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四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四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四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四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4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四年级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四年级语文试题(一) 阅读巨人的花园片段,完成练习。不久,北风呼啸(xio xio),隆冬来临(ln ln),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 )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 )、( )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ji xi)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 )。于是,他立刻( )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1给带点的字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按课文内容填空。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热情( ) 寒冷( ) 悲伤( )4读文段后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 5我会发挥想象力,完成练习。(1)巨人推倒了围墙后,我仿佛看到 这时候,我又仿佛听见孩子们对巨人说:“ (2)我想对巨人说几句话:“ ”6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的达“”)(1) 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2) 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3) 春天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二)阅读去年的树片段,完成练习。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你听。”鸟儿说 好的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 请等着我吧 鸟儿说完 向南方飞去了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好朋友即将分离,那么在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时要读出 之情;最后,鸟儿与小姑娘的对话,应该读出鸟儿 的语气。2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3发挥想象,完成练习。(1)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它想: (2)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它又想: 4读了片段,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鸟儿说,请把说的话写下来。 (三)阅读白鹅片段,完成练习。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又人走路,它也要(),不亚于狗的狂吠。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急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cn cn)容,大模(m m)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o ju)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要你一口。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 ),(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 )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划出)2按课文内容填空。3读二至四自然段,用“ ”分别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4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 句,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的特点。如,用鹅的 与狗的 对比;用鸭的 与鹅 的对比。(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再细读二、三自然段,并用“ ” 划出文中具体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6鹅需要 、 、 这三样东西下饭。它的吃相令人发笑,具体表现在(摘抄文中有关的句子): (四)阅览猫片段,完成练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de d)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 huo)的地方,成天睡大觉,( ),什么事也不过问。( ),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老鼠等出来不可!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 )地叫唤,( ),( ),(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2按课文内容填空。3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4猫的老实,表现在 ;贪玩表现在 ;尽职又表现在 。5读句子“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这句话中“几朵小梅花”换成“几个脚印”好不好?为什么? 6课文描写猫高兴时的样子,表现为: 、 、 、 、 。(用文中的词归纳)7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既老实又( ),既贪玩又( ),既胆小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 )。附送: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竿( ) 浆( ) 代( ) 拆( ) 杆( ) 桨( ) 伐( ) 折( )劲( ) 供( ) 厉( ) 贪( ) 经( ) 供( ) 厉( ) 贪(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xx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 装 钉 线 装 钉 线学校 班别 姓名 四年级拼音字词专项复习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竿( ) 浆( ) 代( ) 拆( ) 杆( ) 桨( ) 伐( ) 折( )劲( ) 供( ) 厉( ) 贪( ) 经( ) 供( ) 厉( ) 贪( )薄雾(bo b) 闷雷滚动(mn mn) 大模大样(m m)枝折花落(zh sh) 风号浪吼(ho ho)不可计数(sh sh) 触着墙(zhe zho zhu)勾(u u)当(dn dn) 秘鲁(m b) 似的(s sh) 欺侮(r w) 佛香阁(f f)可恶(w ) 匀称(chn chn) 凝视(nn ln) 脸颊(ji xi) 屏息(pn bn) 静谧(b m) 召开(zho zho) 规律(l l) 侍候(ch sh) 崛起(q ju)四、词语搭配。10分( )的红霞 ( )的水面 ( )的榕树( )的火焰 ( )的阳光 ( )地玩耍( )地看着 ( )的狮子 ( )的佛香阁( )的长廊 ( )的变化 ( )的颐和圆( )的江面 ( )的战马 ( )的白猫( )的母鸡 ( )的爬山虎 ( )的脸颊 选择( ) 挖掘( ) 修理( )摆动( ) 研究( ) 关注( )五、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换上另一个词语,使该句子的意思不变。5分1.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2.节约粮食光荣,( )粮食可耻。3.只要有什么东西响了一声,母鸡立刻警戒起来。()4.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5.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六、给加点字补写恰当的反义词。4分1.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沉着,不要( )。2.这里有高耸的山脉,也有( )的峡谷。3.蜜蜂向这边聚拢来,而蝴蝶却向那边( )去。七、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0分( )息( )视 ( )( )而去 ( )天( )地 不容( )( ) ( )( )江面 ( )头并( ) 学校 班别 姓名 装 钉 线 装 钉 线( ) ( )东望 千( )百( ) 山( )地( )( ) ( )细流 应( )不( ) ( )不可( ) ( ) ( )而安 ( ) ( )不安 不可( ) ( ) ( )如( )海 ( )费心( ) ( )有( )竹 狂( )大( ) 草( )花( ) ( )枝( )叶 可( )巴( ) ( )花飞( ) ( )( )不安 一日 三( ) 从( )不( ) ( )长( )去 ( )息( )视 变化( )( ) 枝( )花( ) 空空( )( ) 供( )不( ) 不( )( )烦 ( )子( )足 ( )( )大叫 慢( )斯( ) 气( )( )伟 金( )辉( ) 神( )气( ) 隐( )约( ) ( )( )不一 ( )山( )岭 举( )无( ) 南( )北( ) 所( )( )靡 跃跃( )( ) 若( )所( ) ( )死拼( ) ( )征( )战 山( )( )发 热闹( )( ) ABB:兴冲冲 _ _ _AABB:恍恍惚惚_ _ _ABCC:可怜巴巴_ _ _ABAC:自由自在_ _ _AABC:涓涓细流_ _ _含有动物的成语:_ _ _八、按要求查字典。4分1.“漫”字共有( )画,第十三画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漫”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1)水过满向外流 (2)满、遍 (3)没有限制,没有约束“漫山遍野”的“漫”应取第( )种解释。 “漫不经心”的“漫”应取第( )九、选择填空。5分宽阔 广阔 辽阔1. 农村是( )的天地。2. 汽车在( )的公路上奔驰。3. 轮船在( )的海面上航行。矗立 耸立 屹立4.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5.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 )在半山腰上。十、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6分博:多,丰富宽广取得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 )2.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 )3.叶圣陶老先生知识渊博。( )浓:稠 颜色深 程度深1.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显得虎虎有生气。( )2.爸爸下班了,我为他沏了一杯浓茶。( )3.最近,我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十一、用“”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改正。6分风平浪净( ) 横惯江面( ) 神密莫测( ) 枉废心机( ) 随遇而安( ) 不可思意( ) 题心吊胆( ) 绿树成荫( ) 狂风大做( ) 枝拆花落( ) 屏息疑视( ) 慢条丝理( )秋季学期四年级语文学校 班别 姓名 装 钉 线 装 钉 线句子复习试卷 一、照样子写句子。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句)_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学着用反语写一句话。)_3.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_4.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把”字句: “被”字句: 5.伽利略是位年轻的数学家。伽利略敢于向亚利士多德这位权威挑战。(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列两句话合并为一句。)_6.把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1)虽然小钱不幸得了白病, (2) ,真是巧合!7.照样子,写一写 例: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没有收音机和汽车。那时没有点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我拥有父母的爱,老师的关怀和同学们的关心。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来呼风唤雨。是那种鸟类在筑巢?是燕子;用什么材料来筑巢?用泥、唾沫和树枝。二、修改病句。(在原句上改)1.因为当时大雨倾盆,所以他还是准时到了学校。2.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4.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体育运动。5.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 6.黑色的乌云和大雨从半空中倾泻下来。7.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和一篇作文。 8.春天的兰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9.我们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称号。 10.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11.同学们都响应“人人动手,绿化祖国”。三、扩句。(最少扩两处)1.河水流过桥洞。 2.我们读书。 3.风吹小树。 4.我们来到沙滩上。 5.阳光照在他的脸上。 四、缩句。(缩成最简的)1.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苹果。 2、狡猾的狐狸一直盯着乌鸦嘴里的肉。 3.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青翠的竹子。 4.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5.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6.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 五、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直接叙述的方法)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_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_3.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我们怎么能忘怀呢?_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6.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_7.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飞入太空还会是神话吗?_六、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七、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3、春天来了。 4、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5、桃花开了。 八、把下列句子改成比喻句。.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 .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 3.三月的清晨,天空中总弥漫着薄雾。 4.月亮升起来了,照在湖面上。 5.迷路的小黑虫左冲右撞。 6.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 九、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1、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_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_3、王老师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说:“不要急,没带雨具老师送你回家。”_ _4、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_ _十把句子重新排列,组成一段连贯的话,将序号写在前面的括号里。 ( )一道小溪从田边流过。 ( )湖面上碧波荡漾,白鹅泛起。( )天边的青山蒙上了一层轻纱,隐约可见。( )小湖那边新建的住宅群隐藏在浓密的树林里。( )眼前是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 ( )溪流的尽头一个平静的小湖秋季学期四年级语文学校 班别 姓名 装 钉 线 装 钉 线积累与运用复习试卷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的响声,好像(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起来。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再近些,犹如( )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3、那么多的绿叶,一簇( )另簇上面,不留一点儿(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 )着我们的眼睛,(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 )。4、我们( )拍掌,树上就变得( )了,到处都是( ),到处都是( )。大的,小的,( ),( ),有的站在( ),有的(),有的在( )。5、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 ),好看得很。6、爬山虎的脚( )墙的时候,( )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细丝原先是( )的,现在(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使它( )在墙上。7、大体上,住所是很( )的,( )、( ),很( )。( )我们想到蟋蟀用来( )的工具是那样(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 )了。8、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 )的花园。那里,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从巨人的花园我发现这篇童话想像丰富,给人有益的启示,我懂得( )。9、( )要靠( ),要靠很好地( ),做出对人们( )。10、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 )、( )和( )中。11、鹅的步调( ),( )的,颇像( )里的( )出场。它常( )地站着,看见有人走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 )。12、猫的性格实在有些( )。说它( )吧,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 )。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 )。它什么( ),可是它又那么( )。13、远看长城,它像一条( ),在( )之间( )。14、多少劳动人民的( )和( )才( )成这( )、( )的万里长城。15、截至XX年7月,我国已有( )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 )处,自然遗产( )处,自然文化遗产共( )处。16、正前面,昆明湖( )像一面( ),( )像一块( )。( )、画舫在湖面慢慢地( ),几乎不留一点儿( )。这句话运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昆明湖( )和( )的特点。17、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 )是那( )!前面的( ),后面的( )上去,( )的声音,像( )的音乐;( ),( ),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8、那( ),如同( ),必将( )传下去。19、周恩来站了起来,( )地回答道:“( )!”20、我非常( ),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 )与( )都堪称( )的大作家。21、让我们一起记住“( ),( )”这句名言吧!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 )去比别人的( ),那么他不但会( ),还会( ),十分( );如果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 ),不断( )别人的长处,他就会飞快地( ),越来越( )。22、搭石一课中有许多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有具体的“美”,如( );有心灵的“美”,如( )。23、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 )首次发现了保存有( )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 ),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 )涂上了“( )”之笔。24、太空作物普遍具有()、( )、( )等优点。25、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么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 ),好看得很。26、提起搭石,我会想到这样的词语( )。27、这个学期学过的童话故事,我发现童话 (写一个发现就可以了)二、积累与运用。(一)补充对联。1、( ) 天连水尾水连天2、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 )3、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 )4、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 )5、好读书 不好读书 ( )6、一径竹影云满地 ( )(二)、补充名句。1、有( )者事( )成。 后汉书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 )而为之 (刘备)3、业( )于勤,荒于( );行成于思,( )于随。 (韩愈)4、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陶渊明)、没有胆大的()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牛顿)6、正月()香又香,二月()盆里装,三月()连十里,四月()靠短墙,五月()红似火,六月()满池塘,7、尺有所( ),寸有所( )。 人上有( ),天外有( )。8、忽如一夜( ),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三)、补充诗句。1、故人具( ),邀我至田家。 ( )村边合,青山( )。开轩( )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 ),还来就( )。过故人庄、横看成岭(),()各不同。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题西林壁(宋苏轼)、莫笑农家(),丰年留客()。山重水复(),()又一村。游山西村(宋陆游)、故人西辞( ),( )下扬州。孤帆远影( ),唯见长江(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四)、补充词语。望子成( ) 来( )去脉 群( )无( ) ( )飞 ( )舞如( )添( ) 调( )离山 ( )虎难下 照( )画( ) 天( )行空 汗( )功劳 ( )到成功 老( )识( )(五)、巧用名句。 1、 有同学认为捡到一支铅笔交给老师了只不过是一件很小的好事,不值得去做;随地吐痰是很平常的事情,做了没什么大不了。 你认为对吗?你准备用那句学过的名言警句来提醒他? 2、 有些同学不珍惜时间,你用哪些名句来劝他? 3、有位学生不敢想象,不敢猜测,你怎么鼓励他大胆地猜测呢? 4、某人正处于困境之中,情况突然出现转机,向好的方面发展了。这真是 5、 两位感情很好的朋友就要分别了,你会用那些诗句来形容此时的情景呢?请把你想到的诗句写下来。 (六)口语交际与填空。 描写景物文章的语言很优美,读后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学了第一组课文,现在我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并完成下面的填空:(1)我读了鸟的天堂,读到“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一段描写,眼前仿佛出现了千鸟( )、白鸟( )的景象。(2)是啊,我也有这样的感受,读这几篇描写景物的文章,边( )边( ),就能在头中形成( )。( 3)我发现( ),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阅读专题训练 (一)颐和园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1、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2、葱郁的“郁”字,音序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查( )画。在字典里有3种意思,请在正确的序号后打“”。香气浓厚;(草木)茂盛;(忧愁等)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 3、文中“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我觉得(“ ”)字用得好,因为( )4、我会照样子写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5、昆明湖的特点是:_和_。6、第一段运用 的说明方法,突出长廊 的特点。7、作者按 的顺序,介绍了 、 、 的景色。( 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当周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