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考纲要求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的关系。3.掌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2表达式对于反应mA(g)nB(g)pC(g)qD(g),K(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3意义(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2)K只受温度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深度思考1对于给定反应,正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一样吗?是什么关系?答案正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一样,互为倒数关系。2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是增大还是减少?答案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要视反应而定,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温度升高K值增大,反之则减小。3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扩大或缩小,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否改变?是什么关系?转化率是否相同?试举例说明。答案对于一个可逆反应,化学计量数不一样,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也就不一样,但对应物质的转化率相同。例如:(1)aA(g)bB(g)cC(g)K1(2)naA(g)nbB(g)ncC(g)K2K或K1无论(1)还是(2),A或B的转化率是相同的。题组一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影响因素1温度为t时,在体积为10L的真空容器中通入1.00mol氢气和1.00mol碘蒸气,2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碘蒸气的浓度为0.020molL1。涉及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H2(g)I2(g)2HI(g)2H2(g)2I2(g)4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用HI表示时,v(HI)0.008molL1min1B两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相同,但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不过计算所得数值相同C氢气在两个反应方程式中的转化率不同D第二个反应中,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HI的方向移动答案A解析H2(g)I2(g)2HI(g)初始浓度(molL1) 0.1000.1000平衡浓度(molL1) 0.0200.0200.160转化浓度(molL1) 0.0800.0800.160所以,v(HI)0.160molL120min0.008molL1min1,A正确;K64,而KK6424096,故选项B错;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一个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氢气的浓度相同,故其转化率相同,C错;两个反应相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压强的改变对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D错。2已知反应:CO(g)CuO(s)CO2(g)Cu(s)和反应:H2(g)CuO(s)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CO(g)H2O(g)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的平衡常数K1B反应的平衡常数KC对于反应,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D对于反应,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答案B解析在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时,纯固体不能表示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A错误;由于反应反应反应,因此平衡常数K,B正确;反应中,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平衡左移,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H0,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_;(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_;(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_。答案(1)25%(2)增大(3)6(4)41%解析(1)M(g)N(g)P(g)Q(g)始态molL112.400变化量molL1160%160%因此N的转化率为100%25%。(2)由于该反应的H0,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右移,M的转化率增大。(3)根据(1)可求出各平衡浓度:c(M)0.4 molL1c(N)1.8 molL1c(P)0.6 molL1c(Q)0.6 molL1因此化学平衡常数K由于温度不变,因此K不变,达到平衡后c(P)2molL1c(Q)2molL1c(M)2molL1c(N)(a2)molL1K解得a6。(4)设M的转化率为x,则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M)b(1x)molL1c(N)b(1x)molL1c(P)bxmolL1c(Q)bxmolL1K解得x41%。4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5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Ac(CO2)c(CO)BK不变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Dv正(H2)v正(CO2)Ec(H2)保持不变(3)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CO2)c(H2)c(CO)c(H2O),此时的温度为_;在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含有1molCO2、1.2molH2、0.75molCO、1.5molH2O,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_(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中”或“平衡状态”)。答案(1)正反应(2)E(3)850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得,随着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A项,达到平衡时c(CO2)不一定等于c(CO),反之相等时也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项,温度不变K不变,不正确;C项,此反应不论是否平衡,压强均不改变,故不正确;D项,v正(CO2)与v正(H2)表示的反应方向一致,故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E项,达到平衡时,各种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3)由c(CO2)c(H2)c(CO)c(H2O),则计算出K1.0,即此时温度为850,此温度下0.941.0,故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对于可逆反应aA(g)bB(g)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Qc,称为浓度商。Qc考点二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思路梳理】1分析三个量:即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2明确三个关系:(1)对于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2)对于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3)各转化量之比等于各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3计算方法:三段式法化学平衡计算模式:对以下反应: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b,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容器容积为VL。mA(g)nB(g)pC(g)qD(g)起始(mol) ab00变化(mol) mxnxpxqx平衡(mol) amxbnxpxqx则有:(1)K(2)c平(A) (molL1)。(3)(A)平100%,(A)(B)。(4)(A)100%。(5)。(6)(混)(gL1)。(7)(gmol1)。题组一有关转化率、反应速率等的基本计算1在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B在2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5mol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答案B解析N2O4和NO2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N2O4(g)2NO2(g)起始(mol) 0.5 0反应(mol) 0.05 0.0252s时(mol) 0.50.05 0.025v(N2O4)0.005 molL1s1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05 mol0.05 mol0.02 molL15 L0.55 mol2 s时的压强与开始时压强之比为p2sp始0.550.51.11。60s达到平衡时,设有xmolN2O4反应。则有N2O4(g)2NO2(g)起始(mol) 0.5 0反应(mol) x2x平衡(mol) 0.5x2x平衡时,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0.5 molx mol2x mol(0.5x)mol,所以有1.6,解得x0.3。平衡体系中含0.2 mol N2O4,N2O4的转化率为100 %60%。2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表所示:起始浓度甲乙丙c(H2)/molL10.0100.0200.020c(CO2)/molL10.0100.0100.02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molL1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答案C解析甲:H2(g)CO2(g)H2O(g)CO(g)起始量/molL10.010 0.010 0 0变化量/molL1xxxx平衡量/molL10.010x 0.010xxxKx2/(0.010x)29/4解得x0.006 0 molL1c(H2)0.010xc(CO2)0.0040molL1c(H2O)c(CO)0.006 0 molL1(H2)0.0060molL1/0.010molL1100%60%,又因乙组中H2的起始浓度大于甲组的,故乙组中的反应相当于在甲组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0.010molL1的H2,使平衡又继续正向移动,导致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因此A项正确;丙可看作是2个甲合并而成的,又因H2(g)CO2(g)H2O(g)CO(g)是平衡不受压强影响的反应,故丙组达到平衡时,物质的转化率不变,仅各物质的浓度是甲组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2倍,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甲、乙、丙组中,丙中各物质的浓度最大,甲中各物质的浓度最小,所以丙反应速率最快,甲反应速率最慢,故D项正确。题组二综合应用3煤化工中常需研究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投料比及产率等问题。已知CO(g)H2O(g)H2(g)CO2(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温度/4005008301000平衡常数K10910.6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某温度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830时,在恒容反应器中发生上述反应,按下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反应混合物,其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有_(选填字母)投料ABCDn(CO2)/mol3101n(H2)/mol2101n(CO)/mol1230.5n(H2O)/mol5232(4)在830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CO(g)和6molH2O(g)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是_。答案(1)放热(2)增大增大(3)BC(4)60%解析(1)由表格可知,升温,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2)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增大。(3)830时,化学平衡常数为1,即若n(CO2)n(H2)2m/3解析(1)A(g)2B(g)3C(g)起始物质的量1 mol 3 mol 0转化物质的量a/3 mol 2a/3 mol a mol平衡物质的量(1a/3) mol (32a/3) mol a mol依题意得:C在反应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是a/4。(2)C的体积分数不变,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3)只需满足将C转化为A和B后满足n(A)n(B)13即可。(4)若C的物质的量为mmol时,求得:nm/3;若C的物质的量为2mmol时,求得:n2m/3;综合两种情况,n与m的关系应是n2m/3。考点三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2)特点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2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1)焓变与反应方向研究表明,对于化学反应而言,绝大多数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越完全。可见,反应的焓变是制约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因素之一。(2)熵变与反应方向研究表明,除了热效应外,决定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另一个因素是体系的混乱度。大多数自发反应有趋向于体系混乱度增大的倾向。熵和熵变的含义a熵的含义熵是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用符号S表示。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同一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熵值也不同,一般规律是S(g)S(l)S(s)。b熵变的含义熵变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S表示,化学反应的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3)综合判断反应方向的依据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深度思考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吗?答案不一定,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指出的仅仅是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并不能说明在该条件下反应一定能实际发生,还要考虑化学反应的快慢问题。题组一焓变与自发反应1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种重要因素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答案C题组二熵变与自发反应2下列过程属于熵增加的是()A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B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C4NO2(g)O2(g)=2N2O5 (g)D散落的火柴的无序排列答案D3下列反应中,熵显著增加的反应是()ACO(g)2H2(g)=CH3OH(g)BCaCO32HCl=CaCl2H2OCO2CC(s)O2(g)=CO2(g)D2Hg(l)O2(g)=2HgO(s)答案B解析反应中若生成气体或气体的量增加,都会使混乱度增加,熵增加。4碳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中正确的是()A碳铵分解是因为生成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B碳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碳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断能自发分解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答案A题组三复合判据的应用5下列组合中在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的是()AH0,S0BH0,S0,S0DH0答案D6试判断用于汽车净化的一个反应2NO(g)2CO(g)=N2(g)2CO2(g)在298K、100kPa下能否自发进行?已知:在298K、100kPa下该反应的H113.0kJmol1,S145.3Jmol1K1。答案可以自发进行。解析HTS113.0kJmol1298K(145.3Jmol1K1)10369.7kJmol10,可以自发进行。7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成的器皿放在0,100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再继续使用?已知:在0、100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焓变和熵变分别为H2180.9Jmol1,S6.61Jmol1K1。答案会自发变成灰锡,不能再继续使用。解析HTS2180.9Jmol1103298K(6.61Jmol1K1)1030.21kJmol10,A正确;恒容时反应CO2(g)H2(g)CO(g)H2O(g),在增大压强时H2的浓度不变,升高温度,v正和v逆都增大。2(2009安徽理综,11)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N2(g)CO2(g)H373.4 kJmol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值减小,CO转化率降低,A、B错误;温度不变,K值不变,C正确;增加N2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转化率降低,D错误。32012福建理综,23(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_。物质ABCD起始投料/mol2120答案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表中数据D为0,按表中数据投料,起始至平衡阶段,反应一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体系压强升高,说明正反应一定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即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2011福建理综,12)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答案D解析体系中有过量的锡且金属活动性:SnPb,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铅后,c(Pb2)不变,A错误;加入少量Sn(NO3)2固体,c(Sn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Pb2)增大,B错误;升温使c(Pb2)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和图中数据得平衡常数K2.2,D正确。5(2011海南,15)氯气在298K、100kPa时,在1L水中可溶解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列式计算);(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_移动;(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移动。答案(1)Cl2H2OHClHClO(2)K0.015(3)正反应方向(4)增大正反应方向解析Cl2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2)按1L水中溶解0.09molCl2进行计算,有0.09mol0.03molCl2参加反应:Cl2H2OHClHClO开始(mol) 0.0900转化(mol) 0.030.030.03平衡(mol) 0.060.030.03则平衡常数K0.015(3)加入少量NaOH固体,OH与H反应生成H2O,OH与HClO反应生成ClO和H2O,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增大Cl2的压强,Cl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c(Cl2)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2012海南,15(1)(2)(4)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70090083010001200平衡常数1.71.11.00.60.4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H_0(填“”或“”);(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则6s时c(A)_molL1,C的物质的量为_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答案(1)(2)0.0220.0980%80%(4)2.5解析(1)根据反应A(g)B(g)C(g)D(g),可写出平衡常数K,随着温度升高,K值减小,即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2)6s内消耗的A为0.003molL1s16s5L0.09mol,则此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2molL1;生成C的物质的量与消耗A的物质的量相等,均为0.09mol。设平衡时参加反应的A为xmol,则平衡时A、B、C、D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0x)mol、(0.80x)mol、xmol、xmol,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此时K1.0求得x0.16,即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向该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等稀有气体,对该平衡无影响,即平衡时A的转化率依然为80%。72010课标全国卷,26(4)将0.23molSO2和0.11mol氧气放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molSO3,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_。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SO2的平衡浓度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SO3的体积分数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答案23.8Lmol1减小降低减小解析2SO2(g)O2(g)2SO3(g)H0D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答案C解析反应的自发性是由熵变和焓变共同决定的。若H0,则一定自发,若H0,S0,则一定不能自发,若H0,S0,S0,反应能否自发,和温度有关,A、B错误;C项中反应的S0,若H0,正确;D项中反应的S0,能自发,说明Hv逆D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1答案C解析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Ni(CO)4(g)Ni(s)4CO(g)为题给反应的逆反应,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B正确;C项中该时刻Qc8K,反应逆向进行,v逆v正,C错误;D项中CO的平衡浓度为1molL1,由K2可计算出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1。5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Ht1)。反应时间/minn(CO) /moln(H2O) /moln(CO2) /moln(H2) /mol01.200.6000t10.80t2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t1min内的反应速率为v(H2)molL1min1B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6.67%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n(CO)0.60mol,n(H2O)1.20mol,则平衡时n(CO2)0.20mol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在t1min内生成0.40molH2,因此在t1min内的反应速率为v(H2)molL1min1,故A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t1、t2时刻均有n(CO)0.80mol,n(H2O)0.20mol,n(CO2)n(H2)0.40mol,故表格中t1、t2时的数据均为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据此可求出CO的平衡转化率为0.40mol/1.2mol100%33.33%,故B错误;由于该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计算出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C正确;根据平衡常数值可计算出D选项中平衡时n(CO2)0.40mol,故D错误。7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T2T3B正反应速率:v(a)v(c)v(b)v(d)C平衡常数:K(a)K(c)K(b)K(d)D平均摩尔质量:M(a)M(d)答案C解析A项,因为HT2T1,错误;B项,由于T3T1,所以v(c)v(a),由于p(b)p(d),所以v(b)v(d),错误;C项,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由于HM(c),加压,平衡右移,M增大,M(b)M(d),错误。8已知:3A(g)B(g)2C(g),在不同温度和压强时A的转化率如表所示。由此可知,下列图像正确的是()p1(MPa)p2(MPa)20089.776.360083.871.6答案A解析由题表分析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p1p2。选项A,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v逆v正,A正确;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高则反应先达到平衡,B错误;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的百分含量增大,故C错误;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错误。9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和转化是当今化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CO2,发生反应:2CO2(g)=2CO(g)O2(g),该反应的H_0,S_0(选填“”、“不能(2)ab解析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且CO燃烧时放热,所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因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S0。HTST2bT10,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若温度升高,K值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点。从起点开始首次达到平衡时,以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3)25min时,加入了_(填加入物质的化学式及加入的物质的量),使平衡发生了移动。(4)d点对应NO2的物质的量浓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8molL1,理由是_。答案(1)0.9增大(2)bd0.04molL1min1(3)0.8molNO2(4)小于假设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为0.8molL1,则此时Qc1.28K0.9,平衡要逆向移动,使二氧化氮的浓度降低,所以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0.8molL1解析(1)由题图可知,平衡时c(NO2)0.6molL1,c(N2O4)0.4molL1,故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62/0.40.9;升温,反应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增大。(2)由题图知,a、b、c、d四点中只有b、d点处于平衡状态;v(NO2)(0.6molL10.2molL1)/10min0.04molL1min1。(3)利用25min后的物质的浓度变化可知在25min时加入了NO2,其加入的物质的量(1.0molL10.6molL1)2L0.8mol。(4)假设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为0.8molL1,则此时Qc1.28K0.9,平衡要逆向移动,使二氧化氮的浓度降低,所以平衡时二氧化氮的浓度小于0.8molL1。12在0.5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与氢气进行如下反应:N2(g)3H2(g)2NH3(g)HakJ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建设人员健康管理方案
- 2025年营养员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蚌埠淮上实验幼儿园幼儿教师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招聘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储备物资存储环境控制与优化方案
- 非婚生子女抚养协议书合同范本
- 2025江苏师范大学招聘工作人员56人(第二批)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生物内脏专项题目及答案
- 2025西安未央区未央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市慈溪技师学院(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招聘派遣制13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专业电镀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高效人员管理的5大核心思路与方法
- 《物业管理条例》教学课件
- TCNAS 28─2023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
- (高清版)DB3301∕T 0046-2017 智精残疾人托养机构护理服务规范
- 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 经济学基础课件 项目三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 城市低空安全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 员工入职申请表(完整版)
- 销售述职竞聘报告
- 超市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