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B卷_第4页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48分)1. (6分) 写出反义词。幻想_凶猛_轻巧_迟钝_增强_特殊_陌生_提高_2. (10分)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语。_树 _火柴 _金鱼缸 _草_书包 _木头牌 _花 _毯子_电视机3. (2分)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连接起来。A不仅而且 B因为所以C如果就 D但_他关心集体,_大家一致推选他当班长。鸟类_和恐龙有着亲缘关系,_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_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_我们经常躺着看书,_会影响视力。4. (8分) 选字填空。吨 顿 屯_兵 _时 _位斩 崭_新 _断笨 体_育 _蛋5. (6分) 读课文,填一填恐龙的一支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身体_体表_转移到_在树木间_具备_最终_。6. (5分) 写出反义词舒展_快乐 _永远_新鲜_7. (5分) 缩句。我国的科学家在辽宁西部发现了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一支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恐龙后代繁衍成了庞大家族。 8. (6分) 写出词语的反义词。笨重-_ 主动-_ 敏捷-_ 美丽-_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2分)9. (3分) 课外阅读。我国民间有龙能升天的传说。世界上真有这样的“飞龙”,那就是1.9亿年前出现的翼龙。翼龙是恐龙的一种,是飞上天的爬行动物,把它说成是“飞龙”,也没有大错。巨大的恐龙怎么会飞起来了呢?因为它的前肢和身体中间长出了一张薄薄的皮膜,当它在空中飞来飞去时,活像一只大蝙蝠,难怪当它被发现时,有人说它是蝙蝠的祖先,有人说它是一只怪鸟。过了很久,人们才明白,原来它是恐龙家族里的一员,给它取名叫翼龙。翼龙的“皮翅膀”虽然很大,但中间没有肢骨支撑,不能像蝙蝠一样用力拍打,在空中自由自在飞翔,更不能远距离飞行。它只能在林间空地上滑翔一会儿,或是像后来的水鸟那样,从空中一下子俯冲下去,捞起一条小鱼就赶紧飞起来,飞行本领并不高明。人们传说“飞龙”可以腾驾雾,飞上高高的天空,它加沾不上边了。(1) 请你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皮膜_(m m) 蝙蝠_(bin bin) 支撑_(chn chn) 翼龙_(j y) 空地_(kn kn) 空中_(kn kn)(2) 先看看例子的一对词语是什么关系,再在后面的四对词语中找出关系相似的一对。恐龙 翼龙 _A、医生 病人 B、船 码头C、文具 钢笔 D、香蕉 苹果水鸟 小鱼 _A、母鸡 鸡蛋 B、山羊 青草10. (9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打伞的女孩南天门的花果山上有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 扭头看着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了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 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 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俩写个带路歌吧。“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1) 给下面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佝_(gu j)偻 打量_(ling ling)上浮_(fu f) 兴_(xng xng)旺(2) 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_。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_比成_。(3) 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地”在文中指 _,“制宜”在文中指_。(4) 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_。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5) 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