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专专 业 业 环环 境境 工工 程程 班班 级 级 环环 工工 0702 学学 号 号 15 姓姓 名 名 费费 亮亮 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 罗罗 平平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 2 1 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2 1 2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3 1 3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 3 1 4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3 1 5 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依据 3 1 6 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原则 3 1 6 1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3 1 6 2废水与污泥处理工艺设计过程应依据原则废水与污泥处理工艺设计过程应依据原则 4 1 7 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4 第二章第二章 处理工艺流程以及说明处理工艺流程以及说明 4 第三章第三章 计算计算 5 3 1 设计流量设计流量 5 3 2 污水中污染物处理的程度污水中污染物处理的程度 6 3 3 中格栅中格栅 6 3 4 进水泵房进水泵房 8 3 5 沉砂池沉砂池 9 3 6 初沉池初沉池 11 3 7 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 13 3 8 曝气池曝气池 15 3 9 鼓风机房鼓风机房 18 3 103 10 二沉池二沉池 20 3 11 排泥泵房排泥泵房 22 3 12 浓缩池浓缩池 22 3 13 消化池消化池 24 3 14 脱水脱水 25 第四章第四章 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26 第五章第五章 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 26 5 1 水头损失水头损失 26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 1 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某工业废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1 2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 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 力 在设计 计算 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二级处理的工厂污水处理设施 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 进行设计计算 确定污水处理平面布置 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 确定 污水处理的平面布置图 设计深度约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1 3 设计原始资料设计原始资料 指标 项目 水量 3 dm COD mg L BOD mg L SS mg L pH 生产废水11900300010003509 10 生活污水25504003003007 7 5 处理出水10020706 9 1 4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 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2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训练 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 3 本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 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 按其技术特征 加以说明 4 设计计算说明书 应内容完整 简明扼要 文句通顺 字迹端正 设计 图纸应按标准绘制 内容完整 主次分明 1 5 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依据 设计需要使用的有关法律 标准 设计规范设计需要使用的有关法律 标准 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200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 199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2002 1 6 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原则 1 6 1 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废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原则 坚持科学可靠并借鉴同类废水处理的工程实践经验 技术上力求先进 管理方便 操作简单 无二次污染 维护量少 可靠程度高 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 减轻对受纳水体污染 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 最大的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尽量减少污泥的产生量 力求在系统内消化污泥 以减少污泥处理的投 资及运行费用 尽量采用先进可靠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提高污水厂管理水平 减少工人 的劳动强度 1 6 2 废水与污泥处理工艺设计过程应依据原则废水与污泥处理工艺设计过程应依据原则 根据废水水质 水量及其变化规律来确定设计参数 并确保计算过程尽 量准确 详细 在确定工艺设备时 力求做到质优可靠 管理方便 操作容易 并使投 资 运行费用较低 图纸的绘制与计算书的撰写格式应满足各项要求 1 7 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1 为了保证环境卫生的要求 厂址应与规划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群保持一定 的卫生防护距离 这个防护距离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不小于 300 米 2 厂址应该在流经城市水源的下游 离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处不小于 500 米 3 在选择厂址时尽可能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 而处理厂的位置又应便于农 田灌溉和消纳污泥 4 厂址应尽量可能在城市和工厂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5 要充分利用地形 把厂址设在地形有适当坡度的城市下游地区 以满足 污水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水头损失 使污水和污泥有自流的可能 以节约动力消 耗 6 厂址如果靠近水体 应考虑汛期不受洪水淹没的威胁 7 厂址应设在地质条件较好 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 以利施工 并较低造 价 8 厂址的选择应考虑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等条件 9 厂址的选择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考虑远期发展 留有重逢的扩建余地 第二章第二章 处理工艺流程以及说明处理工艺流程以及说明 按 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要求推荐 20 万 t d 规模大型污 水厂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 10 20 万 t d 污水厂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 泥法 氧化沟 SBR AB 法等工艺 小型污水厂还可以采用生物滤池 水解 好氧法工艺等 对脱磷脱氮有要求的城市 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 如 A2 O 工 艺 A O 工艺 SBR 及其改良工艺 氧化沟工艺 以及水解好氧工艺 生物滤 池工艺等 由于该污水处理厂主要是用于处理生产及生活混合污水 故而确定此污水 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为 中隔栅进水泵房沉砂池初沉池水解酸 化池 进水 栅渣打包 外运 砂水分离 砂 出水 鼓风机房 排泥泵房浓缩池 回流污泥 泵房 二沉池曝气池 投泥泵房 消化池脱水 外运 该设计采用厌氧 好氧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综合了分别使用厌氧和好养技 术的特点 其特点是先将污水控制在厌氧过程的前段 水解酸化阶段 不产生 沼气 充分利用水解产酸菌世代周期短 可迅速降解有机物的特性 在水解细 菌作用下 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 在产酸菌协同作用下 将大分 子物质 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提高了污水 的可生化性 使污水在后续的好氧池中以较少的能耗和较短的停留时间得到处 理 从而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并减少了污泥的生成量 第三章第三章 计算计算 3 1 设计流量设计流量 该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的平均流量为 smdmqq 168 0 14450255011900Q 33 最大总设计流量 smdmQQ 202 012 1 33 max 污水流量的总变化系数 为 1 2 3 2 污水中污染物处理的程度污水中污染物处理的程度 污水中的 cr COD 的处理效率 Lmg Q crcr CODcr 2542 255011900 4002550300011900 QQ CQC C CODCOD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工业污水初 crCOD E 6 079 1002542 1002542 100C CC crcr CODCOD 初末初 cr COD 污水中 5 BOD 的处理效率 Lmg Q OD 877 255011900 0032550100011900 QQ CQC C 5 BOD 5 BODB 5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工业污水初 97 72 100877 20877 100C CCE 555 BODBODB5BOD 初末初OD 污水中 SS 的处理效率 Lmg Q 342 255011900 300255035011900 QQ CQC C SSSSSS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工业污水初 79 54 100342 70342 100C CCE SSSSSSSS 初末初 综上 经过处理 污水中 cr COD 的处理效率为 96 07 污水中 5 BOD 的处理效率为 97 72 污水中 SS 的处理效率为 79 54 3 3 中格栅中格栅 设计参数 栅条净间隙为 e 25mm 过栅流速为 v 0 9m s 格栅安装倾角为 600 栅条宽度为 S 0 01m 渐宽部分展开角 1 200 栅前渠道超高为 h2 0 3m 粗格栅栅渣量 W1为 0 08 333 10 mm污水 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总 K取 1 5 1 中格栅简图 确定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 B Q 2 1 max v 计算得 m v 70 60 90 02 202Q2 B max 1 m B h340 0 2 1 所以栅前槽宽约m670 0 B1 栅前水深 h 0 340 m 栅条的间隙数 n 25 9 034 0 025 0 60sin202 0 sin 0 max ehv Q n 隔栅栅槽宽度 B mSnen65 8001 0 125 25025 0 1 B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L1 m270 0 20tan2 670 0 865 0 tan2 B B L 0 1 1 1 栅槽与出水渠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L2 m135 0 2 270 0 2 L L 1 2 过栅水头损失 h2 因栅条为矩形截面 取系数 k 3 格栅受污物堵塞后 水头损失增 大的倍数 阻力系数 72 0 25 00 1 00 2 42 S 34 34 e m g kh077 0 81 9 2 60sin9 072 0 3 2 sinv 022 2 栅后槽总高度 H 栅前槽高 mhh64 0 3 034 0 H 11 mhhhH717 0 077 0 3 034 0 21 栅槽总长度 L m28 2 60tan 64 0 5 00 114 0 27 0 tan H 0 51 0LLL 0 1 21 每日栅渣量 W dm K W 31 90 511000 864008 0002 20 1000 86400Q W 31max 总 采用机械清渣 3 4 进水泵房进水泵房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202 L s 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 2 泵房设计计算 采用厌氧 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污水处理系统简单 对于新建污水处 理厂 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 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 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平 流沉砂池 然后自流通过初沉池 厌氧池 曝气池 二沉池 污水提升前水位 1 7m 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 提升后水位 7 45m 所以 提升净扬程 Z 7 45 1 7 9 15m 水泵水头损失取 2m 从而需水泵扬程 H Z h 9 15 2 11 15m 再根据设计流量 202 L s 12 04m3 h 采用 2 台 MF 系列污水泵 单台提升 流量 542L s 采用 ME 系列污水泵 8MF 13B 2 台 一用一备 该泵提升流 量 540 560m3 h 扬程 11 2m 转速 970r min 功率 30kW 占地面积为 22 5m785 即为圆形泵房 D 10m 高 12m 泵房为半地下式 地下埋深 7m 水泵为自灌式 3 5 沉砂池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设计参数 污水在池内的流速 v 0 2 m s 水力停留时间 t 45s 沉砂池斗底宽为 b1 0 6 m 沉砂池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450 沉砂池斗高为 hd 0 4m 沉砂池排泥间隔天数为 T 2d 污水沉砂量为 X1 353 10 2mm污水 池总宽为 B 1 6m 两个斗 沉砂池对 SS 的去除率为总去除率的 30 平流式沉砂池简图 沉砂池的长度 L mvt9452 0L 水流断面面积 A 2max 1 01 2 0 202 0 m v Q A 有效水深 h2 mBAh0 646 1 1 01 2 介于 0 25m 1m 沉砂池所需容积为 35 1max 0 693610 2217340VmTXQ 需要 沉砂斗所需容积为 3 3468 0 2 6936 0 2 VVm 需要需要斗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贮砂斗的上宽 b2为 mbhb d 1 46 045tan 4 0245tan 2 0 1 0 2 贮砂斗的容积 V1 3322 21211 3468 0 0 421 1 4 601 4 0 60 4 3 1 SSS 3 1 VmmShd 沉砂池高度 池底坡度为 0 02 坡向沉砂斗长度为 m1 3 2 4 129 2 b2L L 2 2 沉泥区高度为 h4 hd 0 06L2 0 4 0 08 3 1 0 648 池总高度 H mhhh888 1 648 0 3 064 0 3 0hH 4321 3 6 初沉池初沉池 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设计参数 沉淀部分水面表面负荷为 0 2 23 hmmq 水流的水平流速为 v 5m s 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为 t 0 5 h 初沉池排泥间隔时间为 T 2d 初沉池对 5 BOD cr COD SS 的去除率分别为总去除率的 5 5 60 进水悬浮物的浓度为 L mg252 3042342342C1 出水悬浮物的浓度为 L mg72 6042342252C2 水解酸化池简图 沉淀部分的水面面积 F 2 max 362 0 2 24 17340 Q Fm q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 mtqh0 4 020 2 2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 3 max 1445 0224 17340mtQV 沉淀池长度 L mvt36 021000 36005L 沉淀区的总宽度 B mLAB 1 1036 362 沉淀池的数量 n 平流式沉淀池长与池宽比不宜小于 4 选取两座平流式沉淀池 n 2 每座池宽为 b 8 m L h 36 4 9 满足平流沉淀池的池长与有效水深比不宜小于 8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 V 3 6 0 21max 156 99100 101 0 5 27252 17340 100 T CC Q m r V 其中 r 污泥密度 其值约为 1g cm 3 0 污泥含水率 污泥斗与缓冲层之间污泥体积 设池底径向坡降m7 0h4 则 3 441 145 687 0 2036 2 87 020 2 hmbhALbAV 其中 A 污泥斗坡降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单位 m 污泥斗污泥容积 3222 221 2 152 4 26 2288 3 014 3 3 h mrrrrV 其中 r1 污泥斗的上口径 单位 m r2 污泥斗的下口径 单位 m 污泥总体积 V 33 21 156m17226 4145 6VVVm 沉淀池的总高度 设 h1 0 3 m h3 0 3 m 则 3 0H 54321 hhhhh4 0 0 3 0 7 0 3 5 6m 沉淀池池边高度 mhhhH6 43 00 43 0 321 3 7 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 设计参数 水解酸化池容积负荷 NV 6 4kgCOD m3 d 配水孔流速为 v 0 2m s 水解酸化池保护高度为 h1 0 8m 水解酸化池有效水深为 h2 5m 污泥斗壁与水平面夹角 为 45 水解酸化池两座 水解酸化池对 5 BOD cr COD SS 的去除效率分别为总去除效率的 30 30 5 进水 cr COD 的浓度为 Lmg 2417 5 422542 2542C1 出水 cr COD 的浓度为 Lmg 1667 30 422542 2417C2 鼓风曝气池简图 总有效容积 V 3 3 1 6550 106 4 173402417C m N Q V V 总表面积 A 2 2 1310 5 6550 m h V A 每座体积 1 V 3 1 3275 2 6550 2 m V V 每座表面积 1 A 2 2 1 1 655 5 3275 m h V A 每座水解酸化池分为两格 每格五个池 每个池的尺寸为 L B H 10m 7m 5m 水力停留时间 HRT h Q V HRT066 9 24 17340 6550 污泥斗设计 池底坡降 h4 池底坡度为 0 2 m 40 20 2 8 10 2 A L1 0 h4 污泥容积 V 32 4 21 1 8226 407 2 810 2 rL mBhV 3222 221 2 152 2352244 4 014 3 3 hmrrrrV 3 21 262 235 8 226mVVV 其中 r1 污泥斗的上口径 单位 m r2 污泥斗得下口径 单位 m 水解酸化池总高度 H mhhh4 64 04 03 053 0hhH 54321 式中 h1 水面超高 取 0 3m h3 缓冲层高度 取 0 3m 3 8 曝气池曝气池 采用微孔曝气曝气池 设计参数 悬浮固体浓度为 3200mg L MLVSS 与 MLSS 比值为 0 75 污泥回流比为 r 0 5 活性污泥负荷 LS为 dkgMLSSkgBODLs 30 0 5 曝气池的有效水深为 h 4 2 m 曝气池单个池宽为 B 6 3 m 曝气池鼓风曝气计算温度为 30 曝气池对 5 BOD cr COD SS 的去除效率分别为总去除效率的 65 65 5 进水 BOD5浓度 Lmg 572 5 35 7877 877SA 出水 5 BOD浓度 LmgSe 7 65 7877 5 572 20mg L 曝气池污泥浓度 0 75 MLSS MLVSS f MLVSS 0 75MLSS 2400 mg L 回流污泥浓度 r X LXr 9600mg 0 5 0 5 13200 R R X 1 回流污泥量的计算 r Q 3 max 8670173405 0mrQQr d 曝气池容积 曝气池 V 3max 7756 320040 0 557217340Q m XL S V S A 曝气池 曝气池水流停留时间 HRT hQV7 10d5 4017340 7756 HRT max 曝气池 确定曝气池各部位尺寸 由于曝气池的容积为 7756m3 设两组曝气池 每组曝气池容积为 3 38782 77562 VVm 曝气池单 曝气池的面积 F m2 2 m924 24 3878 h V F 单 池长 L m147 3 6 924 B F L 符合要求 10 3 23 3 6 147 B L 取超高 0 5m 则池总高为 m7 42 45 0h 50H 廊道长 m49 3 147 3 L L1 剩余活性污泥计算 dkgd 1552 kg10 16 32007756 XV X 3 C 曝气池 C 为 16h 曝气系统的计算 平时需氧量的计算 hQVXbQL rr 73 97kg 424 828448 10756 00144505 0aO 2 A 最大需氧量的计算 hkgOQ 76 8897 732 12 1O 2Amax 供气量的计算 采用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 敷设于池底 距池底 0 2m 淹没深度 H 4 2 0 2 4m 鼓风曝气池内混合液溶解氧饱和度平均值 S C S C 为在大气压力条件下氧 饱和度 4210066 2 0 5 d SS P CC 空气扩散装置出口处的绝对压力 ad pHPP 5353 10405 1 4108 910013 1 108 9 气泡离开池面时氧的体积分数 1 319 1012179 10121 100 E12179 E121 A A 0 30 时氧平均饱和浓度为 L mg7 19CS20 L mg63 7 CS30 Lmg P CC d SS 8 8 42 31 19 10026 2 10405 1 63 7 4210026 2 5 5 0 5 3030 鼓风曝气池 20 使脱氧清水的需氧量 hkgO CC CO R T ST SA 98 98 024 1 0 28 8195 0 85 0 17 9 97 73 024 1 2 2030 20 20 0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为 hkgORR 78 11898 982 12 1 20max0 平均供气量 hm E R G A S 1964 18 0 28 0 98 98 28 0 30 最大供气量 hm E R G A S 2357 18 0 28 0 78 118 28 0 3max0 max 空气管系统计算 按附图所示曝气池平面图布置空气管道 在每个廊道的中心设一根干管 共 3 根干管 在每根干管上设 6 对配气竖管 共 12 条配气竖管 全曝气池共设 36 条配气竖管 每根竖管的供气量为 2357 36 65 4m3 h 每个空气扩散器的服务面积按 1 0 m2 计 则所需空气扩散器的总数为 678 1 0 678 个 为安全计 本设计采用 1360 个空气扩散器 每个竖管上安设的空气扩散 器的数目为 678 36 20 个 每个空气扩散器的配气量 78 57 20 4 m3 h 曝气系统管道排布简图 3 9 鼓风机房鼓风机房 空气流量 管 段 编 号 配件 管段 长度 m m3 h m3 空气 流 速 m s 管 径 mm 单位压力损 失 压力 损失 pa 0 0 2400403 30900 0 1四通一个6 380013 44 42450 1 2 异型管一 个 4 180013 44 41450 2 3四通一个8 266811 24 74400 3 4四通一个8 25348 95 65324 4 5四通一个8 24006 74 59312 5 6四通一个8 22684 463 59288 6 7三通一个8 21342 244 32186 7 8 四通十九 个 三通一个 3 15671 23 86144 如上图 曝气系统管道排布简图 所示 5 6 是指 从点 5 到点 6 之间的管道 7 8 包含了 20 个气体逸出孔 鼓风曝气管道压力损失为 Pa3 112095 4777 62351 02250 72232 71966 914521 3117 Pa40202 53722 91313 112093 为了安全 设计取值 Pak 空气扩散器安装在距曝气池池底 处 因此空压机所需压力为 kPa 239 89 20 24P 空压机供气量 最大时为hm 2400 3 最小时为hm 2000 3 根据所需压力及空气量 决定采用 型空压机三台 两台工作 一台备 用 改型空压机风压 Pak 风量hm 1500 3 3 103 10 二沉池二沉池 采用辐流式沉淀池 设计参数 辐流式二沉池的数量为 n 2 二沉池沉淀时间为 t 2 5h 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负荷为 0 2q 23 hmm 贮泥斗贮泥时间为h2TW 二沉池的缓冲层高度 h3 0 4m 二沉池超高为 h4 0 3m 二沉池池底倾斜度 i 0 05 二沉池简图 池表面积 F 2max 241 5 12 24 17340 m qn Q F 池子直径 D m F D 617 24144 沉淀部分的有效水深h mtqh75 35 25 1 贮泥斗容积 二沉池污泥区所需存泥容积 3 180 625 60090023 2 2003 24 17340 0 51 2 2 1 m XX QXRT V r w w 二沉池所能存储污泥体积为 32222 41 1963 661818 4 014 3 3 hVmaDaD 322 52 0 153 64 014 3 3 ahmV 33 21 181211 0 15196mmVVV 其中 1 V 指二沉池池底坡降的贮泥容积 2 V 指二沉池污泥斗贮泥容积 二沉池高度 池边总高度为 h h1 h2 h3 h4 3 75 0 3 0 4 0 3 4 75m 池底坡度降为 mi d h4 005 0 2 218 2 18 5 池中心总深度为 H h h5 4 75 0 4 5 15m 校核堰负荷 径深比 44 3 4 15 18 31 hh D 3 67 4 9 18 321 hhh D 堰负荷 2 40 0 309 34 18 2 14 3 17340 2 D 2 222 22 msLmsLmdm Q 以上各项 均符合要求 3 11 排泥泵房排泥泵房 排泥泵房为两座辐流式二沉池及两座辐流式初沉池共用 回流污泥泵房每日排出含水率为 99 的剩余活性污泥质量为 1552 kg 初沉池每日排出的含水率为 99 的污泥质量为 626kg 排泥泵房每日接收含水率为 99 的污泥质量为 1552 626 2178kg d 即排泥泵房接收含水率为 99 计的污泥流量为 90 8h m3 选用七台排泥泵 5 用 2 备 单泵流量hm 6 1185 890Q 3 选用 1PN 污泥泵 Q 为 7 2 20 h m3 3 12 浓缩池浓缩池 采用两座幅流式圆形重力连续式污泥浓缩池 设计参数 进泥浓度 3 2g L 污泥固体负荷 s q 15 kgSS m2 d 污泥含水率99 P1 浓缩后污泥含水率为96 P2 污泥浓缩时间 T 12h 贮泥时间 t 3h 每座污泥总流量 dmdkg 1089 10892 21782 XQ 3 W 池底坡度为 0 08 辐流式浓缩池简图 每座浓缩池所需表面积 A 2 6m72 15 1089 s w q Q A 浓缩池直径 D m A D 69 14 3 67244 水力负荷 q 28 60 15 06 2 9 6 1089 2323 2 hmmdmm A Q u w 628 0 q 23 hmmu 有效水深 m54 7 12628 0 1 uth 浓缩池有效容积 3 1 28854 7 38mAhV 排泥量 hmdmQ P P W 11 4 2731089 96100 99100 100 100 Q 33 2 1 W1 贮泥区所需容积 3 2 34 211 433 1 mQV W 泥斗容积 3 2 221 2 1 4 3 rrrr h V 4 19 4 14 1 62 62 3 5 114 3 22 m3 式中 h4 泥斗的垂直高度 取 1 5m r1 泥斗的上口半径 取 2 6m r2 泥斗的下口半径 取 1 4m 池底坡降为 h5 m4 40 2 622 69 2 0 污泥池的贮泥容积为 322 2 111 2 1 5 4 m 5 192 62 64 84 8 3 44 0 4 13 3 rrRR h V 总贮泥容积为 2 3 43 9 385 194 91VmVVV 总 满足要求 浓缩池总高度 H 浓缩池的超高 h2 取 0 30m 缓冲层高度 h3 取 0 30m 54321 hhhhhH 7 54 0 30 0 30 1 5 0 44 10 08m 3 13 消化池消化池 设消化池 1 座 消化时间 T 10h 进泥量 经浓缩排出含水率 P2 96 的污泥为h 22 8m3 消化池容积为 3 228m1022 8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关系学网络公关试题及答案
- 生物医学新技术研究进展试题
- 社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 商业合作推广活动策划协议
- 安保服务合同终止协议书
- 历史学世界近现代史试题汇编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资源配置试题及答案
- 辩论社团技能提升计划
- 蛋糕模型设计软件介绍
- 厦门春招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区域代码表Excel
- GB/T 13553-1996胶粘剂分类
- 第5课时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一轮复习
- 2022年大悟县网格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英语泛读教程第四册Unit 8 Holocaust课件
- 国际学校标准入学测试题
- DB21T 3532-2021 植保无人机释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规程
- 例行检验确认检验设备运行检查规范
- 招商证券公司客户服务标准手册
-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区段站工作组织课程设计(附大图)
-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养老服务)专业群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