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上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上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上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上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上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淳安县实验小学 姜贤丽【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生字“耕”,采用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风唤雨、依赖自然”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科普文简洁、有条理的语言表达,了解并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并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游戏: ( )风( )雨师: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到这个,你脑海中浮现了哪些成语?(预设:春风化雨 和风细雨 狂风暴雨 凄风苦雨 呼风唤雨)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同学们的词语积累真丰富!一、 板书课题,质疑导入1. 板书:呼风唤雨师:什么是呼风唤雨?指名说。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家路甬祥爷爷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师板书,补充课题。)2.齐读课题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一个世纪就是生:100年。3.课题质疑师:在我们的想象中,只有神仙能呼风唤雨,为什么作者把这一百年的时间称作呼风唤雨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读课文。【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在本文起着提纲擎领的作用,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所以,通过课前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呼风唤雨”,同时又达到巩固旧知的目的。并以“呼风唤雨”质疑,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解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为什么20世纪被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生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2. 检查生字词 (白板运用:利用聚光灯进行生字识记。)师:刚才同学们初读课文很有效率。在课前预习中有些同学觉得科学技术与我们有些距离,文中的词语有点难读。谁愿意来帮帮忙?PPT出示:百亿光年 地球村 远洋船舶 农耕社会 潜入深海 出乎意料 呼风唤雨 腾云驾雾(指名读、带读、齐读、个别读。)试着填一填: 20世纪是个( 呼风唤雨 )的世纪,获得那么多( 出乎意料 )的发现和发明,改变了( 农耕社会 )的落后,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 地球村 )。3写字教学PPT出示:耕师: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字很难写,是哪个字呢?今天姜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帮手,相信在他的帮助下,你们一定能把“耕”字记得牢牢的。(播放微课:“耕”字的起源及演变,便于记忆的顺口溜。)师范写“耕”: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耕字。提醒:先写耒,第二横最短,耒要为右边的井让个路,改捺为点。学生练习写。师巡视,相机指导。同桌交换批改,评星级。展示优秀书写。PPT出示:农耕社会师:你对农耕社会有什么了解?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找找课文哪个片段描写了农耕社会?用波浪线划出来。【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扎实有效,通过白板的聚光灯功能,抓住学生易读错,易写错的字进行教学,特别是通过微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降低了难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老师”作用,同时注重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三、 深入品析,有效对比1.了解农耕社会理解“依赖自然”(PPT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你是怎么理解“依赖自然”的呢?预设:靠天吃饭。师:谁能举例说一说? 师适时进行引导:预设当时可能出现的恶劣情况,如暴雨、暴风雪及风调雨顺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依赖自然”。练习说话师:事实上,当时缺少的东西可多了,请你结合平时的了解想一想,农耕社会可能还没有哪些东西?跟你的同桌商量商量。同桌讨论,模仿课文的句式练习说话。(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师提醒学生按类别说。理想变成现实师:虽然当时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苦生活,但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却一刻也没停止过。那时没有( 电话 ),但人类渴望( 听到远方的声音),只能用神话中的( )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那时没有( ),但人类渴望( ),只能用神话中的( )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现在这些美好的想象在20世纪都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不得不感慨:20世纪真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设计意图:句式练习说话,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又进一步感受到了农耕社会的落后,正确理解“依赖自然”。过去的美好想象如今已变成现实,两者作对比,深刻体会到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 学习设问句 (白板运用:利用隐藏感受设问句一问一答这种句式的有趣、引人。)师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生:当然是人类。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师:在我们合作读的时候,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生:这是一个设问句。师: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设问句。请你用横线划出提问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回答的句子。注意有两句哦。划完后,自己读一读。男女生合作读。3.发现和发明师引读: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生:现代科学技术发现和发明。师:你们关注到课文中的泡泡了吗?(出示泡泡)这个泡泡是帮我们提问的。把问题读一读。(白板运用:利用神奇墨水的放大镜功能找出发现和发明。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提问。)生齐读: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师:谁知道分辨这两个词?是的,“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表面看上去很相近,可仔细推敲,却差别很大。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谁来读给大家听?(PPT出示: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师: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具体有哪些?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把你找到的句子划出来。指名说。齐读。(白板运用:观看与文本相对应的图片,并利用拉幕功能对比时间,感受变化的快速。)师:这一句话中既有发明又有发现,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指名交流讨论。(发现: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发明: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男女生合作读。【设计意图:这一句话,展示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火车、飞机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结合课件出示文中列举事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白板运用:师播放20世纪部分发现和发明的视频,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师:怪不得路爷爷用了一句古诗来形容,赶快去文中找找吧!4.理解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划出诗句,读一读,谈谈体会。师引导学生抓住“千、万”体会20世纪发现和发明很多,“忽”说明20世纪的发展速度快。5.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师:农耕社会人们完全依赖自然,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方便。 生分组读第三、第四自然段,再次感受农耕社会与20世纪的不同。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知道路甬祥爷爷在向我们阐明古今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 (板书:作比较)小练笔:20世纪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真令人惊叹!请从中选择一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用上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完成作业单上的小练笔。(PPT出示: 农耕社会,人类渴望_;20世纪,人类发明_,实现了_。) 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完全依赖自然到利用科学技术,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今进行了有效地对比。通过男女生合作读,让学生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紧接着趁热打铁,结合文本,让学生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进行小练笔,再次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四、 课堂总结师:20世纪只有短短的一百年时间,农耕社会那么多美好的愿望全部都实现了!相信21世纪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更快!请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