8串串串2412 串串-224串串串串8串串串2412 串串-124串串串串8串串串图 2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架构在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架构中:1) 主控模块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控制模块,主要承担分析、计算、数据 处理、与终端通信的功能,型号为8133 ,硬件版本号为: hv3.10 ,内部软件的版本号为: sv_c8133_b3_3.10.0.5。主控软件在功能上分为驱动层、中间层和应用层。其中驱动层和中间层代码已定型, 应用层根据项目需求进行编写, 主要包括子系统上下电流程的控制逻辑、内网通信协议(包括从控及控制模块) 、充电机协议、终端通信协议、显控通信协议、配置文件(阈值参数表)等。其中配置文件见附表 1 所示。2) 从控模块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分布在各个电池箱内, 承担各单体电池的电压、温度、均衡采集等功能,各个模块硬件软件均相同,仅地址不同。型号为2412 ,硬件版本号为: hv3.11 ,内部软件的版本号为:sv:m-b3-3.11.4 。软件硬件均已定型。3) 控制模块为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子系统上下电、 及各类接触器的执行部分,各个模块硬件软件均相同,仅地址不同。硬件版本号为: hv1.0 ,内部软件的版本号为: jg3_b3_3.1.0.1.84 。软件硬件均为此项目专门定制。2.1.2 电池管理系统上下电流程图 3电池管理系统上下电原理图图 4 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回路图如图 3 图 4 所示,电池管理系统的上下电流程为:1) 当 1 档上电时,电池管理系统上弱电自检,电池管理系统主控将母线预充状态以及所有负载预充状态设置为初始化状态;此外,从控模块即开始实时监控各单体电池状态,并将数据信息上传至主控模块进行分析、处理;2) 当 2 档上电时,母线接触器线圈得24v 正电,同时主控接收到外部2 档上电信号,通过can0 发送 2 档开关闭合指令给控制模块a1,由 a1 执行母线预充;当 a1 判断母线预充成功时,向主控发送母线预充成功的指令,并持续控制闭合中间继电器k1 ,并延时 500ms 断开母线预充接触器。而当k1 闭合后, 母线接触器的线圈得24v负电,从而母线接触器上电,母线回路通路;当主控 接收到 a1 发送的母线预充成功的指令时,延时6s 判断是否有 3 档上电信号;3) 当 3 档上电时,所有负载接触器线圈得24v 正电,同时主控接收到外部3 档上电信号,通过 can0 发送 3 档开关闭合指令分别给控制模块a1 、a2 和 b, 由 a1 、a2 、b 同时且独立执行负载预充;当a1、a2、b 均判断负载预充成功时,会分别向主控发送负载预充成功的指令;当主控接收到a1、a2、b 分别发送的负载预充成功的指令时,向a2 下达所有负载均已预充成功的指令,并延时500ms (所有负载接触器闭合时间小于500ms )后向 a1 、a2、b 下发断开负载预充接触器的指令,随后等待3 档退档信号以及2 档退档信号;当 a2 接收到所有负载均已预充成功的指令时,持续控制闭合中间继电器k3 ,而当k3 闭 合后,中间继电器a-km9 闭合,从而使得所有负载接触器的线圈得24v 负电,从而各路负载接触器同时上电,所有负载回路均为通路;4) 当 3 档下电时, 各负载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 各负载回路断路, 同时主控接收到3 档下电信号,清除3 档上电的标志位,清除负载预充成功的标志位;5) 当 2 档下电时,母线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母线回路断路,同时主控接收到2 档下电信号,清除2 档上电的标志位,清除母线预充成功的标志位;6) 当 1 档下电时,电池管理系统电源断电。电池管理系统主控上下电流程图详见附件1。2.1.3 控制模块a1 上下电流程当控制模块a1 接收到主控下发的2 档闭合指令时,会开始执行母线预充, 即闭合母线预充接触器。 母线预充接触器闭合后开始计时并采集预充回路中的电流,每 200ms 将采集到的电流值取一次平均值,持续 600ms 共得到 3 个电流平均值,将这3 个电流平均值再取平均值后与0.5a 相比较(此为设计值,实际程序设定为与3.0a 相比较,是由于实际采集电流为回路真实电流的6 倍,以下均相同),当总平均值低于0.5a 时,判断母线预充完成, 将母线预充成功标志位置1,控制持续闭合中间继电器k1 ,并通过can0将母线预充成功指令发送给主控,随后计时 500ms 后,断开母线预充接触器;当总平均值高于0.5a 时,则判断最后一次电流是否小于3a ,当小于 3a 时持续以上步骤, 直至计时时间多于3 秒;当大于3a 或者计时时间多于3 秒则判断预充失败。当控制模块a1 接收到主控下发的3 档闭合指令时,会开始执行负载预充,即闭合负载预充接触器。 负载预充接触器闭合后开始计时并采集预充回路中的电流,每 200ms 将采集到的电流值取一次平均值,持续 600ms 共得到 3 个电流平均值,将这 3 个电流平均值再取平均值后与0.5a 相比较, 当总平均值低于0.5a 时,判断负载预充完成,将a1 负载预充成功的指令发送给主控,随后等待主控发送的所有预充成功的指令;当总平均值高于0.5a 时,则判断最后一次电流是否小于 3a,当小于 3a 时持续以上步骤, 直至计时时间多于3 秒;当大于 3a 或者计时时间多于3 秒则判断预充失败; 当 a1 接受到主控下达的所有预充成功的指令时,计时500ms 后,断开负载预充接触器;电池管理系统主控上下电流程图详见附件2。2.1.4 控制模块a2 上下电流程当控制模块a2 接收到主控下发的3 档闭合指令时,会开始执行负载预充, 即闭合负载预充接触器。 负载预充接触器闭合后开始计时并采集预充回路中的电流,每 200ms 将采集到的电流值取一次平均值,持续 600ms 共得到 3 个电流平均值,将这 3 个电流平均值再取平均值后与0.5a 相比较, 当总平均值低于0.5a 时,判断负载预充完成,将a2 负载预充成功的指令发送给主控,随后等待主控发送的所有预充成功的指令;当总平均值高于0.5a 时,则判断最后一次电流是否小于 3a,当小于 3a 时持续以上步骤, 直至计时时间多于3 秒;当大于 3a 或者计时时间多于3 秒则判断预充失败; 当 a2 接受到主控下达的所有预充成功的指令时,控制持续闭合中间继电器k3 ,计时 500ms 后,断开负载预充接触器;电池管理系统主控上下电流程图详见附件3。2.1.5 控制模块b 上下电流程当控制模块b 接收到主控下发的3 档闭合指令时,会开始执行负载预充, 即闭合负载预充接触器。 负载预充接触器闭合后开始计时并采集预充回路中的电流,每 200ms 将采集到的电流值取一次平均值,持续 600ms 共得到 3 个电流平均值,将这 3 个电流平均值再取平均值后与0.5a 相比较, 当总平均值低于0.5a 时,判断负载预充完成,将b 负载预充成功的指令发送给主控,随后等待主控发送的所有预充成功的指令;当总平均值高于0.5a 时,则判断最后一次电流是者计时时间多于3 秒则判断预充失败;当b 接受到主控下达的所有预充成功的指令时,计时500ms 后,断开负载预充接触器;电池管理系统主控上下电流程图详见附件4。2.2 故障定位接触器主触点粘连主触点通过超过其断开能力的大电流主触点通过超过其接通能力的大电流或主触点闭合时两端电压差极大x05因使用二极管浪涌抑制器导致主触点断开缓慢x06线圈控制电压不稳定x07切换过渡时间过短x08 电气寿命终结x01负载运行功率较大 时,主触点断开x02负载停止运行时有较大的反向冲击电流x03预充完成的判断条件设计有误x04预充策略失效根据故障现象,建立其接触器主触点粘连的故障树,如下图5 所示。图 5故障树下面对可能的故障原因逐一分析。x01 :负载运行功率较大时,主触点断开经查,在整机联调过程中,负载电机未使能,电机处于未运转状态,其稳态电流非常小,因此不存在负载运行功率较大,因此可排除此故障。x02 :负载停止运行时有较大的反向冲击电流经查,在整机联调过程中,负载电机未使能,电机处于未运转状态,其稳态电流非常小,因此不存在负载运行停止,因此可排除此故障。x03 :预充完成的判断条件设计有误经查,预充完成的判断条件为: 预充接触器闭合后开始计时并采集预充回路中的电流,每200ms将采集到的电流值取一次平均值,持续600ms共得到3 个电流平均值,将这3 个电流平均值再取平均值后与0.5a 相比较,当总平均值低于 0.5a 时,判断预充完成;否则判断最后一次电流是否小于3a,当小于3a 时持续以上步骤,直至计时时间多于3 秒;当大于 3a 或者计时时间多于3 秒则判断预充失败。 在阈值设定上, 母线预充成功时, 母线接触器闭合时两端电压差为0.5a 50=25v ,符合设计要求;负载预充成功时,负载接触器闭合时两端电压差为 0.5a 100 =50v ,符合设计要求。此外,经查历史数据记录,预充过程中的电压数据也均正常。因此预充完成的判断条件设计无误,故可排除此故障项。x04 :预充策略失效经查历史数据发现,6 月 6 日下午 14 点 55 分 14 秒(终端记录时间)时刻的上电过程中,负载1 桥电机的端电压在1.7s 内从 0v 上升至 636.8v ,负载 2 桥电机的端电压在1.7s 内从 0v 上升至 636.8v ,负载 3 桥电机的端电压在1.7s 内从 0v 上升至636.8v 。通过负载端电压爬升时间可判断:该次负载上电时预充成功,且负载接触器正常闭合。随后在14 点 57 分 52 秒(终端记录时间)时刻,在上电过程中, 负载 1 桥的端电压在200ms 内从 83.2v 上升至 665.6v ,负载 1 桥的端电压在100ms内从83.2v上升至662.4v ,负载2 桥的端电压在100ms 内从 86.4v 上升至 662.4v 。通过负载端电压爬升时间可判断:该次负载 上电时未进行预充电, 负载接触器直接闭合。 在随后的测试中发现, 2 档闭合时, 负载 1 桥电机和 3 桥电机均已有高压。再查 6 月 6 日下午 14 点 51 分至 15 点之间的操作为: 1 档 2 档 3 档依次闭合持续一定时间后3 档 2 档断开,开始对负载,随后闭合 2 档 3 档后,发现电机刷新程序(刷新程序过程中电压数据不记录)负载空压机高压一直再降,即预充失败,随后断开 3 档。因此可以判断:当 1 档 2 档 3 档依次闭合的过程中,预充策略有效;当 1 档保持,2 档 3 档断开后再闭合的过程中, 预充策略失效, 主接触器会直接闭合, 从而发生主触点粘连的现象。对软件中的上下电流程进行检查发现:1)1 档的断开和闭合,会使得电池管理系统断电后再重新上电。电池管理系统一旦重新上电, 会先进行自检, 并将母线预充状态以及所有负载预充状态进行初始化。2)当 1 档 2 档 3 档依次闭合时,电池管理系统会按照2.1.2 所示的上下电流程执行预充和上电; 当 3 档断开时, 主控也会清除母线预充完成的标志位,但负载预充完成的标志位不会清除,导致再次闭合3 档时,主控误认为负载预充已完成,再等待母线预充完成后,会直接向a2 同时下达 3 档闭合指令以及预充成功的指令;闭合中间继电器k3 的指令,导致各负载继电器直接上电。因此,可以定位为此故障。x05 :因使用二极管浪涌抑制器导致主触点断开缓慢经查,在整机联调过程中,负载电机未使能,电机处于未运转状态,其稳态 电流非常小,因此即使主触点断开缓慢也不会发生粘连现象,因此可排除此故障。x06 :线圈控制电压不稳定经查,在整机联调过程中,线圈的控制电压源采用的是24v200ah的铅酸电瓶以及70w 的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所有接触器的线圈保持功耗的总和不超过70w ,接触器线圈启动功耗不超过120w 。因此可排除此故障。x07 :切换过渡时间过短经查图纸, 如图 2 所示,在终端无通信的情况下,所有接触器的上电控制有电池管理系统控制, 下电控制则由档位直接控制。经查历史操作记录, 在整机联调过程中, 终端与电池管理系统不存在通信物理连接,操作人员不存在频繁的档位操作,且负载电机未使能,电机处于未运转状态,其稳态电流非常小,因此可 排除此故障。x08 :电气寿命终结经查,本次粘连的继电器均为5 月 25 日新换的产品,生产厂家为群英,质量保证等级为军品级,且已通过检验。期间一直未使用。因此排除此故障。综上所述,本次接触器的粘连故障定位为:因软件问题,导致1 档 2 档 3档在上电后, 3 档 2 档断开后再闭合时,母线预充有效,而负载预充失效,从而导致负载接触器在主触点两端压差极大的情况下直接上电,从而发生粘连。三、机理清楚根据 2.1 工作原理可知:当3 档上电时,所有负载接触器线圈得24v 正电, 同时主控接收到外部3 档上电信号,通过can0 发送 3 档开关闭合指令分别给控制模块 a1、a2 和 b。当控制模块a1 、a2 、b 接收到主控下达的3 档开关闭合指令时,会分别控制各自的负载预充接触器闭合。根据流程图6、图 7、图 8 中预充成功的判断条件进行检测,当控制模块a1、a2、b 均判断负载预充成功时,会分别向主控发送负载预充成功的指令;当主控接收到a1、a2、b 分别发送的负载预充成功的指令时,向a2 下达所有负载均已预充成功的指令,并延时500ms 后向 a1、a2 、b 下发断开负载预充接触器的指令,随后等待3 档退档信号以及 2 档退档信号;当a2 接收到所有负载均已预充成功的指令时,持续控制闭合中间继电器k3,而当 k3 闭合后,中间继电器a-km9 闭合,从而使得所有负载接触器的线圈得24v负电,从而各路负载接触器同时上电,所有负载回路 均为通路;至此所有3 档上电流程全部完成。在 3 档下电时,各负载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各负载回路断路,同时主控检测到3 档下电信号,清除3 档上电的标志位,清除负载预充成功的标志位。至此所有3 档下电流程全部完成。经查软件发现, 软件在处理3 档下电前后, 将负载预充成功的标志位采用了“或”的关系进行迭代,并没有采取“等于”的关系进行迭代。这就导致了,在3 档下电前一刻,负载预充成功的标志位为1;在 3 档下电时,负载预充成功的标志位被清除置 0 ;但在 3 档下电后一刻,负载预充成功的标志位为前两刻数值相“或”, 仍然为 1。而正常情况下,在3 档下电后一刻,负载预充成功的标志位应置为前一时刻负载预充成功的标识位。因此,根据软件的错误处理导致,当再次 3 档上电时, 主控的负载预充标志位仍然为 1,即主控依然认定负载预充成功。因此,当主控接收到外部3 档上电信号时,不仅通过can0 发送 3 档开关闭合指令分别给控制模块a1、a2 和 b, 还同时向 a2 下达了所有负载均已预充成功的指令。随后,a1、b 依然分别控制各自的负载预充接触器闭合,根据流程图6、图 8 中预充成功的判断条件进行检测;而 a2 不仅控制负载预充接触器闭合,根据流程图7 中预充成功的判断条件进行检测,还持续控制闭合中间继电器k3。而当 k3 闭合后,中间继电器a-km9 闭合,从而使得各路负载接触器同时上电。但此时各路负载预充也才刚刚开始,并未完成,从而使得负载接触器两端压差过大,导致负载接触器主触点粘连。四、故障复现2017 年 6 月 8 日,在万山现场采用模拟加载的方式进行故障复现。打开高压箱 a、高压箱 b,将电池组、高压箱a、高压箱 b、测试开关( s0 、s1 、s2)、 24v 电源进行连接。故障复现接线图如下图所示: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25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100 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s1s2串串/v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串25 15k 4.23v串串串串串串串t0串串串串t1t1 +0.8串串/s图 6 故障复现接线图首先,将 5.1k 的负载接入 gd03x7 接口,使用示波器测量a-km4 的预充电阻的端电压(其中,示波器横轴为1s/div ,纵轴为2v/div )。1) 闭合 s0 、s1、s2 后,测得的示波器波形如下图7 所示,时间宽度约为800ms ,电压约为4.2v ;图 7 s0s1s2闭合后的波形图2) 断开 s2 、s1 ,再闭合 s1 、s2 后,测得的示波器波形如下图8 所示, 时间宽度约为20ms ,电压约为6v 衰减到 4.2v 后直接降为0v;图 8 s1s2 断开又闭合后的波形图3) 根据图 7 图 8 可知,波形的时间宽度为预充接触器闭合且主接触器未闭合的时间,即预充时间。图11 中波形的时间宽度约为800ms ,与故障现象中前段预充完成的现象相符;图12 中波形的时间宽度约仅为20ms ,与故障现象中后段发生粘连的现象相符。故障得以复现。五、整改措施5.1 整改措施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整改措施如下:1、退档之后应将主控中所有的负载预充标志位清除和置位(导致本次故障的原因)。6 月 14 日。2、增加主控检测s1 、s2 开关持续1 秒后再进行相应动作,以防止频繁上下电操作或开关信号出现抖动、误动作等。6 月 14 日 。3、调整控制模块的预充判断逻辑,增加了单个负载预充成功后的预充再判 断,防止某路负载预充成功至负载上电之间,该路负载因意外启动放电等原因导致负载端电压下降。6 月 14 日 。4、更改母线的预充判断条件,原母线预充条件为正或负预充成功即成功, 更改为正且负预充成功方可成功,以提高母线预充的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京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招聘临聘教师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化工行业工伤预防管理规范
- 2.3.2长江 课件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基于2025年的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文化内涵研究报告
- 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工业园区谢尔塔拉产业区污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带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模拟题)附答案详解
- 情侣自愿转账赠与协议书范本
- 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舞蹈培训机构用工合同
- 自检自查表范表
- 高空蜘蛛人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 游泳池水循环净化项目方案
- 幕墙工程-技术标
- (2024年)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 降低留置针卷边品管圈课件
-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与集体备课
- 4s店装修合同范本正规范本(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