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情景导入2011年12月3日 陕西吴起县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通过水利部组织的专家评审 由此成为全国第二个获专家评审通过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新课学前导航 曾经的吴起县是 越穷越垦 越垦越穷 越牧越荒 越荒越牧 春种一面坡 秋收一袋粮 但自从开展 退耕还林工程 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试点工程 等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后 在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基础上 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 思考 吴起县治理以前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治理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目标定位1 通过相关的图文资料 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 分析说明自然和人为因素对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的影响 3 学会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实例 发现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了解其危害 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一 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 位置及范围 黄土高原位于 以西 日月山以东 长城以南 以北的广大区域 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太行山脉 秦岭 2 地表特征 除若干石质山地外 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 沟谷发育 地表破碎 思考感悟1 黄土高原分布区就是黄土分布区吗 提示 黄土高原的范围与黄土分布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中黄土分布区的范围要比黄土高原大得多 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 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兴安岭山前 西北至天山 昆仑山山麓 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 面积约60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只是黄土分布区中在我国分布最为集中 典型的区域 2 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成因相同吗 为什么 提示 不相同 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其地表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3 水土流失的危害 1 对耕地的影响 使耕地土层 土壤养分 耕地质量 导致农作物 降低 变薄 流失 下降 单位面积产量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造成当地 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 的发生 3 对黄河的影响 使黄河 剧增 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 使黄河下游成为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 泥沙含量 地上悬河 思考感悟3 怎样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 穷了山区 害了平原 这句话 提示 说明的是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在山区毁林开荒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山上本来就不深厚的土壤被冲到山下 使青山变成了秃山 荒山 被流水携带的泥沙在平原地区的河床上沉积下来 使河床增高 河流的泄洪能力减弱 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1 自然原因 1 地理位置的过渡性 处于从 向山地高原 从湿润区向干旱区 从森林向草原 从农业区向 的过渡地带 比较脆弱 平原 牧业区 生态环境 2 土壤质地的特殊性 黄土的土质比较 黄土层极易受到 的侵蚀 3 降水的不均匀性 降水季节分配 多集中于 且多 4 地质灾害的多发性 地质灾害频繁 加剧了水土流失 疏松 流水 不均 夏季 暴雨 滑坡 塌陷 泥石流 2 人为原因 1 根本原因 随着人口的增长 不断减少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 直接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采用 的耕作制度 露天 开挖地表土 无计划地建窑洞 修路 建设水利设施等 人均耕地 轮荒 开矿 破坏植被 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上营造宫殿 伐木烧薪 战争等原因 农业垦荒 图表解读1 教材图3 1 4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 据图分析 1 黄土高原处在什么样的地形过渡地带 2 黄土高原处在什么样的气候过渡地带 3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方式有何特点 4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的什么特性修建了当地独特的民居 提示 1 黄土高原处在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的地带 2 黄土高原处在我国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区 从而使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黄土高原南北地跨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三个温度带 东西跨半湿润 干旱和半干旱等干湿地带 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 本区位于季风的尾闾区 干旱与半干旱范围大 降水不稳定 干旱 风沙频繁 天然草地与旱作农业生产能力低且不稳定 3 半湿润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半干旱地区以牧业为主 黄土高原处在从农业区向牧区过渡的地区 4 黄土深厚 比较干燥且具有直立性 当地人利用这一特性 开挖窑洞 形成特殊的民居 三 水土流失的治理1 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耕作 林 草 复耕 农林业 2 具体措施 1 工程措施 固沟工程 在沟谷修建 和营造防护林 拦泥蓄水 护坡工程 在 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与修筑 相结合 保塬工程 在塬面上 土地 营造防护林网 合理利用水土 淤地坝 小水库 缓坡 水平梯田 平整 2 农业技术措施 在耕作区开展 栽培种植 田间管理 轮作套种等农耕作业 采用 发展地膜 和滴灌技术 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 平整土地 增施肥料 良种 喷灌 3 生物措施 提高 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凡不宜耕种的土地 必须坚持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地表植被 有条件的地区 大力 实行乔 灌 草结合 提高抗侵蚀能力 植被覆盖率 植树种草 图表解读2 教材图3 1 9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 据图分析 1 根据地表状况 在不同地段 分别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措施 有何作用 2 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在什么样的地区实施 该种地区具有什么特点 3 生物措施为什么乔 灌 草相结合种植 提示 1 在沟谷地带修建淤地坝 小水库 营造防护林等 既拦泥蓄水 又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在缓坡地段 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 既拦截 涵蓄坡面径流 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 在一些塬面上 坚持平整土地 大力营造护林网 合理利用水土 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在黄土高原塬面上实施 该地区是黄土高原的主要耕作地区 平坦而且宽阔 3 实行乔 灌 草相结合 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 提高其抗侵蚀能力 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 达到蓄水保土 发展多种经营的目的 3 教材图3 1 10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据图分析 1 图中条田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何种地形部位 其治理措施是什么 2 据图分析在缓坡 陡坡地带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 画一画 根据图中坝地的分布试着在图中标出淤地坝 的位置 提示 1 黄土塬 平整土地 营造防护林网 2 缓坡 修建水平梯田 发展林果基地 陡坡 封山育林 3 淤地坝应位于坝地的下部 图略 1 自然原因与水土流失 2 人为原因与水土流失 特别提醒 1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但不是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地区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 由于人口 城市 产业集中 加上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 因此成为我国水土流失造成危害最严重的地区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表面上看 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 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 土壤 生物 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 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如下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1 新华社西安2010年10月13日电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西安出席第一届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年会时说 由于水土流失 造成水土资源承载能力降低 生态环境恶化 每年水土流失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 25 左右 并说 中国经济最为贫困的地区 往往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全国76 的贫困县和74 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材料2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 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 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 6 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 4 材料3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 1 水土流失的危害是 2 引起目前安塞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 三条即可 3 材料表明了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 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 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 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 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 人类只能减轻和减缓水土流失 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解析 解答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以下信息 1 材料1 水土流失会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2 材料2 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包括开垦荒地 开矿 工程建设等 3 材料3 水土流失对河流产生影响 水土流失的危害包括侵蚀和淤积 答案 1 生态环境恶化 河流含沙量增加 淤积河床等 2 人为原因 轮荒耕作制度 露天开矿 无计划地建窑洞 修路 建设水利设施 3 c 1 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2 具体措施 1 工程措施沟谷发育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沟谷集中的地区 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地段不同 所采用的工程措施也不同 如下表所示 固沟 护坡 保塬 工程示意图 2 农业技术措施 3 生物措施森林 草地具有蓄水保土 护坡 固沟 保塬等功能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生物措施 如下表所示 特别提醒 其中 植树种草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 在治理中强调的是 综合 的观念 即治理水土流失时各种方法 措施的配合使用 把小流域当作一个整体 沟谷 缓坡和塬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发挥各自的特长 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对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 应在a b c 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 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 打坝建库 种草护坡 平整土地 修筑梯田 2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对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 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 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 等高线基本平行c 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 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3 梯田的修筑 最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 形态b 土壤类型c 坡向d 物质组成 4 图中甲 乙 丙三地 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原因是 5 图中 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 解析 根据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可判断出a处为塬面 b处为陡坡 c处为缓坡 d处为沟谷 缓坡上修梯田 田埂一般与等高线平行 方可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由于梯田是一级一级的水平阶梯状农田 故改变了山坡的外表形态 窑洞的选址要充分考虑背风避寒的要求 处位于黄河源头地区 可结合三江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 1 dbac 2 b 3 a 4 丙处丙处与甲处相比 位于向阳坡 采光条件好 位于冬季风背风坡 防寒条件好 丙处与乙处相比 位于山脊 不易积水 5 草场退化 湖泊萎缩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荒漠化 一 教材p53活动黄土高原尖锐的人地矛盾 其根源是人口增长过快 尖锐的人地矛盾是导致黄土高原脆弱环境形成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化验员读本培训
- 2026届内蒙古翁牛特旗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莱城区刘仲莹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二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太湖县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道德与法治试题
- 山东省烟台某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区古源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辅警考试面试题及答案
- 年产62万吨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 联通创新人才认证(解决方案)考试题库(附答案)
- 全成本管理探索与实践
- 电烙铁焊接技术培训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出纳课件 转账支票pptx
- TSZUAVIA 009.11-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淋雨试验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 商务礼仪情景剧剧本范文(通用5篇)
- 2021年东台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某县干部周转宿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