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WORD版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WORD版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WORD版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WORD版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WORD版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5.音乐之都维也纳WORD版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主要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喜爱音乐的情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维也纳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教学准备:录音机、挂图、投影仪。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我国民族乐团已连续两次在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厅之一的:“金色大厅”举行新年音乐会,引起轰动。你知道这“金色大厅”在哪里吗?2揭示课题:音乐之都维也纳 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指导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句子。(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指名读。(2)解释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主要讲什么。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各段讲的是什么。5理清脉络。讨论:课文分为几段,每段段意怎么概括?交流:第一段(1):介绍“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位置。第二段(24):从三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第三段(56):介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宏伟壮观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6.小结。三、指导写字1.分析字形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读词语。2这篇课文分为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二、精读训练1默读课文,画出中心句。(1)交流,出示: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的音乐之都。(2)谈谈你对“音乐之都”这个词语的理解。(3)指导朗读,突出“世界著名”、“音乐之都”。2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交流。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3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文。(2)交流:你知道了什么?(3)指导朗读:突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4学习第24自然段。(1)读读画画想想:每自然段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2)同桌讨论后交流: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能谈谈你理解的“摇篮”吗?这一自然段是怎样体现出维也纳是一个“摇篮”的呢?把中心句放在自然段开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指导朗读第3、第4自然段。5指导背诵第3、第4自然段。(1)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记住这两自然段?交流。(抓住中心句来背诵)(2)自由练背。(3)配乐背诵。三、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第3、4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指名背诵第3、4自然段。二、继续精读训练学习第5、6段。1自由读第5自然段,理清叙述顺序。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国家歌剧院的,画出有关词语。2细读品味。(1)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2)出示挂图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歌剧院的历史悠久?(3)指导朗读,读出宏伟壮观的气势。(4)思考:这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歌剧院的?(从整体造型到内部设施)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3引读第6自然段。小结:国家歌剧院给“音乐之都”维也纳戴上璀璨的光环,让音乐之都名声远扬。三、总结课文,朗读课文1作者怀着赞叹的心理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深深地向往。同学们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2指名读,评价。四、指导写作方法1思考:这篇课文有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能说说吗?2交流。 出示: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体现特点。3指导练习。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1)各自准备。(2)指名说说。(3)学生练习。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3、4、5。六、板书设计:古典音乐的摇篮音乐之都维也纳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7.月光启蒙WORD版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2. 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3. 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指导1. 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2. 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混沌:形容无知无识的样子。3. 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第一段(13):写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4. 质疑问难三、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出示课文插图:看了这温馨的画面,你会想起什么?或想说点什么?2.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母亲无数的心血与汗水,蕴涵着母亲无尽的牵挂与关爱。这一课,就让我们走进这篱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听这位农家母亲的声音。二、精读指导1. 学习15自然段(1)自由读,注意捕捉读时内心的感受(2)学生交流感受篱笆小院和谐、惬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篱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详的母亲,乖巧的“我”。母亲的嗓音甜润、轻盈: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3)谁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诵母亲所唱的歌谣?(4)女生齐读2、3自然段。(5)出示: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母亲的声音甜美,充满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亲动人的音韵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飘逸。 (6)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如果你就是篱笆小院那个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孩子,听着这样的歌谣,你会想些什么?(7)齐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4.学习613自然段(1)自由读69自然段,找出描写母亲形象的一句话(2)出示:此时明月以至中天,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亲沉浸其中,显得庄严肃穆,有如玉石雕像。指导读出“我”对母亲的崇敬之情。(3)自由读101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分角色朗读母子间的对话5.母亲的歌谣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变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6.出示:最后三句话(1)从这三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说什么?(2)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3)再读,体会其中包含的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4)指名读,齐读。三、总结全文1. 默读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