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音乐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九上音乐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九上音乐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九上音乐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九上音乐第一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时 计 划备课时间:( )周 星期( ) 教出时间:( )周星期( )总第( )课时爱我中华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爱我中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兄弟民族的情感,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与愿望。2、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初步掌握运用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能用充满激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爱我中华,歌声和谐、均衡。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VCD机,投影屏幕,钢琴等。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歌中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在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鲜花”的基础上,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做“兄弟姐妹”,并且唤发出了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心声“爱我中华!”。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盛传。作曲家在创作时考虑到民运会是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一次盛会,既然是在广西举办,最好要有广西风格,但也不能全是广西风格。所以在音调上尽可能像广西的而又不全是广西的,曲调上推陈出新。比如,“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的旋律以及后面的衬词“咳罗咳罗咳罗咳”则具有一种明显的云南风格,整首歌曲发展显得很大气。歌曲为二段体结构,采用广西壮族民间音调并进行了发展。前12个小节为第一乐段,后11个小节为第二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清新流畅;第二段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深厚感情。爱我中华这首歌先后由韦唯和宋祖英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它的深刻寓意,已经超越了会歌,成为一首歌颂民族团结、少数民族聚会的必唱曲目。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反复播放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MTV。二、教授新课: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爱我中华,它是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是90年代初著名词作家乔羽和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1、作品简介:爱我中华为二段体结构,B大调,44拍子。歌曲情绪快乐,活泼,充满了自豪感,表现了中华儿女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这首歌可以是独唱,也非常适合领唱加合唱或齐唱。2、词作者简介:【乔羽】我国著名的老一代词作家、剧作家、音乐文学理论家,山东济宁人。乔羽在电影、电视、歌剧、歌曲等领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歌剧剧本花开满山头、果园姐妹,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合作)、刘三姐,话剧剧本杨开慧(合作)等。歌词作品有我的祖国、祖国颂、让我们荡起双浆、思念、难忘今宵和爱我中华等。3、曲作者简介:【徐沛东】1954年生,辽宁大连人。我国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亚洲雄风、爱我中华等;电视连续剧音乐篱笆、女人和狗、趟过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徐沛东是大陆流行音乐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西北风”的代表作家,为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欣赏巴罗克室内合唱团演唱的爱我中华,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5、学唱歌曲:(1)、教师弹奏第一声部旋律,学生听琴视谱唱旋律,随时纠错。(2)、学生按音乐节奏有表情地朗读歌词。(3)、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词。(4)、教师弹奏其他声部旋律,学生视谱听唱。(5)、旋律视唱无误后演唱歌词,唱出歌曲快乐活泼、自豪的情绪。(6)、各声部合成,细排,艺术处理:照乐谱演唱。第一乐段齐唱,第二乐段采用女声唱前句“爱我中华”,男声接后句,“健儿奋起步伐”依次交错进行,相互呼应,最后合唱“五十族兄弟姐妹,五十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把歌曲情绪推向高潮。(7)、再次欣赏巴罗克室内合唱团演唱的爱我中华,进一步体会歌曲情绪。对比范唱,学生评价自身演唱中好与不足之处。(8)、进一步明确要求:歌曲的第一乐段旋律清新流畅,节奏明快,用充满激情、轻巧活泼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咳罗咳罗咳罗咳”的衬词要唱得亲切自豪,充满活力。第二乐段旋律在高音区回旋,每句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使命感,情绪激昂,充分表达了五十六个民族热爱中华大家庭,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决心,应用非连音来演唱。(9)、反复练习,达到上述要求。(10)、完整演唱爱我中华 第一单元 爱我中华第二课时 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1、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是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歌曲 2、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3、弱起,一字多音缺乏感染力,正确地掌握歌曲的速度及呼吸方法 教学难点: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赏听法、讨论法、歌唱法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磁带 板书设计歌唱祖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配合国庆典礼的录象,让学生感受我国繁荣、蒸蒸日上的新面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二、.揭示课题 三、教授新课 1.出听歌曲,边听边看曲词,主意主体 2、作者简介:王莘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王莘同志于1950年9月创作的,作者怀着对心中国的深厚感情,向往者祖国光明幸福的未来用凝练集中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3.简介作品:歌唱祖国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有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有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再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4(1)、咱们班有会唱这首歌曲的吗?(找几位同学分别演唱)(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3)、学习歌曲A:师示范演唱歌曲B:生跟琴视唱歌曲5、视唱旋律: 1.视唱B段旋律: 1)每两小节分句汇的听唱一遍 指导弱起(两种划拍法) 2)每小节一句分句听唱一遍 注重挥拍 3)边挥拍边视唱一遍 矫正: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弱起. 2.视唱B段旋律: 1)先据歌词的标点断句,并标出强拍. 2)分句听唱视唱二遍(挥拍) 注意: A 每句皆弱起,且结束于强拍. B 长音时值. C 八度大跳与四度音程 3)随琴视唱一遍:A 比较节奏x.x与xx的艺术表现力的优劣. B 介绍反复记号 3.整体视唱(师弹琴视唱)有前奏 C:完整演唱歌曲D:及时纠正(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板书),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家乡”“人民”(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复习演唱,并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活动)E: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F:处理歌曲的感情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四、巩固训练1、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2、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五、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1、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2、作品简介:这首歌是女作曲家古建芬1989年的作品。歌曲为两段体结构,开始的引子旋律在中底音区徘徊,透露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引子中的钟声,宛如晨钟敲响,预示着举国欢庆的新的一天的来临。第一段从开始到“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为止,共四句,类似起、承、转、合的传统乐段,由于旋律在中、低音区跌宕起伏,情绪显得深邃、厚重而婉转抒情。歌曲的高潮是第二段开始的地方,一般歌曲常常在高潮时拉开节奏,用衬词“啊”来进行咏叹,而这首歌的高潮处歌词节奏却是紧密型,如激动的诉说和热切地祝愿,另有一种感人的力量。高潮乐句变化重复了一次,然后慢下来,回复到歌曲开始的深情的表达,最后翻高八度结束全曲。3、作者简介:谷建芬1935年生于日本大阪,祖籍山东威海。她1942年随家人回国。她的作品格调高雅,风格多样,很多歌手都因唱她的作品而一举成名。曾经轰动一时的“谷建芬声乐训练班”培养了很多著名歌手,包括田震、刘欢、红豆、那英、解小东、毛阿敏等。谷建芬的作品影响了两代人,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作品有: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兰花与蝴蝶、采蘑菇的小姑娘、校园的早晨、思念、妈妈的吻、我多想唱、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歌声与微笑、二十年后再相会等800余首;舞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