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导练 专题7第17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ppt_第1页
江苏省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导练 专题7第17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ppt_第2页
江苏省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导练 专题7第17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ppt_第3页
江苏省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导练 专题7第17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ppt_第4页
江苏省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导练 专题7第17课时 区域农业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点一 我国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图解 2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保护天然林 植树造林 实施工程治理 对已沙化严重并危及周围耕地的沙岗 沙坑 沙带等实施专项综合治理 如挖隔沙沟 改变不合理耕作方式 推行免耕 秸秆还田 休耕 提高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发展草业经济 实行排水和蓄水相结合 保护现有湿地 防止湿地逆向演替 2011 江苏 图1为2000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 图2为2002 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2000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 2000 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b 2000 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 2亿公顷以上c 2002 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d 2003 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bc 2 2002 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 建设用地增加b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c 退耕还林效果显著d 未利用地增加 ac 点睛 我国农业发展中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思路点拨 1 读图可得结论 2000 2007年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2003 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逐渐减慢 2 种植粮食的用地也属于耕地的范畴 故排除b项 未利用土地不会增加 故d项错误 目前 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建设用地增加 以及生态退耕 规律技巧总结 二维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要领 1 要能正确判断并理解坐标系统中各坐标的具体含义 明白该图反映了哪两个或哪几个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般来说 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 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 如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 中的柱就表示了不同年份装机容量的大小 2 要准确获得坐标中的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势 坐标图上的点 线 折线 曲线 直线 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 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 读图时不仅要注意图像中地理事物多少 强弱 增减的变化 还要进一步区分发展的不同阶段 增减趋势和程度 并对地理事物峰 谷值及谷峰变化进行分析 总结出地理规律 如曲线 折线 直线 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 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 尤其要注意曲线或折线的起点 终点 转折点等特殊变化 从中发现规律性及根本特征 3 对比分析多幅二维坐标统计图时 特别要看清纵 横坐标表示的单位数值 不能简单地以 柱 或 线 的长短来比较大小 4 解读二维坐标图时 与相关地理图像对照使用 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变化 更深刻地认识图像所蕴含的地理规律 如分析本题中 图1湿地和耕地的变化 时 可与 图2人口数量的变化 进行对比 5 要重视对图像内容的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可以完整全面地认识地理事物 深刻认识图像所蕴含的地理内涵 变式训练1 图1和图2表示黑龙江省同江市 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的交汇处 湿地 耕地及人口的变化 据此完成 1 2 题 图1湿地和耕地的变化图2人口数量的变化 1 关于图1与图2关系的叙述 正确是 a 1954 1976年 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 1954 2000年 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c 1976 1986年 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d 1986 2000年 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2 与1976年相比 2000年同江市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a 劳动力短缺b 低温冷害更严重c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 洪涝灾害更频繁 b d 解析 1 1954 2000年 湿地面积呈下降趋势 而农业人口呈上升趋势 两者呈负相关 1976 1986年 耕地面积增长最快 2 与1976年相比 2000年同江市湿地面积大量减少 调蓄洪水的能力大幅下降 聚焦点二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能源消耗过多 滥用化肥 农药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遭受破坏 出现过黑风暴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尝试发展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 节水农业 精确农业和 处方农业 等 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政策 法规和计划 推广了大量农业新技术 2011 开封检测 土地潜力评价是通过对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的评价 揭示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下图为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等级划分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注 1 斜线部分为相应潜力级所适宜的利用范围 2 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 资金和技术 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 又能减少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1 与图中显示信息不符的说法是 a 级土地生产力高 适于各类农业生产b 级土地用于耕作时受到一定的限制c 级土地适宜自然保护区 林区 放牧d 级土地比较适宜于发展农牧业生产 2 美国 级土地主要分布在 a 西北部地区b 西南部地区c 中部地区d 阿拉斯加州 d c 点睛 理清图中的横纵坐标意思 斜线部分为相应潜力级所适宜的利用范围 那么空白的地方则是不适宜的思路点拨 1 级土地对应的野生动物 林业 放牧 耕作都有斜线部分 说明生产力高 适宜各类农业发展 故a是对的 级土地对应的集约 高度集约耕作是空白的 说明耕作有部分不适宜 也就是受到了一定限制 所以b是对的 同样的c答案也是对的 d错在了 级土地并不完全适合农牧业生产 2 级土地的生产力较高 基本上适合各类农业生产 说明应是地势较平坦 且土壤较肥沃处 那只能是美国的中部地区 因为美国的西北部和西南部主要是山地 不符合要求 而阿拉斯加州纬度较高 气候寒冷 不可能满足各类农业发展 故只有c正确 规律技巧总结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 分析一个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必须在了解区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 从材料中找出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而因地制宜地找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资源 发展经济 又要科学地保护区域环境 使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变式训练2 读美国产棉区分布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说明产棉区分布变化的特点 解析 比较左右两个不同年代的产棉区分布图 分析阴影部分的差距 可以发现棉田面积明显减少 棉田分布变得分散 西部棉田面积增加 答案 面积缩小 集中趋向分散 向西推进 变式训练2 读美国产棉区分布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 2 把下列选项填入联系图 从而解释棉田废弃的原因 a 土壤酸化 板结b 破坏土壤结构c 生态平衡失调d 害虫蔓延e 土壤肥力下降 b e a c d 解析 先找出水土流失加剧的后果 土壤肥力下降 确定上下最长空格为e 再根据机械化耕作 使土壤变得疏松 易产生水土流失 确定中间上空为b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土壤酸化 板结 确定中间下空为a 最后根据生态平衡失调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