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震救灾看民族精神.doc_第1页
从抗震救灾看民族精神.doc_第2页
从抗震救灾看民族精神.doc_第3页
从抗震救灾看民族精神.doc_第4页
从抗震救灾看民族精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X XYOUR LOGOYour company name从抗震救灾看民族精神姓名:XXX部 门:XX部从抗震救灾看民族精神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中国的西南部,数以万计的生命顷刻间被掩埋在废墟之下。剧烈的伤痛随即传遍了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针刺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当人们还来不及从惊愕中摆脱出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便已经发出救灾指示,共和国总理已经在赶往灾区的途中地震发生后的第18分钟,人民解放军已经启动应急机制,解放军武警官兵、灾难救援队、医务工作者紧急集结火速奔赴灾区,亿万民众紧急动员向灾区提供援助。“为了挽救同胞们的生命,他们不吃饭,不睡觉,一周来一直战斗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第一线。正是这些志愿者、战士和救援人员不屈不挠的精神把这个已经无数次遭受过外来入侵和各种灾难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从废墟中拯救过来。”西班牙世界报以一个摧不垮的民族为题这样报道。“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汶川、绵竹、理县、北川、茂县、平武、青川、彭州、什邡、安县、都江堰一段段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生命之歌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灾难面前,无数人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中华民族不会向灾难屈服,人性的光辉总在危难关头普照。“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汶川,去抢救百姓的生命”5月13日,震后第二天。目光集中在汶川。这里是震中,其时,已是道路隔绝、通讯中断的“孤岛”。外界,没有人知道那里情况如何,没有人不心急如焚、翘首以盼。当天下午,新华社发出了第一条短讯:“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监测到,一支携带了北斗一号终端机的部队,从中午12时开始,沿着马尔康、黑水、理县到汶川的317国道,以每小时6公里左右的速度一路急进,6个小时前进了近40公里,已经进入汶川县境内,离县城还有40公里左右的路程”13日午夜23时15分,武警某师参谋长王毅和他的战友们徒步跋涉90公里,抠着石缝、蹬着树根,匍匐爬行3公里之后,成为出现在汶川县城的第一支救援队伍。几乎每个人的脚上都打起了血泡,每个人的腿都跌伤、碰伤。然而,没有一个人掉队。事后,王毅回忆说,“军人也是血肉之躯,看到他们在救援中吃苦受累,我也很心疼。但是,灾区人民在盼着我们,军委总部在看着我们,我们必须第一时间赶到汶川,去抢救百姓的生命!”同日,成都军区某集团军军长许勇少将亲率30多人的先遣队,冒雨在被严重毁坏的山路上强行军,于当晚进入汶川映秀镇。一队队解放军武警官兵的拼死突进,带给汶川人民的,不仅仅是成百上千被埋幸存者、数万受困群众的转危为安,更是全国人民对灾区群众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深情召唤。目前,海陆空三军、二炮和武警部队11万余名人民子弟兵奋战在灾区最前线,地震救援、防化、工程、医疗防疫、侦查、通信处处可见人民子弟兵忙碌的身影。“我年龄大了,但不老,我还有力气和身体”震后的汶川映秀镇,满目疮痍。映秀中学整栋教学楼荡然无存,但,教学楼前,旗杆依然顽强地矗立着,国旗依旧迎风飘扬。这一刻,往日的平凡焕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如很多身处灾难中的普通人所表现出的一样。13岁的初中女孩何翠清,地震时正在睡午觉。从梦中惊觉的她原本已经跑出宿舍,但为了唤醒尚在熟睡的其他同学,她毅然奔回了宿舍叫醒同学们。同学逃生了,小翠清却被死死地卡在倒塌的废墟里。尽管如此,在黑暗中,小翠清却一直在鼓励其他被埋小伙伴“大家一定要活着出去”。小翠清不停地大声呼救,被埋48小时后,终于获救。尽管,小翠清将要面对的是截肢的危险,但这个勇敢而坚强的孩子所换回的,却是更多同伴的生命。地震来临时,北川中学高一学生朱付敏和全班同学正在上美术课。教室在瞬间倒塌,朱付敏大声向藏身课桌下惊慌失措的同学们喊话,要大家保持镇静。同时,他和同学们奋力清理一条裂缝旁的砖石和水泥预制板,在教室后墙上打出一个约四十厘米见方的小洞,组织同学们有序地一一钻出废墟。一个多小时后,直到视线内的同学全部逃生后,朱付敏才最后一个从教室里钻出来。“我接到过一位大爷的电话,他跟我说:当年唐山地震,我是被从瓦砾堆里挖出来的,今天我一定要上一线,只要能帮上忙,出上力,能救人,多艰苦多危险的工作都行。我年龄大了,但不老,我还有力气和身体。”这是一位在红十字会帮忙的志愿者在博客中的一段记录。在灾区人民与灾难顽强抗争的日日夜夜里,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无私与善良、悲悯与执著“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5月13日,都江堰。15岁的小雪躺在四川省医院病床上,虽然全身缠满绷带,但她却不顾疼痛,不时呼唤着同桌小亚的名字。小雪是初一学生,地震袭来时,她和同学小亚一起被倒塌的房屋压住。小亚头部被预制板击中,伤势非常严重。小雪拉着小亚的手,不停鼓励她绝不能放弃。小亚承诺,一定要陪着小雪等到救援。“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小亚抓紧小雪的手逐渐松开,声音越来越弱。“快救救她!”小雪大声吼着,但一切都是徒劳。当救援人员终于将小雪和小亚从废墟中刨出来时,伤情严重的小亚已去世多时。求生的信念鼓舞着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救生的信念也在鼓舞着每一个伸出援手的人。灾后139小时,北川医院大夫唐雄获救;灾后150小时,映秀村民虞锦华获救;灾后164小时,青川村民王春邦获救;灾后179小时,汶川映秀镇映秀湾发电厂职工马元江获救;灾后196小时,四川彭州60岁老人王友琼获救;灾后216小时,金河电站被困女工崔昌会获救;生命的奇迹还在延续。在每一个人心中,今天的“汶川”,已不仅是单纯的地名,而被寄予了更多的情感在这里,我们种下深深的思念;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