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二_第1页
7-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二_第2页
7-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二_第3页
7-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二)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一、临床预防服务概念及内容临床预防服务指在临床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病伤危险因素进行评价,然后实施个体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无症状的“患者”:是指因某一较轻的疾患来看病,但存在将来有可能发生严重疾病危险因素的那些就医患者。对后一严重疾病来讲,该患者还没有出现症状,但这是预防干预的好时机。第一级预防和第二级预防,并通过健康咨询和筛检早期发现患者。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健康咨询、筛检、化学预防1.健康咨询 临床预防服务中最重要的内容健康咨询内容:劝阻吸烟;增进身体活动;增进健康饮食(合理膳食);保持正常体重;预防意外伤害和事故;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以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健康咨询目的: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健康筛检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在健康人中发现未被识别的患者或有健康缺陷的人,以便及早进行干预,属于第二级预防。与许多单位一年一度的健康检查不同,临床预防服务健康筛检的特点是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来确定间隔多长时间开展什么样的疾病检查。目前,通过筛检可有效地发现的早期疾病有:定期测量血压:建议18岁以上成年人既往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在130/85mmHg以下者,每两年检查一次血压;在130139/8589mmHg之间,每年检查一次;140/90mmHg并确诊为高血压后,则应纳入规范化的管理。在其他原因就诊时都应该常规检查血压。称量体重:建议成年人每两年至少测量一次身高、体重和腰围。体质指数 BMI 24为超重,应该进行减肥。超重者加上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则肥胖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胆固醇的测定:建议3565岁的男性和4565岁的女性定期测定血胆固醇。具体间隔时间可由医生决定。视敏度筛检:建议对34岁幼儿进行1次弱视和斜视检查,建议对老年人(65岁以上)进行青光眼筛检,但具体间隔时间可由医生决定。听力测试:定期询问老年人的听力以发现老年人听力损害的情况。子宫颈癌筛检:建议一切有性生活的妇女每13年进行1次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巴氏涂片,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可以到65岁停止检查。乳腺癌筛检:建议40岁以上的妇女每年接受1次乳房临床物理检查。有条件时5075岁妇女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摄影检查以及时发现乳腺癌。若有一级亲属绝经前患乳腺癌史,建议在40岁前就应接受乳房临床物理检查。结肠、直肠癌的筛检:建议所有50岁以上的人每年进行1次大便隐血试验或不定期乙状结肠镜检查,或两者同时采用,以筛检结肠、直肠癌。口腔科检查:建议定期(每年1次)到口腔科医生那里进行检查,清除牙齿表面浮渣,以减少牙病的发生。3.化学预防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预防某些疾病。不在化学预防之列:已出现症状的患者、有既往病史的人常用的化学预防方法有:育龄或孕妇、幼儿补铁降低罹患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孕妇补叶酸降低神经管缺陷婴儿出生的危险;补氟化物降低龋齿患病率;特定人群服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脑卒中,以及某些肿瘤等。二、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健康维护计划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指在临床工作中从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有关个体的危险因素信息,为下一步对危险因素的个体化干预提供依据。健康维护计划: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健康维护计划重要内容:根据危险因素的评估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的信息,确定干预的措施,包括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第三节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社区的概念社区是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在我国,常常把人们居住的行政区域称为“生活社区”,人们工作学习等区域称为“功能社区”,如企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社区是个人及其家庭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维护自身健康的重要场所和可用资源,也是影响个人及其家庭健康的重要因素。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年版)包括:(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4)06岁儿童健康管理 (5)孕产妇健康管理、(6)老年人健康管理 (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1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其执行主体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是在社区实施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制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可作为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四、职业病的管理(一)职业病概念人们在工作环境中因直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导致的疾病称为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职业病定义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国的职业病分为10大类115个病种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其中包括化学灼伤等工伤事故。(二)职业病的特点(五大特点)1.病因明确:为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病因/作用条件,可消除或减少疾病发生。2.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3.群体发病在接触同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患者。4.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愈晚,疗效也愈差。5.重在预防 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三)职业病管理职业病的管理主要涉及职业病诊断管理、职业病报告管理及职业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处理办法等内容。中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