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新网师(新网师).doc_第1页
我的阅读史新网师(新网师).doc_第2页
我的阅读史新网师(新网师).doc_第3页
我的阅读史新网师(新网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阅读史邢台县宋家庄完小新网师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人的精神发育程度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与书的渊源可以说是从出生开始,我的父亲是一位小学教师且酷爱读书,所以说我的成长都是在他的引导下与书为伴。一、 秀秀我的“藏书阁”阅读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习惯,我的阅读史,藏书史,不是从那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开始的,也不是从课本开始,而是起源于一本杂志,这本杂志也成了我书阁中永远不可缺失的一道风景线。那是1982年,我接触了我的第一本读者。事实上,当时这本杂志的名字还叫读者文摘。但这不妨它成为我长久以来不懈追捧的一本读物。1984年,那时候我十岁,这一年我自己买了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两本读者文摘。而这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1990年,读者文摘真正成为了属于我自己的私有财产,因为这一年我开始工作,用自己挣钱来定的第一套杂志就是读者文摘。继而在1991年的,读者已经开始服务于我的教学,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经常在教学引用读者文摘中的事例来丰富我的课堂。1993年的,读者文摘正式更名为读者,而我已经与它结缘十年了。2000年的,这一年读者又有了大变动,它由月刊变成了半月刊。可以说,我几乎见证了读者的整个发展史。追寻着读者的脚步,我已坚持了整整三十年。而且,时至今日我依然热爱这本杂志,依然不时的从中品味出不一样的乐趣。这本杂志是我书桌上、书阁里、课堂上永远不可缺失的一本读物。除此之外,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生活中从来不缺各种书籍。尤其是各种最适合学生启迪智慧的中外名著。我始终坚持读书是一种智慧,藏书是一种品质。甚至连教学的课本,都是我书橱的一部分。二、聊聊我的“读书史”拿起第一本读者的时候,我还是个刚刚识字的孩子。但是莫名的我就是对文字特别的感兴趣,而且是对那些纯文字的东西而不是连环画。当然我比同龄的孩子识字多也是因为父亲就是一名“书迷”兼小学老师的缘故。儿时的我手脚不是特别灵活的一个人,甚至还可以说是一个特别笨的人,以至于同龄的孩子(包括身边的大人)都叫我“二笨”,因为我在家排行老二又那么笨。这个绰号伴随了我整个童年,可它也给我看书提供了正当的理由,因为干活不行所以只能看书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因祸得福”了呢。要不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农村,我怎么就可以不干一点儿农活而悠哉悠哉的读书呢。这还真是应了那句俗语: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它也一定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还是很感谢我的手脚“笨”呢!就是在那个笨笨的童年我读过了古代的四大名著和那个小山村里能找到的所有的书。小学时读读者有点儿囫囵吞枣,毕竟那个里面的好多中外名著的片段我还不甚理解。可到了初中的我可以说已经读的得心应手了,而且在同龄人中我该算是读书最多的一个了,于是也有了一些时不时的卖弄,好作文自不必说了,像一些出口就来的典故啊,名段子啊!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自然也引来了无数同学的“仰慕”。读者还真是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人生,让我在那个青涩的年龄里就多了与常人不同的一股书卷气。只不过凡事都要有度,一旦过度就会适得其反。一再的沉沦在课外书中的我自然的也就荒废了学业,以至于初中毕业的我并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在几声叹息之后我只能回到自己的小村,过起了真正与读者为伴的生活。“一个爱读书的人不一定成绩好,但他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用在我身上却很有鼓励的作用。就因为对文字的爱好,我放弃了走出大山,去大城市打工的机会,而是选择了在家乡做一名代课教师,也算是把我看过得文字再利用起来吧。多年之后我也会怀疑当年的这个选择是否正确,毕竟与城市的绚烂多彩相比,这儿实在是太过荒凉与贫乏。可看看身边静静陪伴的读者,便我心释然,因为我是一名读者啊,读者的路又怎能是繁华簇锦的呢,我可不要在闹市里捧一本读者来考验自己的定力哦。工作的日子里是繁忙而充实的,因为有学生有读者。这时的书也有了很多的选择性,为了工作我当然要多看一些关于教育学的书了。曾一度的我就想放弃了读者,我觉得我有点儿看不过来了,特别是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生活的琐事越来越多,各类的书都要翻翻看看。对生活我竟有了一种不知所措,感觉很烦又很压抑。在不知不觉中我又翻起了我多年的藏书,看看上面的“文苑.人物”,读读里边的“趣闻轶事”心莫名的就平静下来,不再徘徊也不再惆怅,因为我找准了我的位置,我就是一名“读者”一直都是。三、谈谈我的“书中事”看书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聪明,变得有智慧,也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一名读者,我想说书改变了我很多。生活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折射出书籍对我的影响。曾记得98年的大洪水的时候,家里开的门市进水了,冲走了家里的好多货物,也毁坏了好多东西,让刚结婚不久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又一下子回到了冰点。面对这一切,丈夫、家人都变得很难过,甚至很颓废,倒是我一直在乐观的鼓励着他们并着手开始新的生活。当别人问我:“你难道不难过么?”我只是笑笑并没作答。因为书,已经教我学会了“克制”。这还是在94年的读者上看到过的故事:那是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牧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惧,颤巍巍的铁索在轧轧作响,箱板在左摇右晃,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听凭这脆弱的机器把他们运向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进地狱的感觉。事后,梵高问一个神态自若的老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会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就是这句话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以至于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便多了一份坦然与淡定。生活中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如此随性的人,应该说就是“书”中的故事对我的引导和启迪。我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份恬淡的心境更应该说都是拜书所赐。它不仅改变着我的生活也影响着我的工作。我是90年3月参加工作的,那时只是一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孩子,站在讲台上真是比讲台桌高不了多少。看着讲台下的学生该说什么,如何才能镇得住他们?我真的是一筹莫展。还是“书”给了我力量与智慧让我不仅站住了脚还赢得了他们的尊重。记得当时我最拿手的教法就是给学生读书中的故事,而且还是在最精彩的部分掐断。因为只有这样的悬念他们才会乖乖的接受我提出的条件,而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导引下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那时是多么美丽的一段时光呵,我捧着一本读者静静的读着,而周围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他们或瞪大眼睛,或低头摆弄,或双眼凝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那一刻为了书中的人物或情节而生动的活着无关风云现在想起来还真会有一脸的潮湿呢!就在前几天一个领着小孩的小妈妈,来到我家的门市看到我后,突兀的就来了一句“老师,彩虹是受了挫折的阳光。”只这一句话就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了十年前,那一年我带的是毕业班,学习任务很重,可就在春天,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班里的一名小男生遭遇了车祸,腿受伤了。为了照顾他我只好每天用轮椅推着他上课,可他觉得连累了我说什么也要辍学。无奈之下的一个午后,我在班里读了这样一个故事受了挫折的阳光“老师,你看,彩虹!”“美吗?”“美!”“宝贝,你知道吗?彩虹其实就是阳光。”“阳光?我们平时见到的阳光,为啥没有这么美呢?”“因为在雨后,空中留存的雨雾把阳光折射了,从而产生了七彩的光芒。这阳光的折射,就像人生的挫折,折射使阳光美丽起来,挫折也会使人生美丽起来。”“老师,我知道了,彩虹就是受了挫折的阳光。”雨后清新的阳光,照在那位老师的身上,照在那个孩子身上,也照在孩子身下的那张轮椅上。这个故事就在那年的第五期读者上,我只是把故事中的妈妈改成了老师。当台下的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久久没有动静,直到那个出了车祸的男孩说了声“老师我懂了!”班里才响起雷鸣的掌声。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从我任教到现在,我的读者一直都在,我的故事也就一直都在。它在我的口中也在学生的心中,我们就这样互相牵绊着风风雨雨的走过了二十多年。不管我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