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一、 按要求将下列汉字分类。 巧 屏 喷 乞 熊 引 缺 淹 姓 定 渠 盆 声母是“q”的字:_ 韵母是前鼻音的字:_ 韵母是后鼻音的字:_ 二、看拼音,写词语。 gun gi rn sho hn zi s min b fng ( ) ( ) ( ) ( ) xn lng mi sh zu lng rn gn dng de mi ( ) 三、比一比,再组词。 睁( ) 继( ) 端( ) 旅( ) 狠( )挣( ) 断( ) 瑞( ) 旋( ) 狼(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两个词语造句。(6分) ( )口( )声 七( )八( ) 惟( )惟( ) 大( )小( ) 人( )人( ) 四( )八( ) 五、判断下面各题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把水喝干”“干净”“干活”中三个“干”的读音不一样。( )2“家家乞巧望秋月”中的“望”指盼望。( ) 3“有钱人花点钱就过去了。”和“奶奶带着一副老花镜。”这两句话中“花”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 4“传说”的近义词是“据说”,“惟妙惟肖”的近义词是“栩栩如生”。( ) 5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都是神话故事。( ) 6“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和“今天好像比昨天冷。”这两句话都不是比喻句。( ) 六、将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相关练习。(6分) 1小葱拌豆腐_ 2包公断案_ 3_各显神通 4_粗中有细 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任意写两句。 _ _ 七、按要求默写古诗,完成相关练习。(7分) 1默写古诗乞巧:“_,_。家家乞巧望秋月,_。”这首诗中写到的人物是_和_。全诗表达了_的情感。古代诗文中写“月”的句子有很多,请你写一句含有“月”字的诗句或古文:_。 2默写古诗嫦娥:“_,长河_。嫦娥_,_夜夜心。”诗句中的“长河”指的是_;“悔”字指的是_。 八、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相关练习。(9分) 西门豹(节选) 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 )了老百姓。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巫婆在河里( )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 ),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 )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1将下列词语填进文中的括号里。(2分) 扑腾 明白 提心吊胆 站满 2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官绅被吓以后表现的句子。(2分) 3“老百姓都明白了”指老百姓明白了什么?(2分) 4西门豹用巧妙的方法惩治了巫婆和官绅。读了这个故事,你想通过时空隧道和西门豹对话吗?想说什么呢?把想说的话写下来。(3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相关练习。(15分)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画画,想当美术家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 你的耳朵虽然坏了 但眼睛还是明亮的 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 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 你的眼睛尽管瞎了 但耳朵还是灵敏的 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神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睛瞎了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到了那个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5分)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埋怨( ) 名扬四海( ) 3文中共有三个标了序号的“它”,分别表示什么?(3分) _;_;_。 4第5自然段中说“他们开始新的追求”,“新的追求”指的是什么?(2分) 5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呢?并试着用一句名言来表示这个道理。(3分) 十、习作。(请另附纸写)(30分) 读了战胜命运的孩子这篇文章,你心里一定产生了很多想法。回忆在过去的生活或学习过程中,自己遇到过什么困难、挫折,你当时是如何面对的?最后结果怎样?你得到什么启示?自定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五、1 2 3 4 5 6 六、1一清二白 2公事公办 3八仙过海 4张飞穿针 八、1站满 扑腾 提心吊胆 明白 2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直淌血。 3巫婆、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九、1:“, , ?” ,“, , ?” 2怨恨 饮誉天下 3耳聋 失明 命运 4聋童学绘画,盲童学弹琴。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导学案苏教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能用“必须、小心翼翼”说一句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课前预习,课中交流: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1)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说给其他同学听听。(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划横线的词语,并能用“必须、小心翼翼”造句。 涟漪 允许 坚定 铭刻 必须 小心翼翼 赞赏 鱼竿 低沉 规定 丝毫 斩钉截铁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读通顺、读流利,并请别人评价。(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思考:a课文题目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加了双引号呢?b这是谁说的话?c课文中的你是谁?(3)再读课文,思考: a汤姆钓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 b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C结果怎样呢?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述了汤姆 ,而爸爸却 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 。课堂展示:1“小故事”演讲。2每日名句积累。3谈话导入,揭示课题。4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合作探究:1找出课文中描写汤姆钓鱼动作的词,感受用词的准确。2“爸爸在一旁微笑着,投来赞赏的目光。”从爸爸的这一神态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鱼很大,爸爸为儿子的聪明能干而高兴)。3想想该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这条鱼很大,找出关键词句。(“弯成了弧形”、“惊喜”、“拖”、“哇!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4比较:“你要把这条鱼放掉。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两个句子的语气体会“爸爸”的态度是坚决的,语气是强烈的。你能把爸爸斩钉截铁的语气读出来?展示交流:1各组就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作一个汇报。(小组讨论中中,要做到人人发言。)2其他同学可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提出不同的意见。3老师可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相机指导朗读。练习提升:我会填爸爸 说:“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为什么?”汤姆 说。爸爸 说:“现在是晚上10点离允许钓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汤姆 说:“放心吧,爸爸,没有人看见我们,也没有人知道我们在这个时候掉到了鲈鱼。”“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爸爸_说。拓展延伸:1自读课文,找出课题所在的自然段,在书上用“”划出。2认真地边读边划,思考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复习上节课主要内容,能用“允许、不管都”造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精读课文,体会汤姆心情的变化,知道汤姆为什么必须把钓到的大鱼放掉,从而知道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定是人人必须做到的,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行动。学习重难点:认真品味课文中父亲话语的含义,从中受到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课前预习: 1汤姆的心情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找出关键的句子。2“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3完成补充习题四、五题4用“不管都”的句式说一说生活中遵守规则的例子。课堂展示:1“小故事”演讲。2每日名句积累。3复习导入,听写词语。4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5讨论交流学习课文二、三两部分。合作探究:1要放掉这样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汤姆是多么舍不得呀。那么可以不放吗?谁能根据课文说说你的理由? 2讨论:“那晚的情景”指怎样的情景?“爸爸坚定的话语”指什么话?“铭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晚的情景却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 3听了爸爸的话,最终汤姆也把鱼放掉了,他后悔吗?为什么?那么汤姆又是怎样的人?展示交流:1各组就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作一个汇报。2其他同学可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提出不同的意见。3老师可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相机指导朗读。巩固延伸:1若干年后,汤姆凭着诚信成为一个伟大的建筑师,每当遇到什么事,他总会情不自禁地对爸爸说:“ 。”18 2写一写自己的一次课余活动,注意描述动作细节,也要把当时景色、心理以及活动过程、结果叙述一下。18狼和鹿【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导学重难点】1、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2、有条理地复述课文,内化积累课文语言。 第一课时【导学预习】初读课文,学会生字,了解狼和鹿之间的关系,对比认识凯巴伯森林前后的景象。【导学过程】一、解题1、 谈谈你对“狼”“鹿”的认识。 狼: 鹿:2、想象关系:这两种动物出现在一起,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在它们中间加个字来表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掌握生字 一类字:认读、书写、组词 凯 葱 捕 杀 其 饥 退 惨 染 旦 二类字:认读 贪婪 下毒手 大约 哀嚎 繁殖 灌木 蔓延 妖魔 威胁 毁灭 祸首多音字:提防 血泊 (多音字要能说出另外的读音 ) 3、分自然段读通课文,说说课文每一段讲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对比认识变化。 1、默读课文 , 找出描写凯巴伯森林的句子。 2、交流讨论两组句子(1)交流:一百多年以前, 整个森林像着了火(2)品析对比 a品味词句。读一读句子,圈出反映此时森林特点的词语读一读。 b想象情景,感情朗读 。 c 认识变化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那么美好、安宁、和谐,可是二十五年后好多的绿色却被枯黄所代替,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呢? d对比朗读有感情地朗读两段话,把你的体会表现出来。4、 激疑,提出问题了解了森林前后的变化,此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作业】 1、写习字册,抄写词语 2、继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导学预习】 品读课文,知道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有条理复述课文 【导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寻找根源。 是什么促使森林25年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一)原因之一 :( ) 读第二自然段 人们为什么要捕杀狼?当地居民是怎样捕杀狼的?(2) 原因之二 : ( ) 读第三自然段 鹿的大量繁殖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狼被捕杀前后,鹿自身的灾难有什么变化? 鹿在数量上有哪些变化?(四千十万八千)(三)原因之三 : ( ) 再读第二、三自然段,深入思考。 三、对照感悟,明白事理。1、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想象说话:看到整个森林像着了火,绿色在迅速消退,枯黄在不断蔓延,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人们如梦初醒(鹿群恍然大悟狼群感慨万分)请选择其中一个为开头想象说话。 (2) 理解“功臣”“祸首”的含义 “功臣”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功臣”指谁?为什么贪婪可恶的狼却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祸首”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祸首”指谁?为什么美丽可爱的鹿却是森林 的“祸首”?(3)、练习复述 a画图表示三者关系 b用“因为所以”说话强化三者关系(4)、深入探究 联系前面找到的环境被破坏的原因,你认为真正的“祸首”应该是谁?2、补充资料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出于保护鹿而出台这一政策,大量捕杀狼,谁知事与愿违,痛心不已,事后罗斯福总统又下令在凯巴伯森林放回几只狼。【拓展延伸】1、练习复述课文 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2、明理“生态平衡”生物间有平衡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狼,一头是鹿,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他们始终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 狼和鹿这篇课文就是一幕惨痛的悲剧,这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3、交流有关破坏或者保护生态平衡的例子。4、学了课文,交流了那么多事例,谈谈你的感想5、推荐阅读练习的古今贤文一个村庄的故事【作业】1、写话面对被破坏的森林,觉醒的人们(包括我们)有什么话要说?请 写一写。2、生活实践调查了解身边破坏生态平衡的人和事,并用做警示牌、环保小报 的方式阻止他。19.放飞蜻蜓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孑孓”、“ 七嘴八舌”、“据说”等词语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先生对孩子们的谆谆教导,懂得保护有益动物。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蜻蜓身体部位的特点、作用。教学难点感受陶行知的教育方法及其人物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预习导航1.朗读课文,注意标好自然段,画出生字词语。2.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可和同桌讨论。3.收集有关蜻蜓的知识,了解陶行知的相关生平。课堂展示1.猜谜导入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打一动物)出示蜻蜓的图片,简单介绍。2.检查生字词语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陶行知慈爱七嘴八舌抢着说苍蝇蚊子掌握据说结构复杂翠贞田埂孑孓一撅一撅(2)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陶慈构复”。(3)质疑文中的词语。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2)根据“捉蜻蜓-议蜻蜓-放蜻蜓”给课文分段。4.简介陶行知。布置作业完成习字册中的本课作业。第二课时预习导航1.“陶行知怎样教育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到10自然段,找一找陶行知问了孩子们哪几个问题?读后同桌互相交流。2.快速默读2-11自然段,把文中描写陶行知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句用“”画出来,体会一下,陶行知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读后交流。课堂展示1. 导入。2.听写生字。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课文主要讲了陶行知先先生看见一群孩子( ),就引导他们识 ( ),最后孩子们( )。自主学习探究1.“陶行知怎样教育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到10自然段,找一找陶行知问了孩子们哪几个问题?读后同桌互相交流。2.快速默读2-11自然段,把文中描写陶行知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句用“”画出来,体会一下,陶行知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读后交流。反馈交流1. 相机了解蜻蜓吃什么,尾巴的作用和眼睛的特点。2. 了解陶行知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陶行知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懂得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爱护动物的人。拓展延伸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英语口语能力测试模拟题集
- 2025年酶法生产海藻糖项目发展计划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看一看(三)》教学设计
- 2025年高纯砷及氧化砷项目发展计划
- 抗菌药物处方授权课件
-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十八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课件
- 2025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合作协议书
- 解剖题库及答案人卫
- 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摸底考试数学试卷
- 母婴护理员教材课件
- 【公开课】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 invt英威腾CHF100A变频器说明书
- 肿瘤患者疼痛的全面护理
- 山东省环境卫生作业计价定额编制说明
- 组塔架线培训课件
-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讲课件
- (干货)虚拟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协议
- 新员工入职廉洁从业教育培训
- YC/T 593-2023打叶复烤加工服务能力评价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