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回路复习题.doc_第1页
二次回路复习题.doc_第2页
二次回路复习题.doc_第3页
二次回路复习题.doc_第4页
二次回路复习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回路复习题1什么是二次设备和二次回路?二次回路的内容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二次设备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设备。二次回路指二次设备及其相互连接的回路。 控制回路作用是对一次开关设备进行“跳”、“合”闸操作。信号回路作用是反映一、二次设备的工作状态。测量回路作用是指示或记录一次设备的运行参数,以便运行人员掌握一次设备运行情况。它是分析电能质量、计算经济指标,了解系统潮流和主设备运行工况的主要依据。调节回路作用是根据一次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实时在线调节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以满足运行要求。继电保护和操作型自动装置回路作用是自动判别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在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自动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或发出异常运行信号,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消失后,快速投入断路器,恢复系统正常运行。操作电源系统作用是供给上述各回路工作电源。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操作电源多采用直流电源系统,简称为直流系统,部分小型变电站也可采用交流电源或整流电源2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应各注意哪些问题?中性点接地系统和不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有什么不同?1。互感器二次侧必须接地,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2。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禁止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禁止短路。3操作电源(1)什么叫操作电源? 操作电源为控制、信号、测量回路及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和断路器的操作提供可靠的工作电源(2)常见的操作电源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蓄电池是一种独立可靠的直流电源,它不受交流电源的影响。它是发电厂和变电站常用的操作电源。电源变换式直流电源是一种独立式直流电源。复式整流直流电源是一种非独立式的直流电源。硅整流电容储能直流电源是一种非独立式的直流电源。它是由硅整流设备和电容器组成的。交流操作电源直接使用交流电源。一般由电流互感器向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供电;由厂(站)用变压器向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供电;由电压互感器(或厂用变压器)向控制、信号回路供电。它只适用于不重要的终端变电站,或用于发电厂中远离主厂房的辅助设施。(3)蓄电池的类型及各自特点蓄电池的电解液不同可分为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两种。酸性蓄电池常采用铅酸蓄电池。酸性蓄电池一般适用于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碱性蓄电池适用于中、小型发电厂和 110kV以下的变电站。碱性蓄电池有铁镍、镉镍等几种。发电厂和变电站常采用镉镍碱性蓄电池。(4)什么是充放电运行方式和浮充电运行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充电放电运行方式就是将已充好电的蓄电池接带全部直流负荷,即正常运行是处于放电工作状态。浮充电运行方式就是将充好电的蓄电池 GB与浮充电整流器 U2并联运行, 即整流器U2接带母线上的经常性负荷,同时向蓄电池浮充电,使蓄电池经常处于充满电状态,以承担短时的冲击负荷。充电放电运行方式操作频繁,蓄电池容易老化,极板也容易损坏。浮充电运行方式既提高了直流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又提高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5)直流系统为什么要装绝缘监察装置?试举例说明。 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没有短路电流流过,熔断器不会熔断,仍能继续运行。但是,这种接地故障必须及早发现并处理,否则当出现两点接地时可能引起信号回路、控制回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回路不正确动作。(6)(P43)图2-13带电容储能的整流型直流操作电源原理图中各元件的作用。两组硅整流装置容量是否相同?为什么?U1容量大,供给合闸电源;U2容量小,供给控制、保护电源。V3保证只能由U1 向U2供电。V1、V2保证储能电容器组不向直流母线供电4断路器的控制和信号回路(1)控制开关和操作机构的构成和分类。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是断路器自身附带的跳、合闸传动装置。分为:(1)电磁操作机构(CD)(2)弹簧操作机构(CT)(3)液压操作机构(CY)(4)气动操作机构(CQ)(5)手动操作机构(CS)(2)对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6点)。(1)断路器操作机构中的合、跳闸线圈是按短时通电设计的,故应保证合、跳闸线圈的短时间通电。(2)无论断路器是否带有机械闭锁,都应具有防止多次合、跳闸的电气防跳措施。(3)既可用控制开关进行手动跳闸与合闸,又可由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自动跳闸与合闸。(4)应能监视控制电源及跳、合闸回路的完好性。(5)应有反映断路器状态的位置信号和自动合、跳闸的不同的显示信号。 (6)接线应简单可靠,使用电缆芯数应尽量少。(3)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P56图3-8)各元件的名称及安装地点。是如何满足6点基本要求的?红绿灯HR、HG的作用。断路器的辅助接点和防跳KCF的作用。(4)音响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P61图3-11)与图3-8的区别及适用场合。5变电所的信号装置(1)信号装置的种类(l)事故信号(2)预告信号(3)位置信号(4)指挥信号和联系信号(2)事故音响信号装置(P81图5-4)作用。ZC-23型冲击继电器的接线图中V1、V2、C的作用。如何起动音响信号装置?变电所有何反应?值班人员如何处理?如何实现中央复归和重复动作的?(3)预告信号装置(P88图5-11)作用。如何起动?如何复归?如何重复动作?光字牌的作用。哪些信号只亮光字牌而不发音响信号?6同步系统(1)准同步并列的条件是什么? 相序相同; 电压(大小)相等; 频率相同; 电压的相位角差不超过允许值。(2)什么是准同步并列?什么是自同步并列?各有何优缺点?准同步并列法是发电机在并列前已经励磁,当发电机的电压、频率和相位与运行系统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均接近相同值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优点: 并列合闸时冲击电流小,不会对系统带来大的影响。缺点:u 并列操作时间较长。从准备并列到合闸结束一般需要1020min。u 操作要求高。如果合闸时间不准确,有可能造成非同步合闸,损坏发电机。u 操作系统复杂,要求严格。自同步并列法是发电机在并列前不励磁,当其转速接近于同步转速(转差率S=2 左右)时进行合闸,合闸后再加上励磁,将发电机自动拉入同步。优点:a.并列过程快,只需几分钟便可完成并列;b.操作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c.在系统电压和频率下降严重时,仍可投入发电机。缺点:a.并列合闸冲击电流大,对电机绕组产生不利 影响;b.并列合闸瞬间引起系统电压短时严重下降;c.不能在两系统间进行自同步并列。 (3)准同步并列的方法有几种?手动准同步、自动准同步(4)在手动准同步并列中,当同步表指针在什么位置时,可以发出合闸脉冲?为什么?(5)试就(P108图6-17c)说明一般合闸(非同步并列)、手动准同步并列、自动准同步并列、自同步并列的主要操作步骤。1。一般合闸(非同步合闸)(1)将SS置“W”位,其1-3、5-7通;断开SSA1、SSA2;(2)SSM1置“精”位其29-31通,将SSM置“W”位,其1-3通 ;(3)操作SA使其5-8通,KM得电,QF合闸,红灯发平光2。手动准同步合闸(1)将SS置“W”位,其1-3、5-7通,断开SSA1、SSA2;(2)SSM1置“粗”位,通过同步表计回路判别待并发电机与系统的同步情况,调节UG、fG,直至满足同步条件为止;(3)将SSM1转至“精”位,其29-31通;(4)在提前一个操作相角的情况下,操作SA使其5-8通,KM得电,QF合闸,红灯发平光。或者:在提前一个操作相角的情况下,操作SB使QF自动合闸,红灯发闪光,再操作SA使之与QF对应,红灯发平光。3。自动准同步合闸(1)将SS置“W”位,其1-3、5-7通,将SSA1 置“W”位,其25-27通,断开SSA2;(2)将SSM1转至“精”位,其29-31通,将SSM置“W”位,其1-3通,自动调节UG、fG,直至满足同步条件为止;(3)SA在“TD”位,其2-4通,当KCO出口发出合闸脉冲时,使QF自动合闸,红灯发闪光,再操作SA使之与QF对应,红灯发平光。4。自同步合闸(1)将SS置“W”位,其1-3、5-7通,将SSA2置“W”位,其25-27通,断开SSM1 ,SSA1;(2)SA在“TD”位,其2-4通,当满足自同步条件时,KCO1、KCO2出口发出合闸脉冲时,使QF自动合闸,红灯发闪光,再操作SA使之与QF对应,红灯发平光。(6)同步系统中一般装设哪些闭锁装置?(7)同步点断路器控制回路和非同步点断路器控制回路有何区别?自动装置部分(供配电技术教材):1自动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当工作电源的电压消失时,备用电源由自动装置自动而迅速地投入工作,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的自动装置。2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动作条件和动作顺序各是什么?动作条件:工作电源失压,备用电源完好。动作顺序:先断开工作电源,后合上备用电源。3读图8.8.2,回答: 简述备自投的动作过程。 KV1、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