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一只贝》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一只贝》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一只贝》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一只贝》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一只贝》2课时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一只贝2课时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新词。2.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预习检测:1.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多读几遍,在感兴趣的地方写上几句简单的话,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2.回忆所见过的贝壳和珍珠,用上几个优美词语简单描述一下贝壳和珍珠。( )的贝壳 ( )的贝壳 ( )的贝壳( )的珍珠 ( )的珍珠 ( )的珍珠3.写生字,我能写好笔画多的字,并注好音节! 4、我能为多音字注音。涨藏血涨潮 ( ) 躲藏( ) 血晕( )头昏脑涨( ) 宝藏( ) 鲜血( )设问导读:1.找出最令我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我能理解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在自然段中找关键句子或字词划“” 3.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2)“体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贝壳的样子很体面?(3)“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这些色彩和线条。”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色彩指的是: 线条指的是: (4)本段最后两句话,要读出( )的感觉来,我来试试。达标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p tng lng jio rng yo x hn ( ) ( ) ( ) ( )h lng pio ling s ci gung z ( ) ( ) ( ) ( )2.形近字组词。希( )咸( ) 拢( ) 漂( ) 稀()减()扰() 飘()3.我会找。近义词:结束( ) 普通( ) 体面( ) 稀罕( )反义词:漂亮( ) 普通( ) 坚硬( ) 稀罕( )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意思。 2.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那只贝壳所遭受的血与肉的折磨,体会贝壳的伟大与可敬。预习检测: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2.我读了这篇课文有怎样的感受?合作探究:1.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1)我知道,那只贝壳为什么不漂亮。(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答案)(2)哪一句话说明它很不起眼?(在文中用浪线画出答案)(3)“多漂亮的孩子!多漂亮的贝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我来试着读一读! (4)“它被埋在沙里,海水又涨潮了,潮又退了,它还在沙滩上。”从这句话我体会到( ),还有哪句话,也说明时间过了很久了,找到用虚线画出来。2.学习课文第611自然段(1)“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我认为,这句话要用( )的语气来读。(2)孩子们为什么又去找这只贝壳呢?结果找到了吗?(3)“这是一只可怜的贝壳,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壳”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说它可怜是因为: 说她可敬是因为: 读这句话,应该用( )的语气。我来试试。达标检测:1.选字填空。拢 笼 红 虹合( ) 鸟( ) ( )罩 彩( ) ( )色 长( )稀 希 减 咸 ( )望 ( )少 ( )奇 ( )少 ( )菜 ( )味2.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1)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2)那是粒十分坚硬的沙子,又带着棱角,这只贝壳无论如何也不能挤碎它。 3.修改病句。(1)孔子是我国古代所有的教育家。(2)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改善。4.想象一下,假如一只外表美丽但内心空空的贝遇到这只外壳已经破烂、很不完整但里面含有大珍珠的贝壳时,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试着写几句吧!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S版一块特别的石头2课时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会写生字,3个会认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会给文章分段。 预习检测:1.初读课文,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号。2.我能给下列的字正确地注音。hng di z gu chn shn y j ( )笑 二( ) ( ) ( )绕 ( )至 ( )3.我会理解这些词语。哄笑: 突兀:遗迹: 断言:见多识广 :4.找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 缠绕 巨大反义词:突兀 见多识广设问导读:1.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课文内容,我会把文章分为四部分,用“”标出来。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自然段) 第二部分:( 自然段)第三部分:( 自然段) 第四部分:( 自然段) 每段大意:3.我的困惑是:达标检测: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藏:( )( ) ( )( )称:(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哄( ) 爹( ) 追( ) 垛( ) 洪( ) 斧( ) 遗( ) 躲( ) 3.扩句。 (1)李四光是地质学家。 (2)他和小伙伴玩游戏。 (3)草坪上有石头。 (4)李四光考察了冰川。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课文,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2.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3.由“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体会到李四光( )。预习检测:1.课文主要讲了( )从一块( )发现了( )的事,体现出他( )的品质。2.李四光面对这块突兀的石头,问了几个问题,由此看出他( ) 3.当这些问题缠绕他的时候,他是如何做的?4.为什么说是一块特别的石头?合作探究:1.“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看出李四光( )。2. 当李四光把自己的疑问告诉小伙伴们时他们有何反应?3. 读读“石头从哪里来的?本来就有的呗!”这句话,体会小伙伴的语气。4. 李四光接着问陈二爹和爸爸,得到的答案是“石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后,他就放弃了吗?5.李四光取得了什么样的研究成果?归纳提升:1.李四光取得这样的成果靠得是什么?2.学习了本文,你的收获是:达标检测:1.选词填空。 著名 闻名(1)中国的大熊猫( )世界。(2)李四光是我国( )的地质学家。兴趣 有趣(3)时间一长,李四光对这块石头产生了( )。(4)天上的流星落到地上,就变成了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